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

第607章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607章

小说: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侍卫统领笑着道:“那我就不耽误侯爷了。”
  同为皇上信赖的人,彼此没有利益冲突,关系还是不错的。
  周侯府,竹兰对大女婿两口子无语,“你们躲着也不是办法。”
  一大早就躲了过来,这叫什么事。
  雪梅干脆的很,“女儿寻思躲几日就该知道相公没有收徒的想法,就算不放弃也不会像现在在这么多的人。”
  姜升赞同娘子的想法,“娘,我们打扰您了。”
  竹兰摆手,“这算什么打扰,你们也不用陪着我,去院子休息吧。”
  雪梅昨日回家对了大半夜的礼单,现在精气神不足,起身回自己小住的院子休息。
  雪梅两口子刚离开,清雪进来道:“荣侯与夫人带着世子来了。”
  竹兰诧异下,“快请进来。”
  荣恩卿两口子进来,竹兰看着荣安荇,“孩子没去书院,你们带着孩子来为了何事?”
  姚瑶侧头看向相公,荣恩卿推了下儿子,“我为安荇请了教书画的师父,安荇于画画有些天赋,今日厚着脸皮上门想拜入姜先生名下。”
  竹兰不意外荣恩卿的直白,这些年没必要来虚的,招手示意安荇上前,“这孩子一转眼也是小少年了。”
  安荇时常随爹娘过来,对老夫人很尊敬,忙见礼,“老夫人最近可好?”
  竹兰,“好,好。”
  这孩子越长越像当年的荣恩卿。
  荣恩卿这两年时常去教导孤儿,好像找到新目标一样,人比以前精神了,这么一笑,父子两人更像了。
  姚瑶看向儿子目光柔和,儿子打小就懂事,心里又是一痛,如果不是有她这个娘,儿子会有更好的未来,而不是像现在,有名望的先生都不愿教导儿子,全因姚氏一族被清算。
  姚家之女,背负了姓氏就要背一辈子。
  竹兰挺喜欢安荇这孩子,就是这孩子太乖了,一点都没有贵公子的张扬,“你们来的巧了,雪梅两口子就在府上,我去叫姜升过来,先说好,姜升收不收我不会插手。”
  荣恩卿感激,“您帮着开口已经是大恩。”
  姜升过来的很快,他常年在外对荣安荇不熟悉,这个孩子太安静,过年也不会多注意,“我的确没有收徒的想法。”
  说完,见少年眼底失望,又道:“但我可以指点,我教明嘉和玉雯,你也可以来。”
  荣安荇忙见礼,“谢谢先生。”
  荣恩卿也笑了,这已经是好结果,“麻烦你了。”
  姜升笑着,“不麻烦,都是亲戚。”
  时间过的很快,想拜姜升为师的人,见姜升不打算收徒弟,大部分歇了心思,还剩少部分不放弃,却也不会逼的太紧,姜升终于能安心在府上作画。
  今年入冬下了几场大雪,随后就没再下过大雪,今年南方依旧飘了雪花,没去年多,这是好事。
  竹兰接到了昌廉的家书,信上说在宁州一切都好,还说宁州府衙后宅景致好等等,最后才说想念家中爹娘,又说不孝,多年不能回京看望等等。
  竹兰看过信,心里难受,三儿子外派出京多年,玉宜几个都大了,她就再没见到过三儿子,说是留了胡子,也不知道什么样子。
  清雪见老夫人情绪不高,“您这样,三爷该担心了。”
  竹兰叹气,“也不知道他多少年能回京,太远了。”
  在现代有飞机,攒几日假期就回来了,古代宁州离京城太远回来难,一州主事了,更离不开!
  竹兰想要不送孩子去宁州,这两口子也想孩子,可路途遥远,想一想放弃了,可心底还是留下了痕迹。
  姜家门口,顾昇下马车站了一会才上前敲门,门房得了主子的话,一直等着,忙开门,“顾公子吧,我家主子正等着您呢!”
  顾昇怀里抱着画,刚要抬脚进去,听见身后喊声,“顾兄,顾兄。”
  顾昇抿着嘴转头,只见一辆马车停下,纪德明下马车,身后又下来一位,顾昇眉头皱的更深了!


