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从寂寂无名到闪耀乒坛 >

第23章

从寂寂无名到闪耀乒坛-第23章

小说: 从寂寂无名到闪耀乒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三个球,都是常晴的发球轮。
  在别人看来,这样的改变很正常,并不代表宋诗雨就能扳回来战局,毕竟到了第三局,这一局如果再输,常晴就将获得最后的胜利,换做任何一个人,到了这一局都会放手一搏,因为到这个比分上,已经没有了退路。
  宋诗雨必须连赢接下来的三局才能获胜,而常晴只需要赢下一场,就能走上领奖台。
  按理来说,到了二比零,大比分领先的人,很容易会有些松懈,打的也比较放飞自我。
  但常晴不是会放飞自我的人,她的进攻球的确是减少了,甚至没怎么用爆冲球,一直和对面拉弧圈,用旋转去克制对面的快攻,但宋诗雨和她之前的表现一样——稳。
  这个稳,不是稳在一个水平,而是进步的很稳。
  她这一场的表现有些像以前的常晴,用大量的时间去试探对面,去找到对面的弱点,等找到对面致命的弱点之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抓住对面的弱点,就往死里打!
  而对手往往经过前面两局的消耗,又有大比分领先的心态松懈影响,在加上突然被抓住命门,想要反击又没能力的憋屈,就会逐渐被人按住翻盘。
  常晴已经很少用这种打法了,因为她现在遇到的对手,很容易就被她看出弱点,不需要拿出前几轮的宝贵得分,去一点点尝试。
  宋诗雨的比分从第三局开始,就一直领先,相持阶段,也都是宋诗雨得分更多,她不仅能顶住常晴的进攻,还能打出常晴都无法防住的进攻球。
  第三局,宋诗雨获胜!
  大比分二比一!
  第四局,宋诗雨的分数稳健上升,反而常晴,就算是正反手进攻能得分,也拉不进和宋诗雨的那三四分的差距。
  大比分二比二,比赛进入第五局,决胜局!
  休息期间,孙久林在鼓励宋诗雨, “打的很好,你找的路是对的,吊住她的远台。”
  俞近识说,“看出来了?”
  常晴点头,“我突破不了。”
  宋诗雨就像是背着一座大山,一点点往前走,虽然一开始她走在常晴身后,但常晴是站在原地,她却一点点追赶了上来,并且走的非常扎实。
  现在,这座大山挡在了常晴的面前。
  “她找到了你现在弱点,远台。你的中近台练习的很好,也有你现在身高臂长的问题影响,但因为时间关系,你的远台就差上很多。她只要打你的远台和右手边大角度,你就是防不住。”
  俞近识看向场上的记分牌。
  “她找到了你的弱点,你有没有找到她的弱点?”
  宋诗雨能和常晴打远台,前提是她自己就会退远台,打远台的球很容易下桌,发生失误,但宋诗雨打的很稳,没有这个烦恼。
  角度太大,弧线太长。进攻方稍微变动一点角度,球到对面,就完全成了另一个路线和样子。
  俞近识说,“上去,”
  “引她退台,在打她近台反手。”
  宋诗雨的弱点和很多直拍选手一样,都在反手,但她的优点和很多女乒选手不一样,女子单打,因为女生身体条件原因,大多击中在近台。
  但她利用自己的优势条件,将战场拉到中远台,不在近台和常晴等人对打,就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胜率。
  而且,一开始,宋诗雨攻击的地方,都是以往她经验当中面对的强手也接不到的地方,但常晴是左手,原本就和右拍选手不一样,别人接不到的地方对她来说可以轻松够到。
  一开始,宋诗雨的确因为这个失误判断丢了不少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渐渐找到常晴的弱点区域,的确,常晴的左手可以护住很多区域,但远台的右区就是她的盲区,她要变反手去追赶远台,时间上就来不及,无论她的反应有多快。
  决胜局,宋诗雨开局领先了三分,但随后,常晴开始追赶!
