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

第409章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409章

小说: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书仁的眼睛都直了,“皇上,您还有门手艺?”
  这技术牛得不得了。
  梁王嘴里的茶差点没喷出去,周书仁说话还真是随意的很,关键是父皇还不恼火,还得意的回着,“那是,朕当年没少偷偷开锁去厨房偷东西吃,这个锁都是小意思,朕会开很多的锁。”
  周书仁感慨道:“皇上证明有一门手艺的重要性,看来臣也学一门手艺。”
  皇上道:“朕教你开锁。”
  周书仁意动,“可以吗?”
  “当然可以,日后你想偷你家的银子,保准你媳妇不知道。”
  周书仁,“……”
  这语气好像很有经验的样子!
  梁王这一回彻底呛到了!
  太子咳嗽一声,他严重怀疑,母后丢的银子是父皇拿的,否则父皇的经验哪里来的?
  皇上已经从箱子内拿出了一串钥匙,还有几封信,还有几块玉佩,玉佩是荣家嫡支的玉佩,里面的东西不多,因为外面密封的好,箱子内的东西都保持的完好。
  皇上盯着一串钥匙,这些钥匙的形状并不是普通的钥匙,随后注意力都在信上,至于几块玉佩,皇上抿着嘴,人和玉佩是不会分开的,这几块玉佩不对。
  皇上拿起嘴上的信,里面拿出来几页的纸,并不是信,而是族谱,上面不仅有名字,还有的标注。
  周书仁就在皇上身边,看到名字和后面的标注,瞪大了眼睛,荣家竟然还有这个秘密,厉害了。
  皇上心里十分的复杂,他看到了几个男性的名字,难怪,难怪荣家从未有过双胞胎出生,当年他嫡亲的小舅是双胞胎之一,荣家的双胞胎只会留下一个,另一个不是丢了,而是隐在了暗处。
  荣家一共有三对双胞胎出生,小舅舅是近一百年的唯一一对,当年死的不是小舅舅,小舅舅和小舅妈都被送走了,死的是荣家掩藏起来的舅舅。
  周书仁看到了娘的名字,荣盈,排行第六,所以是六娘,娘不是原嫡支,娘的爹属于荣氏暗卫一样的族人,当年救荣家嫡支死了,所以娘才被赋予了嫡支的出身。
  周书仁心情复杂的很,所以他不能上天了啊!
  皇上看完名单,上面的男性不仅仅是送走的小舅舅,还有其他人,都是赋予嫡支的身份。
  皇上拿起另一封信,这是周书仁娘写给周书仁的,交代了自己的身世,还交代周书仁拿着玉佩进京,最后才是最重要的,先带入京城的棺椁,竟然是小舅舅和小舅妈的棺椁。
  当年周书仁的娘是单独走的,追上了小舅舅和小舅妈,只是小舅舅运气不好,赶到的时候,村子里遭了山匪,小舅舅死了,小舅妈也死了,小舅妈的肚子在动,周书仁的娘刨开了肚子,孩子活着。
  皇上捏着信,这就对上了,至于多出来的棺椁,是为了迷惑人的,多一个人的坟墓,也能掩藏一些痕迹。
  周书仁站着看都惊呆了,他觉得自己的娘真是厉害的不行,心里素质牛的不得了。
  皇上翻看下一页,重点来了,因为有人查了过来,带着孩子不方便,所以在县内找了一户也刚生了孩子的帮奶孩子,她好引开人,等转回来,县城燃起了大火,找到那一户人家,人和孩子都不见了,人和孩子都不见了,连续守了许多日,依旧没人回来。
  周书仁眼神有些飘,所以爹发现娘的时候,娘的状态不好,因为孩子丢了,的确,这样的状态能好吗,如果不是为了找孩子,和身上的责任,娘早就存了死了。
  皇上继续看着,周书仁的娘找了一阵子,但是不敢离开,就没走远,最后嫁给了周书仁的爹,而且,周书仁的娘,还托了周书仁的岳家找人,只可惜战乱起,这人更不好找了。
  周书仁的娘心里一直郁结于心,时间越久,越没有了希望,等战乱结束,周书仁的娘就写了信在箱子里。
  因为愧疚于没找到孩子,一股火上来多年的郁结爆发,病来得急,没交代清楚就去了。
  周书仁这回彻底明白了,难怪死的时候,不瞑目了,这么大的秘密,只要交代几个字就好,最后手也指着祖坟的方向。
  随后周书仁冒了冷汗,娘弄丢了皇上嫡亲舅舅的孩子啊,这个转折有些让他接受不了,还上天呢,不要做梦了。
  皇上到没迁怒,当年的情况,如果不是周书仁的娘追上去,那个孩子也会憋死的,而且信上留下了孩子身上的胎记,这已经不错了!