第1606章 妄想
  姜府,顾昇眉头拧成了疙瘩,纪德明为受到邀请跟随太不讲究,如果不是见到卓公子,他已经转身进府门。
  卓古瑜下了马车,目光看向纪德明,一脸的不悦。
  纪德明背后有些发凉,忙快走两步,“顾兄,你昨日不是说邀我一起拜访姜先生?”
  说着,一脸祈求,希望看在同州的份上接话。
  顾昇气的脸的更难看了,宜州的举人一起同行,安全还能互相交流,他一开始就知道此人精通算计,他没撕破脸为已经顾忌了同州之情,“上次卖画给杜公子,我受了凉,多亏了你的牵线。”
  纪德明一脸尴尬,“我也是好心,再说杜公子也没想到下人自作主张。”
  顾昇目光幽深,“我不傻。”
  他从小见多了人情冷暖,有一双辩是非的眼睛。
  这时门房飞快的走出来,只见周侯府的马车,明嘉下了马车,随后是荣安荇,另一辆马车玉雯不顾丫头拦着,也下了马车。
  明嘉示意见礼的门房起身,询问着,“这是怎么了?”
  门房将发生的事讲了,一点都没有掩饰,门房内心是鄙夷这位纪公子的。
  卓古瑜目光落在荣安荇身上,打量的目光很隐晦,他刚才听了门房叫人,上前一步,“安和县主,荣世子。”
  荣安荇只是性子安静,他从小由爹教导,该知道的都知道,淡淡的道:“你好。”
  他未来是富贵侯爷,因祖宗功绩,谁也不敢小看了荣侯府,哪怕侯府没实权,这天下的路大部分是由荣氏一族金子修建的,就像爹说的,他可以随心所欲的活着。
  卓古瑜心里有些不舒服,眼前的荣世子眼里没有他,捏了下掌心,没有实权的国公府,空有国公府的名,他清晰的认知权力的重要,也越发的渴望,“安和县主近来可好?”
  玉雯,“我们不熟,下次不要说让人误会的语气说话。”
  说着,玉雯就转身放顾公子面前走,对着顾公子点了点头,带着丫头利索的进了大门。
  明嘉和安荇对视一眼,二人也进了府门,顾昇看着卓公子青白的脸,也紧忙跟了上去。
  卓古瑜丢了脸,再好的脾气也受不了,国公府长孙什么时候受着这样的气,飞快的上了马车离开。
  门口只留下纪德明一人,想要去拦门房,门房已经将门关了起来。
  竹兰来姜府的时候,玉雯几人已经上课学画画,她后悔啊,早知道就不等李氏随着孙女一起来了。
  雪梅随着娘看过孩子,出了儿媳妇的院子,雪梅小声的问,“娘,玉雯打了国公府公子的脸,国公府不会再盯着玉雯了吧。”
  竹兰轻哼一声,“权力和脸面,国公府不会放弃的。”
  雪梅有些担心,“软的不行,国公府会不会打别的主意?日后玉雯还是别出门了,让相公去侯府教导他们几个。”
  竹兰失笑,“这里是京城,而且侯府的下人不是好收买的。”
  现在的京城治安是全国最好的,京城街上连乞讨的乞丐都没有,虽然达不到夜不闭户,却也十分的安全。
  雪梅还是不放心,竹兰拍了拍闺女的手,这边住的都是官员,国公府不敢的。
  竹兰快走几步,她要去看看孙女,她为什么今日来看姜笃的儿子,还是因为知道顾昇今日回来。
  到了前厅,一张屏风隔开了男女,玉雯懒洋洋的趴在桌子上,有一下没一下的画着,反正就是不认真。
  而另一边的三人就聚精会神了,竹兰进来几人都没发现。
  竹兰到屏风另一边去看孙女,这丫头都要睡着了。
  雪梅满眼的无奈,示意婆子添些炭火,别冻到了侄女。
  玉雯听到动静,精神了,“奶奶,姑姑。”
  竹兰坐下,“你不认真。”
  玉雯无语的看着屏风,她也不想啊,谁先到姑父会抬来了屏风,这边就她自己无聊的很,屏风隔着看不清对面,她越无聊越想睡觉。
  这边的动静还是打扰了另一边,明嘉和安荇见礼,顾昇不好意思了,也忙起身。
  竹兰示意,“你们继续画吧。”
  顾昇抬眼扫了一眼屏风,又坐下,可心里静不下来了,今日留下听课实属意外,他收获颇多,目光落在桌子上的茶盏,他几次想感谢安和县主,都没找到机会。
  顾昇低着头,她不觉得县主对他有什么不同,哪怕纪德明追问,他也没生出妄想,对就是妄想,他自小父母双亡,当时还没分家,爷爷奶奶薄凉直接将他们两兄弟分了出来。
  大哥比他大六岁,长兄如父亲,当年他还没中秀才,大哥需要服兵役,他时刻担心大哥,尤其是朝廷接连两场大战,他日日恐慌,大哥是幸运的,幸运的活了下来,不幸伤了腿有些瘸了。
  他没中秀才,村子里不少人说他克亲,直到大哥回来,这样的他如果敢生出妄想。
  户部,邱延没避讳的道:“最近来我附上拜访的人不少。”
  “为了户部空缺的职位?”
