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

第147章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第147章

小说: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两个南边儿省的学员们先到站; 孙同志接到他们; 道:“还要三位黑省同志的火车到站时间很近; 咱们等他们一起回招待所。”
  大概二十来分钟后; 喇叭声响起,提示火车到站。
  孙同志道:“到了。”
  然后他到出站口; 向里张望时; 举起一个报纸大小的纸; 上面写着【首都××大学养猪培训欢迎各省学员】。
  另外两个省的学员们也都向里望。
  乘客不断地涌出; 几人视线在乘客中搜寻,一直没有看到符合的人。
  这时,有两男一女出现在出站口,四处张望; 女同志率先看到什么; 指向他们这个方向。
  两个省的六个学员都是男同志,注意到后,下意识地否定,应该不是。
  然而下一秒,孙同志对上他们的视线,又低头看了一眼名单; 挥了挥手; 问:“是黑省的金海疆同志、徐孟山同志、赵萍萍同志吗?”
  赵萍萍三人拎着行李走过来。
  竟然有女同志?!
  另外两个省的男学员都惊讶地看着赵萍萍。
  他们省三个参加培训的学员在省城汇合; 一起进京; 赵萍萍是唯一的女同志。
  本省; 工业比较发达,城市工厂里女工很多,金海疆和徐孟山虽然也惊讶赵村儿大队的养猪场来的是个女同志,但也没那么大反应。
  现下,三个省的学员一会面,只有赵萍萍一个女同志,显得有些不同寻常起来。
  孙同志给他们互相作介绍,等大家互相打完招呼,道:“走吧,先带你们去招待所住下。”
  他带他们坐上公交车,随着公交车的行驶,不乏骄傲地介绍着路过的各种地标建筑、老街、老字号……
  一行人目不暇接地看着车外后退的一切。
  赵萍萍感触很深。
  这个时代,很多人一辈子的梦想,就是去首都看看。
  曾经的赵萍萍做梦都不敢想,她有一天会通过参加一个培训来到首都。
  以前,赵萍萍觉得苩羏壹㈡零七公社好大,后来她觉得县城更大,等到了省城,省城的大再一次震惊了她。
  而现在,赵萍萍来到了首都。
  首都大的惊人,她震撼于首都完全不同于省城的底蕴和繁华。
  同时,赵萍萍第一次深刻地意识到,为什么赵柯总是让他们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不要困在小小的赵村儿里。
  世界真的太大了……
  如果看不见赵村儿以外的世界,还能够安于在村子里过一辈子,身边即世界。
  可看见了,眼界就变了,再回头去看村子里的所有,就会有不同的看法。
  ·
  培训将在大学的教室进行。
  招待所就在校区内,这段时间的住客基本都是来参加养猪培训的。
  孙同志带着一行人进到招待所,打从办入住,招待所的接待员看赵萍萍的眼神就很稀奇,拿着她的证明和介绍信反复地看。
  赵萍萍有些忐忑,“同志,有啥问题吗?”
  接待员好奇地打听:“你是前段时间报纸上那个赵村儿大队的吗?”
