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

第212章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212章

小说: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人不回来,她是成天的惦记,甚至阴谋的想会不会有人觉得周家后继有人了,所以对昌廉和容川动手,别看周书仁淡定,周书仁心里也是惦记的。
  昌廉喝了家中的热茶,心里终于踏实了,终于到家了,“娘,我们平安回来了。”
  竹兰一听,“可是出了什么事?”
  昌廉心有余悸的也没瞒着,“我和楚楚做的马车受了惊,如果不是咱家的小丁身手好,又有慎行这个高手在,我和楚楚一定受伤。”
  他心里清楚,这是针对他的,他不管是伤了还是残了,对周家的打击都很大,所以一刻都不敢停留,哪怕下了大雪也抓紧赶路,为的就是早日到家。
  竹兰沉了沉,所以还是对周家出手了啊,就是不知道是想周府昙花一现,还是为了沈扬扫除障碍,“看样子,你已经引起不少人的重视了,你该高兴的。”
  昌廉,“……”
  他的确挺高兴的,有人对他出手说明忌惮他啊,可是这种惊险刺激还是后怕啊,人的命只有一次,没了就真没了。
  竹兰举着玉宜,“楚楚,别看这了,过来抱抱吧!”
  孩子不管多小对自己的亲生母亲也是有感觉的,楚楚刚走的时候,很好带的玉宜没少哭闹,还上了火吓的竹兰府内一直请着大夫。
  现在看看,小人一直看着自己的娘,母女间又看不到的感觉。
  楚楚眼眶有泪,激动的,忙摸了摸身子,身上的凉气都没了,才小心的接过闺女,抱着闺女软软的小身子,“玉宜,我是娘,娘回来了。”
  小家伙对娘有感觉,可还是忘了,挣扎了下,楚楚忙哄着,哄了一会乖乖的不动了。
  竹兰感慨到底是亲母女,这么快就老实了,转过头看着容川,容川一走差不多一年,“长高了,人也壮实了不少。”
  容川道:“让婶婶担忧了。”
  竹兰勾着嘴角,“家里可不止我一人担忧。”
  容川耳根子红了,咳嗽一声,忙转移话题,“婶子,雪梅姐姐给您带了东西来。”
  竹兰也不打趣容川了,这孩子脸皮薄,不过,一年没见,容川越来越帅气了,一个俊朗的小伙子呢,个子都比书仁高了,咳咳,好吧,家里的孩子好像都比书仁长的高。
  竹兰又问了两个孩子在老家的生活,知道一切都好,竹兰放心了。
  竹兰看着楚楚,还是询问下,“亲家母和亲家公一切可还好?”
  楚楚拍着闺女的后背的手顿了下,想到回来时候爹娘的话,心里失落,“爹娘都挺好的。”
  竹兰一听不继续问了,她都不用猜就知道,董家没有了江茗,亲家公又退了下来,楚楚和昌廉一定没少被打扰。
  竹兰心疼几个孩子劳累,一路上有担惊受怕的,示意都先回去休息。
  容川回了院子,整理行李拿出给雪晗准备的礼物,眉角柔和。
  夏墨笑着,“公子选的礼物,小姐一定喜欢。”
  容川笑着,“好了,你也赶紧回家看看吧。”
  “谢公子。”
  三房,楚楚哄睡了闺女,洗澡水已经送过来了,洗了澡换了衣服,坐在床边看着闺女出神。
  昌廉洗好出来,“还在想岳母的话?”
  董楚楚拿过帕子示意相公坐下,仔细的给相公擦头道:“我没想爹娘的话,我知道担心,虽然回绝了,可大哥的性子,加上爹娘老了,大哥的耳边风,难免日后不会送孩子过来。”
  拒绝又如何,送来了还真能撵走?
