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书仁,“……还有诛九族。”
竹兰感叹,“古代的生存不易,对了,那还去打听郑家吗?”
周书仁摇头,“基本可以肯定了,不打听了,郑家安稳不容易,我们要不是为了避免麻烦,也不会去打听的,这些就够了。”
竹兰点头,“你说,郑家是不是冤枉的啊!”
“王朝末期冤案多了,尤其是掌兵权的将领首当其冲。”
竹兰感慨一番,到就不再想了,打着哈提,她是真的困了,窝在周书仁的怀里迷迷糊糊睡着了。
周书仁亲了亲竹兰的脸,满足的睡着了。
周书仁回村子了,第二天周族长就来了,周书仁没去平州前,拜托了族长帮着打探谁家卖地,现在秋收都结束了,田税都交了上去,周族长来回信了。
周王氏也一起来了,郑氏正好也在竹兰家,周王氏道:“你们家一口气买五十亩地是不是太多了?”
这几年风调雨顺的,田地可不便宜,最好的水田十两一亩,中等八两银子一亩,次等的五两倒是没涨,旱田好的五两银子一亩,今年都涨了五两二钱了,五十亩旱田就二百六十两呢,周书仁家要二十亩水田,三十亩旱田,这是一大笔银子呢!
竹兰笑了笑,“不多。”
她还想多买呢,只可惜银钱不够,她和周书仁算了一笔账,明年要是考上了举人,正好秋收前有出结果,能免买的田地税收,相当于多赚了五十亩地的税收钱,仔细算了账五十亩地不交税收差不多能赚八十两。
这样银钱生银钱,等来年收了地再把田地卖了,收拢手里的钱正好能在平州附近买个小庄子。
周王氏见竹兰这么说,得了,她是白惦记了,同时一算,周书仁家家底太厚实了,昌廉定亲聘礼就差不多三百两呢,这买了地还要留下过日子的银钱吧,周书仁家现银就上千两银子!
周王氏想着自家还是占了儿子是里正的便宜,时常收收好处,这些年也没存下几个钱,干笑了也不打算吭声了,她嫉妒啊!
郑氏放下手里的杯子,问族长夫人,“族长打听到谁家卖地了吗?”
第223章 离开
周王氏拍着手,“瞧我这记性,刚才一打岔给忘了,这不是这几年风调雨顺的,赶上好年头收成都不错,这两年家家都赚了些银钱,你们叔问了好几个村子,卖的没几个,都是几亩地几亩地的卖,没有成片卖的大户。”
竹兰皱着眉头,“不是成片的不好伺候。”
周王氏叹气,“说的就是呢,要想买成片的就要从乡绅手里买了,不过希望不大。”
难得好年月,都想种地多赚些银钱呢。
郑氏捏了下手帕,到底因为族长夫人在没开口,低头喝着蜂蜜水。
不一会,族长要回去了,周王氏也告辞了,族长家里还有玉米没剥粒,要回去干活了。
竹兰送周王氏回来,见郑氏没有走的意思,“嫂子有话要和我说?”
郑氏喜欢聪明人,和聪明人说话不累,“恩,听你们家要买地,正好我娘家要卖地,只是多了十亩地,一共六十亩地,三十亩水田,三十亩旱田,水田是中等的,旱田是上等的。”
竹兰算了下银钱将近四百两,“嫂子娘家没外说买地吧!”
否则,族长不会不知道。
郑氏点头,“说来也是巧了,昨个娘家嫂子来说的,希望我帮问问有谁家能全部吃下六十亩地的。”
竹兰心想不会是周书仁打探了郑家,郑家察觉所以要走吧,不过看郑氏的模样不像,顺嘴问着,“嫂子娘家卖了地日后不种地了吗?”