  邱延,“有些不敢拜访你,基本都来寻我。”
  周书仁摸着胡子,“这春闱还没开始,金榜都没上,一个个好像已经考中一样。”
  邱延递上一杯茶水,“谁让京城的空缺少,这三年结束翰林院的庶吉士也要考核,为了子嗣未来可不就急了。”
  周书仁抿了一口茶水,“你没应承是什么吧?”
  “我可不敢。”
  他已经不能再进一步,有周书仁护着,他希望在户部退下,可不想瞎折腾。
  周书仁幽幽的道:“到时候我会考核,你也想几道题,等明年让有心思的考核,凭本事进来。”
  邱延失笑,“好,那我要好好的想想。”
  周书仁和邱延说了一会话,谨言进来,“大人,今日永安国公进宫了。”
  周书仁意外,“皇上召见的?”
  谨言低着头,“不知道,只知道被召见进宫。”
  周书仁眯着眼睛,他更倾向于皇上,太上皇是不会主动见永安国公,这个脸面太上皇不会给的。
  皇宫,永安国公已经静等了小半个时辰,从接到旨意进宫的火热,到现在心里升起阵阵寒意,脑子已经十分清醒。
  永安国公垂着眼帘,心里琢磨皇上为何召见他。


第1607章 扎脚
  周书仁关注永安国公,国公什么时候进宫,什么时候出宫,他都清楚,永安国公出宫面容青色,腿有些发颤,还要硬撑着带笑上马车,显然进宫没吃到好果子。
  周书仁心情好了,一路哼着曲回家。
  竹兰失笑,“今日怎么这么高兴?”
  周书仁说了永安国公进宫的反应,“一定被皇上敲打了。”
  “如果没有开国的功绩,永安国公府早就被清算了。”
  周书仁进屋换衣服,将官帽递给媳妇,“国公唯一漏算太上皇依旧活着。”
  竹兰放下官帽,“所以说人算不如天算。”
  周书仁哼了哼,“最近国公府会消停一些。”
  “今日卓古瑜去了姜家,玉雯没给面子,卓古瑜丢了脸面离开的。”
  周书仁,“他怎么会去姜家?”
  竹兰将顾昇去女婿家,还有位纪公子跟着的事讲了,“事情就是这样。”
  周书仁摸着胡子,“玉雯这丫头是个有分寸的,几次对顾昇不同,你也说说她。”
  “这丫头是个有主意的,我回来和这丫头谈了,这丫头也说自己年纪小,不会坏了规矩。”
  周书仁噎了下,“太有主意了。”
  竹兰,“她没有逾越的举动,我该说的都说了,她自己有分寸,日后再看看。”
  周书仁到不嫌弃寒门贵子,现在玉雯有封号,亲事不许要锦上添花,叹了一声,这丫头是个目的性极强的人,安慰自己,这丫头明白该什么不该干什么。
  两口子谈永安国公府,国公府也讨论着周侯府,书房内,国公的几个儿子和孙子都在。
  国公年纪大了,今日进宫折腾的够呛,脸色依旧不怎么好,“周侯府深得皇上信任。”
  刚传出国公府与周侯府不和,皇上就敲打他,这口气憋屈极了。
  世子,“这也说明周侯府是难得的好姻亲。”
  卓古瑜低着头,他清楚自己的亲事关乎国公府,所以一直听话,但几次被落脸面,他也会恼火。
  国公何尝不知道,可周侯不是好算计的,抬头问孙子,“你和安和县主接触几次,安和对你的感官如何?”
