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笃是高兴的,外祖家是好,可他更喜欢生活在自己的家,“爷爷,奶奶,爹娘。”
姜升拍着大儿子的肩膀,“好,好。”
除了好,他真说不出什么。
户部,周书仁惦记着到京城的大闺女,特意和尚书大人说早走一会,只是出了户部大门看着门前的马车,得了,他不能早回家了。
周书仁对这辆马车的印象太深刻,规规矩矩的走上前,马车帘子拉开一角,车内的人对周书仁道:“上车。”
周书仁示意谨言和自家的马车跟着,自己上了马车,“臣见过皇上,见过太子。”
皇上以为自己穿的已经够多,这快要入春,寒风刺骨,结果周书仁穿得多就算了,披风都是厚厚的,刚才他看的清楚,要不是身后人推着,周书仁上马车都费劲,“朕看你的官服尺寸还是小了。”
周书仁拧了拧身子,“臣也是这么想的。”
皇上哼了一声,还真敢答,“你我君臣还真心有灵犀,朕这刚到户部门口,你就出户部。”
周书仁无语,谁想和你心有灵犀,“臣的大闺女已经到京城,臣和尚书大人请了假才提前走。”
所以不是他狂的早退,他是有请假的。
皇上听了这话,想到派人调查的消息,看周书仁的目光更温和了,果然是福将,还真查到了不少的东西,“朕就是出来走走,逛一逛,说来,朕还没去过爱卿的府上。”
周书仁冷笑,您一共也没去过几次大臣的府上,这个节骨眼说闲逛骗谁呢,还想去他府上,他又不得不佩服皇上转移注意力的手段,“臣的宅子还是皇上赏赐的。”
皇上笑着,“那就去你府上转转。”
周书仁脸上笑,哪怕知道皇上心思不纯,他也要笑着配合,谁让眼前的是食物链的顶级,“是。”
皇上的马车不是秘密,微服私访,别逗了,皇上是最珍爱生命的人,哪怕低调出行,周围也是跟着不少人的,所以皇上一出京城该知道的都知道。
二皇子得到消息的时候,对着养的谋士道:“周书仁在父皇的心里比我想的要重。”
谋士羡慕极周大人,“周大人也有被看重的本事。”
二皇子张景阳也承认这一点,就说前年的盲猜,他也是受益的,虽然去户部申请麻烦,可申请下来,他手下一直赔钱的铺子,又重新盈利。
这还不仅仅是他,就连老三老四等人都赚了不少银子,更不用说带动了京城的消费,户部更是收了不少的税收。
三皇子,三皇子郁闷,他不止一次的拉拢过周书仁,明明周书仁挺爱银钱的,可对于他送上门的银钱却不动心。
四皇子心里是稳的,谁都知道周书仁的干儿子要进京,入得还是礼部,他不慌,父皇对周书仁越看重,他越高兴。
周府,谨言一看马车往自家去,已经骑马先行一步回府。
竹兰得到消息,她拿不准皇上会不会留在府内吃饭,对着宋婆子道:“让厨房多准备一些。”
想了想又道:“准备一些清淡的。”
她听了不少朝堂上的事,估计皇上心里的火气不小,还是清淡一些的好。
雪梅抱着孩子都傻了,还是雪晗镇定,“娘,我和大姐先回去了。”
雪梅开口,李氏和赵氏也都回神,李氏手都在抖,那可是皇上,皇上来家里,“娘,我,我们也先回去。”
竹兰点头,“嗯,你们都回吧。”
她也需要换一身衣服,她是有品级的,谁知道皇上会不会见她,虽然不用换诰命服,可也要换一身正式一点的。
本来热闹的屋子,最后只剩下竹兰自己。
等竹兰换了衣服和发饰,皇上已经进府门。
皇上和太子走在前面,周书仁后退一步,皇上打量着宅子,暗道自己当初的确大方,大方不在于宅子大小,而是位置,位置这么好的宅子赏给周书仁。
第913章 得到的多承担的也多
很快一行人到了前院,皇上对周府了如指掌,尤其是发现周书仁比他想的更精明后,加大了对周府的掌控。