  昌廉拍了拍娘子的手,“既然躲不过就别想了,没发生的事是现在烦恼也没用。”
  董楚楚心里堵得慌,她以前还觉得二嫂的娘拖了二嫂的后腿,现在拖她后腿的更多,“爹娘变了不少。”
  昌廉倒是看的清楚,“岳父岳母变了正常,姐夫的事还是影响到了董家,要不是因为你,董家可能已经被其他的家族吞了,岳父是怕董家没落了,哪怕知道大哥算计,可为了董家的未来也要装糊涂,岳母就更不用说了,孙子儿子都在身边,偏心一些难免的。”
  而且他没和娘子说,岳父岳母也是感觉到娘子对舅哥几个不待见,深怕离的远情分更少了,所以才会劝说娘子让带个董家的孩子过来。
  晚上,周家的团圆饭了,周书仁是真高兴,昌廉和容川做的超出了他的预期,十分欣慰,日后他终于不单打独斗了,“爹很欣慰你们二人的成绩,今个我敬你们二人一杯酒。”
  昌廉听到了爹的夸奖,觉得一路的担惊受怕也值了,“爹,儿子一定继续努力。”
  容川端着酒杯,“叔,这些年您辛苦了。”
  周书仁喝了酒,笑着道:“日后,你们二人可要多操心了。”
  昌廉和容川对视一眼,“是。”
  周老大羡慕的看着昌廉,他也想帮助爹,可惜他没这个本事,唯一能做的就是帮着娘管理家里的产业,拿着酒杯,“哥哥敬你一杯酒,恭喜中举,哥哥这里也祝你未来顺遂。”
  昌廉端着酒杯站起身,“弟弟谢哥哥的祝福,这里也敬大哥和二哥一杯酒,家里一直是哥哥们多照看。”
  周老大和周老二笑着喝了酒,周老二拍了拍昌廉,“日后我们兄弟齐心,一起为周家努力。”
  昌智接了话,“我们兄弟各有所长,取长补短,为了周家。”
  竹兰坐在周书仁身边,含笑的看着几个儿子,都成材了啊,这些年的教导和努力,终于见到了回报了。
  容川笑眯眯的,“哥哥们也带上我啊,女婿半个儿,我这个养子兼女婿的,也是儿子不是。”
  容川的话,雪晗看着嫂子们都看着她,明明脸皮已经厚了,愣是染红了脸颊,感觉头都要冒烟了一样。
  饭厅安静了几秒,昌智笑眯眯的出声,“这是想成亲了啊!”
  容川傻眼了,雪晗恨不得钻到桌子底下去。
  周老大看着昌智,咽了口水,他就知道,动脑子的四弟更可怕了!


第615章 诈死
  晚上,周书仁有些喝多了,竹兰哄着儿子睡觉,见小家伙睡的香才回来,只见周书仁没睡,“怎么还没休息?”
  周书仁按了按眉心,“心里高兴,有些睡不着。”
  “昌廉回来出事,他和你说没?”
  “我一下衙门就和我说了。”
  竹兰脱鞋上炕后道:“你觉得是哪种可能?”
  “不管什么可能,我只知道昌廉两个去京城一定要小心了,还好有皇上赏赐的宅子,宅子里又都是皇上的人,我们也能放心一些。”
  竹兰翻过身,“你没进京城前,他们两个还是不要待在京城的好。”
  这两个小子还不够当盘菜的呢,太容易炮灰掉了。
  周书仁,“这就不是我说的算了,如果皇上没意思的话,我就想办法托人将他们送去出去。”
  竹兰心里有不舍了,“这明年后,昌廉和容川真中了,又要离家了。”
  周书仁拍了拍竹兰的肩膀,“他们该出去闯闯了,只有经历过风雨不倒,他们才真的能独当一面。”
  “嗯。”
  竹兰闭着眼睛又睁开眼睛,“你怎么还不睡?”
  周书仁叹气,“这聊精神了,又想了这些天的大雪,让人担心。”
  竹兰也担忧,这天空阴沉沉的,“看样子,还有大雪天。”
  周书仁揉着额头,“我明日上折子进京,我想在津州府城腾出个库房出来,由衙门财政出银子,准备一些木炭和棉花等防寒的东西。”
  竹兰也没了困意,“这些天,你就想这事呢吧!”
