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竹兰等人走了,长出一口气,真是累死她了。
宋婆子道:“孙氏还是不错的,就是放不开,太小心了。”
“她也不容易。”
宋婆子心道,现在的日子好多了,算是享福的日子,这战乱的时候,才是真的不容易,人命最不值银钱。
下午,津州周府,明云几个下了学,昌智守在府门口,见孩子们都好好的回来了,这提了一天的心踏实了。
冉浔是最后一个下马车的,走过来见礼,“周四叔好。”
昌智看着冉浔,这小子瘦的很,不过,个子倒是高,足足高了明腾半个头,“昨个听明腾说了,小冉三公子请进。”
冉浔不大好意思了,“打扰了。”
昌智笑着,别看这孩子人不大,那是津州城的一霸,尤其是这两年,冉府有冉大人和冉三小姐撑着,冉家的孩子在津州城真没人敢惹。
昌智送几个孩子去了大房的院子,随后就离开了,他这个大人在,几个孩子放不开。
冉浔等周四爷走了,整个人跟解了锁似的,拍着小伙伴的肩膀,“你四叔挺好的啊,你怎么会将你四叔排在惧怕榜第二位?”
冉浔觉得稀奇,周明云竟然第二名都没排上,他觉得,周明云才是可怕的存在,这一张脸冷冰冰的,看的久了,他都怕做噩梦。
明腾唏嘘的道:“你不懂,不懂啊,我跟你说我四叔……”
冉浔瞪大了眼睛听着,最后心有余悸的捂着心口,“幸好我们家的都正常。”
这么一比较,他觉得自家老子动不动吼两声真不算什么,难怪明腾说他老子,纯粹是他老子想练嗓子而已。
冉浔忍不住摸了下屁股,“这么说来,我长这么大,第一挨打也和周府有关系呢!”
明腾咳嗽一声,“过去了就别再提了,走,我带你去我卧室。”
冉浔,“不,我觉得需要提提,你要补偿我,我纯粹是受到你的牵连。”
明腾,“……好走,不送。”
小伙伴不是来找他玩的,纯粹是来讨债的,他觉得他们的友情需要断几日。
明云和明瑞,“……”
这友情崩的真快!
冉浔,“……你个死抠。”
他们的友情太脆弱了,太脆弱了。
明腾捂紧了小荷包,“只要不谈银钱和物品,我们依旧是好朋友。”
冉浔,“……”
他一定是眼瞎了,才会和周明腾搭伙!
昌智回了院子,就见到娘子皱着眉头,“怎么了?”
苏萱拿着信递给相公,“这是刚接到的信,礼州城来的。”
昌智以为是舅舅的信,一看不是,信封上的笔迹还稚嫩,不过倒是规整,“钱家的信?”
苏萱点头,“恩,这是给二嫂的。”
昌智,“……怎么在你这里?”
苏萱弯着眼睛,“爹娘不在家,我就嘱咐下去了,所有的信件往来都先拿过来,我心里好有个数。”
她没想拆开信,她就是想知道是谁送来的,谁让爹娘不在家,她要小心些。
昌智将信件递给丫鬟,“送去二房。”
丫鬟接了信走了,昌智才道:“这二嫂的娘家轻易不来信,来信一定有事,也不知出了什么事。”
苏萱也猜不到,“如果有事,二嫂一会就会过来了。”
昌智一想也是,“我去换身衣服。”
第703章 输了
二房,赵氏拿到信一眼就认出是小弟的笔记,以前不大的小人,现在也是小小少年郎了。
赵氏没急着拆开信,心里想着会是什么事。
京城,周书仁早早的回了家,竹兰惊讶了,“今个回来的倒是早,我以为又要等到晚上呢!”
周书仁一脸的喜色,“赢了,打胜了,等安定几日后,该班师回朝了。”
竹兰愣了下才反应过来,东北边境打赢了,说来,她都许久没怎么关注过了,“这次结束的挺快啊,我以为会一直拖着呢!”
主要是小战役不断,胜多输得少,她真以为会一直这么试探着来呢!
