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汪苣觉得十有八九是自己,周书仁为他安排了一番,否则他爹真不会这么积极的帮着忙活,这些日子府衙的官员不仅巴结周大人,也没少巴结他,只是没接到旨意,他也拿不准,“这就要看圣意了。”
王大人笑了笑,他真是多此一问,反正不会是他就对了。
中午,竹兰送走了宣旨的官差,这一次接旨一点都没乱,周书仁得了消息就送回来了,诰命圣旨,竹兰很自信皇上一起给她,原因很简单,谁让她养了容川!
竹兰见下人们都一脸的喜气,“这个月的月钱三倍,大伙也都沾沾喜气。”
丁管家声音激动,“谢主母。”
主家升了,下人们出门都会高人一等。
丁管家觉得自己的运道好,虽然中年经历了些波折,可后半辈子有福气,这一转眼,他成了三品官的管家了。
竹兰的诰命服也换了,三品的淑人,这诰命头饰上的宝石都变了,更华丽了。
雪晗小声的道:“娘,爹说不准能给您争个诰命夫人回来呢!”
她爹真是太厉害了,容川不知道要熬多少年能有爹的成就呢!
竹兰摸着诰命服,她也坚信这一点,“嗯。”
李氏也想伸手去摸,可不敢,哪怕她的手已经不粗糙了,依旧不敢伸手,只能眼睛稀罕的移不开目光,“娘,这身诰命服真华丽。”
竹兰笑着,“你也会穿上的。”
李氏咧着嘴,“啊,我也就能指望儿子了。”
周老大酸了,这李氏还能指望儿子请诰命,他呢?现在娘子又嫌弃他了,别以为他没看到眼睛嫌弃的眼神啊!
赵氏开口道:“娘,现在圣旨到了,我们是不是该抓紧收拾行李?”
虽然他们私下里收拾了一些,可也不敢有大动作,收拾的都是轻巧用不上的,在津州几年,攒下的东西不少呢!
竹兰道:“你们也都抓紧收拾行李,收拾好的先送去京城,不用等着一起走。”
这一起走车队一定特别的长,这不知道的以为周家有多少银钱呢,还是分开的好。
李氏有些急了,大房的东西特别的多,只是今个是婆婆的大喜日子,也不差这一天了。
一行人回到了主院,竹兰坐下道:“你们不用围着我,你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雪晗接了话道:“我在这里陪着娘就好,哥嫂们也抓紧收拾行李吧,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苏萱见大嫂和二嫂不吭声,笑着道:“娘,那我们四房就先回去了。”
竹兰点头,“去吧。”
李氏眨了眨眼睛,这四弟妹的底气就是足,“娘,那我也回去了。”
“都回吧,晚上的时候一起热闹下就行了。”
很快各方都回去了,竹兰拿过纸,“闺女,你来给你姐姐写信。”
雪晗拿过纸,“娘,要不要给族长家写一封?”
“族长的信,你爹爹回来亲自写。”
雪晗,“娘,大舅二舅也要告诉的。”
“对,你再多写几封。”
竹兰安排闺女写信,自己带着宋婆子去库房,库房已经收拾妥当了,贵重和不贵重的都有标记,竹兰道:“一会让丁管家过来,明个运去京城。”
宋婆子,“这一趟去京城太惹眼了。”
“分三趟送,将攒的木料分成三批,每一趟都跟着一些木料。”
宋婆子,“是。”
竹兰出了库房,“这一回进京,日后就不会搬家了。”
这收拾行李真是费精力的活,一些贵重的,竹兰和宋婆子亲自收拾的,现在知道家底的,只有宋婆子一人。
大房,李氏别看胖乎乎,特别的灵巧,这屋子里地上桌子上,到处都是东西,李氏一趟一趟的走,愣是一件都没碰倒。
周老大开始还叮嘱小心些,现在,周老大坐在椅子上看着娘子满屋子乱窜。
周老大听着李氏嘴里念叨,额头有些疼,“这么多年了,你还是没学会归置,东西放的自己都找不到。”
李氏瞪眼,“我这一天操心孩子,操心你,我的心思都用在你们爷几个身上了,哪里还有脑子惦记物件。”
周老大,“……怎么说都是你有理。”
李氏直了直腰杆子,“因为我说的都对。”
周老大,“……”
二房,赵氏也忙的满头是汗,“竟然有这么多东西,我这以前怎么没注意?”
