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

第546章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546章

小说: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453章 管家
  一转眼就是七日,明腾从平港回京,从平港带回来不少海鲜。
  竹兰询问,“换的?”
  现在高级的海鲜留着换粮食,明腾带回来两大筐。
  明腾点头,“孙儿用两车的米和五车的稻糠换的,孙儿选的都是自家爱吃的几种海鲜。”
  竹兰呼出口气,就怕明腾直接拿回来,现在都盯着粮食,能小心还是小心的好,自家不差换海鲜的粮食,“这几日市面上的粮食涨价了。”
  明腾坐的离奶奶有点远,他知道自己身上的味道,“今年的银子没有往年值钱了?”
  竹兰也知道,粮食的短缺,物价的上涨等,银子的购买力下降了,朝廷有金矿也不敢投入到市场,就怕造成更严重的通货膨胀,见孙子有些憔悴,心疼问:“你能休息几日?”
  明腾和旭琛商量,他们一人七天,不用两个人都在平港,轮着来都能休息,“孙儿能在家待七日。”
  “正好给你补补。”
  “谢谢奶。”
  明腾又坐了一会就回自己的院子,太爷爷跟他爹去庄子了,他心里一动想带着娘子去庄子住几日。
  回到院子就见娘子坐在窗边发呆,“想什么呢?”
  刘佳惊喜道:“回来了。”
  “嗯。”
  刘佳闻到相公身上的味道,胃里有些翻腾,她没忍住干呕了起来,这可高兴坏了陪嫁的婆子丫头,紧忙让人去请大夫。
  明腾,“胃里不舒服?”
  “可能是吃错了东西。”
  刘佳没往怀孕上想,她的月事一直很准。
  大夫来的很快,仔细诊脉后道:“脾胃虚,最近要多养一养脾胃。”
  刘佳心里知道没怀孕,还是忍不住期待,大夫走后就没了精神。
  明腾反应过来了,“你急着要孩子?”
  “大嫂进门没多久就怀孕,我进门快一年连个动静都没有,太爷爷年纪大了,一直盼着荣家有后,我心急。”
  明腾坐下道:“孩子是缘分,该来的时候就来了,我与你说,你可不许吃什么生子的方子,咱家最忌讳这个。”
  刘佳没动吃药的心思,是药三分毒,她也怕,“我记下了。”
  明腾,“明日我们去庄子住几日,我好好陪陪你。”
  “真的?”
  “真的。”
  刘佳眉开眼笑了,自从嫁过来,相公就没好好陪过她。
  章州地界,章州离京城不远,如果不是雪天的影响,昌义走的更快。
  进入章州,昌义没事就看窗外,赵氏缩在厚厚的披风内,“外面都是雪有什么好看的。”
  “我就看看。”
  “这天真冷,冬日出行太遭罪了。”
  哪怕马车做了改造,保暖效果还是不好。
  昌义,“今年冬日的确冷。”
  赵氏心疼闺女,“女婿管理的地方什么都缺,苦了闺女和外孙。”
  昌义沉默了,爹没科举的时候,自家的日子也清苦,这才多久啊,他们已经回不去清苦的日子。
  马车突然停了下来,昌义询问,“怎么了?”
  骑马的护卫过来,“前面有百姓拦车乞讨。”
  昌义,“多吗?”
  护卫心生不忍,“只有一户带着孩子乞讨,小的三岁左右,孩子已经冻的嘴唇发青。”
  昌义皱着眉头,拢了拢厚重的披风,“我去看看。”
  等昌义走到前面,护卫已经在救治孩子,孩子身上披着护卫的披风,小脸发青呼吸十分微弱,好像随时会断气一样。
  雪地里跪着三十岁左右的夫妻,身后还有几个年纪大一些的孩子,每个孩子冻的身子都打晃,孩子们穿的袄是稻草填充的,一点不保暖,鞋子也是如此,这么跪在雪地里,孩子们冻的膝盖生疼也忍着没吭声。
  男孩子火气旺一些还好,女孩子这么冷的天冻着,活下来嫁人也没好日子。
  昌义想过贫困州今年难熬,亲眼看到后叹气,示意小厮将护卫休息的马车整理出一个,先让这一家子暖暖身子,如果他不管,今日的温度会冻死人,哪怕没冻死也会感染风寒而死。
  这一家子的前路只有死。
  京城宫内,周书仁心累,他这个朝廷管家什么都操心,接过齐王统计的数据,“这么少?”
