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

第322章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322章

小说: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别说,看着他们两个犯蠢,还挺有意思的。”
  竹兰笑着,“你这个当爹的,真是越来越恶趣味了。”
  周书仁觉得当爹的感觉太好了,换了衣服道:“户部准备处理古董和字画,我想买一些。”
  竹兰算着家里的账目,“今年不算上宁府的谢礼,一个秋日,家里就收入了不少银钱,不过,我留着银钱有用,只能给你动用一万两。”
  周书仁觉得一万两有点少,他想趁这机会多攒些家底,为子孙多留一些东西,可也知道明年需要用银钱的地方多,大头就是小闺女的压箱底银子。
  周书仁翻身躺下,手里把玩着媳妇的头发,羡慕了,媳妇的头发又黑又亮的,有几根白发也明显,而且特别的长,都能拍洗发水广告了,看看自己的头发,也很顺,可头发少啊。
  他每次摸着头顶的时候,都格外的注意。
  竹兰扯回自己的头发,“你怎么不说话?真不是我小气啊,我是真有用,明年想扩展下家底,现在孙子孙女都定亲了,你也说了多给些嫁妆的。”
  周书仁终于回神说话了,“一万两也不少了,我寻思着怎么能让一万两花出三万两的感觉。”
  竹兰本来困了想睡觉,现在特别的精神,“你说的什么意思?”
  周书仁就说了皇上希望既能处理古董字画,还能卖出更高的银钱,“事情就是这样。”
  竹兰心里高兴的,“本来我想着明年买什么能快速变现,现在,我觉得给你一万两太少了,两万两。”


第890章 办法
  周书仁有些懵,“娘子,你要给我两万两?”
  虽然他不关心自家的银钱,可也知道,宁府送的银钱,大部分是给闺女压箱底的,媳妇手里有两大笔回笼的银钱,一笔是卖铺子的银钱,一笔就是庄子卖粮食的银钱。
  因为入手的时候好,所以粮食卖了,自家占了大便宜。
  可他也知道,随着年关的到来,一些人情走礼,花了不少银钱,现在媳妇的手里顶天三万多两,这一下子就拿出两万两。
  竹兰又道:“你不是说皇上想处理古董,还想处理出高价吗?”
  周书仁点头,“是,你有什么好办法?”
  竹兰弯着眼睛,“猜箱啊,盲猜,打个比方,每个箱子里放几件古董,书籍,字画什么,每个箱子物件数量都一样,可价值却有区分的,选中价值高的那是赚了,一样的银钱选的价值低的,那是运气不好。”
  周书仁也有办法,他也想到了捆绑处理,但是觉得媳妇的办法更好,有的人难免有一些占便宜的想法,或是觉得自己运气超好的,本来不想买,也会想试一试。
  这个很有噱头,别说江南,京城就能处理一大批。
  竹兰继续道:“而且定价要把握好,你要先估算出这一大批古董的价值,然后求平均值,既保证了皇上的要求,又能满足你说的一万两花出三万两的感觉。”
  这里面的可操作性太大了,别人的话,竹兰或许不敢保证一定赚,周书仁就不同了,自家老头一定有办法的。
  周书仁头脑风暴来了,已经想好了各种搭配,咳咳,还有暗箱操作,“这个办法好。”
  竹兰也觉得好啊,“两万两银子买回来,留下值得传家的,剩下的处理了,咱也不去江南处理,这次抄家动静太大,现在江南不知道多期待捡漏呢,我觉得北方就挺好。”
  虽然江南富商多,可北方的土豪也多,为了提升底蕴,北方的土豪很舍得花银钱的。
  周书仁默了,邱延是南方来的,每次户部处理古董字画,都会送去江南,真没怎么注意过北方。
  周书仁摸着胡子,“等过两日,我写个详细的方案给尚书大人。”
  竹兰挺兴奋的,“这一倒手能赚不少,我一心念叨的江南大庄子终于可以入手了。”
  周书仁失笑,“我觉得,买了回家拆箱是最好的,你说呢?”
