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八零之发家养娃 >

第22章

八零之发家养娃-第22章

小说: 八零之发家养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天,陆东升就让人带信回家,让家里人把冬子叫过来帮忙。
  周小英得到这个消息,又是高兴又是不安。
  “冬子能行吗?他半天打不出个闷屁来,做事也不机灵,别过去耽误事。”
  “瞎说,我看那孩子好得很,做事利索又细心,一点不像其他大老爷们一样,做事糙得就跟筛子一样到处是洞。”
  赵桂芬得到这个消息特别高兴,将冬子叫过去,也就是说生意做得好,所以才需要人手。
  因为给人传信不好说太多,因此陆东升也只是让人说他们在县里很好,赚了多少钱没露一个字。
  “你们家那一个人就那么几分地,再怎么伺候地里,顶多混个温饱。让冬子过去,别的不说能省下不少粮食。
  别想了,你赶紧收拾一下去跟家里头说,要是不反对就赶紧让人过去。”
  周小英望着锅里正煮着的猪食,赵桂芬挥挥手:
  “有我看着呢,赶紧去吧,争取今晚就过来,明天一大早就坐车过去。”
  周小英不再废话,将围裙脱下来,就赶忙回娘家了。
  让人捎信就意味着消息藏不住,听说陆东升自己去县里,还叫冬子过去,都纷纷好奇是怎么一回事。
  陆东升跟着陆夏一块去县城,这个消息之前就在村子里传开了,大多数人都觉得他们这样的农人,一辈子都是要守着土地过日子的。
  嫁出去的女人排除,其余人很少能闯出去的。
  县城里的活县里人都安排不过来,哪里有他们这些乡下人的份。
  小陆家的人也没有对外明说去做什么,只说是帮陆夏的忙。
  他们都以为是小陆家的心疼女儿,一个女人在外头不容易,就让陆东升跟着去帮忙。
  更有那心眼多的,觉得他们就是为了去占陆夏便宜的。
  大家都不认为陆东升能在县城里找到什么像样的活,可没想到这才多久,竟然就传话回来让人过去帮忙。
  看到周小英急匆匆地回娘家,张大花等喜欢八卦的妇女们就借口来借东西,询问这是什么情况。
  “你们家东升在县城干什么啊,还要叫冬子过去帮忙?”
  赵桂芬正忙着将锅里的猪食给盛到木桶里,热气让她往后仰。
  “就是瞎混呗,他从小就跟冬子好,东杰以前还埋怨,他待冬子比待他这个亲弟弟还好。
  往常两个人就好得跟一个人似的,几天不见就得找对方。东升离开这么久,估摸着想他家兄弟了吧。”
  这借口找得实在不高明,在场就没有人相信的。
  “你这话就没意思了吧,都是乡里乡亲的,有什么事还得瞒着我们的。”
  “哎哟喂,什么叫瞒不瞒的,你们去问问传话人,东升就捎了一句让冬子过去帮忙,也不知道给我们带个话,说他在县里头怎么样。
  要不是有我们家夏至看着,我肯定得急死不可。”
  “那他一天不着家在县里头干什么?地里的活不干了啊?”
  “给我家夏至打杂呗,还能帮忙看孩子。”
  张大花瞪眼:“找个男人去看孩子?是你们傻还是我们傻?”
