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竹兰问道:“世子走了?”
周书仁点头,“早就走了,我在书房和施卿聊了一会,施卿定下日子走了,明日就走,今天正好休沐,中午一起吃顿饭吧。”
竹兰道:“你昨晚不是说要过几日吗?”
“施卿先回京城一趟,所以急着走了。”
竹兰一听才想起来,施卿的家在京城,家里还有爹在的,这一年多施卿没离开过,她都要忘了施卿还有家人了,“的确该回去看看。”
周书仁冷笑,施卿回去可不是因为亲情,而是回去安排了。
施卿要走,周府都知道了,大房,老大两口子和施卿交情不深,周老大也很少和施卿交谈。
周老大对着娘子道:“相处一年多,施卿离开了,我们也准备下送别礼。”
李氏有些拿不准送什么,“别看施公子穿的朴素,可吃的用的都不错,当家的,你说送什么?”
周老大想了下,“就送些路上的吃食和用的吧。”
李氏站起身,“我亲自去做吧,显得咱们用心。”
“好。”
二房,昌义和赵氏也在商量,周老二和施卿聊的多一些,主要是询问管理的问题,施卿没少教周老二。
周老二思虑了一会,“我前些日子不是得了不错的玉佩吗?我们就送这个吧!”
他到底成了施卿的情。
赵氏有些不舍的,玉佩难得,她还想留着给儿子的,不过相公开口了,她也不会反驳,“好。”
三房,昌廉和施卿的矫情就深了,一年多两人没少在一起学习,加上孟杰,他们三人相处的真不错,算是不错的朋友了,昌廉肉疼的拿出真迹,“这还是从爹手里得来的,今个就要送人了。”
董氏轻笑,“既然舍不得,那就换别的。”
昌廉摇头,“这一年施卿对我照顾颇多,更是教会了我不少如何躲避算计,值得这本真迹。”
董氏摸着肚子,“嗯。”
四房,这一回送的礼物是苏萱准备的,苏萱比昌智看透的更多,施卿能在周府读书不简单,为了日后好想见,礼物也要准备好的。
中午,所有人都到齐了,施卿心里不是滋味,他不想离开,他除了晚上不住在周府,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周府,这一年多,他真把自己当成了周家的一份子。
他在周家感受到了一直没感受过的温暖,他看着周家所有人,内心很不平静。
周书仁开了口,“我该教的都教了,这一顿是送行宴,日后靠你自己了。”
施卿拿起酒杯,“大人,这一年多的照顾,学生感激于心。”
周大人护短的性子,他也感受过的,刚到津州府,这些世家子弟都欺负容川呢,何况是他了,他后来才知道,周大人在一些大人面前提过他,哪怕只是短短的几句,也是对他的庇护了。
周书仁心里叹气,要不是施卿的问题太过复杂,他真想收了这个徒弟,这一年多,施卿也在用自己的方法回报周家。
周书仁拍了拍施卿的肩膀,“多思多想多看,走一步一定要看十步。”
施卿咧嘴笑着,“学生记住了。”
竹兰看着施卿挨个敬酒,心里叹气,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她希望施卿的路能好走一些的。
第562章 背锅的
次日一早,施卿就离开了,对于周家而言,施卿的离开并没有任何的影响,孩子们依旧是每日去书院读书,各房依旧忙碌着自己的小家。
竹兰也仅仅感慨了一日就放下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有自己的生活要继续。
施卿走的第二日,唯一的大事,林大人的案子结案了,该斩首的斩首,该发配的发配。
京城弥漫着血腥味,津州也是如此,留在津州牢房的也有不少被斩首示众。
竹兰担心了周书仁,结果,周书仁一点事都没有,要知道,周书仁亲自去看的行刑啊,最后忍不住问了,“你不怕吗?”
杀的可不是一两个人,还是斩首啊!