郑氏心里欢喜,笑着点头,“日后不种地了,早些年雪灾,我们家逃难分散了,前些日子大伯找来了,现在在西北过得不错,现在接爹和二叔一家去西北一家子团聚。”
在这边,他们只是农户,名字都不敢用真名,只有去了西北才能堂堂正正的活着,只可惜她的身子骨经不起长途跋涉去不了西北看看。
竹兰见郑氏没具体说,她也能猜一些,郑氏大伯应该在西北混的不错,说不准又当了武将,新王朝才成立十二年,边疆一直乱的很,敢现在接人过去,地位一定不低。
竹兰笑着,“我问问当家的,下午给嫂子回信。”
郑氏想了想道:“家里的房子也要卖的,而且就在地边上,整片地加上房子也算是一个小庄子了。”
自从知道周书仁家要搬去平州,她就知道周书仁是心大的,而且对中举很有信心呢!
竹兰眼睛亮了,虽然不能在平州买小庄子,不过在老家买也是一样的,不过面上没显,笑着道:“我会和当家的说的。”
郑氏来有一会了,站起身,“那我先回去了。”
“我送嫂子。”
“不用,我常来还用送啥,留步吧!”
周书仁等郑氏走了才回屋子,“郑氏留下说了什么?”
竹兰把郑氏娘家卖地说了,“你看要不要买下来呢?”
“你心里不都有数了吗?”
竹兰笑着,“难得的机会错过就可惜了,只是没想到,我们才打听清楚,郑家就走了。”
周书仁对郑氏更感兴趣了,“你下午就回了郑氏,咱们家买地,正好我也去见见郑家人。”
“好,看来,男主送的金首饰要卖了,否则真不够买地的银钱。”
周书仁,“恩。”
最近他花的比较多,尤其是去平州一趟,算上买的玉镯子,花了八十两,家里没多少现银了。
下午,竹兰去回郑氏,周书仁带着周老二去卖金首饰,这次不仅卖了姚哲余送的金首饰,还把以前存的老式金首饰也拿去卖了。
郑氏得了竹兰的回信,让二儿子去李氏村回信了,竹兰待了一会才回家,没过一会,郑氏二儿子来回信,明个就能去看地。
周书仁回来后,竹兰道:“明个就能看地,看样子郑家急着走呢。”
周书仁示意老二把箱子放下,“恩,那我明天去郑家。”
竹兰看着箱子道:“你都换成的银子?卖了多少银子?”
地和宅子一起买,不少银钱呢,郑家的宅子很大,还是新盖的,宅子就值不少银子呢!
第224章 入套
周书仁打开箱子,箱子里码放整整齐齐的银锭子,指着箱子道“箱子里一共有一百二十两银子,家里存的镯子成色不好,价格压了不少。”
竹兰盖上箱子,算着账,“昌廉定亲家里出了三百两聘礼,还剩下四百六十多两银子,男主后来送了两次,王茹和施卿又送了一次,不算卖金子的银钱,我刚才算了家底,一共剩下四百九十两,现在加上卖金子的一百二十两,家里一共有六百一十两银子。”
六百多两银子,竹兰心里这回有底了,至少买了郑家的宅子不会手里没余钱,她还有余钱办婚宴,支持一家子花销呢,家里读书人多,每个月用的纸就不少钱呢!
周书仁觉得家里的银钱真少啊,现在只是买的地,连庄子都算不上,家里的银钱就见底了,心里算着所有的家底,在京城买宅子都不够,还是穷啊!
周书仁听到李氏喊吃饭,将箱子盖上推到角落里,“银钱不用惦记了,我们也出去吃饭吧!”
