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

第576章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576章

小说: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姐和我姐出门了。”
  姐姐嫌弃她太闹腾,怕带她出去一时半会回不来,她求也没用,亲姐就是不同意带她出去!
  玉雯有些精神了,“你怎么没跟去?”
  玉娇摊开手,“我姐不让呗。”
  否则,她也不会来找五姐,姐姐让她在家练琴,她已经将曲子记得很熟了,不想炼琴,她想去逛街。
  玉雯扒开玉娇的手,“别,四姐姐不让,我可不敢带你出去。”
  苏萱进来就听到这话,“正好我想去铺子一趟,你们随我一起去?”
  玉娇高兴坏了,“四婶最好了。”
  苏萱笑着,“你这丫头嘴最甜。”
  玉雯,“娘,我没同意一起去。”
  “反对无效,快去换衣服。”
  苏萱看着闺女的穿着就生气,这丫头为了睡回笼觉,穿的衣服简单的很,闺女的心思都花在怎么偷懒上了。
  等出府门已经小半个时辰了,苏萱一行先去了铺子,见了管事后,苏萱才带两个女娃逛街。
  玉雯一路跟着懒洋洋的,哪怕是阴天,天气也有些闷热,她讨厌逛街,她更喜欢放几盆冰,然后盖着薄被睡觉。
  玉雯觉得玉娇才适合当娘的孩子,玉娇和娘是家里最喜欢逛街的两个女人,瞧瞧二人一家家的逛,玉雯实在不想动了,“娘,前面有个茶铺,我在前面等你们。”
  苏萱有玉娇陪着,放过没精神的闺女,“去吧。”
  玉雯到了铺子,选了个靠窗户的位置,要了凉茶又有丫头扇风,舒服,瞬间精神不少。
  一盏茶的功夫,天空下起了大雨,街上的行人有打伞的,大部分没拿伞只能找地方躲雨。
  玉雯担心娘,又一想娘在铺子里也淋不到又安心的坐下等着。
  “周小姐。”
  玉雯回头,“宁公子。”
  很好,二人打过招呼都安静了。
  宁暝是进来躲雨的,没和周小姐坐一个桌子,选了旁边的桌子,叫了一壶茶,宁暝拧着眉头,见买的点心没被淋湿,脸上才有了一点笑意。
  玉雯听着雨声,“哎,催眠的很。”
  丫头站在小姐身后挡住了后面的目光,“等雨小一些,马车来接就能回府了。”
  玉雯,“嗯。”
  大雨来的快去的也快,雨小了,周家的马车过来了,苏萱已经带着玉娇上了马车。
  玉雯起身对着宁公子点下头,随后带着丫头出去,上了马车离开。
  宁暝想到娘不死心的打算,有些头疼了。
  京城接连下了几场雨,皇上刚念叨完今年的雨水不错,南方也没发洪水,今年是个平顺年,结果转天就有急报送入京城,胶州出现蝗灾。
  皇上脸上的笑模样没了,蝗灾啊,别说皇上了,周书仁也叹气,希望是蝗灾的规模不大。
  晚上回家,周书仁,“胶州是粮食大洲,几大上州粮食产量排前的,整个州的粮食啊,哎。”
  “如果养的鸡鸭多就好了。”
  周书仁,“因为缺粮,大部分的禽类都杀了,今年养的也不多,加上现在没办法大规模养殖,哪怕家家有鸡鸭也没用。”
  竹兰,“我记得蝗虫能吃?”