周书仁握着竹兰的手,“见得多了,心也硬了,我早就不是刚来时候的我了。”
虽然有些不适应,一晚上过后,也没觉得多难受,他连噩梦都没做过,自己都诧异了,后来一想,这条权力的路上,注定是血路,他早就有了心里准备了。
竹兰心疼周书仁,这一路走来,靠的都是周书仁,在古代男女最不平等的时代,她能帮助的真不多,“我没帮上多少忙,辛苦你了。”
周书仁见竹兰失落,亲了亲竹兰的头发,“你已经帮我很多了,安定的后宅,我才能放心的在外拼搏,你的功劳也不小。”
竹兰心里好受了一些,想到今日早上得到的消息,竹兰靠着周书仁的肩膀,“我没想到林小姐会在婚宴上自杀。”
她以为,林大小姐会占着侧妃的位置一直恶心五皇子。
周书仁道“一定是有人点拨过了。”
竹兰愣了,“会是谁?”
周书仁摇头,“除了几位皇子也没别人,林小姐婚宴自杀,五皇子的正妃难找了。”
竹兰叹气,“处处都是算计。”
一条人脉又牺牲在了皇权的路上。
周书仁搂着竹兰,“睡吧,这些不是我们该操心的了。”
竹兰闭上眼睛,突然又睁开了,“对,我差点忘了,今个雪梅的信到了,咱们又要当外公外婆了。”
周书仁抽搐着嘴角,“雪梅都四个孩子了。”
竹兰揉了揉额头,“是啊,照着这个速度生下去,七八个都是少的。”
她都隐晦的和闺女说了连续生子不好,可还是怀了。
周书仁沉默了半天,“还是隐晦的说一声吧,这胎生下来五个了,够了。”
竹兰,“嗯。”
京城,五皇子府上,红色装饰已经都撤了下来,书房外能听到摔砸的声响,侍卫和丫头们缩着脖子,深怕不迁怒了。
张景宏赤红着眼睛,本来冲喜就是笑话,侧妃迎娶不隆重,可耐不住看热闹得多,今个到的人真是多,他准备好被看笑话,没想到,他还没弄死林小姐,林小姐竟然敢自杀。
二皇子府上,二皇子疑惑了,他明明告诉林家小姐活着,他会护着林小姐,好在日后利用林小姐,怎么就自杀了?
三皇子看着查到的消息,没想到老二派人接触过林家小姐啊,老二这步棋走得不错,老五的婚事难了。
四皇子心情不错的喝着小酒,不管是谁干得,他都不关心,他在上一次博弈中学会了忍耐,有人扛不住动手的,何必脏了自己的手。
太子府上,太子无语,说出来都没人信,这事是他干的,还是父皇指使他干的,老二背了锅!
时间飞逝,转眼就到了年关前,人都是健忘的,前些日子津州因为斩首,很少有人出门,现在街上又热闹了起来,到处张灯结彩的。
竹兰的脚也彻底的好了,好久没出府门,带着雪晗和吴咛上街逛逛。
竹兰走得慢,两个小姑娘走的快一些,身边跟着丫头婆子挨个摊位看着。
竹兰看着吴咛,施卿走了有一段日子了,吴咛好像真的不在意了,脸上的笑容是骗不了人,竹兰心情不错,这样挺好,日后给吴咛找个合适的人家,这丫头适合安稳的日子。
雪晗挥着手,“娘,快点。”
竹兰加快了脚步走过去,津州城不愧是离京城最近的州城,街上热闹非凡,又临近平港,竹兰还看到了一些外国人。
竹兰也只是看了一眼,加快了脚步跟上两个丫头。
前面有惊呼声,这一生惊呼太熟悉了,吴咛的声音,随后还有雪晗的声音,雪晗喊着,“琉谨快抓到他。”
竹兰加快脚步走过去,只见丫头和婆子护在了雪晗和吴咛前面,竹兰急着问,“出什么事了?”