“好。”
第二日去看地,周老大赶车,竹兰和周书仁一起去的,周书仁去看地,竹兰则是负责看房子,第一次登门,竹兰带了糕点,布料就不献丑了,郑家日后不会缺布料的,不如带些点心好看。
郑氏的娘家,郑家人丁也算是兴旺了,郑氏是家里最小的,哥哥们的年纪都不了了,都有孙子辈的,四十多年的发展,一个大家族了,房子不是按照农户宅子建立的,而是外面围着高围墙,里面是分了好几个院子,互不干涉又相连着。
竹兰一进门要是没人带着,真容易转晕了,可见当时建造的时候多费心思了,到了主院,郑氏的爹娘健在,估计是武将的原因,身子骨依旧硬朗的很。
郑老爷大笑着,“我估摸着人该到了,这话音刚落人就到了。”
周书仁和竹兰见礼,他们是小辈,周书仁道“初次登门也没什么好东西,就给孩子们带了一些糕点。”
郑老爷可不是单纯的武将,当年爹认死理非要不走留着证清白,还是他伸手打晕的爹,后来老天都在帮助郑家,大雪灾帮着掩盖了身份,等落了户老爷子也不气他了,到底一家子完整的逃出来是他的功劳。
郑老爷子笑容和蔼,“大侄子客气了,快都别站着快坐。”
竹兰看着郑老爷子,她本以为郑氏的模样随了娘,现在才发现随了爹,郑老爷子瘦弱的很,一点都不像武将,反而更像是文人。
郑家不急着谈地和房子,竹兰悟了,郑氏的大嫂为啥找郑氏说卖地,郑家又为何只告诉告诉郑氏卖地,自己又不宣扬卖地,合着郑家找的买家就是他们家啊。
就是不知道是从族长家知道他们家要买地,还是早就算计好了,郑氏知不知道娘家的打算。
周书仁也不急着问地的事了,慢悠悠的喝着茶水,心里呵呵了,谁在和他说武将心眼只都直,他跟谁急,又一想,郑家真是直心眼子,早就死绝了,怎么会安家在李家村。
竹兰被郑老太太拉着说话,老太太在农村窝了四十多年,依旧能看出良好的教养,举手投足都是韵味,郑氏的书画一定是老太太教的了。
郑老太太笑着,“尝尝西北带过来的点心,又是一种风味,就是不知道你吃不吃的惯。”
竹兰是个吃货,西北点心面食为主,在现代就挺喜欢西北的点心,拿起一块,咬了一口,“很好吃。”
郑老太太见竹兰不是作假,笑容真了几分,“好吃一会带回去一些,东北很难见到西北的点心。”
竹兰是真喜欢吃,无污染比现代好吃多了,“那我就不客气了。”
郑老太太随意的问“我听说你在学画画?”
竹兰心想,不止他们注意到了郑家,郑家也在关注他们啊,连她画画都过问,“这不是和县太爷家成了亲家,县太爷夫人请了几次,讨论不是茶艺就是画,我就琢磨着不能给当家的和儿子丢人,硬着头皮学呢,一直都是自己摸索,最近有进步都是嫂子指点的。”
郑老太太可听闺女说,杨氏绘画上特别有天赋呢,“我都听心仪说了,话说回来,你嫂子的画还是我教的呢,我还想着有功夫指点下你,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要去西北了,日后估计没有再见的机会了。”
说到这里,郑老太太很伤心,闺女身子骨不好,说不准走在她前面,日后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了。
竹兰注意到老太太心情低落,忙道“缘分可说不准,说不定日后又见面了。”
这话老太太爱听,“婶子见你就很合眼缘,的确有缘分,婶子也不和你掺假,现在住的房子,我们卖给谁都不放心,只有卖给你们才放心,心仪是周家人,你们又是族亲,拐着弯,我们也是亲戚呢。”
要不是心仪身子骨不行,女婿也上了年纪,大外孙子读书天赋中庸,考举人没戏,他们歇了把宅子留给女婿一家看顾的想法,怕离的太远,女儿万一去的早,外孙子没能力镇着,守不住容易遭祸,正琢磨如果处理宅子,这可是郑家隐藏的后路,才通过闺女了解了周书仁一家,经过了解找到了更适合接手的人。
竹兰暗道,瞧这房子设计的就是有门道的,她怎么觉得郑家找上他们家,就是想借着他们的手看着宅子呢?