  “嗯。”
  竹兰,“抓吧,然后烘干了掺入玉米面也不错,就算不是人吃,也可以抓了喂鸡鸭等禽类。”
  周书仁笑着,“我已经和皇上提了。”
  “提了就好。”
  两口子担心蝗灾会牵连别的州,他们有些无能为力了。
  还好,胶州的情况并不太严重,虽然粮食产量减少,还是保住了一些,当然也可能是报喜夸大了说。
  这一日,竹兰见到了俞氏,惊讶的不行,俞氏病重,怎么还亲自登门了。


第1528章 自信
  竹兰有些认不出俞氏了,俞氏瘦的撑不起衣服,因为生病气色不好,也知道生病等人膈应人,所以抹了厚厚的胭脂水粉,尽量让自己气色好一些,坐的位置也离主位有些距离。
  竹兰倒是没那么多的忌讳,“我听宁暝说你的胃口不好,这是一些果汁,你喝些甜甜口。”
  俞氏紧绷的心弦松了,感激的道:“谢谢老夫人。”
  竹兰见俞氏喝了一口后,一杯直接喝了,可见是真喜欢,示意丫头再倒一杯,“喜欢就多喝一些。”
  “的确挺好喝的。”
  俞氏有些不好意思了,喝了第二杯就不喝了,心里却记下果汁,回去自己做。
  竹兰也没和俞氏拐弯抹角,直接了当的问,“你来是有事吧。”
  俞氏双手紧握着,本来相好的说辞,临了却一个字也说不出口了,可想到自己的儿子,她死前不安排好,她死不瞑目,“我活不了多久了。”
  竹兰愣了下,“你别悲观。”
  “太医已经告诉我了,最多半年。”
  她想挺下去,至少挺到儿子科举,可挺不了了,所以才更在意儿子的亲事,想到娘家嫂子的话,俞氏心里翻涌着火气,娘家嫂子想亲上加亲,却也有趁火打劫的意思,她怎么允许。
  竹兰见俞氏一脸平静,显然已经不甘过了,“你告诉我这些是?”
  “宁暝这还是您也算是看着长大的,这孩子不像我,我知道您不喜欢我,但是宁暝是好的。”
  竹兰承认这一点,宁暝这孩子的确不错。
  俞氏见老夫人还有耐心听着,继续道:“老夫人我命不久矣,我相公身子骨一直不好,这些年都不管事,又因为生病,相公身子也有些垮了,我去了,我相公也不知道还能活几年。”
  这是她最担心儿子的,她嫁给相公多年,相公的身子他最清楚,自从儿子七岁后,相公与她晚上纯睡觉,她怕啊,怕她死了,相公又没几年活头,儿子没几年没人护着。
  至于宁侯府,她以前算计过,结果一场空,大哥家孩子不少,哪里有资源分给儿子,三叔已经有了继承人,她只能为儿子去谋划。
  竹兰已经明白俞氏的打算了,“你的打算,宁暝知道吗?”
  俞氏被直接说破心思,咬了咬牙,今日说不出口,日后她也不敢登门了,“他知道。”
  竹兰想着,这是宁暝不同意,上次送虾就带着目的的,那孩子什么表示都没有,叹气道:“姻缘也讲究缘分。”
  俞氏语气里有些激动,“老夫人,我命不久矣,您孙女嫁过来上面没有婆婆,公爹活着也不管事,直接当家做主,我儿子是个有担当的,他的性子一点也不像我,侯府的公子和我儿子一个书院,他们彼此了解,我儿子的品行是好的。”
  俞氏后悔啊,早知道,早知道她还是会为儿子去争去谋划,她唯一后悔,老夫人对她没什么好印象。
  竹兰,“宁暝的品行,我是信得过的。”
  俞氏松了口气,她不影响到儿子就好,“我们分家得到许多的产业,我们家不缺银子。”
  “我家也不缺银子。”
  别看二房后起富余,家中最富裕的依旧是四房,四儿媳妇可是带着整个苏家嫁过来的,当初的陪嫁只是摆在明面上的,几个孙女中,陪嫁最多的是玉雯。
  正因为如此,老四两口子对唯一闺女的亲事十分的上心。
  俞氏,“……”
  自家的产业的确不能打动周侯府,家里产业多没人算计全因背靠宁氏一族。
  最后俞氏依旧没有得到什么答案走了,竹兰却也回了不少果子,这些果子是国外的果子,都是昌义弄回来的。
  竹兰将俞氏的想法说了,“她的确带了诚意。”
  将自己要死了,还说自己相公也活不了多久,过去就当家等等,已经是很大的诚意。
  苏萱都听傻了,“她要死了?”