玉霜擦了擦额头的汗,这贵重的要亲自放,她也累,“娘,京城的家具一定都有,一些不用的大件都处理了吧。”
赵氏灌了两口水解渴,“你说得对,一些用不上的的确该处理了。”
玉霜歇了一会继续装箱子,她一会还要回屋子收拾自己的东西,她的东西也不少呢!
四房,昌智的书房自己收拾,苏萱看着都累,“你真不用婆子帮忙?”
昌智摇头,“我的东西自己收拾,到了京城放在哪里我能找到,婆子装起来了,到了京城归置也费劲。”
苏萱坐在椅子上,“相公,你也加把劲啊,你什么时候请封诰命高过县主?”
昌智听了这话,手里的书差点没掉地上,“县主正二品,娘子,你对我的期望还真高!”
苏萱笑眯眯的,“人活着就要有想法啊,有想法才能去努力!”
昌智不打算理娘子了,一品夫人啊,他真不敢想,爹倒是有机会给娘请封,他啊,不敢想,不敢想。
苏萱也就是逗逗相公,让相公有些压力,她心里明白着呢,公爹一路走来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很难再出一个了。
第730章 别想躲
京城,昌廉终于从宫内出来了,已经不用他传递消息了,这翰林院知道了,京城的官圈说大很大,说小也很小。
吕公子,“恭喜伯父入户部。”
虽然是暂代,这屋子的人都精着呢,皇上铺垫了这么多可不是为了暂代,户部侍郎啊,多人人熬了一辈子都不够去四品的坎,周大人耕读出身还真让人羡慕的眼红。
昌廉这回能大大方方接受恭喜了,“谢谢。”
他爹成了户部侍郎,六部中的钱袋子啊,现在爹进京了,他的依靠来了,又忍不住直了直腰杆子,他是户部侍郎家的公子了!
沈扬心里讽刺户部侍郎又不是吏部侍郎,看着都去恭喜周昌廉,大伙都清楚的,他怎么会不清楚,周大人深的圣心,现在是户部侍郎,日后呢?
沈扬深吸一口气起身,“恭喜周公子。”
昌廉笑着,“谢谢。”
吕公子又道:“这是大喜事,昌廉,你可不能小气啊!”
昌廉知道今个荷包保不住了,他也乐意花这份银钱,笑着道:“今晚我请客,到时候大家都来。”
大家都笑着应了,昌廉见施卿点头,笑容更深了。
随后,昌廉出去找容川了,容川一脸喜气,“三哥,叔婶要进京了。”
“是啊,终于进京了,今晚我要请客,你带了多少银钱?”
容川拍了拍荷包,“我荷包里有两百两。”
昌廉,“……你平时也带这么多银钱?”
容川摸着荷包,“荷包里装的银子越多,我心里越踏实。”
昌廉抬手拍着容川的肩膀,容川不缺银钱了,可对银钱依旧很在意。
晚上,容川和昌廉出翰林院,自家的马车在,小厮上前一步,“三爷,太太让小的捎句话。”
昌廉示意大伙等一会,跟着小厮离的远一些,“可是津州来信了?”
