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

第182章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182章

小说: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竹兰看到了董氏抿了下嘴角,自从董氏经过孕吐期后,董氏能吃了许多,推了下盘子,“你尝尝,左边的两款点心还是不错的。”
  董氏不好意思拿了起来,她怀孕后是越来越馋了,整个周家各房,三房每个月都要自掏银子添伙食费,忍不住咽了下口水,拿起一块咬了一口,眼睛亮了下,“好吃。”
  冬日里水果难得,用水果做成点心更是奢侈,周家起来后,家里的水果没断过,大嫂能用的材料多了,琢磨出的点心还真不错。
  竹兰笑着,“喜欢就带回去吃。”
  董氏喜欢也不敢带回去,她脸皮还没那么厚,“娘,我吃几块就够了。”
  竹兰示意柳芽给装上,和董氏道“吃吧,你大嫂做出点心会送过来,我这里不缺点心。”
  董氏听了这话,耳根子红了红,最后不好意思的收了,“谢谢娘。”
  董氏回院子,竹兰不放心,外面雪下的已经不小了,让宋婆子跟着一起回去的。
  竹兰看着窗外的雪花有些忧心,李家的车队也就这两日到了,这又赶上了大雪别封了路,想到家用,竹兰默了,周书仁去京城一趟,又少了五百两。
  大雪下午就停了,竹兰松了一口气。
  两日后,李家的车队到了,李氏爹带着大儿子和大孙子李贵一起来的,因为不是周书仁休沐的日子,周老大在门口迎接的。
  竹兰在后院等着,李亲家公的模样没多大的变化,就连衣着都没有多少的变化,依旧是竹兰印象里淳朴的汉子。
  竹兰起身迎着,“亲家公一路辛苦了。”
  李氏的爹习惯的搓着手,亲家的府上太奢华了,进门后,他的眼睛都不够看了,他的手都不知道放哪里了,一时间有些结巴,“亲,亲家母客气了,这都是应该的,说来,应该是李家感激亲家才对。”
  李家能有今日,都是亲家的功劳。
  竹兰为了见李氏的娘家人,她今个特意穿的普通常服,头上的首饰都没带,只带了一根簪子,这样李氏的爹还是紧张了,竹兰默了,她收敛了气势尽量随和,可和去年相比还是变了太多,李家都是憨憨直觉却很准,这是发现她的变化了。
  竹兰也没办法,她身处的环境,见的人不同了,身子的气势收敛了,还是会泄露一二,加上她是女眷,李氏的爹更拘谨了。
  周老大拿着茶壶亲自给岳父倒茶水,“岳父,一路辛苦了,喝杯热茶。”
  又对着站着的大舅哥和大侄子道“都坐,这到家了别客气。”
  竹兰见都看着她,笑着道“到家了,别拘谨坐吧。”
  周老大老实人的模样,缓解了李家紧张的情绪,因为周老大的调和,气氛好了许多,至少李氏的爹说话不结巴了。
  等热茶进了肚子,李氏的爹才想起来正事,拿过放在桌子上的包袱,“这是两个庄子的账本,里面盒子里是卖粮食的银钱,都在这里了。”
  说到记账,李聪感激亲家了,因为亲家的关系,孙子才有机会跟着账房先生学记账,都说笨鸟先飞,自家的孩子不聪明,但是只要努力就有进步,一年的功夫,记得还是不错的。
  竹兰拿过账本,账本上的字并不好看,但是很认真,一笔一划都很清楚,计算的账目也都对,没仔细看,竹兰就合上了账本,“说来,老大媳妇的数算就不错,看来是有原因的。”
