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4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昌义想要离开的脚步顿住,“他准备这么多年如果还不中,呵。”
古卓民心道,周昌义这个岳父眼里,流枫现在是抢走闺女的敌人,他也不准备帮流枫,娶了周家闺女这么大的福气,被刁难是应该的。
京城,竹兰怀里抱着文月,全名周文月,明云的长女,盛辉三年四月出生,今年盛辉五年夏日,小家伙已经两周岁。
小姑娘长的六分像冉婉,四分像明云,最小的本分,又是软糯的女娃娃,全家都宠着。
竹兰也喜欢抱着肉呼呼的小姑娘,小姑娘被奶奶的好厨艺喂的胖胖的。
文月因为家里人多,每个人都喜欢逗她,这孩子说话特别早,现在小嘴十分的利索,对话多了,小家伙调理也很清晰。
文月吃完了手里的糕糕,“老祖宗,奶奶在干什么?”
竹兰给小家伙擦手,“你奶奶给你玉露姑姑核对嫁妆单子。”
文月疑惑,“嫁妆?”
李氏头晕脑胀的从嫁妆单上移开,看到孙女脑子瞬间轻松,慈爱的道:“文月也有嫁妆,你爹娘从你出生就给你攒了。”
文月,“也是长长的单子吗?”
面前的桌子好长,好长的单子。
竹兰勾着嘴角,“对。”
李氏看着孙女,心里一阵抽,啊,她不是嫁了闺女就完事了,还有孙女,未来孙女可不会少,她要像婆婆一样给每个孙女添一份嫁妆,李氏都不敢算了,大房的儿子可多了!
李氏注视着桌子上的嫁妆单子,眼前有些发黑,“娘,我还要死命的攒银子。”
竹兰幽幽的道:“你才哪到哪,我拿出来的才更多。”
她也给文月准备了一份,只要她活着有重孙女出生,她都会给一份。
李氏咂舌,“娘,不用,文月这一辈应该是我们出。”
竹兰抬起手,“我心里有数。”
李氏想到了玉霜成亲,婆婆对孙女真是大手笔,玉霜第一个出嫁的,婆婆给的一份就是标准,日后玉露几个出嫁都会有这个标准。
当时婆婆给了压箱底的银子一万两,头面六套,一箱子的各样首饰,还有一小匣子的宝石,古董字画也都准备不少,送的都是成对的。
一笔不小的嫁妆,加上二房本就家大业大,昌义在国外也没闲着,每年都会送回来不少好东西给玉霜添嫁妆。
当时玉霜成亲送嫁的时候,虽然比不过小姑子出嫁,嫁妆也是让人津津乐道的。
有的人甚至说流枫娶了个金疙瘩回家,当然也有恶毒语言,什么吃软饭等等。
流枫是好的,从不在意流言,成亲后对玉霜宝贝的不行。
竹兰和李氏说了一会话,怀里的小姑娘脑袋一点一点的,竹兰失笑,“小孩子吃饱了就困,行了,你也别忙了,孩子交给你,我先回去了。”
李氏接过孙女,“娘,我送你。”
竹兰摆手,“不用了。”
说着,竹兰就出了屋子,今年夏日没有出现太高的温度,雨水充足,气温并不高,竹兰挺喜欢出来走走的。
出了大房的院子,竹兰就见到了冉婉,“回来了。”
冉婉回娘家了,最近一些日子齐氏身体不舒服。
冉婉,“嗯,奶奶回主院?”
“是啊,文月刚睡着,你也累了回去休息吧。”
冉婉伸出手去扶着奶奶,“我送奶奶回去再休息。”
竹兰拍了拍冉婉的手,“你的手怎么这么凉?”
冉婉也没多在意,“可能是最近休息不好,过一阵子就好了。”
竹兰知道齐氏为什么病了,齐氏是和大儿媳妇生气,冉婉的堂嫂水氏好不容易怀孕了,结果被气的早产,孩子生下来弱的很,闹开了,齐氏就气病了。
竹兰问,“你奶奶可好些了?”