  赵桂芬没好气白了她一眼,“夏至带着一个孩子,没有男人在身边,我放心不下啊。你们没听说现在外头可乱了,路上都有打劫的。
  不是我自夸,我家夏至那样貌放县里也是极为标致的,哪怕现在剪了个短头发,也藏不住的好看。哎,人长得太好看也不行,招事。”
  最后这话赵桂芬说得真情实感,她确实很担心陆夏因为相貌招惹麻烦事。
  寡妇门前是非多,陆夏虽说不是寡妇,可道理都差不多。
  听话的人都觉得她在臭显摆。
  不过他们也得承认,陆夏至那长得是真带劲。
  自从大家伙知道她离婚之后,村子里一些男人就开始躁动起来了。
  要不是小陆家都是厉害的,村子里风气也还不错,容不得那种龌龊的事发生,保不齐会发生什么事。
  不少年轻媳妇如临大敌,生怕自己男人哪天别陆夏至给勾了去,自己就变成那个被离婚的了。
  得知陆夏至并不打算留在村子里,晚上都恨不得烧高香。
  有些人蠢蠢欲动,想要上门提亲,并不在意她离过婚这件事,只不过都被陆夏至一句已经结扎不再生娃给吓退了。
  家里已经有了孩子的鳏夫不介意,可陆夏至是要去县里的,不会嫁到村上,也不可能拉拔人去县里,刚升起的苗头就给掐灭了。
  即便如此,还是有人递话的,小陆家都以女儿有自己想法给推了。
  这么一想,还真有几分道理。
  “陆东升这么个大小伙,就跟女人似的窝在家里了?”
  赵桂芬撇撇嘴,这些人还没完了。
  “县城到底是县城,找找还是有活干的,又有我们家夏至帮衬,混个温饱没问题。”
  张大花一行人不甚满意地离开了,总觉得赵桂芬就没有说实话。
  赵桂芬目前也不打算说实话,倒不是嫌弃做小生意丢人,就是不想招人眼而已。
  村子就那么大,屁大点事都能传好久。
  一旦陆东升做小买卖的消息传了出去,外头的人会有各种揣测,成为八卦中心。
  村子里的人都比较保守,要是知道了肯定会觉得他们一家太冒尖了,太大胆了。
  到时候肯定会有好心人上门劝说,让他们别为了钱,回头进了局子就麻烦大了。
  好事之人也会说一些不好听的话,听着让人心烦。
  因此能低调多久低调多久,以后瞒不住了再说。
  周小英急匆匆回到娘家,周家人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得知是陆东升想让冬子去县里陪他,一家人啥话都不说就让冬子去打包衣物。
  周母担忧道:“冬子现在特别能吃,去了县城啥都得买,得多大花销啊,东升那小生意能撑得住吗?”
  哪怕面对自己亲娘,周小英也不会把婆家的事说得太具体,只道:
  “娘,你就放宽心吧,东升跟冬子这么要好,他还不清楚冬子的饭量?他肯定是考虑清楚了,才让冬子过去的。”
  话是这么说,高家人还是让冬子带着一袋子红薯离开。
  赵桂芬看到那一大袋红薯,无语又感动。
  “刚才你走得匆忙,都忘了让你带东西回娘家,结果你还从家里拿来了一袋红薯。”
  瞧瞧她找的亲家,真是太厚道了!
  一家子生怕别人吃亏,就没想过家里少了冬子这么个劳动力,得多多少事。
  不仅没问工钱,还倒贴一袋红薯。
  “一袋红薯又不值当什么,上次小姑子走的时候,红薯带得不多,而且我家那边种的红薯味道更香更甜,正好带过去让他们甜甜嘴。”
  冬子第二天一大早,就糊里糊涂被送上了车。
  一个从来没有去过城里的山里娃,带着一袋红薯一大包行李就出发了。
  车子都走了大半天了,赵桂芬才想起来,他们都忘记给冬子钱了!
  县城那么大,冬子第一次出远门,要是找不到人可怎么着?
  幸好陆东升是个办事靠谱的,他知道两家人的性子,只要话带到,肯定就会火急火燎赶过来。
  村子到县里一天就一班车,他第二天看好时间就去汽车站接人。
  冬子第一次坐车出远门,也是个心大的,口袋里一毛钱没有心也不慌。
  一路上整个人都很兴奋,他竟然坐上大汽车了!他们家就他一个人坐过呢,回头一定给大家说说。
  车子到站,冬子还意犹未尽。
  一下车冬子就看到了陆东升朝着他招手,冬子完全不意外,他早就料到陆东升会来接他。
  “以后你就跟我干,咱们兄弟两一块打江山!”陆东升豪言壮志。
  “嗯。”
  冬子也是个大高个,比陆东升还高,能有一米九,骨架还特别大。
  明明瘦瘦的,看着却一大坨,瞧着跟一座宝塔似的。
  两兄弟走在大街上,特别的吸引人。
  陆东升到处走街串巷,路上总难免遇到熟人,每个遇到他的人都不禁惊呼:
  “你身边小伙子吃什么长大的,怎么能长这么高!”