  周书仁,“嗯,这两天我在城内查看,询问了不少百姓,心里就有了这个想法,我可不想等真有雪灾了手里一点东西都没有太被动了。”
  “也准备一些受凉的药材吧。”
  周书仁,“嗯。”
  竹兰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周书仁想到了大半夜熬不住了才睡着。
  次日一早,虽然没下大雪,也飘了雪花,还好很快就停了,可没散去的乌云依旧让人心里发沉。
  周老二过来,“娘,今年雪这么勤快,我看多买一些炭火和柴火回来吧。”
  竹兰,“好。”
  周老二又道:“娘,家里需不需要多买些粮食回来?”
  竹兰摆手,“过两日李家就送粮食过来了,家里的粮食够用,多准备一些炭火吧。”
  其他的就不用了,家里的棉花没入冬前就会买齐了。
  周老二说完就走了,急冲冲的。
  竹兰暗道,周老二朋友多对市场的动态也是最敏锐的。
  竹兰又喊来了周老大,这天气已经能在室外冻肉了,示意周老大去几头猪和羊回来,再多收一些鸡鸭等禽类杀了外面冻着。
  等人都走了,竹兰才拿出大闺女送来的礼物,有闺女做的衣服,还有闺女在老家收的山货,一样样看下来,这辆车的山货,闺女花了不少银子。
  宋婆子,“主母,今年的年货需不需要提前送?”
  竹兰拍着手,“对,多亏你提醒,这要是真的有大雪,还是提前送出去的好。”
  随后喊来了闺女,年货的采买交给闺女就行了。
  中午不到,周书仁的折子进京了,皇上看过后递给太子,人就站起身出了政殿看着天空,这几日京城的情况和津州差不多,他就怕大范围的下雪,还好只有几个地方,可也不得不防。
  太子看过也出来了,“父皇,周大人的建议很好,与其等着发生,不如提前做些准备。”
  皇上背着手,幸亏这两年国库有了一点存银,不像前几年空空如也,他心里底气多了不少,“周书仁的折子准了,京城这边也准备一些,这事由你亲自办。”
  太子也不准备交给弟弟们,“是。”
  皇上回了殿内,边走边道:“你三舅诈死这么多年,一直在境外为朝廷收集消息,这么多年辛苦他了。”
  太子想到三个舅舅,大舅舅战乱的时候跟着父皇南征北战为了救父皇战死了,二舅舅也受过重伤,虽然救活了,可身上有隐疾,可已经不能领兵了,外公身子也不大好,年龄也大了,加上丧子之痛,大儿子小儿子都没了,这两年外公的精神头就不大好了。
  太子想到前些日子见到的三舅,为了融入外族,已经看不出原来的身形了,想当初,他虽然不大记得三舅的样子,可有画像啊,母后没少画的,当年的俊朗二郎,现在跟个野人似的!
  皇上看着沉默的太子,“只是现在还不是还他身份的时候。”
  太子抬头,他心里明白,三舅拿到了消息,东北边外的外族准备开战了,这个时候三舅更不能露面,只是不露面意味着,父皇没想让三舅带兵出征啊,“儿子臣明白。”
  皇上勾着嘴角,“希望你真的明白。”
  他承认宁家都是带兵大战的奇才,可又如何,现在的宁家就很好了,势力不太大,本本分分,所以宁老三留在京城的好,说到底,他还是为了儿子铺路啊!
  下午,周书仁就接到了皇上批复的折子,叫来了汪大人,“我前几日让你统计衙门手里空置的宅子统计了没?”
  汪苣就知道找他是这事,“这是整理好的,上面的是去年抄家封掉的宅子,剩下的是一些衙门以前就有的。”
  周书仁翻看着,指出两处临近城门比较大的宅子,“这一出三进的院子先当做库房,等明年开春了挑些位置建,这一出二进的院子,找人都收拾出来,每个屋子都建起大通铺的炕。”
  汪大人知道库房的事,周书仁心里想的没瞒着他,可,“这二进的院子有什么用处?”
