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5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书仁端了小碗,吃了一口,熟悉的感觉,虽然古代的面粉没有现代的白,但是味道没差多少,真怀念啊,白水煮挂面配咸菜的日子。
太上皇心思敏锐的人,“书仁吃过?”
周书仁这个古代身子可没吃过,来古代这么多年家里有了下人,他吃的都是现做的面条,“没有,臣记得好像唐朝就有记载。”
太上皇点头,“书仁所知甚广,的确有所记载。”
周书仁放下碗筷,“面条好吃方便,只是不适合做军粮,一两次改善还可,长久当军粮不可。”
太上皇笑着,“朕知道。”
虽然不插手政事,他对全国的粮食产量也清楚,高产的种子需要一代代的培育,现在成果甚微,没有高产的麦子别说军粮,百姓能吃起的都不多。
周书仁心想要不要提醒太上皇,给一些提示,随后打住了想法,他不能什么都给提示,太上皇愿意研究,那就让太上皇研究。
转眼就到了回门,回门礼不是竹兰准备的,荣裕愓亲自准备的回门礼。
李氏没能亲自准备回门礼,心里有些不是滋味的道:“今日我才体会到明腾姓荣。”
“我以为你早就体会到了。”
明腾成亲在荣宅,成亲当晚住的也是荣宅,等见过荣裕愓,明腾小两口才过来。
李氏,“……娘说的对,我早就体会到了。”
只是一直忽略,今日忽略不了了。
竹兰,“后悔了?”
李氏摇头,“娘,我没后悔,我们给不了明腾更好的未来,明腾现在拥有的,都是因为姓荣。”
“嗯,脑子还清醒。”
李氏无奈了,“娘,我什么都明白。”
竹兰想了想道:“你对刘佳不用区别对待,她始终是你儿媳妇,你该怎么当婆婆就怎么当婆婆。”
李氏心里正琢磨呢,现在有了婆婆的话心里有底了,“儿媳知道了。”
刘家,刘佳下马车见到爹娘,眼睛有些红了。
马氏见闺女气色好,提着的心终于放到了肚子里。
刘荆对着明腾道:“我们去书房。”
明腾的身份接触的层次不一样,哪怕老丈人严肃脸,他也不怕的,还笑着道:“好。”
刘荆心塞了下,女婿身份高就是不好,岳父的架子都难摆,有些泄气的道:“这边。”
马氏则是拉着闺女往院子走,等回了屋子,才问,“有没有人难为你?”
刘佳,“娘,您将心放到肚子里,没人难为我。”
马氏想了想道:“你相公是过继出去的,你也要多孝敬你婆婆,万不可以为过继就是两家子。”
刘佳心里清楚,见太爷爷的时候,太爷爷就敲打过她,“娘,我心里明白。”
“你能明白就好,其他的几房都好相处吗?”
刘佳笑着,“好相处,二婶和四婶都是好相处的人。”
马氏这回彻底放心了,感慨道:“周家的后宅清静,你嫁过去享福了。”
书房,明腾和岳父相对无言,明腾坐了一会有些不自在,“爹,您有什么话要嘱咐小婿?”
