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

第68章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68章

小说: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竹兰拿过枕头也躺在了周书仁身边,没一会就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天都擦黑了,眼看着快入冬了,日照的时间短了,周书仁依旧在睡,小声的起来出门。
    李氏正在做晚饭,搬家过来,都在主院吃饭,在住院的厨房开火。
    竹兰道:“晚上熬些小米粥。”
    中午吃的太油腻了,晚上只想吃些清淡的。
    竹兰出了厨房,没看到雪梅,两口子在她睡着的时候回去了,今天都忙了一天,吃过晚饭都休息了。
    第二日一早,姜家老两口来了,竹兰才想起来,姜家昨个没来,好像,也没人通知姜家搬家的事呢!


第238章 撕脸皮
  姜升的爹姜勇和姜王氏两人来的,姜升并未一起过来,姜王氏上门拎着篮子,篮子里能看到一条二斤左右的猪肉,还有一些干木耳。
  姜王氏自从进了院子,眼睛就不够看了,放下篮子道:“姜升也没回家说一声亲家搬家了,要不是今个起大早赶牛车到周家村,我和当家的还不知道亲家搬走了,这是搬家礼,亲家家大业大不在乎这一点,可也是我门能拿出来的好东西了,亲家别嫌弃。”
  竹兰听出了浓浓的埋怨,姜王氏怨他们没告知搬家的事呢,还有最有一句话刺耳啊,真当她好脾气呢,“亲家这话说得,那我可要说道说道了,这姻亲分同甘苦的和大难各自飞的两种,这对大难各自飞的待遇自然不同,亲家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姜王氏脸涨红了,杨氏虽然没骂人,可比骂人难听多了,这不是点着名说姜家呢吗?上次的事谁想到是子虚乌有,不过,也的确是她和老头子做的不地道。
  她刚才心里揣着气,第一是周家搬家了通知都没通知,根本没把姜家当亲家,第二是,儿子住进了岳家,日后给岳家看宅子,他们也是要脸面的人,日后想跟着小儿子住都不可能了,心里怎么能不气,认定了周家不地道,第三就是心里的嫉妒了。
  同为女子,她是真羡慕杨氏,以前她是瞧不起杨氏的,现在杨氏高高在上,这种越来越大的落差,好像镜子,越发的照出自己阴暗的一面,丑陋不堪。
  姜王氏熄了火,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李氏听的特别过瘾,婆婆真是厉害,几句话就说的姜王氏羞愧不已,她什么时候才想学到婆婆几分本事呢?
  竹兰对姜家一点的好感都没有,她和周书仁压根就没把姜家看在眼里,不愿意拉低逼格去撕,但不代表一直容忍,对着李氏道:“亲家的贺礼我们收了,时候不早了,当家的身体不舒服就不多留亲家亲家母了。”
  从始自终姜勇都没开口,谁让周书仁起不来炕休息呢,竹兰自己接待的。
  姜勇羞得脸色青白,他们这是被亲家送客了,他是不是该高兴,周家让进门了,而不是把他们两口子拦在门外?
  周老大心知,娘并未生气,全因娘觉得姜家不值得生气,见娘再次拿起茶杯,上前一步道:“叔,这边请。”
  姜勇脸白了又红,绷着脸站起身,瞪了老婆子一眼,“还不走杵着等人撵?”
  姜王氏脸又红了几分,一大把年纪了,在小辈面前老头子不给她面子,她日后还如何见人?
  竹兰眼底鄙夷,吼女人算什么能耐,最讨厌把错往女人身上甩了。
  竹兰一点都不怕两人恼羞成怒回周家村针对雪梅,这两个人够聪明就一定不敢。
  竹兰等周老大送人回来,看着周老大,周老大机灵的道:“娘,叔婶走的方向不是回周家村的。”
  竹兰勾着嘴角,姜家老两口还算聪明,“恩。”
  周老大觉得,娘狠起来比爹狠多了,娘说话专往心上扎,专撕人脸皮,爹就直接多了,至少心里不受煎熬,姜升爹娘回去,非自己气病了不可。
  竹兰见周老二进来,开口道:“我正想让你大哥寻你呢。”
  “娘,找我有事?”
