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

第631章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631章

小说: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竹兰,“我听你爹说,最近顾昇时常入宫。”
  昌忠玩味了,“儿子会参加。”
  随后叫来贴身小厮,让小厮去打听是否邀请了未来驸马。


第1665章 契书
  下午,竹兰想躺一会,昌忠才离开主院去找玉雯侄女,得丫头示意侄女在书房,昌忠诧异道:“你竟然在画画?”
  玉雯收了笔,“我为何不能画画?”
  “我就没见你来过几次书房。”
  玉雯洗了手,示意丫头洗笔,“小叔叔来找侄女有事?”
  昌忠将手里的帖子放下,“你看看。”
  玉雯疑惑的拿起,随后放下道:“卓古瑜不仅算计顾昇的名声,还想破坏顾昇的亲事。”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顾昇卖画的,如果真将顾昇的画鉴赏,顾昇在京城彻底出名了。
  昌忠,“我觉得挺好的。”
  玉雯愣了下,随后失笑,“想来顾昇也不在意。”
  昌忠心想顾昇要是在意就不会卖画了,顾昇这人很实际,“我听说顾昇又买了铺子?”
  玉雯,“小叔叔从哪里听说的?”
  小叔叔许久未见顾昇,她也许久没让人盯着了。
  昌忠笑着,“他的铺子通过未来驸马买的。”
  吴世恒的性子在京城很吃的开,又是未来驸马,在哪里都有几分面子,京城的铺子不好买,顾昇没这个人脉,帮忙的是未来驸马。
  玉雯,“这才多久,顾公子很会攒家底。”
  “是啊,是个过日子的人。”
  下衙门的时辰,翰林院门口,顾昇最讨厌卓古瑜一点,每次找到他说话都在下衙门时辰,全因人最多。
  卓古瑜笑不达眼底,“我等着顾大人。”
  顾昇脸上似笑非笑,“我一定准时到。”
  昌智听到有人笑出声,回头看过去,两个庶吉士正偷笑,察觉他的目光不笑了,他才看向卓古瑜,“到时候本官也会准时到。”
  顾昇心里提了下,他知道周大人不在意他卖画,他拿不准周大人是否在意他的画被鉴赏,见周大人对他点下头,顾昇松开紧握的手掌,掌心已经出了汗。
  卓古瑜对顾昇笑了笑,转身离开脸上哪里还有笑容,他不懂,顾昇这人到底哪里入了皇上的眼?
  最近年关将至,朝堂没有大事,皇上多次叫顾昇进宫读书,他一次也没捞到,他不能被顾昇压下去。
  顾昇等哥哥来接他,最近都是大哥接他。
  顾彦见弟弟面无表情,“可是出了什么事?”
  顾昇将卓古瑜的邀请说了,顾彦侧头看向弟弟,“最近小半年你攒了不少家底,日后来求画你别再卖画了。”
  顾昇,“有人求我画画的事,皇上知道的。”
  顾彦懵了,“啊?”
  这事皇上竟然知道?
  顾昇回想当日,他跪下请罪,皇上并没生气,笑着让他起来,还说他会过日子,他恍恍惚惚的出宫,等冷风吹了又吹,他心里踏实了,至少日后不怕被人拿出来说事。
  他真不在意卓古瑜鉴赏他的画,他不高兴被算计。
  户部门口,周书仁见汪家马车窗上的胖脸,抽了抽胡子,还是走上前,“你下衙门不回家,怎么转道来了户部?”
  汪苣,“上来,我送你回府。”
  周书仁,“……一直都是我儿子或是孙子接我回家。”
  汪苣,“……”
  周书仁哈哈笑着,还是上了马车,汪苣瞪着周书仁,“你都多大年纪了,还占我便宜。”
  周书仁哼了一声,“多大也能占你便宜。”
  汪苣哼了哼,“我来找你是正事。”
  “我就知道不会无缘无故送我回家。”
  汪苣从马车柜格内拿出一本书,“这位风清先生是嫂子吧!”
  周书仁喝着茶暖身子,“你猜到了还问我?”
  汪苣捏着书,“不止一册,其他的呢?”
