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何府在的县城离津州并不远,今个接亲用了一上午,全因跟着的人太多走的慢。
吴咛站起身,现在的天色还早,“我,我出去帮着收拾吧。”
卫婆子忙拦着,“院子内就交给老奴和丫头们,娘子放心好了。”
吴咛听到一声娘子,手都不知道放到哪里了。
何束看着娘子比他还紧张,突然不紧张了,“你也累了一天了,坐下歇着。”
吴咛摸了摸头面,又看了看身上的嫁衣,这身嫁衣花了她大心思的,虽然不华丽,可也比普通的嫁衣繁琐,还特别的沉,“我想卸妆换身衣服。”
卫婆子笑着,“老奴这就是打热水。”
何束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衣服,“咳,我也该换一身。”
说着走到柜子前,说来,他的衣服真不多,整个衣柜三分之一都没占上,现在衣柜内已经装满了衣服。
吴咛勾了下手指,“我让卫婆子和丫头放的衣服,等待的时间就整理出来了。”
何束勾着嘴角,他有自己的家了,有了自己喜欢的娘子,想到这里,关上柜子,从另一侧的柜子内拿出一个木盒子,“这是咱家的房契地契和银两,这些日后就交给你了。”
吴咛呆了呆,她还寻思何束什么时候跟她说,虽然她早就从婶婶哪里得到了何家的家底,何束现在给她是信任,她也不会傻的推脱,顺手接了过来,“我会管好咱们家。”
晚上,天快黑了,周老二两口子回来了,竹兰问,“一切可顺利,可有人为难吴咛?”
何氏一族人太多,她也不能全都调查清楚了,还是有些担心。
赵氏一直守着吴咛,“娘,吴咛一切都好,我见了何束叔伯家的女眷,还算都和善。”
周老二接着话道:“哪怕对吴咛有些不满,今个的嫁妆也堵住女眷的嘴了。”
赵氏继续道:“吴咛没公婆,叔伯又早早分了家,管不到吴咛的身上,娘,您可以放心了。”
竹兰对老二两口子放心,这两口子最心细的人,“今个你们也辛苦了,回去歇着吧。”
周老二站起身,“娘,怎么没看到爹?”
“啊,你爹在书房检查昌智课业呢!”
周老二不问了,一定是昌智又惹到爹了。
周老二刚走,周书仁就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信,竹兰问,“谁的?”
周书仁按着眉心,“昌廉的信。”
还有一章
第632章 进京
竹兰拿过开看了一遍,“不是巧合。”
周书仁,“我心烦的是利用周家,这回是躲都没躲过,还好昌廉心里有数拒了沈扬。”
竹兰又仔细看了一遍信,“沈扬不是早早进京了吗?为何又利用昌廉?”
周书仁哼了一声,“重点就在于,明明早就去了京城,为何又离开了,现在回去却要与周府同行。”
竹兰悟了,“你的意思,沈扬不敢回京城?所以利用了昌廉?”
周书仁喝着茶心里想,这宋婆子没在家说话都方便了,“沈扬应该是不知道,一切应该是被后人推动的,昌廉当了挡箭牌。”
竹兰放下手里的信,拧着眉头,“这才进京啊。”
周书仁道:“我已经给邓秀才捎了口信,让他多注意些昌廉和容川,现在昌廉以自己生病为由闭门呢!”
“这样也好。”
京城,五皇子府上,张景宏手里也得到了所有的消息,他派人去津州查的,仔细看了两遍才确认周书仁和沈扬没关系,与周家公子进京也是巧合,只是过于巧合了。
张景宏对手里的消息不满意,“还查到别的没?”