小厮从怀里拿出荷包,压低了声音,“太太让小的给三爷送银子。”
昌廉拿着轻飘飘的荷包,这里面一定是银票了,咧着嘴,娘子懂他,“你先回去吧,一个半时辰后在酒家酒楼接我们。”
小厮笑着道:“是。”
昌廉背着人,小厮又机灵,动作不大的给了荷包,吕公子几人也不好盯着昌廉看,真没人知道是送银子来的。
京城周府,董氏也很忙,挨个院子转,对着婆子道:“你一定要盯好了,过些日子,全家进京了,我守着宅子,可不能马虎出了错。”
嫂子们和弟妹都来了,她一定要做好,可不能被挑出错。
婆子道,“各院每日都打扫,您就放心好了。”
董氏,“正因为每日都打扫,所以才更会忽略一些问题。”
国公府,老国公爷摇着扇子,“尘埃落定了。”
宁绪将剥好的瓜子放到爹的面前,“嗯,现在就等着周书仁进京了。”
“终于进京了,这些日子陪着唱戏,我也累得慌。”
宁徽失笑,“爹,您辛苦了。”
宁国公放下扇子,“我是没去朝堂,这背后联系旧友心累,这一次齐老东西的人情没了,他的人情可不好得,这么多年了,他就欠我一次人情。”
宁绪翻着白眼,“爹,您还是赚了。”
所以就别揪着齐老不放了,他才回来多久啊,齐老对他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的。
宁国公哈哈笑着,“还是你爹我聪明,宁国府用不上齐白的人情,齐府下一代也没出彩的,真帮不上国公府什么,现在用人情帮了一把周书仁,周书仁不管是现在还是下一代,周家才是能帮得上国公府的。”
宁绪佩服自家的老爷子,皇上刚动了吏部侍郎,老爷子都不用皇上开口,爹就知道皇上的意思,也清楚怎么做对国公府最有利。
宁徽等老爷子笑够了,才道:“这一步步铺垫,周书仁进了京,认回容川的时机也该到了。”
宁国公摸着胡子,心里叹气,二儿子也不错,可脑子就是不如老大和老儿子。
宁绪见爹没吭声,小声的道:“怎么也要等周书仁服众后才是时机。”
要是现在认了容川,这对周书仁不好,好像宁国公府帮着周书仁坐稳了户部侍郎似的,这不是皇上想要的。
虽然周府的三公子和容川对国公府也有恩,可国公府一直低调不插手任何事,周书仁入户部还是要靠自己。
但是认回容川就不同了,尤其是容川成为他儿子,哪怕国公府没帮忙,大伙也会认为国公府帮着周书仁坐稳了户部侍郎。
可等周书仁自己坐稳了就不同了,到时候认回容川,对周府锦上添花,周府多了门可靠的依靠。
宁徽笑了笑,“这么看来是我想的不周全了。”
宁国公心道,当年用尽了心里力去培养大儿子,他也没花多少心思在二儿子身上,后来,三儿子诈死,他的心有些扛不住了,等教导二儿子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晚上,津州,周书仁请客,竹兰这边也和孩子们一次庆祝。
明腾笑眯眯的,“奶奶,明个开始,我们是不是就不用去书院了?”
竹兰,“这个啊,奶奶可不管。”
明腾眨着眼睛,奶奶要是和爷爷说,爷爷一定同意的,可奶奶不想管,他还是要去书院。
明云冷着脸,“津州离京城近,爷爷半个月后才上任,你别打主意,这些日子给我老实的去书院。”
明腾蔫了,他真的不喜欢应酬,爷爷是户部侍郎了,明个他一定被围住的。
明云懒的看弟弟,他觉得自己对明腾太宽松了,明腾不小了,竟然还想躲,这京城和津州可不同,现在正好借着机会磨磨明腾的性子。
周老大这个当爹的默默喝着酒,别说明腾怕明云了,他这个当爹的都有些怕大儿子,这脸跟冰坨似的,大儿子一看他,他都有些怂。
酒楼,周书仁身边坐着冉正,冉正,“明个就准备交接了吧!”
周书仁,“嗯。”
冉正抿着酒,真没想到,周书仁会先他一步进京,啊,他是回京,周书仁才是进京,“我在户部也有认识人,我已经写信送去京城了。”
周书仁端着酒杯,“谢了。”
这有熟人和没熟人差太多了,这就是关系啊,否则他两眼摸黑。
汪苣默了,汪家还真没有认识人在户部,说来,爹的学生倒是有人在刑部的,礼部人倒是不少,他岳家礼部的官员多,说来,汪家还真没有上两部认识人呢!