  当年周书仁的母亲才是带着荣家重要消息的,其他的几块玉佩是很重要的消息,还有钥匙,而小舅舅的责任只是传承而已。
  皇上又拿起最后一封信。


第1110章 东西在哪里
  最后一封信,信上是一个简易的地图,皇上站起身,对着太子道:“去拿最新的沿海地图。”
  太子忙起身,这份地图一直是他守着的,他一直研究着海防,很快拿过来,示意周书仁扯住另一边。
  周书仁心里疯狂的刷屏,荣家的祖宗牛逼啊,和他想的退路一致的,这荣家经营许多年了,难怪说传言说荣家富可敌国了。
  周书仁无语望天,所以都是命了,荣家老祖宗算计了一圈,最后人没算过天。
  周书仁又忍不住想,如果没发现箱子,这个秘密永远不会暴露出来,只有荣家人知道。
  皇上点了点地图,眯着眼睛,荣家百年前掩藏起来的另外两对双胞胎,很早以前就被荣家祖宗送出去了,所以海外还有荣家的嫡支,而箱子里玉佩的不同,那是刚才族谱上的嫡支男子去海外留下的,玉佩是配对的,另一半带走了。
  皇上抿着嘴,“你说,他们为什么不回来?”
  周书仁心里撇嘴,“当年荣家被灭,逃出去的一定得了命令,可能等着存活下的荣家人找过去。”
  而且分出去的嫡支这么多年应该已经融入了海外,根生下了,怎么会回来,加上这些年没有本家的支持,外面也不一定那么好,低调是对的。
  皇上深深的看着周书仁,“你娘的父亲是守护荣家的族人,如果没有发生荣家灭门,你娘也是守住家族的人,所以这些东西才会出现在你娘的手里,你娘是守护这一支的嫡女,所以她才会留下这些东西给你。”
  周书仁目瞪口呆,皇上啥意思,呸,让他守着,不,不,“臣姓周。”
  不姓荣谢谢,前些日子还激动能上天,现在脸特别的疼!
  皇上没吭声,松开地图,拿出信里的另外一张信纸,信纸上交代周书仁看过后都记下来,然后都烧毁了,最后交代周书仁一定要找到当年的男娃,那是血脉,还交代周书仁进京后,他要担起责任,守护荣家。
  皇上笑了,抖了抖信纸,“你看看。”
  周书仁盯着最后一句,想吐血了,他知道古代家族使命刻在骨子里,但是,娘不用给他洗脑了,如果是原主一定激动的应下,他不是啊,现在沉默是金!