  她用了更加大胆的打法!
  比如,将对面的远台球直接打成近台!
  远台变近台,低弧线打近网,很容易撞到网上丢分,但常晴就这么做了!
  而且,在宋诗雨打她右手盲区的时候,常晴没有反手去追赶,也没有侧身,而是直接左右手换拍,然后用右手追赶,瞬间回击球!
  回击球的瞬间,拍子又回到了她左手上!
  瞬间换拍!
  不少人都惊了。
  比赛的确没有规定必须要用哪一只手,但能在这么快的瞬间反应过去,双手完成交接球拍,将球回击,这种打法也……太秀了吧?
  常晴右手回球的质量,比左手丝毫不差!
  宋诗雨的抓住她弱点的打法,被常晴在一两个回合之内,就突破了!
  尽管这个速度非常可怕,但比赛留和她的时间不多,这个时候突破宋诗雨的打法,已经落后太多!
  比分现在为19比15,常晴落后四分。
  只要宋诗雨在赢两分,她就蝉联冠军!
  只要从常晴手里,拿到两分!
  宋诗雨深呼一口气,弯腰盯住对面的对手。
  打到现在,在落后的时候她没有怀疑,在反超的时候她没有骄躁,但在距离胜利只有两个球的时候,她动摇了——
  这两分,她能从对面手里拿到吗?
  常晴这一局的球打的太危险了。
  很少有人能将远台球直接打到对面的近网区域,除非是对面放高球,但宋诗雨没有给她放过任何一个高球。
  起初,宋诗雨任由常晴打这样的危险球,是因为她知道,常晴这么打就是在赌,一旦出现失误,反而在给她送分。
  然而,事实却是——
  常晴的失误率越来越低,对这种球还打出经验来了!
  又是一个球被常晴打到了近网区!
  常晴切近台成功,迫使宋诗雨不得不近台接球和她进行对抗,但近台是常晴的优势区,宋诗雨试图拉远台,放在前几局,常晴都会被对方调动过去,然后丢分。
  但是,宋诗雨试图拉长弧线,打远台的这个球撞网了!
  怎么会这样?
  按照她的预判,这个球应该可以越过球网,落在对面的桌角,然后迫使常晴丢分!
  但是这个球根本就没有过网!
  有旋转!
  孙久林看出来了。
  常晴不是一个纯粹的快攻选手,她会使用快攻打法,但是她的杀手锏,是弧圈球!
  这个球带了一点微不可查的旋转,而宋诗雨一心拉远台,没有注意到这个看起来没那么转的球,其实暗藏杀机!
  放在往常,这种旋转只会影响她球的细微路线,不会上她的球拍就飞出去,也不会下桌。
  但是,现在她要拉长弧线,低弧线,要让球打到远台去!所以,她放低了角度,在她的计算当中,这样的球正好就可以过往,又可以拉出长弧线。
  但是,旋转出现了。
  所以,球往下坠了一些,直接撞在了网上,常晴得分!
  比分,19比18!
  常晴近网扣杀,左手手臂带动手腕,狠狠一击!小小的球,此刻快到看不清影子!
  19比19!
  比分追平!
  在连输两局,决胜局小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常晴连赢四分,追平了比分,再次拿到赛点!
  从开始到现在,宋诗雨的节奏,第一次被人打破!
  原本她是常晴面前的一座大山,而现在势如破竹的常晴——已经攻破她稳健打法的常晴,反而成了她面前的大山!
  这座大山将她的比分,死死地摁在了十九!
  宋诗雨距离冠军只有两分,也就是这两分,纹丝不动!
  十九比二十!
  常晴反超程宋诗雨!