刘荆本来有不少话要说,可面对明腾后,想好的话总觉得说出来味道不对,“你日后多照顾佳佳。”
明腾沉默了,想想大哥怎么说的,冉老爷子没少叮嘱大哥的,他白询问大哥求经验了,“小婿会对娘子好。”
刘佳两个哥哥对视一眼,得了,虎头蛇尾的谈话。
第1399章 离京
淮州,昌忠等马车停下就迫不及待的下了马车,雪晗,“你慢点。”
吴鸣见到昌忠笑着上前,他是真想念昌忠,这孩子在吴家住的久,跟他亲弟弟没有区别,搂过昌忠,“高了,壮实了。”
昌忠给了吴鸣哥一个大大的拥抱,“我长大了啊。”
吴鸣等秦王下马,见礼道:“臣见过秦王殿下。”
容川扶起吴鸣,“无需多礼。”
吴鸣伸出手道:“秦王殿下里面请。”
“好。”
容川回头见娘子和宋氏走过来,这才带着昌忠进宅子。
容川打量着宅子,“宅子很雅致,景色不错。”
吴鸣拉着昌忠,“当初买下就是因为景色不错,殿下一路辛苦了,我先带殿下休息。”
容川回着,“我们走得慢不辛苦,今日休整一日,明日启程,等回转过来接昌忠,你多看着他一些。”
吴鸣揉了揉昌忠的脑袋,“殿下放心,我有很多课业要考他,他没机会到处走。”
昌忠挺了挺小胸脯,他才不怕考,“我在京城没落下课业。”
“那好,等明日好好的考考你。”
昌忠,“好。”
次日,竹兰亲自去了姜家,她一直惦记闺女,明腾成亲闺女的气色也不大好。
到了闺女的院子,竹兰就闻到了药味,叹口气,当娘的担心儿子,这是心病,因为双胞胎,雪梅憔悴不少。
雪梅正躺着,“娘,您怎么过来了。”
竹兰示意雪梅回去躺着,“我担心你。”
雪梅叹气,“让娘担心了,我最近好多了,已经不怎么做噩梦了。”
她担心两个儿子,开始一直做噩梦,她不是梦到其中一个儿子死了,就是两个儿子都死了,最近渐渐想开了,噩梦也少了。
“你爹向皇上询问过双胞胎,皇上说有两个孩子消息会告诉你爹,现在事已成定局,你多想想好的,或是多想想等双胞胎回来怎么收拾他们。”
雪梅,“娘,我不仅是为了双胞胎,还有缪缪,缪缪过几日也要走了,我这心里不舍。”
竹兰理解,缪缪嫁人要跟着相公走,日后沐帆在哪里,缪缪在哪里,玉霜也是如此,要跟着流枫走,什么时候回京谁也说不好,进京难。
古代的交通太不便利,嫁出女儿想回家太难。
竹兰陪着闺女说了一会话,姜升回来竹兰就走了,今年雪梅两口子哪里也不去了。
流枫家,赵氏帮着闺女清点行李,“厚衣服多带一些,你带的太少了。”
玉霜看着两箱子的厚衣服,“娘,已经带的够多了,如果不够再添置。”
赵氏想了想,“那就多带几张皮子。”
玉霜头疼,“娘,我们带了太多的行李。”
婆婆让带的,娘送来的,已经严重超了原定的车辆。
赵氏坐下不吭声,眼眶红了,“你们去章州,日后流枫还不知道调任到哪里,要是一直离京城近还好,如果是远地方,娘几年都见不到你一面。”
玉霜能怎么办,“我带着,我都带着。”
赵氏不是装的,她是真难受,“你在外地要多照顾好自己,有什么难事就给你爹写信,你爹办不了还有你爷爷,受了欺负别忍着,咱家现在有底气。”
玉霜的眼睛也红了,抱着娘,“娘,我会照顾好自己,我出门在外不会给周家丢人,您和爹放心,我不会受气的。”
赵氏擦了擦眼睛,“等你爹攒些假日,我们去看你。”
“好,等孩子大一大,女儿也时常回来看您和爹。”
赵氏心里好受不少,从荷包里拿出几张银票,“这是娘给你的,你到了章州别省着。”
玉霜一看都是大面额的银票,五百两的面值,一共四张两千两了,忙推着,“娘,您已经给我准备不少东西了,这银子我万不能要的,娘,我们有银子,您的银子我不能要的。”
她的嫁妆已经够厚实了,古家的家底不厚实,可主子少,一年花销还能攒下不少银子,她真不缺银子。
赵氏,“这是我和你爹的心意。”
玉霜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不行,不行。”
赵氏只能收回来,心里想着等闺女走后,她再送一些东西去章州。
随后的几日,玉霜随着流枫去章州,随后是姜缪和沐帆回周家村。
京城的大事,太子离京,齐王护送,一同走的还有一些世家的公子,明瑞跟着一起走了。
二房一下子离开两个孩子,心思重的赵氏直接病倒了。
因为赵氏病倒了,玉蝶管理起了二房的事情,还要照顾娘和幼弟,玉蝶肉眼可见的成长着,比以前更稳重,也有了担当。
赵氏欣慰的同时,又反思自己操心太多,什么都面面俱到,让玉蝶太依赖她,思索等病好了,她要适当的放手。
竹兰来看赵氏,“不错,气色好多了。”
“大夫看过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竹兰笑着,“这几日玉蝶做的不错。”
“这几日多亏了她。”
竹兰没见到玉蝶,“玉蝶呢?”