  赵萍萍一听,即便心里还满是拘谨,表面上也表现出一副落落大方的模样,微笑着点头,“是的。”
  接待员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他们这所大学里经常有了不起的人物进出,上过报纸的人也很常见,并没有特别失礼,得到答案便随口透露道:“这次培训,来参加的女同志只有三个,你们住一间屋子,已经来了一个川省的。”
  招待所提前拿到了培训人员名单,安排房间。
  赵萍萍接过她的证明和介绍信,道谢,跟同省两位男同志说一声,准备先去房间放东西。
  两位男同志住一个两人间,对她道:“都是同省,有事儿来找我们。”
  赵萍萍向他们道谢,“你们也是。”
  女同志的房间里没有人,靠窗的床铺上整齐地放着一件折好的衣服。
  赵萍萍一个人无措地站了片刻,才选择靠墙的另一张床,小心翼翼地坐在干净的被褥上。
  直到十几分钟后,赵萍萍坐姿才放松了些。
  门突然打开,赵萍萍倏地站起来,紧张地看着门口。
  进来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同志,皮肤很白,一条粗黑的麻花辫垂在胸前,一照面就对赵萍萍露出个和善的笑容,出口的声音却很沙哑,“你是刚来的吧?我叫李芳,川省的。”
  赵萍萍赶紧自报家门。
  李芳很热情道:“你吃饭了吗?孙同志说,咱们吃饭就去学校食堂,给你培训证了吧?有那个就可以进食堂打饭菜。”
  赵萍萍老实地点头,“给了。”
  “这快到时间了,咱们早点儿去,跟学生错开。”
  李芳放下东西,自来熟地拉着她的手臂,“别见外,走走走。”
  赵萍萍被迫跟着她,两人边走边说了会儿话,更加熟稔。
  她指指自己的嗓子,问李芳:“李姐,你不舒服吗?”
  李芳道:“一到这儿就干得很,昨天一晚上就这样儿了,你多喝点儿水。”
  赵萍萍乖巧地应声,“好的。”
  她们提前去食堂打饭,赵萍萍舍不得,但还是大方地打了一荤一素,坐下后邀请李芳一起吃。
  李芳来得早,外向胆大,四处逛过,毫不保留地告诉赵萍萍。
  赵萍萍听得很认真,主要问了图书馆以及一些院系教室的位置。
  前些年,很多图书馆被砸了,但还是有所保留,大学的图书馆里面有很多他们赵村儿大队平时接触不到的知识。
  受赵柯不厌其烦地灌输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有上进心的赵村儿人但凡有机会到外面,从来不放过一张纸。
  赵萍萍想要去听课,也想去图书馆看书。
  李芳摇头,“教室应该能进,但是图书馆,没有学生证明,你进不去。”
  这时候,这所大学的学子们三三两两走进食堂,浑身的朝气蓬勃和书卷气,教人羡慕。
  赵柯总说:机会难得,一定要主动争取。
  赵萍萍咬唇,不甘心。
  她不是特别放得开的外向性格,此时却执着道:“回头我问问孙同志,不行我再想想办法。”
  李芳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我向你学习。”
  培训正式开始在后天,第二天,另一个内蒙的女同志拎着大包小包出现在她们共同的房间。
  女同志短发,皮肤黝黑,很爽朗地招呼:“你们好。”
  三人聊得欢,李芳好奇地问:“你们那儿不都是草原,养牛羊吗?也养猪?”
  “我们也有城市,当然能养猪。”
  之所以有这个养猪培训,就是因为政策鼓励农民养猪,而养猪,不挑地域,哪一个省,都可以。
  当下,猪肉就供不应求,以后经济越来越好,国家越来越好,养猪是一个大有可为的产业,一定会成为农民创收的重要来源之一。
  全国各地的学员们都是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从四面八方聚到首都来。
  培训的第一天,所有学员都聚在讲堂外面。
  几十个学员里,只有赵萍萍她们三个女同志,格外显眼。
  即便一开始学员们就已经听说培训的学员里有女同志,也并不是每一个都亲眼见到过她们。
  有南边儿的男同志开玩笑,说这是他们这一期养猪培训的三朵金花。
  也有人言语轻慢——
  “怎么让妇女出来培训?”
  “女人懂啥?好好待在家里得了。”
  “她们老家没有男人了吗?”