  最后一个球,宋诗雨发球,她已经沉不住气了。
  从来到万城以来,宋诗雨第一次在比赛没结束的时候,将目光从对手、球桌上移开,看向自己的教练。
  孙久林现在不能帮她什么,更不能告诉她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做。
  她的稳健,她一步步扎实地针对对手,将对手摁死的打法,是孙久林替她制定的,最适合她的打法,女乒都喜欢打近台快攻,孙久林偏偏让她打远台,在远台,她反而成了别人的噩梦。
  因此,打到现在,没有一个人能在被她找出破绽,制定出针对性的打法的一场比赛里,迅速地补上自己的破绽,同时,还找到对面破绽。
  宋诗雨前面不慌不乱,是因为她知道,自己虽然暂时落后,但是在慢慢接近对方的致命弱点,后面的比分也证明了自己的方向确实是对的。
  所以她不慌。
  但现在,她有一种失败感,一种无力感,一种没有方向的慌张感。
  最后一个球,常晴会怎么打?骗她远台然后摆短?弧圈球拉长线?正手爆冲进攻?还是说削球,打旋转?
  她根本没法预测常晴的打法!
  而所有观众、裁判的目光、媒体相机的镜头,也对准了常晴。
  这个十四岁的选手,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
  她的最后一个球,打的是宋诗雨的反手!
  这是在意料之中的选择,因为宋诗雨的正手非常强,但和其他直板选手一样,反手是弱点。
  但这一个球,还有让人出乎意料的一点——
  常晴打了宋诗雨的远台!
  就在宋诗雨站在中台,时刻准备近台救球的时候,常晴重心侧移,侧身挥臂,打出了一个极其漂亮的弧圈球!
  而这个小球,在赛场上划出一道又低又矮的漂亮弧线,从球网上方不过一厘米的地方轻轻掠过,落在对手桌角最远的地方!
  嗒,哒哒。
  球体起跳落地,安静了半分钟,随后,全场起立欢呼!
  十九比二十一!
  决胜局,常晴获胜!
  大比分三比二!
  至此,她已经成为全国青少年乒乓球赛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冠军!
  **
  “……”
  “本届全国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单打项目已经决出了排名,感谢每一位运动健儿和教练员的付出和拼搏,下面,宣布成绩。”
  记者的镜头对准了场内的少年少女们。
  对准了那群稚气未脱,五官稚嫩,还只是孩子的脸庞。
  他们当中,有的早早被淘汰,有的坚持到了决赛。
  有的从小就被夸为天才,但就算是天才,却依然要经历无数残酷的竞争和追赶。
  有的已经十七八岁,职业生涯最远只到省队。
  有的年岁正好,带着少年的冲劲和狠劲,即将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有的人,或许会成为将来祖国的栋梁,代表国家在赛场上拼搏,闪耀自己的光芒。
  有的人,或许会从此告别乒乓球的职业赛场,但他们不会忘记乒乓球。
  有的人,会成为闪耀的新星,一跃而起,冲天而上。
  有的人,会成为星星路上的微光,仰望着那些闪耀的星星,陪伴着他们,羡慕着他们,支持着他们。
  但即便是微光,也有渺小却庞大的力量,因为它们会继续延续下去,千千万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万的微光,终将汇聚成星河。
  从这星河之中,从星河的未来之中,总会跃出更多更耀眼的星星。
  这些星星是金色的,会落在赤色的帷幕上,纵情地创造自己的精彩,为自己的国家、民族——带来更多的奇迹和荣耀!
  “男子单打第一名,戚无,苏省。”
  第二名,骆景,川省。
  第三名,周纳州,粤省。”
  念到名字的运动员,依次站上领奖台。
  “女子单打第一名,常晴,川省。
  第二名,宋诗雨,浙省。
  第三名,何虹,川省。”
  随着宣布成绩的声音结束,会馆内,一面国旗徐徐升起。
  所有的孩子,抬头看这这面红旗。
  他们和她们,都在心中暗自许下一个愿望。
  总有一天,要这面红旗因为自己,在全世界面前升起。
  就像电视里那些英雄一样,
  就像他们的教练一样,
  就像国家队无数个前辈一样。
  让激昂的国歌,长久地回荡在世界人民的耳边!