周书仁摸着胡子,“我了解的不多,只知道诱敌深入,最后歼灭了大半的敌方主力,主动进攻,赢了。”
竹兰心道,别看周书仁没多说几个字,可其中的经过一定惊险万分,“姚哲余立功了吧!”
周书仁摊开手,“这我就不清楚了,我知道的还是皇上念叨了几句,然后皇上忙了,我就告退了。”
竹兰笑眯眯的,“啊,我托吴鸣帮着买了不少的铺子,这缓个一两年,铺子的价格一定能涨起来的。”
周书仁笑着,“对了,这几日皇上忙,我不用进宫了,算是给我放假了,我能好好陪你几日了。”
竹兰开心极了,“真的啊!”
“当然是真的。”
竹兰转过身,“我去给你找衣服,正好,你陪我一起去汪府。”
周书仁拉着竹兰,“别找了,我去汪府,汪老爷子也不在府上。”
竹兰拍了下额头,“对哦,光顾着高兴了,我都忘了,汪老爷子是一品大员。”
周书仁也是高兴的,难得轻松些日子,“今日回来的早,我先去换衣服,一会我们去园子里走走。”
“好。”
津州的周府,赵氏飞快的看完了信,坐在椅子上呆呆的出神,玉霜问,“娘,信上说了什么?”
赵氏眼眶子红了,眼泪也落了下来。
玉霜急了,“娘。”
可是娘只是哭,玉霜自己拿过信一看,也愣了,“外婆去世了?”
赵氏眼泪不断的往下掉,心里对娘的怨,随着娘去世一点都不剩了,剩下的只有记忆里娘对她的好,“人怎么就突然去了呢?”
她以为,娘那么在乎小弟,一定会好好的活着,一定会看着小弟成家生子,可现在去离世了。
玉霜拿着帕子给娘,她对外婆没什么感情的,看到消息心里也难受,却没有娘那么深刻,她眼睛红了红,坐在一旁陪着娘。
赵氏哭过后又拿过信仔细看了一遍,尤其是最后的一段,“你小舅舅说,他不会听你外婆的遗言过来,他要留在礼州自己过。”
赵氏欣慰弟弟长大了,又担心弟弟,现在娘去了,赵氏觉得弟弟也亲了些。
玉霜也看了信,“小舅说,他在书院挺好的,娘,你要是不放心,可以和奶奶说一声,拜托舅爷多照顾下小舅,如果还是不放心,你就让爹选个小厮过去照顾小舅舅。”
赵氏擦干了眼泪,“还是你想的周到。”
玉霜顿了下道:“娘,你先回信,我去和四婶说一声。”
赵氏哑着嗓子,“好。”
她说前些日子,她怎么一直做梦,心里谎谎的,原来是因为娘去世了,赵氏又伤心难过了,加急送过来的信,她收到信,娘也下葬了,这头七也过了,可她一次都没梦到过娘。
四房,苏萱听了玉霜的话道:“你回去多陪陪你娘,给京城去信的事,我让你四叔写,明天一早就送去京城。”
玉霜也担心娘,“谢谢四婶,那我先回去了。”
苏萱等玉霜走了,“真没想到是这事,话说回来,四嫂的小兄弟倒是挺有志气的。”
昌智见过钱可期,“当初爹就怕方氏教养不好,书院介绍的也是住宿的,我上次回礼州见过这孩子,有礼有节的,还是不错的。”
苏萱,“你去写信吧。”
她听了知道大概就行了,没有多问的意思,对于二嫂的兄弟,没什么可关注的。
“好。”
京城,竹兰和周书仁到了园子,园子里的花都养过来了,长的还都不错。
周书仁背着双手走,竹兰怎么看都不顺眼,“你本来后背就不直,现在背着手走路,真成小老头了。”
周书仁背着手就是想抻抻肩膀,“好,好,不背着了。”
竹兰道:“今个的天气不错,晚膳在外面吃吧!”
周书仁摸着胡子,“我许久没吃烤羊腿了,今晚吃烤羊腿和烤羊排吧。”
他还真有些馋了!