雪晗道“娘,有人抢了吴咛荷包,我已经让琉谨追过去了。”
竹兰松了口气,只是抢劫,还好没出什么大事,“现在年关人多,小偷抢钱的人多。”
吴咛很歉意,“婶婶,都是我不小心。”
竹兰安慰着吓坏的吴咛,“不怪你,你们的穿着打扮,很早就被小偷盯上了。”
而且跟着的家丁一直跟在雪晗身边,所以吴咛才会这么容易被抢了银钱。
这也不能怪家丁,雪晗是周府的小姐,下人们第一反应自然是自家的小姐。
很快,琉谨就回来了,琉谨身后还跟着一位公子,琉谨道“主母,我追到的时候,这位公子已经抓到了小偷。”
竹兰出言道“谢谢公子出手相助。”
何束忙道“太太,您客气了,换了谁都会出手相助的。”
说着,将手里的荷包拿了出来。
竹兰示意琉谨接过来,何束不好意思道“我跟过来没有别的意思,我就是想确认下是不是失主,那个,我还有事先离开了。”
竹兰的话没说出口,眼前的公子就快步离开了,竹兰对着身边的宋婆子点头,宋婆子退后两步,很快身后的家丁跟了上去。
因为临时出了事,逛街结束了。
回到马车上,雪晗对吴咛道“快看看少了什么没?”
吴咛忙打开荷包,荷包里的银子一文钱都没少,“银子都在。”
雪晗放心了,“没丢就好。”
吴咛握紧了荷包,还好没丢,荷包里的银子不少,真丢了,她该难过了。
回到了府上,竹兰示意两个丫头回去休息,等了一会,跟去的家丁回来了,竹兰问,“可查到了什么?”
第563章 太顺了
竹兰不小心不行,尤其是周书仁身处现在的位置,小心谨慎些没错的。
家丁恭敬的道:“小的跟着公子到了知州王大人府上,公子去府上并未通报进去了,小的又在附近打听了消息,这位公子是王大人家亲戚。”
竹兰放心了,知州王大人啊,看来今日是巧合了,不过,还是要仔细打探一些的好。
宋婆子的领了命出去了,竹兰就放开了,只需要等消息就好。
下午,王大人府上详细的消息就到了,宋婆子道:“这位公子名何束,王大人恩师的孙子,今年过来送年礼的。”
竹兰道:“不仅是为了送年礼吧。”
宋婆子点头,“奴婢打探到,何束已经成了秀才,今年十七岁,准备明年参加乡试,这次来也是向王大人拜师的。”
竹兰结合听到的消息,“王大人恩师去世了?”
宋婆子,“是,已经去世半年之久。”
竹兰明了,家里无人教导了,加上与王大人家的关系不错,所以就过来了,只是年关前拜师,这是不打算回去了?
宋婆子问,“主母,是否要去王大人府上感谢?”
竹兰摆手,“不必了,何公子未留姓名就这样吧!”
雪晗的院子里,雪晗凑近数银子的吴咛,一脸的无奈,不知不觉间,吴咛变了许多,不知道什么时候和大嫂同一个爱好,喜欢上了数银钱,“你都数了两遍了。”
吴咛笑眯眯的收了手里的银钱,“数银子的确能让人心情愉悦。”
雪晗又凑近了几分,“吴咛姐姐,我很早就想问你了,施卿走了有一阵子了,你还惦记他吗?”