  他觉得小姑娘都喜欢俊俏的,儿媳妇家世不好,唯一能拿出手的就是长相,孙子长的是真好,京城少有的俊俏,孙子温文尔雅,最得小姑娘喜欢的性格。
  卓古瑜扫了一眼二叔等人,心里发沉,面对爷爷没说谎,“安和不喜孙儿。”
  随后加了一句,“可能安和年纪小,孙儿没发现安和关注过谁。”
  国公不意外,“周侯一定告诫过县主,先不急,安和县主还小,你目前最重要的是明年春闱,春闱结束留京,亲事慢慢来。”
  卓古瑜了然,皇上的敲打,爷爷暂时歇了心思,心里又不是滋味了,这何尝不是爷爷对周侯府的退让,权势,只有相称的权势国公府才是真的国公府。
  别说卓古瑜就是国公府其他几房心里也不好受,多年被忽略,心里难免生怨,怨当年放弃权力。
  次日早朝,皇上当朝读了吴鸣的折子,分州结束需要发展,意味着缺官员,缺各种人才。
  吴鸣折子重点提了大夫,大夫,别说草原各州缺了,全国各州都缺大夫。
  皇上问,“众位爱卿可有解决办法?”
  齐王和楚王后悔来早朝了,今日早朝没热闹,还好皇上轻易不会询问他们。
  皇上感觉不少大臣看他,瞬间想到皇室管理的孤儿院,皇上目光扫过去,看他的大臣们纷纷低下头。
  周书仁以为火不会烧到他身上,他就是个管钱的,一直当着背景板。
  刘老大人上前一步,“臣听闻周侯夫人管理的孤儿,有大夫教导学医,据说已经能给附近村子的百姓看病。”
  众人的目光看向周书仁,周书仁,“!!”
  刘老大人继续道:“臣听闻后十分惊讶,特意寻人问过,庄子竟然已有百人学医,给村子看命的正是几位拜师天赋最好的。”
  周书仁目光看向刘老大人,不仅刘家盯着养孤儿的庄子,其他几家也盯着,刘老大人说的没参假。
  在古代,正常大夫收徒一开始不会教干货,都是拿徒弟当免费的药童,教真本事少则等五六年多则十年之久。
  而庄子的孤儿学的都是干货,辨认药材,炮制药材等,大夫没藏私,一个愿意教,孩子们也愿意学,天赋好的小毛病的确能看出来,大部分依旧学着基础,中医难学不是说说的。
  皇上明白刘老大人的心思,他对庄子的孤儿十分看重,等一两年,十五六岁的孩子就会去该去的地方,自然清楚有一批学医的孩子。
  皇上问,“周侯,你可有什么补充的?”
  周书仁心里翻白眼,“臣整日忙碌实在没精力去关注庄子的孤儿,臣不像刘老大人,臣夫人管着庄子不如问臣夫人。”
  刘老大人因为周书仁未完之话黑了脸,好像他很闲一样,又被后半句话噎的半死!
  温老大人上前一步,“女子怎可议论朝政。”
  周书仁很光棍,“臣夫人受太后旨意管理孤儿,臣夫人最清楚孩子们情况,不过。”
  又是留了一半的话,实在让人讨厌。
  周书仁顿了下才道:“不过,从刚才刘老大人的话中,本侯可不可以理解为刘老大人一直盯着庄子孤儿,说不准不止刘老大人盯着,众位能否告诉本侯,众位安得什么心?”
  安得什么心?自然是挖人才,摘桃子的心!
  皇上转动着手里的珠串,哪怕是民间孤儿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