  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看到乒乓,看到他们的祖国,看到这面闪耀的红旗!


第23章 国球无双23   首都再见!
  男子单打项目; 最后进行对决的是两个年轻小将,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看看两人的所属队伍; 这个名次似乎也合理起来。
  戚无和骆景,两人的年龄相近; 都是横拍,一左一右。一个是稳固型的耐力选手; 沉稳扎实,一个是进攻型的爆发选手,战术大胆。
  他们两还有点像常晴和宋诗雨的决赛,而戏剧性的是; 还有更多的相似之处——除了左右拍以外; 还有打法上; 骆景是快攻,戚无打弧圈球。
  最后; 戚无也是靠着找到了骆景中远台的漏洞,而且; 戚无的反手能力之强; 令很多高年龄段的对手都头疼; 更不用说骆景; 最后打到第五局; 戚无以微弱的优势获胜。
  骆景,距离冠军的位置,仅仅一步之遥。
  戚无,则拿到了他人生当中第一个男子单打的冠军!
  乒乓球单打这项运动和大多数竞技体育一样残酷,球桌的两边有两个人,但冠军的位置只有一个; 最后的胜者,也只有一个。
  男女单打项目结束后,紧跟着进行的下一场,就是男女双打的决赛!
  双打是一项刚刚开始推广的项目,原因就在于双打比赛的规则比单打更加复杂,简单举几个例子来说,双方的球员需要轮流接球,而且对于发球,也有严格的标准。
  球台的区域分为左右区和中线,发球的时候,对于发球方的发球顺序,发球地点——发球第一个落点必须在己方右区起跳,落到对面的右区,才能算发球成功,
  其次,在发球,接发球之后,有相应的规则对交换轮次和方位进行规定,这些都是定死的规则,不仅要求裁判记住,选手更要记得清清楚楚。
  除了对负责规则的记忆和理解,选手还要考虑到和队友的配合。
  选手的每一个球都必须小心,在单打比赛中,即便自己的这个球没打好,给对方进攻的机会,自己下一个回合顶住对方的进攻,再打回来就行。
  但是,在双打之中,下一个球按照规则,是由自己的队友去接的。
  也就是说,你的这个球给了对方机会,就是把自己队友往火坑里扔了进去,队友靠谱还行,队友要是接不住,这个球丢分就不仅有他的责任,还有你的责任。
  这也是双打的关注度和推广度没有单打好的原因。
  但无论怎么说,这也是一个项目,也分冠亚季军。
  戚无是双□□洞,不是记不清规则,就是在移动过程中喜欢痛击我的队友。
  否则,男子双打这个项目他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他左手的便利,天然就可以和队友的右手互补。
  最后进入决赛的组合,自然就是章临谦/骆景两人。
  而女子双打这边,还是老熟人,常晴/何虹对战宋诗雨/黎海燕。
  大家都是鏖战好几场的老对手了,一上手自然知道对面的招数,但宋诗雨和黎海燕的重心一直都在单打上,双打上的磨合很少,如果没出现常晴这样的组合对手,就以宋诗雨/黎海燕原本的训练水平,拿一个女双第一是没问题的。
  但她们遇到了常晴/何虹。
  黎海燕/宋诗雨:……
  对面是什么样的魔鬼啊,左右开弓,一个左拍,一个右拍,海陆空无死角把对面的全台防住,而且,一个柔中带刚,一个刚中带转。
  打法混杂,却配合地极端的默契!
  结束吧,赶紧的。
  最后,女双比赛以大比分三比一画上了句号。
  常晴/何虹夺得全国赛女双第一!
  球桌前,何虹一个转身,握着拍子就伸手将常晴紧紧抱在怀里:“冠军!啊啊啊啊啊啊啊冠军!我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