  大多数人都是惊叹一下,也有真心求教的,也想让自家孩子能高一点。
  冬子:“玉米,红薯。”
  “……”
  陆东升笑着解释:“我们一家都是大个子,遗传。”
  陆夏看到冬子也惊了一下,原身的记忆里冬子也就一米七,现在竟然窜得这么高。
  “冬子,你这几年个子窜得真快啊。”
  冬子害羞地挠了挠头,他是家里最高的,也是最能吃的。
  他娘成天唉声叹气,发愁怎么养这么个大儿子。
  冬子的到来,让陆夏更有安全感了。
  这么两座宝塔在身边,不说在县城里横着走,至少一般人肯定不敢欺负她。
  当天晚上,陆夏煮了一大锅红薯饭,还买了鱼和肉,为冬子接风洗尘。
  冬子看着那些肉直咽口水,却一筷子都不敢伸,陆夏总算明白刚才陆东升为什么要帮他盛饭了。
  陆夏给冬子夹了一块大大的五花肉,“都是一家人,怎么还得人夹菜。想吃什么就夹,你要是把自己当外人,我们跟你急。”
  “哎。”
  冬子咬了一口五花肉,眼泪都快冒出来了。
  他都不知道多久没有吃到肉!
  他还记得他第一次沾到肉味,就是在小陆家吃的饭,后来还被他妈念叨了好久。
  那么一大坨肉,给他他就吃了,太不懂事了。
  肉那么稀罕,他吃了人家吃什么。
  “真香!”
  “香就多吃点,以后跟东升好好干,干好了能天天吃肉了。”
  冬子:“要是能天天吃肉,我死的时候嘴角都是带着笑的。”
  陆东升用筷子敲他后脑勺:“瞧你这没出息的样,不就是吃肉吗!以后咱们吃一斤扔一斤。”
  冬子想到那画面就心疼,“哥,别扔,我能吃。”
  一大锅饭最后被扫得精光,可陆夏瞧着冬子顶多吃了五成饱。
  她又塞了两块饼子给他,裹上她之前做的辣椒肉酱,配上一锅青菜汤。
  冬子吃完,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
  “我自打长个子之后,第一次吃这么饱。”
  吃完饭,冬子就开始跟陆夏学着怎么筛瓜子,怎么配石灰水泡和洗等,陆东升则去卖货了。
  别看冬子这么大个头,手掌跟扑扇似的,手指也特粗,可他就跟陆东升说的那样,心特别细,做事一点不马虎,力气还大。
  陆夏只教了一次,他自己上手就已经做得很好了,比陆东升更会干这细心的活。
  学习蒸烤瓜子时慢了些,可每一步都特别认真,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生怕错过一个细节。
  陆夏虽然花了很多时间去教冬子,可他也学得非常扎实,又舍得下力气,一天能炒好几锅。
  冬子能够独立掌握之后,陆夏就打算回家一趟。
  离开之前陆夏炒了两大瓶的辣椒肉酱,并叮嘱陆东升:
  “冬子工钱都没问就跑过来了,做事完全不省力,你在吃上头可不能像以前一样将就。你们每天要吃好吃饱,至少保证一天一人一个鸡蛋。
  拾掇和炒瓜子都需要力气,每天还在炉边这么烤着,吃上头绝不能马虎。”
  陆东升和陆东杰之前太将就了,现在大个子瓜子卖得这么好,每天收入非常可观,没必要跟以前一样省。
  陆夏上辈子小时候没法好好吃饭,长大了太拼忘了吃饭,胃一直不好,所以现在特别注重饮食。
  “三姐,你放心吧,我跟以前不一样了。”
  现在一天日收入能有三十多块,最高时候一天就能赚五十多块的陆东升,已经跟刚来县里时不一样了。
  有钱才能有底气,他也不是天生就抠门,实在是以前太穷了,不得不节省。
  陆东升现在每天都觉得跟做梦一样,从没想过自己能赚到这么多钱。
  “照顾好自己和冬子,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陆东升应下,将这段时间赚到的钱都交给了陆夏。
  一沓子的大团结,是他特地去换的,他平常收的钱多半是毛和分为单位的。
  因此每隔几天就要去银行兑换,否则很快积累一大堆,送到银行还得让人数半天。
  “三姐,这是我这段时间赚到的钱,一共一千块,我留了一百多块进货和家用。”
  陆夏想了想,收了下来。
  “其中两百块我会给爸妈,让他们把欠的债都还了,剩下的就当是你的入股钱。”
  “姐,你说什么话呢,这些钱都是你的!”