冉婉苦笑了下,“已经好多了。”
只是心里依旧有气,大伯母想要嫡孙,说大嫂能怀孕就是生子方子的功劳,要给大嫂吃生儿子的方子,大嫂难得硬气,结果大伯母也是厉害,都八个多月快九个月了,愣是买通了大嫂身边的丫头送汤药,被大嫂身边的婆子发现,恼了起来,气早产了。
户部,周书仁正与王大人喝茶,“你我公事几年,我是真舍不得你离开。”
王逸拿着茶杯,“下官来户部,大人是知道下官不会久待的,现在有了合适的人,下官也到了离开的时候。”
周书仁是真不舍,王逸事不多,办事效率还高,很多的事邱延不行,他都丢给王逸,这两年他能这么轻松,王逸真的是好下属。
周书仁,“休沐的时候请你喝茶。”
王逸,“好。”
他这次要离京去南方,正三品升为从二品,这是好事,等回京就是正二品,这是他的机会。
第1329章 聪明人
周书仁有些羡慕王逸,王逸还能出京,他彻底没机会出京,又想到太上皇,自从航线打下来后,太上皇就过去了,一把年纪还上船舰出海转了一圈。
周书仁还有太上皇出海的画,太上皇送回来显摆的。
王逸突然开口,“大人的孙子明腾世子,出去有几个月了吧。”
周书仁,“为何问他?”
王逸笑着,“我以为今年能吃上喜酒,现在看来是吃不上了。”
周书仁解释道:“他要等到明年成亲。”
自家孩子在古代都算得上晚婚一波的,秋日乡试后,玉露出嫁,明年夏日是明腾成亲,这两年孙子辈接二连三的成亲。
王逸,“听说出使的船队快回来了。”
周书仁嘴角上翘,“嗯,算着日子顺利十天左右就能到平港。”
“恭喜大人了。”
此次回京,一定会升官,四年异国他乡不是谁都能忍受的,而且他属于知道内幕多的人,周家次子功劳最大。
周书仁摸着胡子,次子的仕途一直带着危险,他担心的同时又骄傲次子凭借自己去拼搏,现在平平安安的回家,周书仁为儿子自豪。
古家,玉霜挺着肚子,已经六个月了,看着时常过来的娘,“娘,夏日热您不用这么辛苦的过来,我时常回去就好。”
赵氏瞪眼,“你自己什么情况不知道?我在家里也没什么事,你就别操心我了。”
玉霜心疼娘,爹为了这个二房时常不在家,这一次更是一走就是四年,娘的寄托都在他们姐弟身上,自从她怀孕,娘的所有注意力到了她肚子上。
玉霜,“爹要回京了,您不准备下?”
赵氏将小鞋做好,“我准备什么,都是老夫老妻了。”
她不年轻了,丈夫不在家,她也不喜欢打扮自己,闺女成亲后,她更是怎么稳重怎么打扮自己。
赵氏去年是真忙,她第一次嫁女儿,丈夫不在家,哪怕有嫂子弟妹们帮忙,她还是忙飞了,女儿出嫁的时候她是最充实的,闺女出嫁后,得了,她整个心都空落落的,直到闺女怀孕。
玉霜一听,只能转了话题,“娘,玉蝶最近可乖?”
赵氏,“她乖的很。”
玉霜,“……”
自从娘下了狠心约束妹妹,妹妹撒娇不好使了,娘这两年盯的也特别的紧,玉蝶的确沉稳了不少。
赵氏压低声音,“你婆婆还在庄子上住着?”
自从闺女嫁过来,胡氏没两个月就搬去京外的庄子住了,走的特别的利索,闺女的婆媳问题一点都没有。
她现在想见胡氏都难。
玉霜也无奈,她真不怕婆媳问题,何况婆婆心里有数,“婆婆喜欢种果树,她在庄子上过的自在,我们过去陪她,她都觉我和相公烦。”
相公和她说,婆婆为了相公困在偌大的府内,相公中举买了丫头婆子,婆婆能来往的人依旧少,婆婆其实一直等着相公成亲,还撒手去庄子过自己的日子。
赵氏失笑,“当年我就怕寡母难相处,接触后你婆婆是真聪明人,她撒手的利索,你和你相公就要归周家管。”
玉霜,“婆婆如果不聪明,相公也不会教导的这么好。”
赵氏点头认同,“那倒是。”
玉霜想到婆婆在庄子和附近的农户来往,那是她没见过的笑容,婆婆是真的喜欢庄子的生活。
翰林院,明云出来放放风,摸了摸腰间的荷包,正巧被从宫内回来的昌智看到。
昌智,“你又答应文月要买什么?”