  竹兰咧着嘴,“对,的确是,回家拆才惊喜。”
  周书仁心里的算盘打得响,他要操作不打算瞒过皇上,在适当的时候,皇上应该是允许的,唯一可惜,不能拉着各房的儿子参与进去,周家太多人参与就过了。
  姜家,姜升看着娘子将家里的银票都翻出来,首饰也都装好,有些无奈,“岳父派的人还没到,你收拾的太早了。”
  雪梅,“我只是想早些走,这里我一刻都呆不下去了。”
  第一,这边真没有什么血缘近的亲戚,如果不是为了相公,她真的更乐意陪在爹娘身边,第二,她已经觉得这里不安全了。
  姜升知道岳父的信后,心也安稳了,这些日子又想了许多,他就没为自家撑起过家,他是愧疚的,只想着自己的意愿,“家里的土地该如何处理?”
  他清楚,这次去京城,他轻易不会回来了。
  雪梅顿了下,自家这几年攒了不少地,“我打算卖了,你觉得呢?”
  “卖了吧,卖了干脆。”
  雪梅嘴角的笑容深了,相公没有抵触的情绪真是太好了,“嗯。”
  姜升又看到娘子温柔的笑容,心里满足,他也更清楚,什么都没有妻儿高兴来的重要。
  次日,周书仁上朝,听到有人叫他,这声音许久没听过了,转过身,“见过四殿下。”
  张景晰对周书仁的感观是真好,不为别的,就为这次的大功劳,他觉得,周书仁运气好,“许久不见周大人,周大人近来一切可好?”
  周书仁有些不适应这么热情的四皇子,但是他面上绷得住,“臣一直都挺好的,劳烦殿下记挂。”
  张景晰没想多聊什么,这是父皇心目中的重臣,他可不会明着拉拢,只是想多聊几句。
  周书仁很淡定,聊呗,只要不聊朝政,随便聊,现在的四皇子可如日中天的,瞧瞧方面脚步的二皇子和三皇子,三皇子一定想撕了四皇子,这次清理的名单中,齐氏一族占了好几个位置。
  至于二皇子,应该是很有压力的,本来上面就压着个太子,现在四皇子又成了最佳,都是官司。
  早朝上,皇上先是晋了四皇子母妃的位份,后宫出了皇后都是妃,现在好了,多了个贵妃,四皇子江淮的差事办的的确合皇上的心思,儿子给娘争了光。
  随后又赏了四皇子宅子等,到底没有说封王的事。
  周书仁看的清楚,四皇子是失望的,以为自己能第一个封王,周书仁心道,皇上才不会这么干,真让四皇子先封王,几位皇子的平衡就彻底打破了。
  周书仁余光瞄了一眼脸色一直没任何变化的太子,这位才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是大事的主,本来就惦记四皇子的母族,如果四皇子不收敛,太子的小账本一定都下了。
  下朝后,几位皇子走在一起,今日的赏赐,二皇子和三皇子是能接受的,两个人也不绷着脸了,还能恭喜四皇子。
  二皇子张景阳,“恭喜四弟了,冯母妃,不,应该是贵母妃了,真让二哥羡慕啊!”
  三皇子张景时,目光有些阴沉,老四下的狠手,齐家伤筋动骨了,这阵子他焦头烂额的,父皇好几次对他甩了折子,他在江淮的银袋子也没了。
  四皇子张景晰,“三哥,你不恭喜弟弟吗?”
  三皇子咬着牙,“哥哥这里恭喜弟弟了。”
  四皇子很受用,他在江淮就没犹豫过,“那弟弟就先告辞了,母妃一定在等着弟弟。”
  周家,竹兰接到了刘家的请帖,这是婚宴的帖子,刘家的两个儿子都早就定了亲,大儿子也到了成亲的年纪,三日后,就是成亲的日子。
  竹兰对宋婆子道:“去请老大媳妇过来。”
  宋婆子,“是。”


第891章 最后银子
  竹兰没打算去刘大人家的婚宴,她的辈分在,所以最合适的是李氏,竹兰将帖子交给李氏,“三日后,你带礼物去。”
  李氏还是第一次单独参加婚宴,哪怕是定了亲的亲家,她依旧有些紧张的,虽然刘家京城没什么亲戚,可认识的官员不少,婚宴官眷一定多,她一个白身,有些打怵,“娘,我自己去?”