竹兰笑着,“好啊。”
说着,周书仁也不逛园子了,示意宋婆子去厨房说一声,往回走了。
昌廉和容川回家换了衣服,还没到主院门口就闻到了香味,昌廉加快了脚步,然后愣住了,爹脸上脏兮兮的,手上还有油,这形象,昌廉迟疑的喊着,“爹。”
周书仁一点都没觉得自己这一身哪里不好,他还骄傲着呢,“回来了啊。”
昌廉默了,的确是他爹,只是这形象,昌廉觉得辣眼睛,“爹,你怎么亲自烤上了?”
竹兰笑着,“你弟弟吵着要吃你爹烤的,你爹就亲自动手了。”
只是许久没动过手,一时间手忙脚乱的,加上昌忠捣乱,周书仁格外的狼狈了。
昌廉见小弟满嘴流油的样子,一看就吃了不少了,他也馋了,忍不住伸手去小弟盘子里拿肉。
只是,昌廉的手刚伸过去,就被打了。
周书仁放下手里的刀站起身,“想吃自己动手,这是给你弟弟的,你多大了还抢你弟弟的,你也好意思。”
昌廉,“……”
差别待遇,绝对的差别待遇,跟小弟一比,他就跟捡的似的。
容川目光一直在雪晗身上,坐在雪晗身边,接过雪晗递过来的盘子,容川眼里温柔,“辛苦了。”
雪晗有些不好意思了,“我没动手,这些都是厨娘切的。”
容川面不改色的道:“手端盘子也累的,还是辛苦了。”
雪晗,“……”
不,她真不累,都在一张桌子上,她就端一下而已。
竹兰听的真切,她发现,容川的嘴啊,真是越来越会说了,座位默默的移开了一些。
周书仁边喂着儿子,边吹凉了一块肉,递到竹兰嘴边,“现在不热了,吃吧。”
竹兰耳根子有些红了,这人,多大年纪了,还当着孩子的面喂她。
容川默默的看着自己盘子里的肉,莫名的觉得自己输了!
昌廉看着爹和娘,抽搐着嘴角,他怎么看怎么觉得,爹是故意的,绝对是故意的!
第704章 收获
次日一早,竹兰穿戴好衣服和首饰,化了淡妆,觉得满意了,站起身转了一圈给周书仁看,“怎么样?”
周书仁,“挺好的。”
竹兰不甘心的问,“没了?”
周书仁摸着胡子,真没了,他能说他受到了打击吗?
竹兰打扮打扮年轻几岁,他再打扮也是个小老头了,摸着脸,主要的锅还是颜值的问题,老了是糟老头,一点帅老头的样子都没有,不像现代的自己,他有自信老了是个帅老头!
竹兰抿着嘴,拍了拍周书仁的肩膀,“我知道,你嫉妒了。”
周书仁,“……不,我没有!”
竹兰已经不理周书仁了,低头对儿子道:“今天爹爹在家,你要听话哦。”
“娘亲,你放心的出门吧,我和爹爹在家会乖乖的。”
竹兰站直了腰身,还是有些不放心啊!
随后眼神威胁了下周书仁,意思别带着儿子胡闹。
周书仁忍不住摸了摸鼻尖,所以竹兰刚才对儿子说的话,其实是对他说的啊!