  能出来的,无论男女,一定程度上,都是有些出类拔萃的,有可能是能力学识,有可能是人脉,有可能是家世……
  李芳她们两个都不是好惹的,听到这话,当即便反驳回去:
  “女人怎么了?妇女能顶半边天,我们一点儿不比男人差。”
  “我们草原的女儿,一样儿强壮勇猛。”
  赵萍萍怕起冲突,拉住两人,劝说:“手底下见真章,我们都到首都来了,学习要紧,不要跟眼界小的人浪费时间和口舌。”
  然而她这一句话,更让心胸狭窄的人暴跳如雷。
  赵萍萍三人同省的同伴立刻上前来维护三人,男同志中也有对女同志没有偏见的,更多的是有点儿脑子,不会傻到想啥都说出来的。
  都是来培训学习的,结交一些人脉的正经的,女同志出现在这儿难得,更得结交。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和,先前刻薄的男同志势单力薄,也不好再说什么,嘴硬两句,就过去了。
  不远处,有两个男人一直在看热闹,一个中年,一个青年,青年脖子上挂着个相机。
  他们是《群众日报》的记者,专门过来的。
  过了一会儿,学校的领导以及培训的教授陪着几位农业部干部一同出现。
  两个记者上前,为他们拍照。
  青年记者给他们排位置,领导、教授们站在前排中间,不用动,赵萍萍她们三个女同志就站在第二排的中间,男同志们则是包围着他们,分列在三排。
  照片拍好,要带回去洗,青年记者还告诉大伙儿,想要留念的在他这儿报名,到时候会洗出来顺便带到大学来。
  不是免费的。
  但她来之前,赵柯说过,如果有什么照片报纸之类的,让赵萍萍带回去,要用来宣传。
  赵萍萍不知道能宣传啥,还是报了名,她还担心一张照片不够赵柯宣传,要了两张。
  而两个记者回到报社,便跟主编闲聊起学员们之间的摩擦。
  主编拿着学员们的资料一看,便注意到他们口中的“赵萍萍”来自有名的“赵村儿大队”。
  “我记得那个赵柯的稿子,在审了?”
  一个文质彬彬的男同志点头,“是,您之前还说,写得挺好,可惜寄过来的有点儿晚,不然可以五四那天发。”
  主编颔首,“这不是正好,这篇稿子写学员们出处的时候,一笔带过赵村儿大队,然后下一期报纸,登他们妇女队长的文章。”
  这就是预热。
  ·
  赵柯她们三个,在市里谈合作谈得很顺利。
  潘翠莲和春妮儿走出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就顺畅了很多,她们去很多厂子如法炮制谈地合作,甚至多走了大大小小的工厂,两个人还自动自发地复盘。
  最后一次,赵柯都没跟着一起去,由着两个人发挥。
  她只提醒她们,说话的时候注意不要触线,其他什么都没有交代。
  而赵柯自己去逛了农机厂。
  赵村儿大队当下的发展,主要还是集中在农业和养猪上,砖窑和建筑队只能暂时作为副业,进行资金的原始积累。
  大队附近还有不少荒废的荒地,最好都开垦出来,明年都种上庄稼。
  靠他们大队这点人,肯定不行,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强机械化。
  赵柯心底盘算着赵村儿大队的资产,秋收之后估计毛都不剩,今年,靠赵村儿大队自己绝对分不出钱买农用车和农机……
  转过天,三人凯旋回归双山公社。
  酸菜厂的地基已经开挖。
  赵柯让潘翠莲和春妮儿先回赵村儿大队,一个人去双山公社找段书记和吴主任,提交她的新计划……双山公社集体合作社。
  这是她在外面想得,没有进行深入调研,没有细致具体的规划,只是个初步计划,一张薄薄的纸。
  赵柯道:“其实按照我们赵村儿大队目前的发展,如果能够合并我们旁边的一个大队,更简单,但两位领导对我和赵村儿大队寄予厚望,我想选择更大的挑战。”
  段书记和吴主任对视后,问她:“你这个计划,打算从哪儿开始?”