“天气渐暖,玉蝶觉得我们二房的花太素了,她想换一些喜气的花回来,去花铺了。”
竹兰道,“你这次病来得急,吓坏她了。”
赵氏喜欢淡雅,玉蝶觉得不吉利,
赵氏,“我管的多这丫头嫌烦,现在知道娘有多重要了。”
“有娘的孩子是宝,她性子活泼都是你们惯的。”
花铺,玉蝶选的都是艳丽的花,决心将二房打扮的喜庆,一口气买了不少花,马车都装不下了。
一辆辆的马车很吸引人,看热闹的人不少,知道是周家马车后,以为要办宴席。
柳源博今日上街是因为郁闷,他本想结交周明瑞,结果周明瑞出京了。
车夫道:“公子,前面过来不少马车,我们要等一会。”
柳源博心不在焉的回着,“好。”
他要想想去结交周家的谁,突然注意到周家马车,看着拉花的马车,愣住了,周家怎么买了这么多的花?
柳源博示意小厮去打听,小厮回来的很快,“周三姑娘买花回去栽种。”
哎呦,花了不少银子呢!
柳源博手抓紧了荷包,不心疼,对,他不心疼。
太子出京的队伍,队伍走的并不快,齐王听到汇报,眼底玩味,离京有几日,终于有人忍不住出手了,“传令下去,今日我们在溪县休息。”
第1400章 上官琉
下衙门,周书仁回府没在主院见到媳妇,一问才知道,媳妇在明云的院子看重孙,等他换好衣服,看了两篇文章媳妇才回来。
竹兰一脸笑的进门,“直轩这孩子可精神了,好像认识我似的,一见到我就哦哦的喊着。”
周书仁,“他一个没出月子的孩子,怎么可能认识人,这都是你的心理作用。”
“你就不能让我高兴高兴?”
“能啊,我正有好消息要告诉你呢,你最关心的消息。”
竹兰急着问,“可是双胞胎有消息了?”
周书仁点头,“嗯,我不仅有他们的消息,还有他们写回来的平安信。”
“信在哪里呢?”
“双胞胎给他们爹娘的信,我让慎行给姜升了。”
竹兰阿弥陀佛的念叨着,“平安就好,现在有消息了,大家都能安心。”
周书仁放下书,盯着媳妇合着的双手,“我发现你现在越来越喜欢念阿弥陀佛了。”
“上了年纪就习惯念上一句,寄托,心里寄托。”
周书仁拉着媳妇坐下,“皇上没跟我说明白,只告诉我双胞胎现在很安全,不过也暗示我,一两年他们是回不来了。”
“这两个糟心孩子,等他们回来一定好好收拾他们一顿。”
周书仁笑着,“嗯,我已经想好怎么收拾他们。”
“怎么收拾?”
“让他们倒着被文章,错一个字打一板子。”
竹兰,“……好。”
她现在是不是该担心双胞胎会挨多少板子?
次日,宫内的女官到府上,“夫人,宫内只有公主和郡主,皇太后的意思太冷清,所以选几家小姐进宫小住几日,每家一位小姐,明日会有女官来接周小姐。”
竹兰,“嗯,明日会等候女官到来。”
女官还要去别家通知,没待一会就离开了。
竹兰叫来了几个儿媳妇,说明了女官的来意,“你们的意思呢?”