  李聪憨笑着直了直腰杆子,他也没想到,自家的娃子数算都不错,只是可惜读书怎么就那么费劲呢,现在家里有了余钱也送孙子去了周氏一族的私塾读书,孙子们都很用功,可依旧是垫底的,默写死记硬背行,做文章鉴赏就露底了,刚直起来的腰杆子瞬间又弯了不少。
  竹兰眨了眨眼睛,随后反应过来了,每次李氏接到家里来信都会找她念叨一番,李家读书是真不行。
  竹兰想到李氏往自己脸上贴金,李氏说自己会生,明云和明腾读书都不错,竹兰听了呛到了,呸,明明是周家的基因好。
  周老大早就学会察言观色了,岳父的模样是不指望回答了,对着大侄子道“账本是你记得吧。”
  李贵不好意思的挠了下头发,“嗯,那个字写的不好,我回去一定加倍努力练字。”
  最后的话,语气很急,显然是怕周家人觉得他不用心。
  竹兰是真喜欢李家人啊,这时柳芽进来了,“主母,饭菜已经上桌了。”
  竹兰对着周老大道“你爹不在家,你要好好招待你岳父。”
  周老大扶着岳父起身,“娘,您放心吧。”
  竹兰一家吃过午饭的,竹兰就不过去了,周老大招待亲家公更自在,她过去李家人反而不敢吃饭了。


第540章 同情李家的娃娃
  竹兰等周老大出去了,仔细看了账本,李家的确是值得信赖的,每一笔银子都记录的很清楚,厚厚的两本账本记录的满满的,因为董县令是周家姻亲,周书仁又是津州知府,两个庄子没人找过麻烦。
  今年东北老家老天爷没为难农民,竹兰家的两个庄子粮食不能算是丰收,收成也算不错了,除去税收分给李家的,还有运过来的粮食和费用,卖粮食的银子八百两。
  因为留了不少的粮食运过来,否则收入的会更多。
  一笔银钱入账,虽然不是最多的,却也让竹兰安心了不少,至少年礼的银子出来了。
  晚上,周书仁一早就回来了,亲家来了,周家一大家子要在一起吃晚饭接风的。
  周书仁特意回来换了随和的常服见李聪,开始亲家公很紧张拘谨,周书仁老狐狸一个,很快就带了节奏,亲家公也放开了,等饭菜上桌的时候,亲家公已经能和周书仁说笑了。
  李氏坐在婆婆身边,眼睛却一直注意着爹,听到爹笑了,自己也咧嘴笑了,自打爹进了院子,见到她都紧张,她心里不是滋味的同时又担心爹,现在放心了。
  竹兰给李氏夹了一筷子的菜,“半天没动筷子了,这是你爱吃的红烧肉,多吃点。”
  李氏看着碗里的红烧肉,心里感动的不行,还是婆婆最惦记她,“谢谢娘。”
  李氏不惦记爹了,自在了语气也轻松了,“娘,我娘说要不是家里实在离不开人,她也跟着一起过来了。”
  说完,李氏还是有些伤感的,娘家的日子好了,家业大了,家里更离不开长辈了,娘要在家坐镇的。
  竹兰心里明了,日后再想见李氏娘不容易了,李家起来了,李许氏更要把关的,谁让李家的男子都是憨憨,“等来年明辉大一些了,你和老大一起回去看看。”
  李氏低落的情绪没了,说来,她也好几年没回家了,虽然每次写信娘都会介绍,可她还想亲自看看,心里还是有些小得意的,幻想了下回娘家的待遇,咧着嘴傻笑着。
  竹兰,“”
  没眼看了,李氏是想回去显摆一把吧!
  赵氏心里羡慕有娘家能回,想到娘,赵氏心里堵得慌,相对于大嫂和三弟妹一个月一封的家信,她来津州就接到了两封,一封是她难产后得了消息写给她的,一封是为了弟弟求周家藏家的。
  董氏摸了下肚子,她不羡慕,孩子出生后,相公说了,会提前回去准备乡试,会陪着她在娘家住一阵子的。
  苏萱眼底是羡慕的,羡慕有父母,她连回的娘家都没有。
  竹兰女眷这一桌先结束的,男人一桌还在喝,李家的酒量都不错,周书仁难得高兴也喝了不少。
  晚上,竹兰哄睡了儿子,周书仁才醉醺醺的回来,竹兰拿过洗好的帕子递给周书仁,“今个很高兴?”
