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

第486章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486章

小说: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氏接着问,“这一回姜笃真不参加乡试吗?这孩子上次的成绩可不错。”
  雪梅摇头,“姜升认为姜笃的年纪还小,晚三年正好,姜笃也是这个意思,想明年跟着我们去游历多开拓眼界。”
  竹兰对于姜笃的未来,她和周书仁没过多的插手,大闺女和大女婿都是有主意的人,加上姜笃自己的意愿,她和周书仁只需要支持就好,其实两个孩子岔开考比一起考更好。
  她和周书仁虽然不插手,却也讨论过,这一届注定了明云的风采,而姜笃势必要压在明云的光明下,加上姜笃的年纪小,对姜笃未来是不利的。
  周家正是最惹眼的时候,有一个高调的明云,姜笃留京的可能性不高,今年不说姜笃,就连周氏一族的子弟有考中的都不会留京。
  姜笃离开京城,年纪又小,还是周家外孙,身边只有算计,所以晚三年是明智的。
  显然姜升和姜笃也想到了这一点,正好趁着年纪轻多到处走走看看,长见识的同时,也免得日后被糊弄。
  竹兰走神的时候,李氏已经和雪梅聊上了别的,李氏道:“最新一期的宣传已经抄录回来,我看到了妹夫写的游历文章,妹夫写的真好,我没多少文化的人都能看懂,看了文章好像自己去过一样。”
  雪梅弯着眼睛,为自己的相公感到骄傲,“他也听了爹的意见,才改用便于阅读的白话,而且也是爹说不仅要记录,还要多些评价,突出当地特色等。”
  当然她在相公写的时候,也是给了一些建议的,这就不说了。
  李氏竖着大拇指,“爹自然是厉害的,妹夫能写的这么好也是真本事,这篇文章明云已经收起来,说日后去相州带着这篇文章能剩很多的事。”
  雪梅笑着道:“下一篇半个月后发布,上面会更加的详细,不仅仅是风景,还有食宿等方面。”
  竹兰是最先看过女婿底稿的人,一个州不是一篇文章就能写全的,分了好几篇,衣食住行,文化传统等都有囊括。
  竹兰看过后也不得不承认,大女婿是真的有本事,尤其是画作,见得多,游历的多,感触自然就多,想到这里。
  竹兰问大闺女,“姜升带回来的蝶图卖了吗?”
  雪梅道,“我正想和娘说呢,已经卖了,卖了五十两。”
  对于画作上还刚刚起步的姜升,这个价格不低了。
  竹兰其实也挺喜欢的,只是她开口,这幅画会直接给她,她看过后忍住了。
  李氏瞪大眼睛:“五十两。”
  雪梅笑着点头,“是,我们也没想到。”
  竹兰想着这一次宣传文章也有姜升的画,“宣传后,姜升的画会更值银子。”
  如果姜升不是时隔一年多才投稿子,随着宣传文章多了,姜升早就已经被遗忘,姜升的蝶图不止五十两,现在能卖到五十两,周家有点关系,大部分还是姜升自己的画好。
  雪梅知道相公为啥会将画卖了,第一是相公觉得不完美,并不值得他自己收藏,第二为了游历,每年游历是需要银子的,而且儿子大了,女儿也大了,聘礼嫁妆都需要攒的。
  户部,周书仁摆弄着自鸣钟,这是自家制造的自鸣钟,随着需要的变化,技术也越来越纯熟,现在周书仁手里的自鸣钟比去年小了三分之一。
  这是统一给各部配置的,以前可没有这个福利。
  正听着报时,听到脚步声,周书仁抬头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起身见礼,“臣见过太上皇。”
  太上皇从身后的公公手里拿过盒子,“免礼。”
  周书仁直起腰就被塞了个盒子,“这是?”
  太上皇坐下道:“这是朕回来给你带的礼物,你打开看看喜不喜欢。”
  周书仁心里吐槽,今年自从太上皇离京,他时不时就能收到特产,最让他生气的是,太上皇依旧臭显摆,好风景要写上一封信,好的美食也要写,让他一个窝在京城的人气的要吐血。
  周书仁没急着打开,反而疑惑,“臣以为太上皇会入冬的时候才会回来。”
  太上皇,“你猜朕为何这么早回京?”