  周书仁道:“备用收容处,收容孩子和老人的。”
  汪大人心里感触很深,难怪周大人在礼州城被民众尊敬,周大人这只狐狸对百姓是软心肠的,“我这就去处理。”
  周书仁又安排了一些事情,心里终于踏实了不少,回家的脚程也轻快了些。
  津州动了起来,因为有平港这个口岸在,物资购买很方便,虽然没在下雪,周书仁也没停下安排的步伐。
  一个小时后,还有一章


第616章 嫉妒啊
  周家也没闲着,周家给各地的年礼也都一一送走了,根据回信,海鲜在内地是稀罕物很的亲戚们的喜爱,今年就多准备了不少。
  尤其是鱼和虾,今年周家自己的渔场有收入了,周家也不再采买海鲜,自家的渔场加上苏萱的渔船,周府省了一大笔的花销。
  李家的粮食也都送来了,这一次亲家公没跟来,压送的是李氏的两个哥哥,因为怕下大雪,送了粮食和银子就急冲冲的往回走了。
  竹兰也怕大雪,又有陶氏时不时的念叨,城内发生雪灾和乡下还是不同的,炭火少的人家,真能冻死人,加上粮食不够,真有灾难挨的很。
  前几年就有过雪灾,竹兰记得,只是在老家准备的齐全,也没觉得什么,可陶氏的记忆就特别的深刻了。
  所以,竹兰又让老大老二买了不少的肉等备着。
  京城,太子将父皇拨给他的银子都换成了物资存放,最后亲自去检查了一遍封了库房。
  这事没瞒着任何人,太子带人从库房出来,就遇到几个弟弟了。
  二皇子语气酸酸的,老远就能闻到味道,“父皇还是最疼大哥啊,这好事直接给了大哥。”
  不管有没有灾,有这些准备的物资在,也能让百姓心里踏实,瞧瞧这些天,他去哪里都能听到有人议论,太子如何仁德,太子怎么怎么好,想想就来气。
  太子笑着,“二弟不提,我也知道父皇对我最好。”
  二皇子,“……”
  故意气他呢吧,他心里要扎小人了。
  三皇子也憋得慌,“太子大哥,这库房还是看紧一些的好,虽然雪还没化,万一失了火就不好了。”
  四皇子幽幽的看着三哥,三哥失言了,这是真的嫉妒了啊,好吧,他也嫉妒的要命,“三哥,你这话一出,真出事了你的嫌疑可就大了。”
  三皇子怼了回去,“只要你别让我背锅就好,哥哥我替你背了不少锅了,人要学会适可而止。”
  四皇子眯着眼睛,呸,该死的老三,他甩锅的时候怎么不说。
  五皇子看着走远的太子,又看了看掐起来的三哥四哥,最后看着库房,指尖勾着掌心,他也有背锅的人选呢!
  京城没着火呢,周书仁这边就失火了,大半夜的,周书仁被慎行叫了起来,竹兰起身,“出什么事了?”
  周书仁穿鞋道:“有人在库房内放火,抓到人了。”
  竹兰一下子坐起身,她知道物资花了多少银子,也知道周书仁花了多少的心思,“库房没事吧?”
  周书仁,“还好我派了不少人手看着,装棉花的屋子烧了一些,已经扑灭了。”
  竹兰呼出口气,“没事就好。”
  真要都毁了,她都不用想一定有人掺周书仁。
  周书仁穿好了衣服,“你休息吧,我今晚不回来了。”
  “好,你小心一些。”
  “嗯。”
  周书仁到了库房先去看了损失,还好没损失几包棉花,他自从京城和其他几个州也准备备用防寒物资后,他防着这一天,他为了百姓间接的帮着皇上刷了民望,也给自己拉了不少仇恨值呢!
  谨言站在一侧,看着房间内最外层的棉花,这些棉花都是湿的,明天都要喷水上去的,真的很难点着,来放火的又不能随身带着油罐子啊,不过,还是佩服大人想得周全。
  周书仁去看了抓到的三个蒙面防火人,已经死了一个,剩下的两个嘴里都筛子布料,正瞪着眼睛看他呢!
  谨言拿着剑站在一侧护着,周书仁笑了,笑得很灿烂,“喂他们吃蒙汗药。”
  他不自己审讯呢,他也没这个本事审讯出什么,这两个人还是交给皇上的人好。
  次日,津州都知道库房差点被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