  “恩,我和你爹昨个商量了,宅子太大,咱家人到底少了些,咱家没卖粮食,粮食够吃,你去寻摸四条大狗回来,前门,后院子各放两条,找厉害一些的狗。”
  周老二心里转了一圈,快速的想着谁家有狗,“娘,狗不便宜,一只成年的大狗差不多一两银子。”
  这年头有能力养狗的,除了猎户外,村子里养狗的都是看家护院的,能养得起狗的家境都不错,想买狗银钱不便宜。
  竹兰拿出五两银子,“你看着买,前提一定要厉害的。”
  周老二比买牛都积极,他就喜欢狗,小时候想养过,只是一直没开过口,这回养四条,他的愿望实现了,其实娘不说,他也想过些日子提的。
  竹兰要忙的事也不少,郑家留的白菜要砍下来,腌酸菜,辣白菜,剩下的要放到地窖去,一大片的菜园子没几天完事不了。
  周家老宅的菜园子,不用留给雪梅两口子,他们在租的宅子也种了不少的菜,老宅子的菜园子交给老大拉回来,有雪梅两口子帮忙,老大自己就行。
  菠菜存不住的,摘下来都晾干了装到布袋子里,放到干燥的屋子存着,郑家的屋子多,又是多年的宅子,一点潮气都没有,可给了竹兰存放的空间了。
  玉露不大的小人都跟着干活了。
  孙氏也要帮忙,竹兰没让,最后孙氏争不过竹兰,包了做饭的活。
  中午,周老二就带着四条狗回来了,周老二是走着去买的狗,回来牵着狗进村子,四条大狗特别凶,李家村都知道竹兰家买了大狗,这回更不敢离近宅子了。
  竹兰家连续忙碌了三天,才忙完菜地,竹兰家的院子里挂满了萝卜樱子,至于菠菜直接烧炕烘干的,郑家的屋子多,这回地方大,够竹兰操作了。
  随后的日子,周老大和周老二带着媳妇山上捡柴火,李家村的地理位置比周家村靠山,这一片山林深的很。
  周老大和周老二也不敢往深处走。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十一月份,今年的初雪比去年晚了一些,也没有去年的雪大,只有一层的小雪,一股风吹过雪就吹没了。
  雪梅带着儿子闺女来家里,两个孩子最高兴过来了,一进门就待不住了,跟着明腾屁股后玩去了。
  竹兰问,“今个怎么赶上雪天来了?”
  雪梅嫌弃的道:“娘,今天算什么雪天啊,就下了一层轻雪。”
  “轻雪也是雪,今个怎么就你自己来了,姜升怎么没跟来?”
  雪梅,“姜升娘生病了,姜升自己回去了,这不是正好顺路就捎我到李家村村口了,如果没事,晚上回来接我们娘几个。”
  竹兰明了,这是女婿不打算带媳妇孩子回去遭罪,女婿对亲爹娘没信任了。
  雪梅没看到大嫂,“娘,大嫂呢?还有外婆怎么也没在?”
  竹兰道:“你外婆和李氏的娘很投缘,吃过早饭就和李氏回李家了,中午能回来。”
  雪梅羡慕大嫂了,自从爹娘搬家了,这是她第三次回来,羡慕大嫂随时能回娘家,不过,虽然不能吃常回家,却也能天天吃到大嫂做的饭菜。
  全因,家里的几个小子吃惯了午饭,吃了两天糕点就腻了,为什么不在她家吃,很简单,嫌弃她做饭不好吃,大嫂把几个臭小子的胃口养叼了,这也就是娘家条件好,换了别家试试,有吃的就不错了。
  最后采取折中的办法,大嫂早上将几个读书小子的午饭也做出来,然后放到他们家中午热上,中午回来能吃上热乎饭。
  大嫂每次做的都多,雪梅知道,一定是娘嘱咐的,他们家没能力像娘家一样吃三餐,娘故意补贴她的。
  这么一想,雪梅感动有娘的孩子和没娘的孩子就是不一样,雪梅正感动呢。
  周老大进来,“娘,郑家老爷子的二孙子回来了。”


第239章 郑扬
  周老大嘴里的郑老爷子就是郑氏的爹,郑老爷的二孙子,郑氏大哥的二儿子,竹兰只是在送行的时候见过郑家的孙子,郑家的孩子都随了郑老爷子,一点都不像武将。
  竹兰问,“你过来了,谁招待呢呢?”