“她喜欢玉雯镂空金丝镯子,玉雯给她,我又给送了回去,想给她买一个。”
昌智对闺女的首饰了解的不多,因为闺女的首饰太多了,娘子豪的很,每年买的首饰太多,“一个镯子,玉雯是姑姑给侄女,你还给送回去,让我说你什么好。”
明云摇头,“玉雯首饰再多,那也是玉雯的,我不能因为玉雯首饰多就不在意,也不能因为文月年纪小就纵容,孩子小不是理由,我要告诉她不能随便要东西,我们有银子可以自己买,没有银子就慢慢的攒。”
昌智沉默,好吧,他是不会教导孩子的,儿子听话,至于闺女有娘子教育,娘子见多识广,闺女学会够用一辈子,他好像很少管孩子,“四叔我不如你。”
爹亲自教导的就是不一样,明云的品行影响着弟弟妹妹们。
明云不好意思,“都是爷爷教导的。”
这是爷爷塑造给他的三观,他一直这么教导弟弟妹妹。
昌智道,“长子长孙太累了,还好我排第四。”
明云,“……”
周家,竹兰带着清雪整理出给玉露的嫁妆,每个孙女都是差不多的,她不可能准备一模一样的,一样的古董就很难寻,只要核算的银钱差不多就好。
周家的古董不少,南方抄家的时候,处理了太多的古董字画等,因为数量多,竹兰也买了不少,为的就是做陪嫁用的。
竹兰到了装银子的库房,当年捞了一把银票,这几年也陆陆续续的换成了银子或是金子存起来。
竹兰手里也有不少的银票,都是这几年产业的收入。
回到屋子,竹兰对清雪道:“派人都搬去大房。”
清雪,“是。”
竹兰算着大闺女回家的日子,快了,姜笃今年要参加乡试的,这两年大女婿的游记越来越出名,随着名声大了,大女婿的画水涨船高。
去年玉霜成亲,大闺女送的添妆中就有大女婿的几幅画。
下衙门的时间,明云对四叔道:“我自己去就可以。”
昌智摸着荷包,“我也许久没给玉雯买礼物,一起。”
明云心道,四叔什么许久没买过,四婶将家里一把抓,四叔什么心都不用操,除了玉雯的生辰,四叔根本就没给买过礼物。
昌智被看的不自然,咳嗽一声,“走了。”
马车行驶一会,昌智突然道:“今年温家四公子也要参加乡试,这两年温家只知温家四公子!”
明云,“嗯。”
昌智拿着扇子,“温家日后热闹着呢!”
到了首饰铺子,一下马车,明云就看到对面的温瑢,还真是念叨什么来什么。
第1330章 昌智是周家男人最羡慕的存在
明云见温瑢要走过来,拉着四叔转身进了首饰铺子,呸,他才不要和温瑢交流,温瑢拿他当对手,他烦的不行,每次见了都不自在,却因世家见面的次数还真不少!
温瑢见周明云进了首饰铺子,脚步顿住,思考几秒果断转身离开。
首饰铺子,昌智等掌柜的拿镯子,小声的道:“他没跟上来。”
明云,“嗯。”
昌智眼里都是笑,自家侄子是真烦温瑢,“他怎么就盯上你了。”
明云也纳闷,他又不是状元郎,他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四叔,你带的银子够吗?”
昌智拍了拍荷包,“放心,我的荷包没少于过两百两。”
明云,“……”
他就不该问,自家四叔荷包一直是家里男人中最鼓的!