皇上目的很明确,“咱们去书房看看?朕听说你的书房很有意思。”
周书仁心里呵了一声,什么听说,他的书房只有宁国公府知道,宁国公府不是多嘴的,皇上这是敲打他,皇上什么都知道,“臣很少去书房,现在书房大部分都是孙子们用。”
皇上笑眯眯的,“所以朕才说很有意思。”
周府的书房并不大,进屋子一眼就能看完,皇上的目的在书架上,站在书架前一层一层的看,有的时候也会拿起来一本翻看,好像宫内一样自在。
太子余光一直看着周书仁,周书仁是真自在,一点都不怕父皇翻开,周书仁除了更好在京城生存经营人脉,还真没有拉拢过谁,就连结交的大臣,大部分都是中立之人,剩下的部分也是脑子清醒的。
皇上在书架前用的时辰有些久,等放下容川的笔记后,他是不舍得,他想拿回去收藏,最后还是放下,不急,日后他一定都搬走。
皇上坐在椅子上,“爱卿教育孩子的方法,朕受益良多。”
“皇上妙赞了,臣也是慢慢摸索出来的。”
皇上来周府是有目的的,自然不会坐一会就走,他不想谈论朝堂的事,能多聊的只有孩子,他对周书仁小儿子记忆挺深刻的,“朕记得,朕还给你小儿子一块玉佩,朕不知道这孩子还记不记得。”
太子默默的注视着父皇,那是他的玉佩!
周书仁心道,我儿子记性好着呢,对着谨言道:“带小少爷过来。”
太子也开了口,“周大人长孙,孤也想见见。”
去年一战成名,他就对这个孩子很有好感。
这回不用周书仁说,谨言会将明云带过来。
谨言先去寻的大公子,“大少爷,太子爷要见你。”
明云少年老成也紧张了,太子和五皇子不同,太子是储君未来的皇上,“你看我这身合适吗?太子可有什么忌讳?我需不需要换身衣服?”
谨言心道,大公子常年绷着脸,现在才是大公子年纪该有的反应,“公子这身衣服不用换。”
至于太子的忌讳,咳咳,他也不知道!
明云深吸一口气,“咱们走吧。”
李氏等大儿子走了,死劲的抓着相公的手,“儿子去见太子了?”
周老大的头也有些发晕,“谨言来找的,错不了。”
李氏尖叫着,“啊,我的天,咱们儿子这么小就入了太子的眼?”
周老大先是嘴角翘着,随后又浓浓的担忧:“明云不会说错话吧。”
李氏也急了,又一想还有公爹在呢,“有爹在,不会有事的。”
明腾一点不羡慕大哥,长孙的压力就够重了,现在又提前见太子和皇上,可想而知大哥日后一定麻烦不断,拉拢的,算计的,想想就可怕。
赵氏也得到了消息,她没羡慕,想的是长孙真不好当,她也是看着明云如果努力的,突然觉得,儿子这样挺好。
三房,董氏是羡慕大嫂有三个儿子,她不求生一个如明云一样的,她有一个像丈夫的就好。
苏萱则是和相公念叨着,“明云这孩子只要不,呸,这话不吉利,这孩子只要成材,未来可比你这个叔叔仕途平坦。”
昌智知道媳妇想说什么,媳妇想说的是夭折,长孙得到的多,承受的也多,受到的攻击和算计也是最多的。
明云越出色,吸引的目光越多也越危险,可明云一旦扛过去证明自己,谁也挡不住大侄子的脚步。
昌智道:“明腾几个是幸福的。”
明云危险,明腾几个就有安慰的环境成长。
苏萱心里叹气,相公是变了不少,可跟从小就打下底子的明云还是比不了,哪怕不想承认,事实却是如此,整个周家,公爹投入心血最多的就是明云。
书房,明云和昌忠规规矩矩的见礼,昌忠来的时候就被娘叮嘱,见的是皇上,权力最大的人。
昌忠别的不懂,却知道谁的权力大,谁就是老大。
昌忠注意到都看着大侄子,见爹没看他,偷偷的挪动着脚步,挡在大侄子面前。
周书仁听到声响,儿子已经站好,还挺着小胸脯,周书仁一言难尽,儿子啊,你太小个子太矮了,什么都挡不住的。
皇上一直注意着小家伙,自己取的名字,自然好感更多,“你为何站在前面?”