  周书仁慢慢喝着茶,“等着吧。”
  汪苣放回书,他心里算盘打得响,他才不会等着,反正有孙媳妇在,“一定很多人猜风清先生是谁?”
  周书仁嗤笑一声,“京城聪明人不少。”
  几个皇子从小就学这些书,一个人的秘密是秘密,知道的人多了并不是秘密,只是知道也不会宣扬出去,更不会向他求答案,说白了,他们不想被女子比下去,所以不愿意谈。
  皇上越推广,他们越会闭口不传。
  汪苣摸着书册,“可惜嫂子了。”
  周书仁翻白眼,“汪家族学可要用此书?”
  汪苣,“当然要学,我已经打听道七日后会在书铺售卖。”
  周书仁摸了摸怀里的契书,心情更好了。
  汪苣问,“日后科举考试会不会有所改变?”
  周书仁反问,“有改变不好吗?”
  汪苣沉默了,随后幽幽的道:“你说过有改变才有创新,所以改变是对的吧。”
  只是传承许久他有些不适应。
  周书仁笑意在眼底,“有改变才有更美好的未来。”
  一成不变墨守成规不是不好,而进步需要改变。
  到了周侯府门口,汪苣看着下马车的周书仁,“我都送你到家门口了,你不请我吃顿饭?”
  周书仁头也不回的挥手,“不请,好走不送。”
  汪苣无语的看着周书仁进府门,目光又看向手边的书,杨氏真让人意外,随后又感慨,能将几个庄子管理如此出色,怎会是简单的人,知道内幕的人,有不少人睡不着觉了。
  主院,竹兰看完契书,听到脚步声抬头,书仁已经换好衣服出来,“每年给我二百两?我没看错是每年?”
  周书仁,“是,每年都给。”
  竹兰指着契书上写着,“只要周家子嗣在,每年都有二百两。”
  如果日后周家遭了大难,有这个契书在,只要王朝没变更,皇室就要认,一年二百两能供得起读书人,过的了富余生活。
  而且这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保证,周家不造反不灭族,子孙就有后路,这是留给子孙的保证。
  周书仁因为契书心头轻快,“这是我和皇上讨价还价来的,皇上想给你一笔银子。”
  他傻了才做一锤子买卖,这几本书籍是媳妇费心思整理出来的,人的记忆有限又不是过目不忘,书上的很多题目都是媳妇编的,还要研究各种书籍,媳妇书架有许多的书,都是心血。
  竹兰将契书好好的收好,“我让厨房再做几道你爱吃的菜,今日你是功臣,咱们等一会再吃饭。”
  周书仁含笑的看着媳妇翻出匣子,见媳妇沉思,“怎么了?”


第1666章 不顺眼
  竹兰,“我想先将契书裱起来,免得时间久坏了。”
  周书仁乐出声,“好,听你的。”
  竹兰先将契书装起来,才问,“皇上竟然同意了。”
  周书仁,“第一,你不能以真名出现在书册上,皇上心里有愧,第二,还是占了四舅去世的福泽,第三则是看在我多年功绩的份上。”
  皇上沉默许久,还是写下了契书,一年二百两对于是皇上而言不多。
  竹兰,“你说我要不要每年银子出去?一直到我死了?”
  “随你。”
  竹兰眉眼弯弯,“先不急,今年的银钱我还没拿到呢!”
  昌忠进来诧异了,“晚饭的时辰了,怎么没摆饭?”
  竹兰道:“今日有喜事,我让你厨房多做了几个菜,一会吃饭。”
  昌忠已经坐在爹身边,“爹,什么喜事?”
  竹兰在儿子面前显摆了一把,“你看看。”
  昌忠看完瞪大眼睛,“这?”
  竹兰又重新放好,“是不是喜事?”
  昌忠高兴的道:“自然是喜事。”
  周书仁看着小儿子,又看了看匣子,最后收起了私心,百年后还是交给老大的好,抬起手摸了摸儿子的头,他依旧是凡人啊!
  昌忠不明所以,“爹?”
  周书仁放下手,“没事。”
  竹兰多看了丈夫一眼,多难的心意相通,她瞬间明白过来,伸手摸着匣子,这是保证啊!