  “你才瞎说话,这些钱又不是我挣的。”
  “可这是你的生意,要不是你,我根本挣不到这么多。况且我也不是白干活,我每天吃得这么好,已经抵消工钱了。”
  陆东升一直把自己当作是陆夏的帮手,顶多拿点工钱,从没想过这些钱都是自己的。
  “你还把不把我当姐了?”
  “就因为我把你当姐,所以才不能占你的便宜。”
  陆夏还想说些什么,陆东升一副不听不听王八念经的态度。
  陆夏无奈,又忍不住将他跟自己以前那操蛋弟弟对比了一下。
  要是当初他那个弟弟也是这种态度,她绝对不会那么无情。
  “这样吧,以后每个月我会给你留三十块钱,其他的钱先存起来,或者用来投资。我每一笔账都会记清楚,也会跟你商量着来……”
  “不用,那是你的钱,你想怎么用都行!”
  “给我闭嘴!”陆夏呵斥。
  “既然你觉得是我们两人的生意,那么就是咱们的钱,每一笔支出都应该明晰。这一点你一定要记住,咱们是要做大做强的,如果以后建厂绝对不能账户混乱。”
  陆东升弱弱开口:“那也用不着一个月给我三十块,我平常根本用不上。”
  “你吃饭穿衣不花钱啊?我这段时间是为了让你适应,所以才没去做自己的事,才有时间买菜做饭伺候你吃喝。以后你跟冬子就得自己养自己了,三十块都不一定够用。”
  陆夏暂时不打算让陆东升手里有太多钱,他突然乍富,很容易迷失自我。
  哪怕他是个内心坚强的人,不会被这点喜悦冲昏头脑,可他身上钱一多,难免会有人盯上他。
  陆东升看着圆滑会处事说话,实际上性子还是有些憨傻,带着山村里人的质朴,对世间险恶了解不深,特别容易被骗。
  现在经济上来了,各种妖魔鬼怪也冒出头了。
  □□十年代是混乱的年代,多少第一批富裕的人被人诱下水,最终家破人亡的。
  陆夏觉得有必要未雨绸缪,一步一步让他适应自己有钱了。
  “还有冬子那,一个月也是三十块。”
  在包吃住的前提下,尤其冬子这么能吃,一个月三十块收入已经非常可观了。
  冬子听到自己的名字,不停地摆手:“我不要钱,给我饭吃就行!”
  这几天可把他给吃美了,不仅能吃饱,还吃得好。
  每天至少一个鸡蛋,时不时还有肉吃,肚子里都是油水。
  他现在晚上睡觉都要跟菩萨祈祷,希望这活他能长长久久地干下去。
  每天这么个吃法,冬子可不敢再拿钱,还那么多,他们家一年能存下这么多那都是老天开眼。
  “都别跟我磨磨唧唧!”陆夏吼道,“我是你们的姐姐,我说了算!”
  陆东升和冬子吓了一跳。
  陆东升回过神,捂嘴笑得厉害。
  “三姐,还有你这样硬塞人钱的。”
  “是自己的就要拿,不管面对谁都一样。”
  陆东升和冬子都嘿嘿笑起来,就跟亲兄弟似的。
  冬子:“夏姐,先帮我拿着,等我回家我再要。”
  “行,我每个月给你五块钱傍身应急,剩下的等你回家一起结算。”
  陆夏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