这一回周书仁算是突破了!
第731章 太子有些抑郁啊
周书仁端着酒杯又敬了汪苣,“恭喜了。”
汪苣乐呵呵的,今个对他也是喜事,他不是周书仁的暂代,他成了津州知府了,“这几年跟在大人身边,大人教会了我许多,今个我敬大人一杯。”
周书仁干了杯中的酒道:“我进京了,希望汪大人也能继续努力学习。”
汪苣笑着,“我会的。”
周书仁满意了,会努力就好,“嗯。”
晚上,周书仁回来的有些晚,竹兰等的都有些困了,听到声响,周书仁推门进来,脚步都有些打晃了。
竹兰下地扶着,“今个喝了不少?”
周书仁啊了一声,“今个高兴。”
竹兰扶着周书仁坐好,嗯,周书仁的确高兴,努力得到了回报,“我就猜到你会喝多,你先喝了桌子上的醒酒汤。”
周书仁有些醉了,但酒品是好的,很听话的喝了醒酒汤,起身就要自己换衣服。
竹兰看着,得了,这迷糊的样子,今个是不能洗澡了,帮着周书仁换了衣服,拧着帕子给周书仁擦脸。
周书仁突然伸手抱住了竹兰的腰,“今个的诰命服华丽吗?”
“华丽,等明早穿给你看。”
这是周书仁为她争来的,诰命服是她所有衣服里,最美最华丽的。
周书仁松开手,“现在要看。”
竹兰看着满脸期待的周书仁,“好,我这就去穿上。”
“嗯。”
只可惜,竹兰这边穿好,又让宋婆子梳了头发,等带上头冠进屋子,周书仁已经趴着睡着了。
竹兰轻笑一声小心的关上门出去,将头饰和衣服脱下来,又给周书仁擦了脸,已经很晚了。
周书仁迷迷糊糊的嘟囔着,“新的起点。”
竹兰头靠的近听的真切,弯着嘴角,“嗯,新的起点。”
次日,周书仁睁开眼睛想起昨晚说过的要求,竟然睡着了,很遗憾的坐起身,竹兰没在身边,听到开门声,周书仁抬头愣住了,华丽的诰命服和头冠,他觉得真的很配竹兰。
竹兰转了一圈,“怎么样?”
周书仁,“好看。”
这一刻他觉得自己的努力特别的值,竹兰与他一起分享着荣光!
竹兰弯着眼睛,“上了三品就是有底气。”
周书仁也笑了,“是啊,京城不缺四品五品官,可上了三品的就没多少了。”
竹兰头压的难受,她还是不习惯带这么重的头冠,这头皮有些疼了,“我去换衣服,你也起来洗漱吧!”
周书仁没看够,可也看出头饰的重量了,竹兰的脖子越来越低了,“好。”
宋婆子拿下头饰,竹兰呼出口气,“这重量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宋婆子笑着,“您习惯就好了。”
竹兰默了,还好穿诰命服的时候很少。
吃早饭的时候,竹兰提了吴咏定亲的事,“王家回信了,姑娘家同意,我寻思着上门提亲。”
这一次不用请陶氏了,为吴家提亲,她就是最好的媒人。
周书仁将煎饺夹到儿子的碗里后道:“皇上给了十五天时间上任,这边交接不麻烦,今个就能交接结束,我寻思在津州待八天,剩下的时间,我需要去拜访冉正的朋友,还要去见见汪老爷子,早些去京城的好。”
竹兰算着日子,“那吴咏的亲事就要尽快定了,我明日就去提亲。”
“嗯。”
饭后,周书仁去衙门了,竹兰正看着小厮搬封好的箱子,宋婆子走过来,“孙先生几位到了。”
竹兰往院门口看了眼,几位先生很拘谨的站着,“快请进来。”
等茶水上来了,竹兰开口道:“几先生位来周家也有两年多了,这一次周家进京,我想问下,几位是否一同去京城,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