不到两盏茶的功夫,周家的马车到了汪府,竹兰先下了马车,随后是雪晗和董氏,竹兰等两人跟过来,才进了府门。
竹兰对汪府的印象,都是听陶氏说的,其实汪府整体面积和现在的周府差不多大,可见当初皇上赏赐的宅子多好了,周府不仅面积不小,所在的位置还很好。
当初换了周府的几座宅子,周府并不亏本,如果靠周府自己的话,真买不到这么合心的好宅子。
汪府的帖子,陶氏弟妹的邀请帖子,虽然是陶氏弟妹写的,却是汪家老夫人的意思,婆子直接带竹兰去了主院。
一进主院,最吸引人的就是院子内的花了,院子里种了不少的花,还有个小小的鱼池,主院的院子内并没高大的树木,都是一些修剪过的观赏树木,树木不高,最高的没超过两米。
院子内的丫鬟也很少,婆子倒是不少,这门口就站了两个婆子。
竹兰随着婆子进了屋子,屋子内只有老夫人一人,竹兰以为会看到的陶氏弟妹,人不在屋子内。
老夫人笑的很和蔼,“早就听陶氏说起你,今日可算是见到了。”
竹兰带着闺女和媳妇见礼,“见过夫人。”
竹兰想说老夫人的,虽然汪柳氏半头白发了,最后想了想,还是去了老字。
柳氏微不可见的点头,这杨氏的规矩是好的,一点的错都没有,可见用心学过,她对农耕出身的官眷没偏见,只是不喜欢蠢的,她也见过不少农耕出身的官眷,可有的人,自己不努力去习惯和学习,还总委屈,觉得她们欺负人一样。
真心话,除了一些小家子气的喜欢难为人,她们真不随便欺负人,反而挺喜欢聪明人。
柳氏笑着道:“快过来坐。”
竹兰感觉到了善意,其实老夫人除了为子嗣,喜欢给儿子送小妾外,老夫人其他的方面,真挑不出毛病,“谢谢夫人。”
柳氏有些遗憾的道:“我还寻思能不能见到玉露,看来只能等到下次了。”
竹兰理解,重长孙子的未来妻子,柳氏想见是应该的,“等下次来,我带玉露过来。”
柳氏笑着,“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长媳也好,长孙媳也好,她都没有权力去选择的,这些都是老爷一手做主的,不,陶氏当初是公爹做主的。
当时婆婆还想介绍娘家姑娘的,还没来得及操作,就让公爹给怼了,所以对于选谁当重长孙媳妇,她没意见,身份高低,她也不担心,老爷有自己的理由。
唯一就是想见见人,哪怕有调查的消息,她也更相信自己的眼睛,后院女人的眼睛,那不是好糊弄的,今个见了杨氏,她心里踏实了一些,杨氏的眼神正,这样的眼神,她许久没见过了。
随后,竹兰和老夫人聊了起来,竹兰和陶氏礼过几次佛,她又给爹娘抄过经文,有的时候也会看一看佛经,加上一些不局限于后院思想的见解,竹兰与老夫人聊的很投缘。
柳氏高兴,资深的礼佛人士,她喜欢用心的,杨氏不是装出来应付她的,同时心清楚,杨氏不仅仅是看了几本书而已,柳氏心想,周大人和杨氏的感情真不是瞎传的,杨氏读了这么多书,一定是周大人私下里教的。
一个时辰后,竹兰就告辞了,老夫人上了年纪,精神头并不好,不过,这一趟收获挺多的。
竹兰得到了老夫人的好感,同时也间接的给玉露刷了好感。
董氏得到了锻炼,这一品夫人都见过了,日后董氏参加宴请,董氏也不会畏首畏尾的,底气也能足一些。
雪晗则是得到了首饰,这柳老夫人世家女出身,又攒了一辈子的东西,东西没有不好的,送给雪晗的首饰,外面很难买到的。
回到家,竹兰没见到周书仁和昌忠,询问了婆子,周书仁带着儿子上街了,竹兰心道,她就知道周书仁不会老实在家带儿子的。
竹兰换了衣服出来,宋婆子手里拿着信,“管家的拿过来的,四公子的信。”
竹兰疑惑家里出了什么事,拿过信拆开,有些唏嘘,这人命说没就没了,“方氏去世了。”
宋婆子想了下方氏,二太太的娘啊,“挺突然的。”
竹兰放下信,“也不算突然,当年灾年,方氏的身子就伤了根,后来又生子,身子骨一直没养好。而且依照方氏的性子,方氏一定不舍得多往自己身上花银钱,多年没调养,身子亏空,一场大病全都爆发了出来,急病来的快,人没挺过去。”
宋婆子心里有些感慨,方氏为了儿子伤了闺女,结果自己没挺过去。
竹兰拿过纸准备回信,人已经下葬了,赵氏回不去,可周家一定要出人过去的,周家如果没人去礼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