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

第213章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213章

小说: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谨言拿着剑站在一侧护着,周书仁笑了,笑得很灿烂,“喂他们吃蒙汗药。”
  他不自己审讯呢,他也没这个本事审讯出什么,这两个人还是交给皇上的人好。
  次日,津州都知道库房差点被烧的事了,汪大人到衙门问,“大人需不需要加派人手?”
  “不用了。”
  汪大人又问,“听说抓到人了,大人打算亲自审讯吗?”
  周书仁摆手,“人已经送走了,这事不用我们管了。”
  说完,周书仁继续低头看着新绘制的津州城图纸,他的重点在东城,东城的房子很房子都年代久远,东城也杂乱的,又看向北城,北城有比东城还一些,叹气的想着津州的税收,他来了津州,攒了不少银子也花了不少,这又刚花了一笔,得了,只能压着不能着急了。
  周书仁一抬头,“呀,你怎么还在?”
  汪大人抽搐着嘴角,他能说他肝疼吗?周大人来了后,他的工作量一直在增加,瞧瞧刚才周大人专注的模样,他就怕怕的,总觉得周大人憋着大事,干笑一声,“我这就走。”
  津州的事,皇上知道了,太子眨了眨眼睛,呦,他还想利用库存钓鱼呢,结果,谁脑子有坑的先算计周大人啊,这回好了,他甭想钓鱼了,一时半刻没人敢动手了。
  姚侯府,姚文琦觉得自己迟早要被气死,虽然他恼火周书仁一直帮皇室刷声望,可他就没想过先算计周书仁,他的目标是京城的库房,他就等着机会,现在声望越高,等真发生雪灾大火一烧,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添了乱还坑了太子一把。
  他都找好人背锅了,结果队友自己行动了,姚文琦阴沉着脸,他的势力被削弱了不少,队友有了别的心思,这是不继续信任他了?
  时间飞逝,一转眼就是小半个月,放火的事早就过去了,竹兰家吴咛的二哥吴咏来了。
  竹兰看着眼前的小伙子,多年不见,有些认不出了,“怎么救你自己来了,吴听呢?他怎么没跟来?”
  吴咏回着道:“吴听要年后过来,妹妹成亲由我和弟弟送,我先过来是来买宅子的,大哥的意思,明年让我和弟弟来津州这边的书院读书。”
  竹兰可不认为吴鸣无缘无故送两个弟弟过来,开口道:“买什么宅子,府内有住的地方,你们住在府内就好,我也能替你们大哥照顾你们。”
  吴咏心里感激周家,可他不能厚脸皮,他们家已经送妹妹过来了,这些年很麻烦周家了,“婶子,我和弟弟都大了,我们能照顾好自己,这对我们也是一种锻炼。”
  竹兰见吴咏的态度坚决,换了话题,“我听容川说,你定亲了?”
  吴咏脸红了,“是,定亲了,明年年末成亲。”


第617章 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
  竹兰是女子,她与吴咏也并不是很熟悉,了解吴咏定亲是吴鸣选的后,也没再多问什么,随后就让吴咏去休息了。
  竹兰等吴咏跟着容川走了,感慨的很,“当年的孩子们,一个个都成家了。”
  她都要忘了刚来的时候,孩子们的样子了。
  宋婆子,“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责任,这是长大了。”
  “是啊,都长大了,明个吴咏去买宅子,你去和老二说一声,让老二带着吴咏去。”
  宋婆子,“是。”
  晚上吃晚饭,周书仁带着吴咏去书房单独聊了一会,竹兰给儿子洗完澡,周书仁才回来,“聊了这么久?”