  周老大道:“爹也刚回来在门口碰上了,爹将人迎到前院了,爹让我来请娘的。”
  竹兰惊讶了,周书仁回来了啊,这还真是巧了,请她过去,这是还有她的事?她是不指望老大听到什么了,让雪梅去找赵氏和雪晗,自己跟着周老大去前院。
  自从搬了家,大房二房就彻底分开住了,李氏是爱往她身边凑的,赵氏倒是来的少了,明瑞一周岁了,玉霜能看着了,赵氏能撒手了,赵氏和她二嫂学了绣屏风,正在尝试绣大件,雪晗正跟着学,天天和赵氏凑在一起。
  竹兰到了前院,见到郑老爷的二孙子,单名一个扬字,郑扬。
  郑扬站起身,“婶子好。”
  竹兰问,“这才刚走没一个月,一定不是到了西北返回,老爷子让你回来有何事?”
  郑扬心想,难怪爷爷看好周家了,连妇人都有如此反应,周家的确不错,“我回来还是因为婶婶。”
  竹兰坐下看了眼周书仁,竹兰没得到提示,看来她没来之前,郑扬并未说为什么回来,等她见面谈呢,她没觉得自己有什么值得老爷子关注的,不在自己身上,那就在外因,眯着眼睛,“为了干菜,还是为了药膏?”
  郑扬心里赞色,他再次试探,杨氏果然不是普通妇人,“婶子聪慧,两者都是,婶子给杨兄弟的膏药效果出奇的好,爷爷让我回来与吕大夫谈谈,至于干菜,西北常年战乱,农户很少,夏季青菜都难得,更不用说冬季。”
  郑扬顿了下继续道:“爷爷见婶子给杨兄弟带的干菜不错,所以让我顺便收一些干菜和山货带走。”
  竹兰再次感叹,郑老爷子的精明,药膏是一定要弄到手的,刀剑无眼好的药膏能救命,自己家留着也好,或是献上去都能给郑家谋利,西北又缺青菜,正好顺便收一些,带过去自家吃,或是送礼也是好的。
  当然也有商户在西北贩卖干菜,可她送的种类多,自然入了郑老爷子的眼。
  她给武春几个带了山木耳,蘑菇,猴头菇,干蕨菜,菠菜,萝卜干,干黄花菜,还有干蒲公英泡茶做汤都是不错的,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这些东西,都是夏天收集的,大部分都是山菜,除了蘑菇和木耳在杂货铺子有贩卖,其他的真没有。
  竹兰道,“婶子也给你透个底,猴头菇和干蒲公英,只有婶子和我闺女家有,你去收也顶天能收到干黄花菜等,附近村子的猴头都让婶子收了。”
  野生的猴头菇产量本就少,晒干后做汤处理不好炖汤会有些苦,不如蘑菇受欢迎,竹兰收了也没收多少。
  至于干蒲公英,竹兰就是想泡茶喝的,东北冬日烧火墙室内干燥,容易上火,蒲公英茶正好去火,所以晒干了不少,中药铺子倒是也有干蒲公英,不过量也不会大。
  郑扬道:“还请婶婶卖我一些猴头菇和干蒲公英,其他的我在各村收。”
  爷爷很喜欢猴头菇炖汤,还在李家村的时候,每年山上采到,爷爷都会留着慢慢吃的,回来特意让他多收一些回去,说来,一家子光想着快些走了,完全没想过收一些一起带走呢。
  竹兰家不缺卖猴头菇和干蒲公英的钱,到时候送一些给郑家,竹兰替闺女问价格,“不知道贤侄其他干菜的收购价格是多少?”