  一转眼,翰林院休沐的日子,昌智和昌忠去永安国公府,明辉回京一直窝在家里,知道后也想去看看,又带了上明辉。
  李氏的病也好了,却瘦了许多,脸上的皱纹多了,显得老了好几岁。
  竹兰心疼坏了,“身子好了好好补补。”
  李氏生病吃得少,胃口也小了,“娘,您不用操心我,我养一养就好了。”
  竹兰拉着李氏的手,“你这样,娘心里不是滋味。”
  李氏鼻子发酸,她的爹娘没了,日后回家是哥哥家不再是她爹娘的家,声音沙哑,“娘,您一定要长命百岁。”
  竹兰听的眼睛有些发红,“好,好,长命百岁。”
  李氏好了就过来陪她,她撵都撵不走,这是将她当寄托了。
  李氏缓了一会,才重新笑了,“我听相公说大妹两口子不回来过年了?”
  竹兰,“嗯,冬日赶路遭罪,姜笃不让走,他们等开春再回来。”
  李氏想起大儿子,“也不知道明云怎么样了。”
  她生病没告诉大儿子,就怕大儿子担心,现在病好了,换她担心儿子了。
  竹兰也不知道,最近没有草原送回来的信件,不过,现在明云在城池,应该过的还不错吧!
  李氏道:“前几日马氏来看我,提起了刘大人,马氏明年想去陪亲家。”
  竹兰想到了冉婉,“明年冉婉也过去,孩子要你多照顾了。”
  她年纪大了,不像以前照顾孩子,她也越来越喜静,重孙子辈和她并不太亲近。
  李氏笑着,“所以儿媳要养好身体才行。”
  草原,明云看着外面的风雪,拿起果干嚼着,“嘶,疼。”
  吴鸣这时推门进来,脱下手套拿起果干送到嘴里,“我就知道你这里还有剩下的。”
  明云指了指自己的嘴,“最近吃多了肉上火,嘴里都坏了。”
  吴鸣,“哎,谁知道大雪什么时候停。”
  明云就等着雪停送书信回京,他想念干菜,还有冻梨,想想冰凉的冻梨,嘴里的果干都不好吃了,“幸好家里提前给我送了几大车的木炭过来。”
  草原什么都缺,大冷的天最缺的是柴火,城内卖炭火的商铺每日都有人排队。
  吴鸣,“一会给我装一些果干回去。”
  明云,“我真没剩下多少了。”
  “每次京城给你送来不少,你吃的也太费了。”
  他就精打细算的过日子。
  明云摊开手,“与我一同来的护卫有家眷过来了,我分给了他们一些,为我卖命我也不可能苛待不是。”
  吴鸣起身,“羡慕啊。”
  明云哈哈笑着,他爹惯着家里的庄子,因为他在草原,爹娘没少准备干菜等菜类,如果不是大雪封路,他的日子真不差,也正是家里惯得,他才几日没吃菜就上火了。
  京城永安国公府,顾昇是踩着时辰到的,他不是怕人议论他,而不是想看卓古瑜。
  刚下马车,就听“顾昇,等等我。”
  吴世恒下了马车,“我就知道你不会早来。”
  “你专门在门口等我?”
  吴世恒笑着,“是啊,我也不愿意多看卓古瑜,如果不是知道你来,我真不愿意来。”
  顾昇心里有数,吴世恒怕他被刁难,“谢了。”
  “我们是朋友。”
  他难得找到对脾气的人。
  二人一起进的府门,到了厅内,众人目光看了过来,吴世恒笑着,“我们没来晚吧。”
  卓古瑜上前,“没有,这边请。”
  未来驸马没动,笑着道:“我和顾昇坐一起,不用特意招呼。”
  卓古瑜纳闷,他不明白世家出身的未来驸马,怎么会和顾昇成了朋友,“那两位这边请。”
  昌忠突然开口,“这边。”
  吴世恒眼睛一亮,“我们自己过去,卓公子忙吧。”
  昌忠身边的位置一直空着,有人想过来坐,昌忠说有人,现在知道为谁留的了。
  顾昇坐下道:“周公子。”
  昌忠笑着,“许久未见顾公子,顾公子最近可好?”