昌忠有点害怕,转过头看着爹,直到爹伸手摸了他的头,心里的害怕没了,“我是小叔叔。”
皇上笑了,小叔叔要护着侄子啊,对周书仁道:“这孩子教育的好。”
周书仁扯了扯嘴角,他的教养的确有关系,更多的是儿子一直坚持自己是长辈,孙子们也愿意哄着昌忠玩,小家伙长辈感爆棚。
太子却想单独考考周明云,“父皇,儿臣想出去转转。”
皇上在儿子点周明云,他就知道儿子想的是什么,“去吧。”
周书仁拍了拍大孙子的肩膀,对着皇上:“让明云随太子狂狂,府内还是有些不错的景。”
明云手心有汗,“太子请。”
太子先一步出去,等走了一会,停下脚步,“很紧张?”
明云脑子转得快,大方的承认,“是。”
太子很喜欢诚实的孩子,尤其是这个年纪的孩子,“别紧张,孤就是和你随便聊聊。”
明云才不信,刚才太子说出来走走,扫了他一眼,爷爷才让他出来的!
雪梅一家子所在的院子,姜家老两口话不敢说,只是眼里是激动的,皇上来了,哪怕见不到,在一个宅子内,那也是荣耀。
雪梅的心一直提着,坐都坐不住,关乎爹,还有弟弟和大侄子,她平静不下来。
姜笃感觉到娘的情绪,安慰道:“娘,您别担心,有外公在不会有问题的。”
雪梅看着儿子,儿子太崇拜爹,所以儿子的话在她这里是没有多少可信度的!
竹兰一直等着前院的消息,脑子也想着皇上为何会来周府,她可不认为是巧合,满京城谁都可能出现巧合,唯独皇上不会。
宋婆子推门进来,“厨房的晚饭已经准备好。”
竹兰想了想道:“今日各房在自己院子吃,你去是前院和谨言说一声。”
第914章 蕙质兰心
前院,皇上留下吃的晚饭,现在的季节青菜依旧很难吃到,皇上看着桌子上几盘子绿叶菜,本来没什么食欲的胃口,勾起了食欲。
周书仁也注意到青菜,大孙女与二孙女孝敬他和竹兰的青菜一顿都没了,“皇上喜欢就多吃一些。”
皇上自然喜欢,虽然南方会运青菜过来,可绿叶的菜很少有,送到宫内的都是能放的住的,“爱卿府上的青菜从何而来?”
周书仁有点小骄傲了,“臣的大孙女和二孙女喜欢养花,这冬日青菜少,两个丫头就用木箱子种了些青菜,数量不多也就给我们老两口尝尝鲜。”
皇上本来想说如何多,一会都带走,听了这话,周书仁的意思没了,心里可惜,“你的两个孙女倒是蕙质兰心。”
周书仁觉得这一顿青菜很值,皇上的夸奖,日后两个孙女出嫁,有蕙质兰心的名声,婆家也不敢欺负,乐呵呵的,“臣替孙女们谢过皇上的夸赞。”
皇上没有闺女,孙女也太小,还享受不到女娃娃的孝敬,周家的两个孙女已经是锦衣玉食的小姐,却还能动手种菜,只为了爷爷奶奶吃一口新鲜多些胃口,皇上羡慕,这是孝心是真情,比送多少珍贵的物质都强。
太子一直留意着父皇,见父皇有触动,心里一动,父皇老了,人老了情绪难免敏感,太子看着桌子上的青菜,动了动筷子,笑容更深了。
竹兰带着大孙子和小儿子吃的晚饭,前院只有周书仁陪着。
竹兰关心大孙子,可大孙子也说不出什么,太子和大孙子闲聊了几句,问了问书院的事,考了考学识,最后就让大孙子离开了。
昌忠小没什么怕的,转头就忘了,等周书仁回来的时候,昌忠已经吃饱喝足去洗澡了。
竹兰等周书仁回来就示意丫头们都下去,亲自递了手帕,“皇上待了快两个时辰。”
两个时辰就是四个小时!