  “应该不是骗人的,骗我们对他们家没好处。”
  苏萱觉得自己要消化一会消息,这个消息太震惊了,缓了一会神,“爱子之心,我是佩服的。”
  临死前要为儿子铺好路,宁暝想要出头,占用不了宁侯府的资源,宁侯府给与的帮助不多,想要出头,的确需要个不错的岳家。
  竹兰问,“你们两口子决定了,日后不要孩子了?”
  “娘,我们商量好了,不会再要孩子了,当然出意外不算。”
  大嫂还说不想要孩子,还不是出了意外生了明静,她和昌智是真不想要孩子了,两个就够他们操心的。
  竹兰道:“日后你们不后悔就好。”
  几房中,四房的孩子最少了,其次是三房,董氏和她通信多,没少说几年不孕,不少人董氏的坏话。
  苏萱不后悔,就像相公说的,他们四房除了银子多些没什么可继承的,两个孩子正好,少操心。
  章州,昌忠跟着侄女婿去了庄子,昌忠看着十几岁的孩子炮制药材,“这就是炮制药材?”
  流枫点头,“孩子们炮制的药材不错。”
  明腾询问了多久能炮制好,这些药材能卖多少银钱后问,“早好药商了吗?”
  流枫道:“柳家来人了,他们会负责收所有的药材。”
  明腾听二叔说过几嘴,现在想起来点头,“挺好,你也省事了。”
  流枫自然高兴柳大公子来章州,这样他做什么也能更方便些,“嗯,柳家给的都是公道价,这一批药材卖了,每户能分到三百文,等秋季最后一批贵一些的药材处理了,一年能进账奖金一两银子。”
  对于章州的百姓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章州许多百姓家能拿出一两银子的人家不多,还是太穷了。
  昌忠道:“刚开荒产量不高,等产量上去了,入账的银子会更多,不错,不错。”
  百姓有银钱在手,县城才不会如死水一般。
  京城,竹兰接到了赵渤的帖子,赵渤的娘子带着女儿和小儿子到京城了,想明日来府上拜访。
  竹兰给回了帖子,见还是要见的,她也想看看赵家的女儿长什么样子,能让赵渤两口子这么自信带进京城。


第1529章 算计
  次日周府,赵家来的不算早,赵渤的娘子何氏对周家发迹如数家珍,何氏带着儿女随着管家往主院走,她不敢到处看,只能心里估算去主院的距离。
  何氏越走感慨越多,谁能想到当年的周书仁会成为如今的周侯,这个宅子太大了,现在正是繁花盛开的季节,走过一路处处盛开着鲜花,有不少珍品,何氏忍不住看了一眼身边的闺女,稳了稳心神收敛情绪不再多想。
  主院,竹兰和李氏正聊天,丁管家进来汇报,竹兰坐好示意请人进来。
  何氏深吸一口气才进了屋子,“见过老夫人,老夫人安好。”
  两个孩子,女孩也脆生生的开口见礼,男孩的确体虚一些,声音都是发虚的。
  竹兰淡笑着,“你们一路来京辛苦了,快坐。”
  又示意清雪将给孩子准备的礼物送过去,礼物贵重,缺没有特殊的意义。
  何氏带着孩子又感谢,才带着孩子们入座,何氏心里是失望的,老夫人对她太平淡,两家本来不错的情分没了。
  李氏目光落在小姑娘身上,笑着道:“你有福气瞧瞧儿女长的都好。”
  何氏心情愉悦了几分,她最大的骄傲就是生了几个长相好的孩子,尤其是女儿,大小的美人胚子,多少人惦记,如果不是扯了周侯府,相公留不住女儿,早早就定了亲。
  何氏道:“他们长的也就周正一些。”
  李氏笑容也淡了,她不喜欢过分谦虚的人,她觉得这种人不实,她见多了京城的小姐,美人胚子也见了不少,赵家姑娘的长相也是能排一排名次的,虽然比不了京城一些小姐美,赵家姑娘却十分的耐看,这类人很容易给人好感的。
  何氏又开口道:“老夫人,相公在家一直惦记侯爷,让我亲自登门问声好。”
  “都挺好的,让赵大人惦记了。”