  顾昇勾着嘴角,“最近很好。”
  顾昇两边坐着未来驸马和周侯小儿子,翰林院嘲笑顾昇的人不吭声了,顾昇在翰林院很低调,从不宣扬自己认识谁,卓古瑜更不会帮着说,世家出身的背后没少议论顾昇。
  卓古瑜面容没变,等人到的差不多了,笑着道:“今日鉴赏三幅画,两幅是我祖父收藏,一幅我最近得的画。”
  说着,丫头捧着画进来。
  昌忠撇嘴,什么收藏,明明是乱世时候强的,眼睛看着画卷,永安国公府的收场啊,的确难得一见。
  第一幅画展开,众人看的清楚。
  吴世恒用扇子挡住脸,小声对昌忠道:“我听说当年永安国公一直在南边打仗。”
  昌忠侧目,“你认识这幅画?”
  吴世恒眯着眼睛,“我说怎么一直看卓古瑜不顺眼呢!”
  昌忠惊讶了,“我真猜对了?”
  顾昇也侧目了,吴世恒就是南方的世家出身啊!


第1667章 豁达
  吴世恒面容算不上好,从小的涵养让他坐着没动,厅内人多眼杂,他也没想解释画出自哪里,只是盯着前面的画,他是没见过画,却知道此画。
  昌忠笑了,今日为了看戏而来,竟然还有这一出大戏!
  明辉坐在身后,小叔叔几人开口,他一直在身后听着,他离京的日子,京城很热闹啊!
  前方鉴赏很热闹,将卓古瑜围在中间,有奉承的,有好奇永安国公府还有什么宝贝收藏。
  昌忠压低声音,“心机啊。”
  吴世恒嗤笑一声,何止是心机,先从永安国公府的收藏鉴赏,珠玉在前,最后一幅画的鉴赏可想而知,关心顾昇,“你没事吧。”
  顾昇指尖捏着茶杯,“我能有什么事?”
  吴世恒见顾昇真不在意,哈哈笑着,“不愧是我朋友。”
  顾昇余光看向周昌智大人,大人不在意,他自然不在意,“今日我的画能和齐大师的真迹一起鉴赏,我的荣幸。”
  昌忠心道,侄女看人的眼光的确好,这份心性难得。
  很快到了第三幅画,众人见到画愣住了,有人问,“这幅画是?”
  卓古瑜看向顾昇,“这幅画是我求探花郎画的。”
  众人看向顾昇,顾昇拿起茶杯,“卓榜眼花了不少银子。”
  卓古瑜眼底冷了几分,这一声榜眼真是刺耳,“谁让我知顾公子缺银子。”
  顾昇脸上笑容没变,“卓公子还要画吗?”
  厅内的众人都精明,这时都明白,今日赏画针对探花郎,有人眼底鄙夷探花郎,有人不愿意多言。
  卓古瑜的出身在,有同层次的朋友,接了卓古瑜的话,“我等要好好鉴赏探花郎的画,不知道值不值卓公子的银子。”
  顾昇伸出手,“请。”
  昌智嘴角含笑,顾昇自己不在意就没人能伤的了他,越看越满意,可惜不是定亲的时机,心里想着在翰林院盯紧一些。
  顾昇的画达不到大师的境界,自然被批了一通,今日卓古瑜大手笔请了许多人,本有看好顾昇想嫁女的,今日都歇了心思。
  皇宫,周书仁拿着信的手一直抖,缓了一会神又看了一遍,“呵呵。”
  皇上眼神有些飘,“目前双胞胎回不来了。”
  周书仁扯了扯嘴角,“哦。”
  皇上干笑一声,“他们很出色。”
  周书仁心里狂翻白眼,是啊,出色到惹了公主非君不嫁,“嗯。”
  皇上眯着眼睛,“行了啊,朕不信你没算到。”
  周书仁心塞啊,算到和成真是两码事,“臣的外孙啊。”
  皇上也想翻白眼了,“他们会回来的。”
  周书仁深吸一口气,“臣要消化消化消息。”
  皇上示意张公公拿过银票,“这是今年的二百两。”
  周书仁手不抖了,将信件放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