  齐王叹气,“百姓家中存粮不多,入冬后禽类大部分都杀了省粮食,剩下禽类有的是等过年杀了吃,有的是留着明年下蛋补贴家用,至于猪羊等大一些的活物,入冬基本都杀了。”
  周书仁,“……看来要在南方养了。”
  齐王,“发大水怕瘟疫,南方也杀了不少牲畜。”
  周书仁放下数据,“那也要养。”
  皇上道:“那就安排下去。”
  周书仁只提供思路,不管后续,后面有懂的人管理。
  太子开口道:“有国外使臣想要换鱼饼。”
  周书仁侧目,“拿什么换?”
  太子道:“拿药材换。”
  周书仁没吭声看向皇上,皇上见都看他,开口道:“今年冻伤染病的百姓很多,朕觉得可以换一些药材。”
  周书仁想到药材就心疼,好不容易攒的家底,现在全没了,开口道:“臣觉得可以换。”
  太子继续道:“还有一国拿木材换鱼饼。”
  周书仁心道,太子说出来是皇上授意的,可见皇上想换木材。
  皇上背着手,“一棵树成才需要多年,这些年船舰的建造与出售,已经消耗了太多木材,朕觉得可以换。”
  这几年也购买过外国的木材,可船舰出售价格造成外国的木材价格涨了不少,现在能用鱼饼换,他觉得合算。
  周家,竹兰翻看着账册,这个月的花销有些大,最大的花销是暖棚,庄子一直有暖棚,却没大规模的建造,今年她和周书仁都有不好的预感,让老大去庄子多建一些暖棚。
  雪梅,“娘,我公婆也打算建一个暖棚。”
  “他们怎么想建暖棚?”
  “公婆想种一些菜,有暖棚也能早熟一些,公婆觉得明年菜能卖不少银子。”
  竹兰失笑,“你公婆这几年一直种菜,他们也是有经验了。”
  “嗯,每年公婆就盼着开春,他们开春种的菜能赚不少银子。”
  竹兰想到姜缪,“缪缪在老家可好?”
  雪梅,“我想起来就来气,大伯几个不敢给我们写信,一直缠着缪缪,让缪缪帮着说情。”
  “你婆婆怎么说?”
  “公婆在我面前没少骂大伯几个,老太太的心思想让我们撒气,我就装不明白,这一回谁说情都不行。”
  竹兰道:“你心里有数就好。”


第1454章 捐粮
  章州境内,昌义没办法赶路,一会的功夫大雪飘了下来,马车上还有要冻死的一家子,只能找个镇子停留。
  镇子不大,只有一家客栈,客栈是院落,大雪天客栈也没客人,昌义直接包了客栈。
  屋子烧暖和,里面的用品全换过,玉蝶和弟弟才下马车进屋子。
  客栈是炕,烧的热乎乎,玉蝶坐在炕上问,“娘,救的一家子怎么样了?”
  赵氏边给小儿子换衣服边道:“我也不知道,哎,这一家子要是没遇到我们,这大雪天会冻死。”
  客栈的窗户不是玻璃的,屋子里的光线很暗,玉蝶看不到外面的风雪,只能听到风声。
  玉蝶缩了下脖子,“娘,章州的百姓太穷了。”
  赵氏叹气,“是啊,如果不是没活路了,怎么会带着一大家子拦马车。”
  这让她想起自己逃难的时候,看不见活路,进退都是死,不如闯一闯。
  昌义开门进来,“你们娘几个聊什么呢?”
  玉蝶给爹倒热水,“爹喝水暖暖身子。”
  赵氏,“我们聊救的一家子。”
  昌义接过茶杯暖手,“一家子缓过来了,大夫已经检查过全是冻伤,如果没遇到我们,这一家子只有死路一条。”
  他是朝廷命官不能见死不救,又叹气,这缺粮又寒冷的日子,今日是他见到了,他看不到的地方死的人更多。
  玉蝶问,“爹,你怎么安排他们啊?”