第1304章 六七分像
  周书仁狂翻白眼,他哪里知道太上皇为何回来,最近朝堂上没有什么重要的事,不,不对,上次去书房,他看到皇上桌子上有地图。
  只是周书仁不能说,他觉得这一年挺好的,安安分分的当着户部尚书,除非皇上留他,他轻易不发言,这一年唯一心累就是要回答太子的问题。
  周书仁没回答,反而打开了盒子,看到了佛珠?
  太上皇对周书仁太了解了,周书仁这个样子,不是不知道就是知道什么不愿意开口,“这是朕在寺庙求的,高僧带过的。”
  周书仁微笑,他并不想要这个东西,“臣一定会放好。”
  太上皇笑着,“朕求来是给你保平安的。”
  周书仁这一年多感触是有的,太上皇应该是真的将他当朋友,只是他心里有门,这是君臣间的门,他感触是有,却不会真的感动,“臣会珍视,臣谢过太上皇的关心。”
  太上皇喝了口茶,自动爆出为什么提前回来,“朕的老三要回京了。”
  周书仁恍然,对,去年楚王出京后就没再回来过,今年采买药材的银钱直接运送给楚王的,能让楚王在外待一年之久,可见查到了不少东西。
  太上皇一看周书仁的反应,得了,周书仁是真不知道他为什么回来,可见周书仁享受现在的安逸,“江南不安稳,朕就提前回来了。”
  他离京已经不算秘密,为了安全,他和皇后提前回京。
  周书仁心里则是想着,皇上桌子上的是什么地图?
  周家,竹兰这边聊了一会,冉婉就来了,周家孙子辈的第一个媳妇,冉婉处处要周全,深怕忽略任何人。
  长孙媳妇不好当,不仅仅是表率,还要顾全所有人,面面俱到是一门本事,冉婉做的就不错。
  冉婉给竹兰几人见礼,竹兰招手示意冉婉坐下。
  竹兰问,“行李都收拾妥当了?”
  冉婉嘴角带着浅笑回着,“回奶奶的话,已经都收拾妥当了,三日后就能启程。”
  李氏对婆婆眨眼睛,意思您看,我说不用我操心吧!
  竹兰瞪了大儿媳妇一眼,对着冉婉道:“最近几日辛苦你了。”
  冉婉一点都不觉得辛苦,“这是婉儿应该做的。”
  她定日子后,日日盼着嫁人,虽然害羞,她还是渴望嫁人,不仅仅是能够嫁给意中人,还因为渴望周家的氛围。
  冉家其实也挺好,只是妾室还是有的,冉婉的爹也有,她感受过周家的氛围,见过娘背后的苦楚,她就会越渴望美好。
  她嫁了过来后,她得到了渴望的幸福,相公爱重,婆婆和蔼,各房团结,所以她要守护,用心去守护幸福。
  冉婉想到出嫁前一天,爷爷与她说的话,没有要求她为了冉家去谋划,而是明明白白的告诉她,她嫁入周家就是周家的孙媳。
  她身上最后的枷锁也碎了,爷爷的话,未来她只需要为自己而活。
  李氏出声,“婉儿,婉儿。”
  冉婉不好意思的道:“刚才有些走神了。”
  李氏做不到和儿媳妇谈心,她知道自己粗心,她表达对儿媳妇的好也简单,“一定是累了,今晚多做些你爱吃的补补。”
  冉婉脸红红的,“娘,我不累,做您和爹喜欢的就行。”
  竹兰笑眯眯的看着婆媳相处,说来,自从明云成亲后,各房就分开吃饭了,只有过节和生辰的时候才会一起吃。
  雪梅这个时候插话,“四弟妹呢?”
  李氏开口道:“四弟妹有约出门了,二弟妹则是去了流枫家。”
  雪梅笑着,“流枫也参加今年的乡试。”
  竹兰点头,“嗯,我听你二嫂说,流枫如果中了举人不准备继续考下去,流枫的意思等三年后。”
  雪梅诧异,“这是为何?”