“除了查到沈举人家族的消息,其他的没了。”
张景宏抿着嘴,沈举人家的消息,他已经看过了,沈举人的父亲也是举人,家住在县城,家族的产业倒是不少,家中有三子,沈举人为老二,家世清白干净,没有任何的问题。
张景宏心里怪异,总觉得太巧了,他想弄死人的时候,人不在京城,现在回来了还和周家公子一起回来的,虽然他动了心思拦截,可宁三舅舅恢复了身份,一直盯着他,好吧,哪怕没惹盯着,他一时也不敢动。
只是现在更不好动了,调查的两日,这位沈举人可没出过客栈。
一转眼就到了吴咛回门的日子,早就商量好,吴咛回周府,吴咏和吴听二人也一早就到了。
吴咛和何束到了,大概早上九点左右。
竹兰拉着吴咛的手,心塞的不行,现代还是孩子,现在就嫁人了,“一定起了大早吧。”
吴咛眼里含笑,“婶子,我们用过早饭来的,不算早。”
竹兰看着吴咛的气色,“看你过得不错,我也就放心了。”
吴咛耳根子微红,她过的是真不错,没有公婆,她很容易就上手了,经营着自己的小家,她觉得很满足。
李氏笑着,“这成了亲就是不一样,吴咛有一家之母的气势了。”
吴咛抿着嘴浅笑,她现在代表的是何家,“大嫂打趣我了。”
李氏笑了笑没继续开口,她还是挺欣慰的。
赵氏插了话,“大嫂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她是关心你。”
吴咛知道,周家的几个嫂嫂都不错的,没给过她白眼,还给了她不少的关怀,“吴咛知道。”
竹兰道:“你苏萱嫂子身子太重了,就没过来了。”
吴咛想到县主的肚子心揪,“本该就是我去看嫂子的。”
说来,几个嫂嫂给她的添妆都很贵重,大嫂送了一套头面,二嫂送的玉雕的送子观音,三嫂送的首饰,县主嫂子送的一箱子的墨笔。
今年吴咛是要留宿的,这成了亲了不好住原来的院子,竹兰又收拾了住处。
吃过饭后,竹兰拉住吴咛,“你现在还小,想要孩子过两年。”
吴咛羞的不行,“相公也这么说的,他说婆婆早些年就是年纪小伤了身子。”
竹兰笑了,何束有这个心就好,“那我就放心了。”
吴咛忍不住搂住婶婶的腰,“婶婶,我会好好的,您不用我为操心。”
竹兰摸着吴咛的头发,这丫头心里是把她当娘的,“嗯。”
次日,吴咛和何束一早又去了王大人府上,下午的时候两人就回去了。
京城,皇宫内,皇上批完了折子,揉了揉肩膀,询问着太子,“周书仁的三儿子还缩在府内呢?”
太子放下手里的毛笔,语气轻快,“一直缩着呢!”
皇上轻笑一声,“还真学了几分他父亲的本事。”
太子笑了,“父皇是说躲避麻烦吗?”
“我只看到了这点,其他的没看到,你倒是挺关注他的。”
太子没瞒着,“我听三舅舅提了一次周昌廉,所以关注的多一些。”
他也需要培养自己的人,他对周书仁教育的儿子还是看好的。
皇上,“只希望他不会辜负你的期望,这一届竞争激烈的很。”
太子也知道,换了话题,“父皇,母后还做梦吗?这一直多梦也不是个事,太医还没查出来吗?”
皇上眯着眼睛,“你娘是想老五了,人上了年纪了,最愿意回忆放不下的。”
太子低着头,他对母后了解几分的,哪怕想念也不会一直想,这里面有他不知道的事啊。
津州城,晚上,周书仁拿着昌廉的信回来了,“昌廉称病也不能一直不好,最近有人上门递帖子了。”
竹兰,“病一旦好了,一些邀请的帖子是躲不开的。”
周书仁放下手里的信,如果没有沈扬搭车的事,他也不用这么紧张,可有了沈扬,他谁都不信啊,深怕昌廉和容川成了梯子,这事真不能搅和进去,“所以戏要演全套了。”
竹兰很快明白了周书仁的打算,“你的意思继续让昌廉病着,然后让我去京城照顾?”