  周书仁接过帕子擦脸,嘴角带笑,“嗯,今个高兴,好久没这么轻松的聊过天了,心里头都松快。”
  竹兰心酸,周书仁在外面说的话都要在脑子和心里过一遍,在家里又要端着一家之主的架子,也就和李家这些心思单纯的人聊天,周书仁不用藏着掖着。
  周书仁脱了衣服钻入被窝,“后日亲家公就回了,你多准备些年礼,亲家公的孙子都送去读书认字了,笔墨准备一些。”
  说完,周书仁顿了下,“对准备一些纸吧。”
  竹兰没忍住噗呲一声笑了,李家写字没天赋,的确需要纸张。
  周书仁自己也乐了,今个听到李贵学了字,让昌廉拿过笔墨准备指点一番,结果,他看过后沉默半天,老大憋了半天十分的感慨来了一句,“的确是李家人了。”
  当时他都忍不住笑了,老大是想到大儿媳妇的字了。
  次日,周家只有家里来人了,才会一大家子一起吃饭,一家子吃了早饭,竹兰就让老大两口子带亲家公在城中转转,城外就别想了。
  只要周书仁调查的没结束,周家依旧有危机,这次能出门也要带上武艺不错的家丁的。
  李聪带着儿子坐在马车里都呆了,张大了嘴巴对着女婿道“不就去街里转转吗?用得着这么多人吗?”
  周老大不想吓岳父,笑着道“爹,我们平时就这样的,习惯就好了。”
  说着,捏了下娘子的手腕。
  李氏瞪眼,捏她干啥,她又不傻,这么一捏,好像她不长脑子似的,气呼呼的偷偷拧了当家的后背。
  周老大嘶了一声,他也胖了啊,皮肤都白了许多,正在往馒头的方向发展,娘子这么一掐,真疼。
  还好李聪没注意,嘴里一直念叨,“我的乖乖,闺女,你是真有福气,难怪你奶奶在世的时候说你是最有福气的。”
  李氏笑眯眯的,她也觉得自己是李家最有福气的闺女了!
  竹兰这边已经让丁管家去买年货了,正好李家回去顺路把年礼都带回去。
  年礼的单子有留存,按照单子买就行,只是今年竹兰有加入了海鲜,现在是冬日了,冻的大虾,海鱼,海菜都能放的住了,竹兰最喜欢吃的就是海鲈鱼,刀鱼也喜欢吃。
  这些都是稀罕物,苏萱自己有渔船,竹兰直接从苏萱这边定的。
  中午,老大两口子带着李家人在外面酒楼吃的饭,晚上的时候才回来。
  周家的儿媳妇除了四公子娶了县主,其他的三位出身都不高,李家农户亲家到了,津州都知道,随后品了品周家对亲家的态度,不得不承认,周家人品是真的好,富贵不忘穷亲戚,更是以礼相待。
  李家人还没走呢,周家孙子辈的孙子和孙女行情更好了,只等着周家开府应酬了。
  亲家公急着回家,竹兰这边准备好了年礼装好,周书仁也特意请了假送人。
  周老大两口子也准备了不少东西,老二两口子也准备一些用的,昌廉两口子也没送什么突出的。
  轮到昌智两口子了,昌智拿出个包袱递给李贵,“这是我临摹的字帖,你只要临摹百遍一定会进步的,这些都送你了,不够写信过来,我再捎给你,我别的不多,临摹过的帖子最多了,好好拿着。”
  苏萱僵硬了表情,这个包袱明明藏起来了,有一种想捂脸的冲动,昌智怎么找到的?还有她准备的礼物哪里去了?
  李贵直勾勾的盯着包袱,接过来压手,至少十本,还百遍,会死人的!
  竹兰和周书仁,“”
  二人对视一眼,幸亏是李家实在人,换了人都想揍昌智了。
  李氏几次想开口都闭上了,她不是不想帮侄子,她是真惹不起!
  周老大看着傻了的岳父,同情李家不爱读书的娃娃们!
  周老二和昌廉两兄弟退后了一步不算,还拉着自家的娘子退后。
  只有昌智一人十分的满意,还得意的看着娘子,他为了藏书对院子了如指掌,找包袱太容易了,怕娘子拦着不让送,他特意晚过来的!