吴咛摸着荷包,仔细回忆着,“我已经许久没想起过他了。”
雪晗仔细的盯着吴咛的脸,确认没骗她,雪晗心里高兴,转了下眼睛,“今个的公子帮你找回银钱,有些像话本上的情节啊。”
吴咛愣了下,她的注意力都在荷包上,荷包里的银子是一半的存银,她真没注意公子的脸,捏了捏雪晗的脸,“收起你的表情,话本都是骗人的,现实就是知根知底门当户对,这种缘分的开端不能信。”
雪晗撑着下巴,吴咛姐姐这么想,她就能彻底放心了,还是门当户对知根知底的好。
时间飞逝,转眼就到了年三十,周家的人口一年比一年多,过年也越来越热闹。
大房的明辉,不仅跑的利索了,说话也利索,人不大跟着明腾到处跑,加上明瑞一肚子主意的,玉霜和玉露两人被作弄的生气了。
这几个孩子都在主院的院子里疯闹,小厮和丫头们在一旁看着,时不时传来明辉的惊呼声。
竹兰对着周书仁道:“真热闹啊。”
周书仁放下怀里的小儿子,小家伙不大也要冲出去玩,示意谨言带着出去,这才道:“这才是人气。”
竹兰看着儿子咯咯直笑,因为儿子,她和周书仁彻底融入到了古代,有了羁绊,今年的新年感觉又有了不同,多了更多的兴趣,也发现了以前忽略的乐趣。
竹兰吃着周书仁剥的瓜子,“也不知道闺女怎么样了。”
周家一大家子,只有雪梅一家子不在身边,算着时日,雪梅怀孕四个多月了,她还真是惦记。
周书仁,“放心好了,姜升会照顾好的。”
只要周家在,姜升就不敢不对雪梅好,他很放心。
竹兰回忆着,“说来,许久没有回过老家,我还真挺想念的。”
周书仁道:“明清回去了,等明清回来会说老家的情况,怎么,你想回去看看吗?”
竹兰摇头,杨家在平州府,相对来说,老家除了闺女,她还真有必须回去一趟的意义,“等日后你退下来了,我们再回去吧。”
在现代,她压力大的时候,也会看一些生活气息的视频,享受慢节奏的感觉,到了古代,虽然很生活了,可面对生存的时候,真没心思去享受,老了就不同了。
周书仁也想晚年能够自在一些,笑着道,“好。”
周家村,姜升家,雪梅挺着肚子带着闺女一起抱压岁钱,这两年,每年大年初一来家里的孩子最多了。
姜缪边抱着压岁钱,边小声的嘟囔,“娘,您为什么同意爷爷奶奶来家里过年?明明有大伯在。”
爷爷奶奶就是想留下来生活,而且她不喜欢堂姐们过来过年。
雪梅知道闺女的郁闷,公婆来家里,其他姜家人都会过来,“因为孝。”
儿子读书明理,两个小儿子也在启蒙,她和相公做父母的自然要做榜样,而且大儿子读书,孝很重要。
再来,雪梅心里精明,周家的地位注定了公婆不会给她添堵,还要捧着她,既然如此把孝顺做全了,对自家只有好处。
姜缪抿着嘴,还是不高兴,虽然堂姐们不会时常来,可每次来她都烦躁。
雪梅叹气,闺女的性子不像她,有些像相公,这不好,这丫头的脾气直了一些,“娘知道你烦躁什么,可闺女,你和她们是不同的,不应该为了她们去心烦。”
雪梅发现,公婆来也挺好的,姜家的几个丫头过来,正好能好好的磨磨闺女的性子,这丫头除了不记事的时候受过苦,一直都长在蜜罐里一样,娘宠着,相公护着。
因为爹的关系,周氏一族对闺女也是爱护,唯一的外孙女啊,意义到底是不同的,至于公婆这两年也是百般的疼爱,这丫头太顺了,太多人讨好了,这不好。
周族长家,周族长自从孙子从津州回来后,就让孙子一遍遍讲周府的见闻,不厌其烦的听着。
明清不知道自己讲了多少遍了,“爷爷,您听我说不如自己看,等我回去不如一起走?临走的时候,书仁叔还提您呢!”
周族长握着烟杆,“你当你爷爷我不想去,身子骨不行了。”
这一年大病倒是没有,小病却没断过,尤其是年轻的时候累狠了,又经历了战乱,胃不好,身体各处关节也难受,一到下雨阴天,这身子疼抓心挠肝的。
明清,“书仁叔捎回来的药酒,爷爷没喝吗?”
第564章 真抽啊
周族长笑着,“喝了,可也不能根治。”
说到底,他还是老了,大半的身子入了土了,也不知道还能熬几年,这几年能清闲还多亏了书仁,族学有稳定的收入,不仅能支付先生的银钱,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