  竹兰解释道:“本来是准备今年考的,可意外太多,古卓民在海外出使,胡大人也办差在外,这是多方面考量的选择。”
  三年后,昌义出使会归国,古卓民会升官,胡大人也会回京,能为古流枫谋划的人就多了。
  雪梅恍然,“三年后的确是好选择。”
  竹兰笑着,“如果不是为了玉霜,今年的乡试也是不准备考的。”
  如果有举人在身,玉霜出嫁也更好看,万一这次没考中,也能为三年后积累经验。
  皇宫,雪晗今日带着儿子进宫,母后和父皇回京,要在宫中住些日子,如果不是自家儿子粘她粘的紧,儿子就被母后包进宫养几日了。
  雪晗的长子是太上皇早就取好的名字张旭泽,小家伙现在满周岁,正是想下地学走路的时候,坐不住,一会就要下地。
  雪晗只觉得儿子太活泼,皇太后看着小儿子的长子,那是满眼里都是喜爱,“泽儿这孩子会长,这几个孙子中,就属他最像爷爷。”
  雪晗也这么觉得,容川像死去的大舅舅,生的儿子倒是会长,有六七分像父皇,这孩子一出生就得到了父皇的喜爱。
  满月的时候抱出来,如果还有些想法的大臣,见到孩子后,想法没了,秦王不像皇上,儿子像啊,隔代传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这也就造成,照顾孩子的女官和宫女,对孩子是小心翼翼的。
  皇后则是坐在一旁,心里想着,幸亏像父皇的皇孙生在了秦王府,如果是后宫,皇后眼底讽刺,这一年宫内添了两个皇子,一口气两个都是儿子。
  皇后想到因为生子升了品级的章美人,这生了儿子就不安分了,今日知道秦王妃带孩子进宫,带着孩子去给她请安。
  这是想跟着一起来见母后呢!
  雪晗见泽儿要扑倒皇后,刚想去扶着,皇后笑着接过来,对着母后道:“泽儿是个胆子大的,这才刚学会走两步,就敢跑了。”
  皇太后乐呵呵的,“这孩子像我。”
  雪晗心里忍着笑,父皇也是这么说的。
  周家,竹兰这边接到了昌义的信,这一年通信并不多,太远了不方便,昌义开始到国外并不适应,第一次写信回来,写了满满的吐槽,第二封信才说亲自动手改变了住处等。
  竹兰拆开信,挑了挑眉头,叫来清雪,“你去周庶吉士家,请王氏过来。”


第1305章 死局
  竹兰继续看手中的信件,昌义过的很好,现在女伯爵手里谋得了权力,也大大的方便了昌义等出使官员。
  合作,从女伯爵随着一起回去就开始了,这一年女伯爵建设封地,封地的百姓生活得到改善,手里也有了忠心自己的士兵,当然这些并不是主要的,而是女伯爵重新订婚,订婚的是没有继承人的公爵,公爵年纪已经中年,显然这一次的婚姻是利益。
  竹兰看过没什么感慨,从这个大胆的女伯爵敢漂洋过海,她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
  王氏来的很快,竹兰也没绕弯子,“明山在国外并不适用,几次病倒,这一次昌义请旨,等皇上同意带去旨意,明山明年就可以回国。”
  王氏并不觉得是高兴的事,这一年的时间,她觉得是人生中最自由的日子,相公进不来伯爵府,她可以,她掌管着家,不用应对丈夫,至于妾室自己身子倒是调养好了,可惜生的女儿身子不好。
  她不怨恨妾室和庶女,她知道根源在丈夫身上,所以对妾室和庶女还是很照顾的,她也不是瞎善心。
  因为她了解丈夫,小心一眼的很,回来也不会多看背叛他的妾室,更不用说一个庶女。
  竹兰见王氏沉默,点了点信纸,昌义的信不会夸大,已经能看出明山的病很严重,回来的路程可不近,海上奔波,明山能不能有命回来还是未知数。
  而且竹兰目光幽深,当年明山的操作,显然让皇上厌恶,一个被皇上厌恶的人,太医真的会用心医治吗?