  昌义道:“这一家子冬日分家出来过,家里没分到多少粮食,住的地方是草棚子,我送他们回去,他们也是死。”
  赵氏愣了,“分家没给别的?”
  昌义摇头,“这里贫困家家日子都难,分家能分到粮食已经不错,不过,分家也的确偏心一些,这一家子粮食吃没没活路才会拦路,已经拦路一日,今日遇到我们也是幸运。”
  顿了下继续道:“我准备在章州买庄子,将这一家子安排到庄子里干活。”
  他见得太多是否说实话,他一眼就能看清,这一家子是老实人,否则他也不会安排,见多了生死,他的心硬的很。
  次日京城,明瑞下学目不斜视的往自家马车走,被无视的柳源博牙疼了。
  明辉凑过来,“你怎么惹到三哥了?”
  柳源博不想说,小舅子也没几个好的,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主,“三哥要去哪里?”
  明辉没问出来也不急,“三哥要去见上官公子。”
  柳源博叹气,他现在有银子花不出去的感觉也不好,亲舅哥不给他机会花,他觉得自己疯了,竟然觉得被亲舅哥坑银子是好事!
  明辉拉着柳源博不让走,“别走我们跟上去。”
  柳源博,“??”
  最后还是跟着一起去了酒楼,柳源博黑线,什么好奇上官公子,未来小舅子就是想让他请客。
  他们来的晚一些,等到楼上的时候,听到争执声。
  皇后顺利生产,虽然不是皇子,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嫡出公主,皇室第一位嫡出公主,温家近来顺的很。
  当然不能所有人都顺,温家二房没了官身,总觉的所有人都在嘲笑他们,温煦是此次事件的源头,成了温家二房的罪人,出来喝闷酒还遇到了最不想遇到的人。
  明辉飞快挤过去,温煦已经动手了,自然是打不到的,明辉只见三哥拉着上官公子躲开,温公子直接扑在了地上。
  哄笑,温煦的脸成了肝色,爬起来,“你们欺人太甚。”
  上官琉冷笑,“我们没招你没惹你,你拦着我们还出言挑衅,被怼后恼羞成怒动手,自己吃亏反而成了我们欺人太甚,温公子的嘴真厉害黑白随意颠倒。”
  明瑞接了话,“今日我们不跟你一个酒鬼计较,温公子还是回府醒酒为好,免得丢人传遍京城。”
  温家可没分家,丢人丢的是整个温家。
  温煦恨死周明瑞了,周家,周家,没有周家,太子会亲近温家,今年太子跟在周尚书身边,好像周家才是太子母家,太子多久没来温家了?
  温煦赤红着眼睛,酒又壮了胆子,听着耳边的笑声,眼睛越发红了,猛的冲过去用头顶人。
  柳源博吓了一跳,刚凑到未来亲舅哥身边,明辉几个都没动作,他反应过来上前挡了下,然后撞到了他的胸口。
  明瑞身手好本想让开,结果柳源博挡在面前,一声闷哼,明瑞扶住未来妹夫,不提未来妹夫身手渣,别说还挺感动的。
  明辉几个傻眼了,随后看柳源博的目光温和了许多。
  温煦撞的头晕,柳源博胸口疼的厉害。
  竹兰知道的时候,明瑞派小厮回来,他和弟弟们留在柳家吃晚饭,小厮下去后,竹兰叹气,今年太子跟在书仁身边学****越亲近周家,周家与温家越对立,现在已经能当街起冲突了。
  晚上,竹兰道:“今日的事日后不会少。”
  周书仁,“嗯,分寸还要把控好,一味的退让会让其他世家看不起咱们。”
  竹兰小声的道:“我倒是希望皇后能活的久一些。”
  皇后活着,皇上对温家不会留情,皇后要是早逝,皇上看在皇后的面子也会宽容几分,人死为大。
  周书仁摸着胡子,“皇后的身子骨不好,这就是皇上和太子心里的一根刺,皇后真早逝,皇上也不会宽容。”
  竹兰,“那我就放心了。”
  明瑞几个回来的很晚,昌义不在家,明瑞只能来找爷爷,他虽没惹温煦,却也和温煦对上。
  周书仁不在意的道:“没事。”
  明瑞起身,“爷爷,那我先回去了,您也早些休息。”
  “好,你也别读书太晚。”
  “嗯。”
  次日早朝,所有人的目光都看着温老大人,周书仁扫了一圈,嗯,温老大人这波的仇恨拉的满。
  温老大人好像察觉不到众人目光一般,“臣捐粮千石,秸秆等不算。”
  皇上眯着眼睛,这不是他授意的,他的确想过让世家捐粮,因为鱼饼没有行动。
  周书仁眼睛放光,温家大手笔,要知道今年的粮食产量低啊,虽然自家也会跟着捐粮,他却高兴,温家头起的高,别的世家也不好捐太少,这一刻温老大人好人!