周书仁擦了脸,“最近一些日子,邀请的帖子就不要去了。”
竹兰拿帕子,“你不说,我也不打算去,明日我们家就是风口浪尖。”
她觉得皇上有些不地道,皇上明显故意来周家的。
周书仁身上的官服都没换,回到屋子换官服,脱下厚厚的棉衣,整个人才轻松,“这也是皇上的一种信任,换了别的官员一定飘飘然,正是我的不动心,皇上才放心。”
竹兰心里翻白眼,放心的坑周书仁,没有负担的利用周书仁。
周书仁说了皇上夸玉霜和玉露的话,竹兰才高兴,古代女子的名声太重要,有了皇上的夸赞,谁敢反驳都是打皇上的脸。
太子府,太子回来就叫人去找种菜的百姓,他要亲自种菜,谁让父皇吃这一套,现在的他多做少做都不对,不如心思都用在尽孝上。
太子妃半天没回神,“太子殿下要种菜?”
太子拉着太子妃的手,“对,不仅孤种菜,你和孤一起种。”
太子妃不怕被弟妹们笑话,太子这么做一定有做的道理,“好。”
次日,早朝的时候,周书仁感到了太多探究的目光,皇上在周府两个时辰,谁都不会信皇上什么都没说,尤其还带着太子。
可事实皇上真的什么都没说,聊的最多的就是孩子的教育。
周书仁闭紧了嘴巴,他不会解释,对于配合皇上,他很有经验,下朝打探消息的,周书仁装傻当没听见,或是笑而不语。
李钊看的胃疼,勾着周书仁的脖子走,李钊的动作,很好的阻挡了一些官员,等出了宫,周书仁看着坐上户部马车的李钊。
周书仁深吸一口气,“下官要是没记错,大人挺忙的。”
现在兵部忙着海军的事,兵部尚书不应该这么闲。
李钊靠着马车窗边,“的确忙,不过不急。”
周书仁心里翻白眼,不如直接点,“大人想问什么?”
李钊压低声音凑上前,“皇上没有要立晋王的意思。”
肯定句,一点迟疑都没有。
周书仁微笑,“大人说什么,下官怎么没听懂。”
李钊乐呵呵的,“你的反应告诉我,你也是这么认为的,周书仁,你有没有发现,你认同一件事的时候会干净利落的反驳。”
越利索,反而越认同。
李钊研究周书仁,原因很简单,他未来要和周书仁打交道。
周书仁不喜欢李钊,并不是不欣赏,而是打心眼里不喜欢任何研究他想要看透他的人,李钊是个难缠的人,萧大人就很讨厌李钊。
李钊不清楚皇上和周书仁说了什么,但他知道,周书仁一定知道点什么,他已经验证自己想知道的,没有晋王,意味着太子的地位稳固,如果不是皇上带着太子去的周府,他也不会找上周书仁。
天知道,他有多不愿意封号有晋王,晋王是信号,皇上对太子不满的信号,这封号没定,他的家族已经有被拉拢的,他这个族长管不了所有人的野心,还好几个皇子没蠢得直接拉拢他。
可这也让他烦躁,有晋王意味着他不好处理动心思的族人,没有晋王,他就可放手去清理,心情愉悦的哼着曲。
周书仁闭着眼睛反思自己,他面对这些顶级的大佬,他还是嫩,还有的学,伪装的技能依旧没满点。
到了户部,周书仁勾着嘴角,扯住了要离开的李钊,“大人既然到了户部,怎么有不进去坐坐的道理。”
李钊警惕了,他不想进去坐坐,他中途就想下车,可周书仁拦住,只能硬着头皮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