  王氏回神,“这一年相公只送回来一封信,谢谢老夫人告知。”
  竹兰,“嗯。”
  王氏离开了,竹兰起身看昌义捎回来的东西,这些是给竹兰和周书仁的,其他各房的已经分了。
  竹兰挺喜欢银制的一套酒具,酒杯上镶嵌着绿宝石,竹兰一眼就注意到它,昌义的信里提到,这是国王送给使臣的礼物,昌义送给了她。
  其他的物品都是一些精巧有些特色的物件,竹兰挑选了几样出来,又去库房封存整套首饰的箱子内挑选首饰。
  清雪看着挑了一套红宝石的头面出来,“这是要给大小姐送去吗?”
  竹兰转过身去找玉佩,说着,“这一次雪梅两口子回去是正式定亲的,我这个外婆要拿出一份见面礼。”
  清雪伸出手亲自帮忙拿着,就见主母选了两对成对的玉佩,最后才满意的收手。
  竹兰对清雪道:“你派人送过去。”
  清雪,“是。”
  晚上,周书仁回来看过信,周书仁沉默片刻后道:“明山不会活着回来了”
  竹兰放下手里的笔,“我也是这么想的。”
  周书仁拿起妻子手里的笔,在媳妇画的画旁边填词,等写好了,周书仁才继续道:“先不说我们儿子孙子出色,就说周氏一族,周氏一族子嗣培养的不错,皇上是注意的,朝堂需要平衡,这也就注定了入朝的人数。”
  周书仁占了血脉的便宜,又因为刚起步,皇上反而希望周家在朝堂上占据一定的势力,这也代表皇室所掌握的势力,所以对昌义几个是扶持的,否则昌义不会升了六品才走。
  而明山一手的好牌,第一个周氏一族留京的,本该归纳周家的势力,帮助周家,可惜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
  现在周氏一族有更好更合适的,明山这个占着位置的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竹兰边等着画上的字迹干了,边道:“其实明山出使的旨意,就已经意味着没有活命的机会。”
  这也就说明,明山的病十分的蹊跷,几次生病,没人动手脚是不可能。
  周书仁,“嗯,既然王氏时常来,你有时间就照看下。”
  京城的各大家族都在平衡之内,有降下来的,自然就有上去的,从始自终不会一家独大,皇上一直把控着平衡。
  两口子合力将画收了起来,这是竹兰自己画的蝶图,画的好看是好看,只是空有其表,如果不是周书仁填了词,这画没有收起来的价值。
  这就是心境了,竹兰做不到大女婿的洒脱,她就是大俗人。
  次日,昌忠陪着娘剪花,看着剪断的花枝,“幸亏咱家的园子够大,花圃够多,否则按照娘几日剪一次的速度,早晚剪秃了。”
  竹兰瞪着儿子,“我都是有规律的剪,哪里有你说的严重。”
  昌忠摊开手不争辩,娘是家里的理,娘说的都对,伸出手接过丫头手里的花篮,凑到娘身边,“明云回冉家了?”
  竹兰将花放到儿子的手里,“嗯,他和冉婉要回去参加乡试,过几日就走了,回去看看。”
  昌忠哦了一声。
  竹兰疑惑的看着儿子,“你这是什么语调?”
  昌忠嬉笑着,“儿子就是没想到,整日板着脸的大侄子,竟然对妻子会这么细心。”
  竹兰,“妻子是陪伴一辈子的人,等你成亲就知道了。”
  昌忠,“娘,我还小呢,我不到二十可不会成亲。”
  竹兰也希望儿子晚成亲,但是她年纪不小了,等儿子二十不知道能不能等的了,一时间好心情没了,“花已经够了,我们也回吧。”
  昌忠感觉到娘不高兴,“娘,您怎么了?可是儿子说的哪里不对?”
  竹兰,“没有不对,娘只是感慨,如果娘年轻十岁该多好。”
  家里的其他四个儿子都有安排,唯独小儿子还小,虽然为小儿子谋划许多,可不亲眼看着,这心里惦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