只有她亲自去了,才更有可信度。
周书仁也不想和竹兰分开,可他是真不放心,竹兰知道的也不少,竹兰过去看着,他也能安心几分,“京城的宅子就交给你了。”
竹兰,“我去倒是可以,我也惦记苏萱的肚子,这双胞胎容易早产,这都凑一起了。”
周书仁握着竹兰的手,“李氏和赵氏这些年变了许多,她们心里有分寸,还有闺女在,你要是不放心,我去寻个会医的婆子看着。”
竹兰道:“我只希望两个孩子别急着出来,等我忙完了京城回来。”
周书仁觉得够呛,他离不开津州,京城需要竹兰坐镇的。
竹兰揉着眉心,“要不是昌廉装病,我觉得苏萱京城生产也不错,可又担心经受不住车马劳苦。”
周书仁无语,“我觉得县主的肚子经不住路程。”
竹兰,“我就是说说,我让人去收拾行李。”
第633章 习惯靠自己
晚上,竹兰让丫鬟连夜收拾的行李,要带过去的东西真不少,竹兰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周书仁坐在一侧,“东西不用带这么多,京城什么都不缺。”
竹兰将手上的衣服放下,“我真没带多少东西,这些都是用惯的。”
说着一看,屋子内收拾两箱子了,这还只是她自己的。
周书仁看着地上跑着的儿子,这小家伙倒是兴奋了,“儿子,你留在家里陪爹吧。”
昌忠不敢置信的看着爹,“爹,刚才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他年纪是小,可不蠢,爹刚说的话,他是记得的,爹说了,让娘带他一起去的。
周书仁逗着小儿子,“爹后悔了啊。”
“不,大人说话要算数,四哥说了,大人要做孩子的榜样,四叔一直给侄子们做榜样的。”
竹兰,“”
昌智真坑人,周书仁对昌智重新教育后,昌智也重新抓起了明腾和明瑞的教育!
周书仁也无语了,开了窍的昌智,孙子们见到离老远就跑!
周书仁看着继续玩的儿子,这媳妇带着儿子走了,他心里咋这么不得劲呢,这屋子不小,日后就自己一人了,“儿子,你还是留下来陪着爹吧。”
昌忠纠结了,爹的模样好可怜,侧头看着娘,又看了看爹,“爹比娘老,爹最可怜,娘,我留下来陪爹吧!”
周书仁一时间心里五味杂陈的,高兴儿子向着他,心塞自己真的老,上次休沐带着儿子去街里,结果伙计上来就说爷爷带孙子出来了,竹兰回来还笑着道,没说带着重孙子不错了。
竹兰没忍住乐出了声,“不许欺负你爹。”
小家伙吐着舌头,晃着小脑袋,“这话不是我先说的。”
竹兰捏了捏儿子的脸,“快去睡觉,明个还要早起赶路。”
小家伙高兴的跑了。
周书仁摇着头,“这小子都要成精了。”
“的确聪明,对了,我这次去京城会再买些铺子置办些家产,还有我们早先买的西北交界的宅子,我也准备重新建了。”
周书仁问,“建了留着给雪晗做陪嫁吗?”
竹兰拿出装银票的匣子,“嗯,以前我寻思多置办一些分家的时候分给几个儿子,可计划没变化快,京城的宅子就剩下这一处了,依照目前来看,分家是不大可能了,不如给雪晗做陪嫁,现在容川进京赶考,雪晗的年纪也差不多了,今年重新建了,免得临时出现变故太赶时间来不急重建。”
周书仁瞄了一眼匣子里的银票,“你是准备今年有大动作啊。”
竹兰将拿出来的银票子装好,“嗯,咱儿子也大了,家里有老大和老二看顾,我寻思多抓一些银子出来。”
周书仁默了,周家人丁兴旺,意味着用银钱的地方也多,“辛苦了。”
“不辛苦。”
次日一早,一大家子一起吃的早饭,竹兰说了去京城的事,又特意和苏萱说了安排,“我要是能尽快赶回来一定尽快。”
苏萱是有大局观的,不会因为没有婆婆在,她就多想,对于她来说,依旧更喜欢靠自己,“娘,您放心好了,我这边也都安排好了,不会有事的。”
竹兰知道苏萱的能力,可依旧不大好意思,几个儿媳妇生产,她都陪着的,“照顾好自己。”
苏萱摸着肚子,“嗯。”
随后竹兰又交代了几句,希望她不在家的时候,各房都能小心谨慎。
饭后,马车安排好了,竹兰抱着小儿子上了马车,撩开车帘子心里还怪不是滋味的。
李氏眼泪汪汪的,“娘,娘,我跟你去吧。”
婆婆不在家,她心慌啊,虽然婆婆在家也不管各房的事,可婆婆在就能安人心!