  皇上又拿起前一封信,信上详细的写了胎记,这孩子比周书仁大两岁,如果身子不好说不定已经去世了,身子好还活着,抿着嘴,也不好找。
  当年太乱了,那么乱会养不是亲生的孩子吗?不过,他倒是想去看看外海的荣家。
  皇上看着蔫了的周书仁,心情又好了几分,“如果按照族谱,我们也算是表兄弟。”
  周书仁心里翻白眼,没有血缘好不好,而且一表三千里啊,这个比三千里都远。
  梁王勾着指尖,现在父皇承认了,所以周书仁真的和皇家有关系,至于信上写了什么,他虽然好奇,也没现在父皇亲口承认更重要了。
  梁王可没忘了,他对容川下过手,更是没少针对周书仁,别指望周书仁心眼多大,多年的打交道,周书仁是记仇的。
  昌智心里有准备,现在也激动的脸都红了,所以自家真的有这么牛的出身啊,他觉得族长知道了该哭了,一定怕皇上将爹过继荣家。
  周书仁目光看着盒子里的钥匙,信上并没有交代钥匙,地图也只是说了海外荣家的位置,但并没有画出什么宝藏,所以他娘是不知道钥匙能打开什么,但是能让他娘拿着可见很重要。
  皇上顺着周书仁的目光看过去,随后又仔细的看了信,信上只说好好的拿着,一定不能丢了,然后没了,外祖父也并没有什么都告诉周书仁的娘。
  一盏茶的功夫,皇上将箱子都研究过了,就差拆开,确认什么都没有后,对着周书仁道:“现在还不是宣扬出去的时候。”
  周书仁巴不得一辈子不宣扬他,干脆的回着,“是,臣姓周。”
  皇上幽深的目光紧盯着周书仁,心里门清,周书仁这人不愿意守荣家,换了人早就乐疯了,周书仁不会,周书仁只觉得是天大的麻烦,随后心头又一松,说明周书仁并没有野心,他能放心,“时辰不早了,先回去吧。”
  周书仁,“是,臣告退。”
  他是真不关心后续,不管是富可敌国的宝藏,还是找荣家人,他不想参与。
  周书仁父子两个出了宫,上了自家的马车,昌智终于忍不住问,“爹,皇上会不会将你过继给荣家?”
  周书仁摇头,小声的道:“不会,你奶奶只是荣家的族人而已,荣家还有人活着,轮不到你爹,今日的事你心里清楚就好,休息两日,回去吧,马上要乡试了。”
  昌智愣住了,所以他想多了啊,呆了呆,“哦,好。”
  梁王得了赏赐才出宫,只是梁王并不高兴,大头的功劳没有,谁让周书仁自爆了,现在好了,父皇一定护着周书仁,按照辈分,周书仁是他的长辈了,真是想想就糟心。
  宫内,皇上对太子讲了活下来孩子的胎记,“你派人去查。”
  “是。”
  太子应着后,问着,“父皇,这些钥匙是?”
  皇上拿着钥匙,“当年都传荣家富可敌国,荣家被灭门后,祖坟都被挖了,后来还是朕回来,重新修葺的荣家祖坟,现在这些钥匙说明,荣家真的有藏起来的财富。”
  太子刚才看了信和地图,“海外的荣家守着?”
  皇上沉默一会,勾着嘴角,“外祖父算计这么多,就连周书仁的娘都没说,怎么可能让外海的荣家知道,分出去了哪怕是后路,树大分支,你外祖父也是信不过的,知道钥匙秘密的,应该只有朕的小舅舅,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太子来回走动着,猛的顿住脚,“父皇的意思,东西还在京城,一直都在京城。”
  “嗯,朕是这么想的,越危险才越安全,祖坟是一定不可能的。”
  太子紧锁着眉头,“那会藏在哪里?”
  皇上站起身,他心里已经有了猜想,而且越想越有可能。


第1111章 挖掘
  周家,周书仁带着昌智回家,竹兰正听着双胞胎背诗,小人不大,倒是聪明,教几遍给个提示就能背下来。
  竹兰见到昌智惊讶,“你怎么回来了?”
  昌智眼睛瞧着儿子和闺女,心思都在孩子身上,又看了几眼才道:“我带着箱子进京的。”
  竹兰笑了,“行了,不问你了,你带着两个孩子出去吧!”
  昌智咧着嘴笑,儿子闺女长大了许多,大半年没看到了,想得慌,“娘,我带着孩子先回去了。”
  反正有爹在,爹比知道的多。
  周书仁换了衣服出来,昌智已经走了,刚才两个孩子有些不认人了,时间还是久了,熟悉了一会,两个娃才让抱。
  周书仁示意丫头们都下去,才将宫里的事说了一遍。
  竹兰消化了一会消息,小声的道:“既然有钥匙证明荣家藏了不少的财富啊。”
  周书仁撇嘴,“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没告诉咱娘,知道却死了。”
  竹兰知道周书仁说的是皇上的小舅舅,把玩着手里的扇子,“我觉得这些金银没离开京城,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而且人有的时候很有意思,很相信眼睛所看到的,这地窖谁规定就能挖一层?”