  “当然是从农业开始,之后再想其他。”
  不需要有任何迟疑,就是农业。
  赵柯认为:“本地有农业基础,土壤肥沃,平原,农田都是大片大片的,非常适合机械化耕种,而且去年开始到今年,各个大队都进行了排水灌溉的基础设施改建,正适合大力发展农业。”
  农业是根本。
  段书记和吴主任对此都没有异议。
  赵柯大概说了一下计划:“公社主导,组成一个以公社为单位的农业合作社,目的是为了扩大农田面积,提高产量,提高机械化。”
  “因为资金上的短缺,采用合作社互助的模式,比如,可以每个大队单独购买一辆农用车或者配套农机,春耕秋收的时候就集合所有大队的机械力量,可以大幅度提高效率。”
  “但合作社的集体合作方式,肯定不能局限于农用车和农机,我们把全公社各个大队的资源整合起来,最大化的利用,共同发展。”
  之前她已经释放过这个信号,但一直没有具体实施。
  赵村儿大队的合作社,对于整个双山公社来说,就是一个成功范例。
  而现在,赵村儿大队的发展到了瓶颈,受限于政策、环境、资源、资金……没办法有更大的动作,当然要把所有大队都圈起来,一起干。
  先从农业开始,以整个双山公社为基础,进行发展建设。
  如果双山公社能够整体的发展起来,当然也会对赵村儿大队有更大的给养,这都是相辅相成的。
  段书记和吴主任其实聊过,隐约有了一些想法,一直没有发展成形,赵柯此时提出来,正中他们下怀。
  两人四目相对,段书记开口要求道:“你这个提议很好,这样,公社派程干事跟你一起,先进行调研,交上来一份《双山公社五年发展规划》,再来谈后续。”
  这就是赵柯想要的,她当然毫不犹豫地答应。


第140章 
  工作加班; 会不断地消耗身体、精气、情绪。
  赵柯现在不单纯当自己是在工作,更像是在经历一个真人的农村基建游戏,只是这个游戏不能存档再来,并且关乎着整个双山公社一万多人的生活。
  因为每走一步每一个获得都会有成就感; 她投入了巨大的热情; 干劲十足; 且越干越有劲儿; 越来越精力充沛。
  公社方面,有各个大队的数据统计; 不过具体情况还得实地走访。
  赵柯和程干事约好了时间; 还打算从大队抽出两个年轻人带在身边培养。
  赵新山问:“你想带谁?”
  刨出知青; 赵村大队目前相比较之下突出一些的青年; 赵柯一一列举:“男青年里,赵成、王三哥、罗风他们三个都是小组长了;陈三儿也不错,现在稳重了不少,学啥都很用心; 上手也不慢;潘斌滑是滑点儿; 脑子转得快,但他不看严了容易飘;石头老实能干,可是太老实……”
  其他男青年,大多都跟石头一样,踏实干活儿行,别的还拿不起来; 不够闯实。
  “咱村儿的闺女呢?”
  “先说芸芸?”
  赵新山抬手否了; “村里这点儿活都干得死乞白赖; 还指望她干啥。”
  “那也不一定; 要是说出去溜达; 她没准儿兴冲冲地跟着。”
  赵新山了解亲闺女,“跟一天,回来就得撂挑子。”
  赵柯忍俊不禁,转而道:“潘翠莲和春妮儿这次出去锻炼得都挺好,但我想着还是得均匀一些,也给别人一些机会;杨菲其实挺好的,细心,果断,表面上还不强硬;但还有一个人,也很好,就是瑞哥的媳妇儿,曲茜茜。”
  要是没得选择,只要人品不太差,能力还行,举家举村之力硬推,也能当用。
  可既然选择这么多,当然要自由发展,良性竞争。
  大家都有锻炼的机会,潘翠莲和春妮儿出去过,杨菲选上驾驶员,曲茜茜还在家里。
  “大嫂真的是我所见最透亮的同志,我说实话您别介意,比瑞哥强很多,当家的人是男是女,是儿子还是儿媳,有什么关系?最重要的是脑袋清楚还能包容。”
  李荷花和赵芸芸要是放别人家,那绝对不是啥好相与的婆婆小姑子,可在曲茜茜这儿,三人就能好的跟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