  周书仁顺手接过裹着衣服的儿子,抱着被窝里塞,“聊的有些多,你也知道吴鸣所在的县在边境附近,他也一直关注着外族的动静,吴鸣传递的意思,哪怕今年没有雪灾等恶劣的天气,边境也不会安稳。”
  “啊,所以吴鸣才让吴咏来津州这边买宅子,他是怕危险所以将两个弟弟安排过来啊。”
  周书仁拿过暖和的小衣服给要爬出被窝的儿子穿上,“嗯,吴咏和我说了,你让他住到家里。”
  “我寻思两家的关系在,家里地方多住进来也能照顾,不过,听了你的话,如果是安家过来,的确该买宅子,这样吴咛出家后也能多个娘家可回。”
  周书仁有些担忧吴鸣,“如果真的有战乱,也不知道吴鸣能不能护好自己。”
  竹兰给儿子擦头的手顿了下,“一定能的,吴鸣可不是一般人。”
  周书仁笑着道:“的确,去年朝廷得了一大笔的银钱,大部分都用在了将士们身上,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了。”
  竹兰见宋婆子进来,抱起胖胖的儿子,“我去哄他睡觉。”
  “好。”
  次日,周老二利索的帮着吴咏买了宅子,宅子是二进的院子,吴咏只带了一个贴身小厮和马夫来,买了宅子也需要休整。
  还好有周老二这个津州的万事通,周老二科举不行,可有自己的道,加上周家二爷的身份,津州的三教九流都熟,帮着吴咏置办家具等,帮了吴咏很多忙。
  一日的功夫,宅子内的东西就置办的差不多了,价钱还省了不少。
  晚饭,吴咏万分的感谢,“今个多亏了二哥帮忙,弟弟这里敬二哥一杯酒。”
  周老二乐呵呵的,他这儿用心帮忙不仅是因为娘的嘱咐,还因为他为了儿子多拉关系,“太见外了,咱们两家的关系在,这都是应该的。”
  周老大看着昌义,他是怎么都学不来昌义的圆滑啊,整个津州,周二爷的名头很响亮的。
  只不过,周老大看着大侄女玉霜,昌义的圆滑有些影响大侄女的,都是闺女像爹,他听闺女说过有些谣言说玉霜的心机深,闺女还让他多和昌义说说呢!
  竹兰这边看着吴咛,哥哥来了就不是不一样,吴咛像是有了跟一样,整个人的自信是发自内心的。
  京城太子府,太子和三舅舅相对而坐,“三舅,这些日子住在这里可还好?”
  宁绪拿着碗喝酒,“挺好的,不过,皇上的胆子依旧大,竟然让我住进太子府上,你这里盯着的人可不少。”
  太子目光看着三舅手里的碗,看样子习惯是很难改回来了,“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谁又能想到三舅就是当年的宁三郎。”
  宁绪摸着自己脸上的大胡子,长叹一口气,“与家如此近,却不能靠近一步啊。”
  太子的心里不大好受,说来宁家才是为父皇付出最多的,据说当年大舅舅救了父皇,父皇还喝过大舅舅的血呢,父皇能活着都是熬的大舅舅的命,等二舅到的时候,大舅舅全靠毅力护着父皇,见到二舅舅才放心去了。
  宁绪看着外甥,太子啊,当年他走的时候,这小家伙才没多大,瞧瞧这侧脸,真像皇上啊,“喝酒。”
  时间飞逝,转眼就进入了十二月下旬,停了许久的雪,像是开闸了一样,下了一天一宿都没停。
  周府的下人从早上就开始清雪,一两个时辰不清理就积累很厚的雪了。
  竹兰烤着火,对着闺女道:“你统计下家里剩下多少棉花,让绣娘做些棉被备着,还有你和吴咛小了不能穿的棉衣,将棉花都拆下用粗布重新做棉衣。”
  雪晗,“娘,那我去忙了。”
  “去吧,你几个嫂子,我这边通知。”
  “嗯。”
  竹兰让柳芽去各方通知,随后站起身翻找着自己的衣柜,她的衣服是真多,参加的宴请多做的衣服也多,每一件衣服都有八成新,只可惜衣服的料子太华丽了,普通人不能穿,只能才开了重新做。
  竹兰光自己就翻找出四件棉衣,加上周书仁的有八件,这还只是这两年的,以前的都拆了。
  最后统计了各房,不能穿的棉衣找到最多的是大房,李氏舍不得丢的性子没变,哪怕送了不少给李家,依旧存了不少。
  二房最少的了,赵氏心灵手巧,没事的时候愿意做衣服,不能穿的早就改了。
  三房董氏是个爱规整的,衣服不能穿的也都早早的处理了了,拿出来的没几件。
  至于四房,府内最奢华的了,没有不能穿的衣服,倒是拿来了不少多做的棉衣。
  竹兰看着四房的衣服眨了眨眼睛,“苏萱啊,你这今年做了多少棉衣?”