  竹兰明白李氏的顾虑,想了下道:“你带着玉露一起去。”
  李氏还是希望跟着婆婆一起去的,只可惜,婆婆不会去的,有闺女跟着也好,“那我就带玉露去。”
  竹兰嗯了一声,“宋婆子已经准备了礼物,你一会带回去。”
  李氏捏着帖子,“好的。”
  户部,萧清问着周书仁,“你真的没什么好办法?你要是没办法,我可就叫邱延回来了。”
  周书仁想到邱延从江淮带给他的礼物,邱延真的是大手笔了,还是不吭邱大人来顶缸了,尤其是邱延这次回来,他发现邱延的发际线更靠后了,“下官昨晚想了个不完善的法子,本想完善了方案给大人的。”
  萧清挥手,“那就快去写。”
  这没多少日子就过年了,他想完美的办好差事,然后舒舒服服的过年,不想过个年都要不消停。
  周书仁退了出去,本来想拖一天的,现在没办法了,周书仁没用上一个时辰,方案就写好了,又仔细检查两遍,确认没问题,才送给萧大人。
  萧清看过方案后,第一个反应,周书仁果然是天才,这个法子都能想出来,“好办法。”
  周书仁道:“只需要皇上同意,户部就可以估算古董字画的价格。”
  萧清不耽搁,“我这就进宫。”
  周书仁没打算跟着去,他满脑子都想着暗箱操作,尚书大人不会亲力亲为,他想出来的法子,一定是他办,那么要找工部谈谈了,制作一批箱子,他留几个暗号什么的。
  皇宫内,皇上看了萧清呈上来的方案,说了一个字,“妙。”
  萧清接话道:“这有很大成分赌运气,却能激起好奇心,臣觉得京城就能处理一半古董字画。”
  皇上哈哈笑着,“周书仁的脑子就是活泛,这个法子好,你们户部办吧。”
  萧清,“那臣就告退了,还有很多繁琐的事要准备。”
  皇上等萧清离开,把玩着腰间的玉佩,这个法子倒是给了他不少的启发。
  户部,萧清回来就叫了周书仁,“事情交给你办,一定要办的漂亮,需要什么尽管开口。”
  周书仁摸出工部申请银子的折子,“下官需要不少的箱子,您看工部的折子是不是批了?”
  萧清心情好,“拿过来,我盖章。”
  周书仁笑着递上折子,“一会下官就去一趟工部。”
  “好。”
  周书仁回到屋子,交待着张景宏,“一会你带几个人将古董字画按市场价估算银钱,我需要银两的总数,还有古董字画的总数。”
  张景宏第一次领差事,看周大人的表情就知道很重要,“下官一定统计清楚。”
  周书仁对张景宏放心,这位是细心的人,“嗯。”
  工部,周书仁的突然到来,方大人迎接的,“周大人,什么风将你吹来了?”
  周书仁晃了晃手里的折子和装着银票的匣子,“方大人说呢?”
  方侍郎惊讶,每个月工部都要送几次折子,能有一次批了就不错了,这个月已经批了一次,没想到,户部又批了个折子,还是周大人亲自送来的,“周大人里面请。”
  一定是有事需要工部。
  周书仁已经将折子和装银票的盒子交给方大人,今日工部尚书没在,周书仁只需和方大人说就好,也没绕弯子,“情况是这样,户部需要一些箱子,我记得工部堆了一些木料,所以想请工部做些箱子,工部消耗的木料,户部会补银子,到时候,工部只需要报补多少银钱就好。”
  方大人疑惑的目光看着周书仁,周书仁这话太具有暗示意味了,试探的问着,“这批木料不便宜。”
  周书仁不在意,现在的户部财大气粗,这次办的漂亮,运作好了,补给工部的银子就是能出来的,反正羊毛都出在羊身上不会动库银。
  他给工部一些宽限,那也是因为工部太苦逼了。
  方大人没得到回话,却看到周大人的笑,心里有数了,特别的热情,“户部什么时候要?”