下衙门,周书仁到家就见妻子正对着账本,“还不到入账的时候,怎么对上账本?”
竹兰抬起头,“我闲着也是闲着,就对下账本。”
周书仁先洗了手,夏日穿官服不舒服,“我先去洗个澡。”
“好。”
等周书仁出来,竹兰手里的账本已经收了,周书仁坐下吃着冰镇的西瓜,“爽。”
竹兰瞪眼,“空腹吃冰西瓜,我看你的胃又舒服了。”
周书仁赔笑,“我就吃一块不多吃。”
竹兰示意丫头将西瓜都端走,才道:“今日老大媳妇对了玉露的嫁妆,我也将咱们给的嫁妆送去了大房。”
周书仁吃完西瓜,擦着手道:“一转眼,当年的小丫头都长大了,一年嫁一个。”
竹兰也感慨,刚来的时候,两个丫头都是粉团子,现在都到了成亲的年纪,“明年还有明腾。”
周书仁道:“可不只是明腾,姜笃年纪也不小了,江家的姑娘比姜笃大,再不成亲,还不知道传出什么流言。”
竹兰揉着额头,“是啊。”
大闺女和大女婿很少留在京城,她都没机会和闺女好好聊聊孩子的亲事。
周书仁感慨着,“儿女都是债。”
几日后,最先回到京城的是雪梅一家,现在双胞胎也跟着到处跑,京城就剩下姜缪和最小的姜磊。
竹兰看着黑了不少的闺女,“你还知道回来?”
雪梅赔笑,“娘,我给您带了不少特产。”
竹兰哼了一声,大闺女越来越待不住了,“姜笃的亲事,你和女婿有什么打算,江家姑娘比姜笃大,已经不能再等了。”
雪梅,“您不提我也正想与您说,姜笃的亲事在乡试后,您看如何?”
竹兰愣了下,“这不是和玉露差不多的日子?”
雪梅点头,“如您说的江家姑娘比姜笃大,已经不能等过年,我就想着乡试后,这次我们和姜笃一起回去。”
竹兰又问,“缪儿呢?”
雪梅真不想嫁女儿,“明年,您也知道沐辰,不对,现在是沐帆了,他也参加今年的乡试,所以那边的意思明年。”
沐辰童生试改的名字,因为与皇上的名字里有同音的字,就改成了沐帆。
其实本朝并不忌讳这些,只是江家更小心,索性直接改了。
竹兰,“你们什么时候走?”
“聘礼要准备一些日子,大概半个月后走。”
“正好,你二哥也回京了。”
雪梅惊喜,“二哥要回京了?”
“嗯,算着日子十日左右。”
雪梅也担心二哥,因为明山的去世,她还做了好几日的噩梦,“我回来的还真是时候,既然二哥回来了,我也不急着走,在京城多住一些日子再走也不迟。”
“你心里有数就好。”
母女二人聊着天,主要是雪梅说,竹兰是听众,雪梅说着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竹兰自己去不了,只能听故事,正听的起劲,清雪进来。
“何事?”
清雪道:“冉家来人送信,说明云公子又要当爹了。”
竹兰一听,“前几日我就觉得婉儿有些不对,原来是有了。”
雪梅高兴的接话,“这两年咱们家的喜事不断呢。”
竹兰问,“冉家可说什么时候回来?”
清雪回话,“等一会能回。”
竹兰示意清雪去请大夫过来,又将消息告诉李氏。
冉家,冉婉靠床坐着,现在奶奶在地上,她反而躺在了床上,冉婉还有些头晕,缓了一会才好一些,“奶奶,我没事。”
齐氏听到婉儿在府门口晕倒,她真吓到了,怎么还躺的住,“你这孩子就是犟,我说不让你回来了,你还回来受气。”
她觉得婉儿心里憋着火,又休息不好,加上怀孕才昏倒的。
婉儿,“奶奶,大嫂也不是有心的。”
受了刺激,说话就有些口无遮拦,她真没往心里去,都是当娘的人,她能理解大嫂。
齐氏,“一会我让人送你回去,日后没事就别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