竹兰心里这个感动啊,“别哭了,等娘回来给你带礼物,你在家要乖乖听话。”
李氏抽着鼻子,“娘,我一定听话。”
周老大,“”
他是不是该吃娘的醋,他第一次离家媳妇都没这么不舍过,后来都习惯他离开了,连送他都待送他的!
赵氏心里复杂,她酝酿了好久的话,被大嫂给吓忘了,等再想开口,马车已经走远了,婆婆的车帘子都放下了。
雪晗本来挺不舍得,被大嫂这么一闹,得了,只想笑了,咳嗽一声,“嫂子们,咱们也都回吧!”
李氏眼巴巴的看着马车,“我再等会,看不到再回去。”
雪晗,“行吧,嫂子别凉到。”
赵氏捂着心口,许久没觉得大嫂这样了,她还真有些不适应,对着大闺女道“咱们也回吧。”
玉霜拢了拢披风,这天还真冷,“娘,你先回吧,我去四婶的院子。”
赵氏看了看闺女,闺女的变化,她这个当娘的最了解,以前闺女是典范的大家闺秀,现在衣服穿着变了,气势也变了,火红的披风晃人眼睛,闺女的笑容也明媚了,“啊,好。”
玉霜脚步轻快的往回走,自从跟着四婶学习后,她真的学到了许多,她喜欢四婶婶。
大门口,李氏冻的够呛,嘴唇子都有些哆嗦,“今个的风怎么这么刺骨。”
周老大不雅的翻着白眼,“我以为你肉厚感觉不到呢!”
李氏打着哆嗦,“当家的,我冷。”
周老大伸出胖了许多的手,拉着冰凉的肉手,“走吧。”
李氏咧着嘴傻笑,当家的嫌弃她也陪着她呢!
竹兰坐的马车出了州城,昌忠就闲不住了,一会拉开下车帘子,“娘,娘,我们出城了,娘,好多的马车。”
竹兰拿出自己最后的披风给儿子围住,“你就不能老实一会?一会一掀开帘子,马车内都不保暖了。”
昌忠小脸依旧很兴奋,“娘,好多的马车。”
竹兰失笑,男孩子啊,现代的喜欢车,各种车,古代的喜欢马,马车,“这是进京的唯一主路,马车自然多。”
昌忠还想拉开车帘子,“娘,我再看一会。”
竹兰拦住了,“不许,你再这么折腾该着凉了,你给我老实一些,否则,下次不带你出门了。”
昌忠这才彻底老实了,出门太有意思了,他才不要待在家里,整个周府他都玩遍了,已经不新奇了。
第634章 自有一套道理
竹兰搂过儿子,要坐一会马车呢,晃晃悠悠的马车,还好垫了被子,并不是特别的颠簸,这才刚出城,竹兰就惦记周书仁了。
中午的时候,竹兰就到了京城,进了京城,竹兰也忍不住打开了车帘子,离开京城几年了,这京城的变化还是蛮大的。
现在的朝廷对商贾的政策逐年放宽,一些以前较真的地方也都不存在了,小商贩多了许多,哪怕依旧是寒冬天,街上都热闹非凡。
昌忠被车外的热闹吵醒了,胖乎乎的小手揉着眼睛,“娘,到京城了?”
竹兰拿下儿子的手,“不许用手揉眼睛。”
说着,拿帕子给儿子擦了擦。
昌忠坐起身要去车窗边看,竹兰给拦住了,这孩子出了一身的汗,“不急着看,等过几日娘带你出来玩。”
昌忠撅着嘴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