  苏萱有点不好意思,掰着手指道:“娘,我的肚子长的快,我为了穿的合身就按月份做的棉衣,您看我做了也不能落下相公,所以我做多少相公就做了多少,不多,一共十二件。”
  竹兰,“……”
  不愧是周府的豪,真是奢侈啊!
  李氏听的都惊呆了,胖胖的手指算着,“我的乖乖,弟妹一年的棉衣是我三年啊!”
  董氏看了看四弟妹又看了看大嫂,她怎么觉得,她反而吃惊大嫂呢,“大嫂,你这存东西不舍得丢的习惯应该改一改了。”
  李氏看着自己面前的一堆衣服,脸涨红着,“我,我舍不得。”
  竹兰沉默了,这么多年了,她一直想改李氏这个毛病,只可惜没有任何用,不过,李氏的衣服能帮上大忙。
  丁管家进来,“主母,门口有个姑娘拍门后昏倒了。”
  一个小时后,还有一章


第618章 皇上召唤
  竹兰迟疑的道,“你说有姑娘来拍门?”
  谁啊,这么大的胆子,这里可是周府府宅。
  丁管家额头上出了汗,要不是小姑娘不太大,她都以为是家里哪位爷惹出来的事了,“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穿的挺单薄的,手都冻的发紫了,人现在在门房。”
  竹兰提着的心放下了,十岁的姑娘啊,还好,还好,“你先去请个大夫给看看,宋婆子,你跟着去看着。”
  宋婆子,“是。”
  竹兰的目光看着赵氏,对,就是赵氏,刚才说有姑娘上门的时候,赵氏明显僵住了,听到是个小姑娘,赵氏才松了口气,竹兰心里咯噔一下,不会是周老二外面养人了?
  不能啊,周老二有心思,目前也不敢。
  赵氏感觉到婆婆看她,忙低下头,她多想是因为几次问道相公衣服上有胭脂味道,相公解释了,谈事的时候有人带姑娘,她也不想多想,可这心里就是不是滋味。
  谁让相公接触的人什么人都有,她怕相公学坏,还有自己的不自信,忍不住摸着小腹,如果还能生子就好了。
  竹兰注意到赵氏的动作,心里叹气,伤了身子不能生子,一直是赵氏心里的痛处。
  苏萱开了口,“娘,这雪一直下没有停的意思,娘,我捐些银子吧。”
  竹兰道:“先不急着捐,等一等。”
  苏萱,“娘,我要单独捐的,我是有封号的县主,又都知道我手里有银子,我就不和府上一起了。”
  竹兰,“好。”
  竹兰示意儿媳们都回去吧,李氏坐着没动,“娘,我陪您说会话吧。”
  竹兰也没揭穿李氏想看热闹,“行。”
  宋婆子很快回来了,“小姑娘叫邓璃,邓秀才的闺女,今年十岁了,从母亲家里跑出来的。”
  竹兰可不信,“现在大学封路,虽然去京城的路还没封死,可一个小姑娘独自一人来的津州?该投奔也该是邓秀才,怎么就跑来津州了?”
  宋婆子笑着,“应该是自导自演的,已经见擦过了,邓璃身上并没有冻伤,应该是大人送她来的,终于为什么没去找邓秀才,估计邓秀才不收,所以才借着机会博同情。”
  竹兰拧着眉头,“派人去找送邓璃来的人。”
  宋婆子算着时辰,“现在去找有些晚了,人估计出津州城了。”
  竹兰心里也清楚,“去找找吧。”
  “是。”
  李氏听明白了,“娘,邓云在府上呢,要不要告诉邓云一声?”
  “不了,如果没找到人,一会派人送邓璃回京城。”
  李氏呆了呆,“娘的意思,今个的戏邓璃是主谋吗?”