  闺女家跟着她一夏天也晒了不少干菜,本来为了冬天自己吃的,没想到,能赚一笔了。
  郑扬昨个就回来了,早就去杂货铺子打探过价格了,只可惜杂货铺子只有蘑菇和木耳,量还不是特别大,谁让农户家家都会存一些,买的人很少。
  县里的大户,都会专门收购,很少去杂货铺子买的。
  郑扬道:“蘑菇木耳八文钱一斤,猴头菇五十文,蕨菜六文钱,黄花十文,蒲公英十文,菠菜八文钱,萝卜干四文钱。”
  竹兰听了这价格想吐血,木耳蘑菇八文是杂货铺子的收购价,这个没啥争议的,可黄花菜好几斤都晒不出一斤干的,竹兰家一共才一袋,光看着分量不少,真没多重,一共才三斤多些,还抓了不少给武春带去。
  蒲公英和菠菜也是如此,这些东西都不占重量的,这个价格太低了。
  竹兰摇头,“木耳蘑菇不谈,别的太低了,几斤都晒不出一斤,猴头菇本就少晒干了更没分量,猴头一百文一斤,黄花菜五十文一斤,蕨菜一斤二十文,蒲公英三十文,菠菜二十文,萝卜干五文钱。”
  郑扬故意按照蘑菇价格估算的其他价格,主要市场上没有,自然要先探探底,虽然郑家有钱,可他就是想压价,唔,这也是爷爷为啥让他回来收的意思,全因性子不会吃亏,还想多占便宜。
  竹兰一副免谈的模样,站起身,“贤侄回来,我去准备饭菜。”
  说着,竹兰就走了,她的心清楚,郑家老爷子敢放一个孙子回来,郑扬一定精于算计的。
  要知道,吕老爷子也是人精子,不好对付的很,郑扬敢一人来谈药,能力不小,剩下的还是交给周书仁吧。
  郑扬,“……”
  周书仁收到了竹兰的暗示,笑着道:“农户一年到头不容易,以往一直没人收山野菜,今年难得给家里多添些银钱,虽然不多也能给家里的孩子添衣服,过个红火年,贤侄也别压的太狠了,第一年给个公道价,来年老爷子再来收也能多收一些不是,而且收这些干货花的银钱,与其带来的利益比是微不足道的。”
  别看山货很平常,在老爷子的手里一定发挥最大的价值,否则不会特意让孙子收的,他才不信是顺道收呢。
  郑扬看着周秀才,的确如爷爷说的,不好对付的狐狸,先是拿农户日子不好过说事,最后还猜爷爷的打算,抿着嘴,心里清楚,周家在价格上说的也是公道价。
  郑扬道:“那就如婶婶订的价格,我这些日子要在叔叔家打扰了,还请叔叔把收干货的消息散出去,我要借叔叔家的地方收干货,麻烦叔叔了。”
  周书仁笑着:“我这就让你婶子给你收拾屋子。”
  郑扬心里不大是滋味了,以前是自己家,现在回来是客人了,回不去自己屋子住了,“麻烦叔叔了。”
  竹兰刚让明腾去找李氏回来,周老大过来,“娘,爹让收拾屋子给郑扬住,对了,爹还让我去宣传下,明个郑扬借咱家的地方收山货,娘,价格按您说的订的。”
  竹兰嘴角上翘,她就知道周书仁一定能搞定的。


第240章 大雪
  最先知道消息的是李家村,然后是周家村,周老二去周家村传消息,雪梅也跟着回去了,顺便将家里晒的干蕨菜,黄花菜等带了回来。
  雪梅是娘晒什么,她就跟着晒什么,租的房子菜园子大,也跟着种了不少的菠菜和萝卜,晒了不少干菜出来。
  竹兰给大闺女家称重后,算了银钱,大闺女在家闲着没事,真没少晒,木耳和蘑菇拿过来五斤,猴头少一斤,菠菜晒干了看着分量大没多重才二斤,黄花菜有二斤,蕨菜多一些八斤,干蒲公英二斤,萝卜干多三十斤。
  一算下来六百五十文钱,半两多银子了,一笔不小的收入了,要不是雪梅还记得孩子,怕都卖了日后娘补贴她,她恨不得把家里留下来都给卖了。
  次日一早,竹兰家大门没开,知道消息的早早就来守着了。
  周老二精于计算,帮着算账写帐,李氏的娘家也卖了不少,本来多采是为了冬天当菜,能省下些粮食的,现在都换成了银钱,虽然都是蘑菇木耳萝卜干,可数量多,卖了六钱多。
  李家村的男娃多,家家户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