  至于背后的算计,他才不管,户部有粮就行,真有算计也是皇上的事。


第1455章 悲伤
  早朝结束,温老大人第一回 先行一步,一改往日慢悠悠的走路方式,两条腿走的飞快。
  众位大臣自持身份没跑着追上去,只能看着温老大人跑了。
  周书仁看向温家的姻亲,挑了挑眉头,这是早就商量好的,温家虽然拉仇恨,却也赢得了一些好名声,人都是健忘的,温家已经收敛,日后好好经营名声,除了与温家有仇的,几年后人们只会记得温家的善。
  汪老爷子走过来,“书仁准备捐多少?”
  两家是姻亲,这事要通通气,免得相差太多两家的脸面不好看。
  周书仁伸出一个巴掌,“我比不上温家世家家大业大,我捐五百石。”
  这是他能拿出最多的粮食,自家的土地比不上温家。
  这几年媳妇陆陆续续买了不少地,都是在粮食大洲买的,否则他连五百石都拿不出来,哎,古代的粮食产量太低,低的他一看数据就头疼。
  汪老爷子摸着胡子,“温家捐的粮食是整个温家,你捐的是整个周家,还是你这个户部尚书自己捐的?”
  周书仁眯着眼睛,啧啧两声,他还真忽略了,“我自己捐,我几个儿子他们捐自己的粮食,老爷子,百姓缺粮食救命啊。”
  汪老爷子沉默了,他当官一辈子,他的心里百姓和家族,家族最重要,深深的看着周书仁,周书仁一路走来,大部分人看到的是周书仁的能力和运气,却忽视了周书仁为百姓做的事。
  这些年因为周书仁,推动了很多的政策,这些政策实惠的是百姓。
  汪老爷子笑了,“汪家也和你一样的法子捐粮。”
  周书仁侧头,“老爷子可没分家。”
  因为他和竹兰是现代来的,家里几房的产业,他们不插手,还会帮忙,各房都有自己的产业,几个儿子有底子捐粮,而汪家没分家,产业是集中在一起的。
  汪老爷子,“老夫已经拟定好分家的单子,会按照分得的产业比例捐粮食。”
  周书仁微微鞠躬,“老爷子大善。”
  汪老爷子可以像温家一样捐个整数,谁也挑不出毛病,像他的方法捐粮,会多捐出许多的粮,多出的粮食能救太多百姓的命。
  回到户部,邱延知道温家带头捐粮,随后发愁,“你说我捐多少好?”
  周书仁看向邱延,心里感慨,并不是每家都会经营产业,大世家会控制的商贾赚银子,田地产出的银子占比不高,捐粮并不会伤筋动骨,而邱延家花销的主要来源是田地和铺子租金。
  周书仁问,“你家的粮食卖了多少?”
  邱延道:“卖了一半。”
  家中还剩下一半的粮食,邱家的产业在他手里也没添置多少,他觉得自家过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日子还是很满意的,谁能想到今年全国粮食收成不好,娘子已经精打细算起来。
  周书仁拍了拍邱延的肩膀,“你量力而行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