大房已经没有闺女,李氏没发表意见,反而看着二弟妹和四弟妹。
赵氏不想闺女进宫,自己闺女自己知道,想了想道:“我听娘的。”
苏萱直白多了,“娘,玉雯这丫头懒得很,她不合适进宫。”
竹兰已经明白两个儿媳妇的意思,她心里也觉得玉蝶和玉雯不合适进宫,这两个孙女太有个性了,宫里是什么地方,但她是婆婆,她需要一碗水端平,所以才会询问。
竹兰,“玉宜的性子最合适,只是玉宜快到了定亲的年纪,玉宜不合适,玉娇这孩子和琳熙年纪相仿又玩的好,优势在于年纪小,如果有问题可以拿年纪说事,玉娇这孩子娇憨也精明,就选玉娇进宫几日。”
她心里还有思量,皇太后早不选晚不选,为何突然选姑娘进宫小住,这背后有什么思量?反正不管如何,周家姑娘都是安全的,周家不与皇室再结亲这步棋走的明智,但也要提防别被人利用。
李氏道,“娘分析的是,玉娇的确最合适。”
赵氏接话,“明日就要进宫,需要给玉娇带些什么?”
苏萱,“多带一些银子,宫内的小鬼多,银子大方一些没人敢小瞧了。”
竹兰叫来清雪,让清雪去换一些碎银子回来,家里都是大额的银锭子,放在荷包里不方便。
随后竹兰又拿出过年剩下的金瓜子和银花生,装了两个小匣子。
李氏几人因为董氏不在,李氏这个大伯母准备了一些银票,赵氏准备了一些精巧好打赏的首饰,还有一些精致的荷包等,苏萱给准备了名贵的首饰,不会让人小瞧了。
竹兰这边还准备了其他的,人靠衣装马靠鞍,宫内最不缺狗眼看人低的宫人,看衣服首饰下菜碟的人太多。
她又派人打听了还有谁家姑娘进宫,宁侯府的姑娘,温家姑娘等,进宫的还真不少,有八家之多。
溪县,齐王没有启程的意思,对着太子道:“这一次出行游历为主,行程不急,太子殿下可到处看看。”
太子心里翻白眼,他才不信皇叔停留溪县的理由这么简单,目光看向窗外,溪县是富饶的县城,县城人来人往的,能看到进城的百姓,摊贩的叫卖声,显得街道十分的热闹。
这次出行没大张旗鼓,伪装成了商队,现在全国商队十分的多,并不太显眼。
太子站起身,“那孤就四处看看。”
齐王眯着眼睛,太子对他还真放心,真不怕他动别的心思,随后干了杯中的酒,他是出来随太子出行,整个齐王府都在京城,他要是真敢有什么动作,不用皇上动手,父皇都能灭了他。
太子要出门,这次跟着来的公子一直关注着太子的动静,明瑞翻看着书,没想竞争跟着出去。
别以为女人之间斗争多,这次出行明瑞长见识了,各家互踩精彩极了。
明瑞正看书,太子的贴身侍卫敲门,“明瑞公子,我们公子有请。”
明瑞,“……”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他还稳得住,出京几日,太子第一次见他。
明瑞到的时候,太子身边已经站了两位公子,一位是温家,一位是上官家,都是和太子有关系的,温家是母族,上官家是未来的妻族,加上他这个和皇室有亲的,很好,剩下的公子没有竞争的机会。
明瑞没见礼,在外面为了隐藏身份,礼数就免了。
太子笑着,“表哥,我们就等你了。”
明瑞心惊了下,好吧,算着身份,他的确是表哥,动了动嘴角,“我来晚了。”
表弟,他是真叫不出口。
温煦嘴角微不可见的抽动下,他才是太子正经百倍的表哥,刚才太子喊他表哥可没这么热情,目光看着周明瑞深沉了不少。
上官琉似笑非笑的扫了一眼温二公子,这位温家二房的嫡长子,父亲告诉他尽量不要和温家多接触,瞧瞧太子的态度,的确不能多接触。
太子好像没看到几个公子间的打量,打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