  竹兰轻笑一声,“你今日的反应倒是快,虽然没见过这姑娘,可也听过几句,小姑娘后悔离开了邓家,为了回邓家自然要花心思了。”
  李氏唏嘘,“娘,我先回了。”
  “去吧。”
  宋婆子回来的很快,“人早就已经出了城,而且城门已经封死了。”
  竹兰沉默了,所以她想送人出去都不行了,“既然这样,你安排邓璃住下吧,然后和邓云说一声,至于人我就不见了。”
  “是。”
  晚上周书仁回来,竹兰说了邓璃的事,周书仁,“既然来了就养着,等路通过了让邓秀才节接走就行了。”
  “嗯,你今天都忙了什么?”
  周书仁疲惫的道:“这场大雪一直不停,我心里不安,还好提前准备了不少土坯,安排人在空宅内搭炕,又将一些危房的百姓安置了,这一天我就没闲着,满城的跑。”
  竹兰按着周书仁的肩膀,“辛苦了。”
  周书仁,“只要雪不停这才刚开始,城内安慰了,才能迎接过些日子的难民。”
  竹兰见宋婆子不在屋子里,忍不住感慨,“还是现代话好,各种机械效率更高。”
  周书仁一想到满大街没清理的雪,头更疼了,“先吃饭,中午就没吃好。”
  “好。”
  晚上炖的补身子的鸡汤,还好提前准备了不少鸡冻着,周府的物资很丰富。
  京城内,政殿,皇上看着各地送来的情况,庆幸今年的大雪不是大范围的,比前几年的大雪好上不少,可不好的消息也有,东边边境不安稳,随时都可能发动进攻,这场大雪对外族来说是机会,他也更顾忌,又是大雪又爆发战乱,让人趁机钻了空子散播流言扇动百姓。
  皇上对太子道,“仓库的物资,朕会派人守着,你负责好安置受灾百姓。”
  太子,“是。”
  皇上有对着二儿子道:“京城的治安朕交给你了,你给朕听着,朕不想听到任何关于皇室失德的流言。”
  二皇子张景阳不敢看父皇的眼睛,“儿子一定守好了京城。”
  皇上对着老三和老四道:“你们二人协助的景阳,你们的本事有多少朕都知道,以前各自撕的欢朕不管,可这一次如果有流言传出来,呵。”
  二皇子到四皇子打了个哆嗦,父皇这次是认真的!
  皇上看着老五,“你给朕盯好了姚侯府,你要是盯不住,别怪朕无情。”
  张景宏心肝颤了下,他和姚文琦争斗,脑子和智商一直都在长,他总觉得,父皇话里有话,这些话他不敢去猜,“是。”
  大雪下的第二天,哪怕有准备,还是压塌了不少危房,津州提前有准备,无家可归的都有地方安置。
  周书仁正准备去东城看看,没等出屋子,姚哲余到了,“你不是负责带人清雪吗?怎么过来了?”
  姚哲余道:“我是来辞行的。”
  “回京城?通往京城的路通了?”
  姚哲余道:“并未通,我只带几个人回去。”
  周书仁了然,马车不通,身手不错的还能回去的,还好京城和津州比较近,看样子是皇上召唤姚哲余了,心动了下,“可是要派你去东北?”
  姚哲余沉默了几秒,周大人知道的可真多,“是,边境不稳。”
  周书仁心里飞快的转着,所以这一次不仅是历练姚哲余,还是让姚哲余去收服将领的,“你老子不会希望你去的。”
  姚哲余经历战火起来了,姚文琦最不希望看到的。
  姚哲余心里清楚,难得周大人对他多说了几句,行礼道,“府上还请大人多多照顾。”
  周书仁,“客气了,本官会注意的。”


第619章 不留把柄
  这一场大雪断断续续成了雪灾,京城附近影响最重,津州还算好一些,危房的人员早早的安置了,哪怕算上一些涌入州城的难民也不会显得乱。
  晚上周书仁疲惫的回来,竹兰心疼的不行,“多吃点。”
  这两日安排难民,人都瘦了不少。
  周书仁胃里饿得慌,早上在府内吃的早饭,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