第541章 目的
  竹兰看着李家的三位坐上马车都没回过神,真是可怜,余光看了一眼眼里冒火的苏萱,默默的转身回去了。
  周书仁咳嗽一声,带着谨言去衙门了。
  李氏抓着手帕心里凄凄,娘家人估计不敢上门了,对着当家的招招手,“扶我一把。”
  周老大看着受到打击的娘子,抽搐着嘴角,他想说他有事不回院子了,可看着儿子瘦瘦的身子扶不住娘子啊,还是自己来吧,伸手扶着,娘子还真不客气,瞬间压了过来,真沉!
  明云拉着呆呆的明腾和明瑞也撤了,说来,他都有些怕四叔!
  很快大门口只剩下四房小两口,昌智也紧忙溜了,只可惜刚跑就被抓到了,苏萱温柔的笑着,“相公,你要去哪里?”
  昌智,“……娘子,能别笑了吗?”
  怪渗人的。
  苏萱,“嗯?”
  昌智,“……我和娘子回院子。”
  棋墨看着自家爷,忍不住捂脸,他都不忍看了!
  第二日下午,大董氏坐着马车到了,大董氏不是自己一人来的,一儿一女也一起来了,这就不是单纯的来看董氏了,要知道,江沐辰是江府的嫡子,而且九岁了,年龄不小了,这个年纪应该留在江大人身边教导的。
  大董氏带了不少的礼物,周家所有人都准备了,提前带来的年礼加上拜访的礼物,江府这次大出血了,竹兰看着给她的屏风,“实在是太客气了。”
  大董氏不好意思的道:“按理,我早就应该来拜访的,只是家中事情繁多,还请婶婶别怪罪。”
  竹兰听了这话,仔细打量着大董氏,女人不幸福老的快,大董氏的衣服也偏向深色了,脸上厚厚的粉,竹兰心里凄凄,当初她还和周书仁说,大董氏嫁给了爱情,结果江大人没抗住美色啊,“这话说得,我怎么会怪罪,你就是太外道了。”
  顿了下继续道:“沐辰和沐岚几年没见,都成小大人了,快让我好好看看。”
  大董氏碰了下儿女的后背,两个孩子上前见礼,“周奶奶好。”
  竹兰习惯被叫奶奶了,笑着招了招手,这两个孩子长的好,尤其是女娃娃,男娃长的也不错,虽然没到十岁,已经是一位温润玉如的小公子了,“让我好好瞧瞧。”
  边说边给宋婆子眼色,竹兰和宋婆子很有默契了,宋婆子退了下去,很快端着托盘回来了。
  竹兰拿过盘子内的玉佩递给沐辰,精致的头面给了沐岚。
  大董氏扫了一眼,心里复杂,这才几年的功夫,周家已经积累不了小的家底,玉佩和头面都是难得的精品了,“婶婶太客气了。”
  竹兰笑着,“我喜欢这两个孩子。”
  大董氏给各房送了礼,各房自然也要回礼,都回到了两个孩子的身上,周家各房都有自己的产业,出门在外也有自己的朋友,好东西还是有一些的,回的也不差了。
  竹兰看两个孩子待着拘谨,对着雪晗道:“你们年龄相当,不用陪着我们了,出去玩吧。”
  雪晗是长辈,“娘,那我们出去了。”
  “好。”
  雪晗带着小辈们都出去了,屋子里少了孩子们,瞬间不显得拥挤了,没等一会,李氏几个有各自的事也都回了,最后只剩下大董氏和董氏。
  大董氏不经意间道,“婶婶的两个孙女,玉霜有八岁了,玉露六岁了吧。”
  竹兰挑眉,刚才只是见了,她并未介绍孙女的年龄,笑着道:“是,大的八岁了,小的六岁了。”
  大董氏顺着话道:“我听说雪晗妹妹就早早的定了亲,婶子没想给两个姑娘定亲吗?”
  竹兰明了了,大董氏带着儿子是奔着两个丫头来的,这一转眼孙女成了香饽饽了,津州城内,她拦了不少宴请了,竹兰真没想给孙女定亲,玉霜长得好,这个要仔细挑,玉露,这丫头主意大,也不急,笑着道:“两个孩子太小了,不急,不急。”
  董氏看着姐姐,心里有股火气,可目光触及到姐姐眼角的皱纹,火气没了,只剩下心酸,姐姐为何想给沐辰定亲,这是对姐夫没有信任了,也是想给自己加更多的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