  “越快越好,你也知道要过年了,都想过个安稳年。”
  方大人表示知道了,“我会尽快。”
  周书仁又道:“具体的尺寸,我明日早上送到工部。”
  “好。”
  晚上,周书仁高兴的很,昌廉问,“爹,今日有什么好事?”
  周书仁也没瞒着,将法子说了。
  昌廉没多大的兴趣,三房不准备买古董字画,当初宁家送了他一些,他的银子是要置办产业的。
  昌智倒是有心,可花娘子的银子,他的心思就没了,他以前没多想,现在想的多了,脸皮就没那么厚了,他现在只花月钱。
  周书仁本以为两个小子会想参与,结果,两个儿子哦了一声,继续吃饭,问都没问,虽然暗箱操作不允许带着儿子,还是好奇的问,“你们真没兴趣?”
  昌廉摇头,“儿子看好了几块地。”
  昌智,“儿子没那么多的银子。”
  周书仁看着老二和老大,“你们两个呢?”
  老大纠结了,大房的银子本就不多,这明腾定亲花了一笔,虽然秋收进账不少,可随后又给闺女添了一些嫁妆,“儿子手里的银子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昌礼银子宽松,他的家底大,收入也多,二房的古董字画拿得出手的真没有,“儿子想试试。”
  他与大哥和弟弟们不同,他骨子里是不安分的。
  饭后,周书仁回了屋子和媳妇聊天,“刚才吃饭,我才发现,几个儿子,就老二手里的银钱多。”
  竹兰,“老大老实,胆子也不是特别的大,大房的家底赞起来的慢,大部分还是李氏的嫁妆,老二胆子大,心思又是最圆滑的,这些年折腾出来的家底你也知道,老三主要心思在仕途,有银子就置办产业,手里银子没多少,老四现在还在花月银。”
  周书仁摸着下巴,“让昌礼在海外混几年,这小子有本事在海外扎根混好。”


第892章 闷声发大财
  竹兰,“嗯,他最近去徐家学外语,他每次学了新的就回来跟我显摆,别说这小子还挺有语言天赋的,说的还挺像样子,虽然我没听懂说的是什么。”
  周书仁乐了,“你听不懂?”
  竹兰瞪眼,“当初会的只有英语,别的外语不会,昌礼现在学的是附近国家的一些日常用语,我听不懂正常。”
  周书仁不笑了,咳嗽一声转了话题,“这么看来,让昌礼出去是对的。”
  “嗯。”
  随后的几日,户部的行经没瞒着,很快都知道户部要干什么了,别说,第一次这么处理古董字画,还挺期待的。
  周书仁已经打发了好几波询问的朋友,就连在家的竹兰,都有好几波人来拜访了。
  户部没说具体哪天,吊住了大家的胃口,京城目前最热的就是看谁的运气好。
  周书仁明目张胆的暗箱操作,张景宏就在一旁看着,佩服的不要不要的。
  周书仁不怕张景宏告密,他清楚张景宏看了全过程也不敢吭声。
  宫内,皇上很快知道周书仁的动作,无语半天,最后当不知道,心里还安慰自己,就当补了周家的赏赐。
  太子听了却动了心思,有便宜不占是傻蛋,他觉得一会可以提前离宫找周书仁聊两句。
  随后的两日,户部包了户部附近的一家茶楼,将里面都安排好,定了日了,没有门槛限制,谁都可以来参加。
  竹兰不能亲自进去,却让慎行去,记号都告诉了慎行,两万两银子都花出去就对了。
  因为可以拿回家拆箱子,真没什么可顾忌的。
  茶楼内,周书仁站在楼上,看着来人,几位皇子都到了,太子到的有些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