  何氏动了动嘴角,一句赵大人拉开了所有的距离,她的心思也有种被看穿的感觉,她听没少听相公后悔,还时常说周侯是重感情的,当年提过结亲,可惜一切都毁了,她特意带闺女来京城,不试试她不甘心。
  她的闺女长的美,自然要嫁好人家,还要能对赵家好的,还好她有两手打算,周家考不上,入了京可以找其他家。
  随后的谈话就更平常了,竹兰问了问男孩的情况,知道是娘胎没养好带出来的病,心里有数了。
  赵家打着看病的幌子,主要是为赵甜找夫家,赵家不想在任职的地方找亲家,说白了,还是想攀一攀高枝。
  李氏等何氏走了道:“京城不缺美人,高枝不是那么好攀的。”
  竹兰笑着,“你倒是看的透彻。”
  “我在您身边这么多年,该知道的都知道,一眼儿媳就看出了何氏的打算,哎,女儿的亲事成了算计,未来苦的是赵甜这个姑娘。”
  竹兰,“日后苦不苦别下定论,有的人运道也是不错的。”
  赵甜这个姑娘耐看,不是攻击强的美,要是脑子聪明些,会为自己谋划。
  竹兰想了想,还是派人盯着一些何氏。
  几日后,清雪汇报,“何氏和王惠妃娘家口头说定了亲事。”
  “消息准确?”
  “一直派人跟着,王家先给的善意,何氏想攀高枝接了,只等加急信件送给赵大人,等赵大人回信。”
  竹兰哼了一声,“王家一直盯着咱们侯府呢!”
  王氏一族搭理赵家,还不是知道何氏来了侯府,再一查过往,加上赵渤的确是有本事的人就动了心思。
  苏萱道:“娘,您别生气,为这些不值当的生气不值。”
  “我没生气,王氏一族出了两个皇子这是有了底气呢!”
  苏萱示意丫头们都下去,“王氏一族这些日子没少受打击,戚家将火气都算在了王氏一族身上。”
  竹兰眼里有了笑意,书仁算计的好啊,“算了,日后何氏登门不必见了。”
  苏萱,“一会儿媳出去告诉丁管家一声。”
  “嗯。”
  竹兰不关注了,苏萱关注了几日,回来就说王家小公子见到赵甜一眼就相中了,竹兰心道相不中才怪。
  周家没拦着赵家攀高枝,周书仁知道多余的话都没说一句,赵家与王氏一族联姻了。
  周书仁知道正式定亲后道:“我会一写一封信给赵渤,日后咱们两家就断了吧。”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赵渤和王氏一族联姻,他可不想牵扯上自己。
  竹兰,“今日何氏带登门来着,我没让人进府,让管家回了话,意思也是日后不用来了。”
  “嗯,挺好的。”
  他回头再和王逸聊了一聊,都是精明人,王氏一族只要脑子不抽就不会紧抓着周家不放。
  周书仁又道:“老大在京城买了一片宅子?”
  这就是身份带来的好处,大儿子是未来的周侯,他就不用提了,几个兄弟也都是不好惹的,大儿子想买宅子,房契就送到手里挑了。
  竹兰点头,“他不是接了一些族内的孩子来京城,族内凑了一笔银钱给老大,让老大在京城买宅子,日后也算是周氏一族在京城的根基。”
  周书仁,“挺好。”
  他没想过送族内宅子,他该给的给,不会养大族内的心思,现在族内自己凑银子买宅子,他十分的欣慰。
  竹兰笑着,“明清这个族长当的不错。”
  “嗯。”
  一族之长就要担起家族的重担,明清的确不错。
  次日,竹兰接到了章州的加急信件,看到信立刻去找李氏,李氏急忙过来,“娘,您可是出了什么事?”
  竹兰一脸笑意,“刘佳可能有孕了,只是月份太浅,还不能确定,说要再等半个月才能确认。”
  李氏算着日子,“没确定就急着写信回来,臭小子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也怕不害的家里白高兴一场。”
  竹兰,“他们身边有经验的婆子不少,应该错不了。”
  李氏刚才算了刘佳的月事,笑着道:“刘佳月事一直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