  周书仁笑着,“我也是这么想的,估计皇上也能想到,看着吧,好不容易动工的荣园又要停工了。”
  竹兰心里却想着,现在周家的身份得到了证实,虽然一表三千里,但是还有一些关系,周书仁又有过硬的本事,未来还是很顺畅的,“荣家这是给了皇上警示啊!”
  狠狠的坑了姚氏一族和张氏一族,谁能想到荣家的套路这么多,这么深,皇上为了绝后患,会想完全之策的。
  皇宫内,皇上已经嘱咐通知齐王荣园停工了,他知道的更多,当年哪怕压住了,他也知道荣家放毒了,以前不觉得放毒有什么不对,拉垫背的思想很对,可现在看到了钥匙不对了,这明显是不想让人继续挖啊,而且也传递一种拉垫背的心思,自然不会深挖荣家。
  皇上想要挖荣家了,还要信得过的人,施卿就进宫了。
  施卿这几年干得不错,立了功,加上施卿的子嗣艰难,皇上也更放心,所以挖掘的事,交给施卿,不用太多的人,慢慢来。
  施卿得了命令,心里欢喜,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他,这是信任,“是。”
  皇上看着施卿,三年考核结束,摸着胡子,这人要留京城的,闲职最好,不会被人盯着,“白日不要过去,晚上进行。”
  施卿,“是。”
  皇上很满意施卿,“你下去吧。”
  太子一直没吭声,对于施卿,父皇满意,但是他却想等他登记后,满满的培养自己的人,施卿要退下来,不是不信任父皇,而是重要的机构,他要彻底掌控在自己的手里。
  晚上,周家对于昌智突然回来很好奇,昌智得了爹的提醒,笑着道:“我惦记家里,祖坟也挪了,所以就回来看看。”
  周老大才不信,他不继续问,更多的是关心,“现在京城的旱灾解除了,家里最重要的事就是乡试了,你可有把握?”
  昌智笑着,“嗯,大哥放心,我心里有数。”
  周老大是学渣中的学渣,二弟也不愿意学,但是现在不得不学,他也逼自己学来着,可依旧没啥大进步,转过头对娘道:“娘,庄子里种了不少的菜,现在旱情结束了,这菜有些太多了。”
  竹兰也知道,看着老大,“你有什么想法?”
  周老大见爹也看着他,挺了挺后背,开口道:“我媳妇腌制的各种咸菜很好吃,比外面买的好,我就去找了徐家,这不是海航也没什么菜,这种咸菜挺受欢迎的,以前也问过我媳妇要不要卖方子,我们两口子没卖,所以现在想方子免费送给徐家,然后他们家吃下咱家所有的菜,对,还有小妹的。”
  这可不老少,自家各房,加上爹娘的就很多了,小妹更不用说了。
  虽然还有土地种粮食,但是也种了许多的菜。
  竹兰欣慰的很,“想法很好,你去办吧,不过,方子是你们大房的,得惠的是各房和你妹妹,这样卖的菜一成的利给你们补了方子的银钱。”
  周老大想说不用,周书仁开了口,“就这么定了。”
  周老大不敢吭声了,李氏嘴角上翘,眼睛都要笑没了,她拿出方子是甘愿的,但是和公婆相处这多年,她更知道,爹娘不会让她吃亏的,果然没吃亏,一大笔的银子进账。
  赵氏和昌智没意见,种菜的时候,他们也跟着种来着,不过都是京城附近的土地,像是南方的庄子依旧种的粮食。
  至于三房离京的时候,已经将京城附近的地托付给了大房。
  施家,施卿回家没看到儿子,询问着妻子,“孩子呢?”
  姚瑶道:“婆子抱过去给爹看看。”
  施卿心里有疙瘩,当年留下爹和嫡母的命,完全是为了自己的考虑,他们必须活着,现在更要活着,他在上升的时候,不想因为谁去死了,休假在家守孝。
  所以这几年对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