竹兰和周书仁对视一眼,他们还打探人家呢,结果反而入了人家的套,还是主动钻入的,这种感觉真不怎么好。
竹兰只能保持微笑,“对,算起来也是亲戚。”
郑老太太心里更满意了,的确如闺女说的,都是精明人,有些话不需要点透,人家就能猜到,不过,他们的确有些不地道,放了鱼饵等人上钩,说来这个打算连闺女都没告诉呢,闺女都一起算计了,老太太心里又平稳了,顺手撸了手上的镯子,“这镯子我带了有些年头,上等的玉镯子,听心仪说你也生了场大病,一直在养身子,都说带久的玉有灵性,这玉养人婶子送给你了。”
竹兰想抽回手,默了,老太太的手劲不是一般的大,镯子已经带手上了,老太太满意的道“瞧多配你。”
老太太不心疼,当年他们逃跑的时候,当家的和大伯哥带着儿子们半夜抄了想害一家的守将宅子,没闹出人命拿了不少金银珠宝,所以郑家不缺钱。
现在送出去的玉镯子只是比较喜欢的而已,家里还有不少,只是为了低调从来没带过。
竹兰低头看着玉镯子,无语中,这个镯子就值不少钱了,果然她的直觉是对的,他们家就是找来看宅子的人!
第225章 后路
郑老爷见妻子说的差不多了,他也问了该问的,的确如闺女的评价,周书仁对中举很有信心呢,举人这个身份足够护住宅子了,至于日后会不会当官,不再回来了,他也不担心,只要宅子不卖就好。
他人生经历起伏,又经历过大逃亡,对朝廷一点信任都没有,他是真的怕了,如果当年祖辈有后路,他们一家也不会被逼的无路可去,他不想孙后代也如此,家族兴衰是常态,这里的后路一定要留着的。
而且作为最隐秘的后路,最好和家里有一点联系,却又不深,这才是最稳妥的,郑家有了经验,至少未来不会轻易遭难,等几十年后,该知道的都死了,想查都难了。
他有自己看人的本事,周书仁是有成算的,还有大致向,他在提点一番留后路,宅子就不怕丢,那就是郑家最隐秘的后路。
周书仁是不知道郑老爷子这么多心理活动,不过也能猜出大概,来古代第一次被算计,心里咋这么不得劲呢,哪怕知道郑家一定会给一些好处,心里也不欢喜,果然馅饼从来不好接的。
周书仁咳嗽一声,“老爷子,我们坐了这么久了,先去看看地?”
郑老爷子摸着胡子站起身,“走吧,我带你出去转转。”
周书仁,“”
这是不准备带他去看地了。
竹兰见周书仁走了,眨了眨眼睛,这是私下谈去了。
郑老太太笑着起身,“我也带你逛逛各院子,我们家人口多,院子里的小院也不少,当初建房子花了心思,冬暖夏凉,而且还挖了深的地窖专门用来装冰的,夏日天热能用冰解暑,方便的很。”
竹兰,“”
她发现,她以为六百多两家底够了,其实一点都不够,这个宅子就值不少银钱,郑家要是不找上门,他们买不起。
老太太继续道“每个院子都是独立的。”
竹兰越看越喜欢,她就喜欢独立院子,互相不打扰,她和周书仁也能有更多的独自空间,只可惜他们家要搬去平州了。
竹兰和郑老太太在院子里转,竹兰没看到郑家的人,不知道是离开了,还是在屋子里。
等转了一圈回到主宅,周书仁和郑老爷子已经回来了,两人亲热的跟亲生父子似的,热乎紧看的竹兰默默的移开了目光,都是狐狸,这是找到同类了。
郑老太太乐了,老头子好久没这么高兴了,家里的儿子们动武行动脑子不行,老头子看着就来气,孙子们倒是还不错,可老头子是一家之主,只能镇着,三弟都是个木讷性子,害的老头子多年没聊的这么高兴了。
郑老爷子,“老婆子,赶紧多装些点心给大侄子家孩子带回去。”
郑老太太笑着,“早就准备好了。”
老太太话音一落,郑老大拎进来两个篮子,一篮子装满了点心,一篮子装的大枣等补身子的。
竹兰不好意思了,“这也太多了,知道的我们是上门看地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