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

第71章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71章

小说: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归根结底,还是在银钱上,周书仁能这么快的结交人脉,自身的本事一方面,还有自家有家底,周书仁手里有银子撑着,请人吃饭去酒楼和面摊很大区别的。
  谁不愿意结交更有家低的,都是利益关系,自然更愿意结交日后能帮得上忙的朋友。
  当然也有君子之交,在生存艰难的古代,还真没多少。
  至少竹兰和周书仁来了这么久了,真没遇到不看背景不看潜力结交的君子。
  过了年,日子过得更快了,一转眼就出了正月,正月出了就要准备二月份的童生试了,竹兰家昌廉和昌智都参加。
  因为周书仁就是廪生,自己就能作保,倒是省事了不少。
  周家村参考的也都找周书仁做保,一个村子不管是不是族亲,周书仁都没收做保费,不缺这点银钱一方面,另一方面一个村子又都在周氏族学学习,今个施恩,明个也会还给周氏,真要是日后有金榜题名的,也是一份善缘。
  越临近考试,昌廉的压力反而最大,因他是县太爷未来的女婿,县试过后又成亲,自然希望不仅考过,还要取得好成绩了。
  昌智就很淡定了,年纪小一方面,还有这小子对自己十分有信心。
  竹兰和周书仁私下里认为,昌智会比昌廉考的好,天赋有的时候真的让人嫉妒呢!
  考试前两天,昌廉收到了董楚楚送的笔袋,昌廉带着去考场了。
  这次考试依旧住在族亲家,两兄弟住一起能互相照应。
  考试第一天,竹兰惦记着,“也不知道昌智能不能照顾好自己。”
  周书仁不惦记,反而因竹兰惦记,心里嫌弃两个臭小子了,“昌智不通庶务,不在乎银钱,但是有足够的银钱,这小子比谁都能照顾好自己。”
  这位是个舍得花银钱的主,也是个不会亏待自己的主。
  竹兰,“……”
  她无言以对,昌智不在乎银钱,只要手里有银子,一定舍得花钱,反而是昌廉,这小子死抠,而且好像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不过,昌廉和昌智一起考,一起吃住,竹兰默默的想,她给昌智的银钱一定一文不剩,至于昌廉呵,这小子一定剩下不少,占弟弟便宜一点都不会羞愧,昌廉脸皮越发的厚了。
  今年县试考了五场,周书仁不惦记成绩,也没亲自去接两兄弟回来,周老大和周老二去县里接的人。
  下午,四兄弟回来了,瞧着昌廉的模样,就知道名次并不理想。
  昌智也是孩子,而且还是今年年纪最小的考生,考了好成绩,兴奋的道:“爹,我考了第一,我是第一。”
  周书仁很欣慰没辜负他的期待,鼓励道:“不可骄傲,要继续努力。”
  昌智还想当小秀才呢,家里条件好了,读的书多了,爹和先生亲自指导,他要是考不上小秀才,对不起先生和爹的培养,“爹,我先回去看书了。”
  周书仁在读书方面花不少心思在昌智的身上,他也想试试,没有大家族的底蕴,按照他的培养,昌智又有足够的天赋情况下,能不能轰动一把,成为今年的小秀才。
  昌廉看着弟弟就更心塞了,很郁闷,他连第二都没排上,排了第五名,有些怕爹失望,不敢说名次,“爹。”
  周书仁看着这是名次没达到预期,这小子虽然对考过昌智没信心,但是对名次还是很有信心的,这小子也的确够努力,安慰着,“第一次考试成绩不算什么,你想想你爹我,当初县试不也没考上第一,所以第一次考试的成绩不代表最后成绩。”
  昌廉听着心里好受了几分,这才说了名次,“爹,我考了第五名。”
  周书仁心里明了,昌廉的名次有猫腻啊,昌廉虽然比不上昌智,可也十分努力的,再有一些天赋,族学的成绩也仅在昌智之下,今年考生他也打听过,比昌廉强的没几个,昌廉又是小心的性子,不会现在马虎,再怎么也不可能是第五名。
  看来,这是县太爷不想女婿考的名次太好,压了压名次啊!
  周书仁猜到了县太爷的用意,不仅希望昌廉能更努力的对待后面的考试,也免得没考上秀才,对昌廉的打击过大,县太爷这个岳父,对昌廉也是十分用心了。
  既然县太爷压了名次,那么他鼓励就行了,别让昌廉太受打击,“名次还可以,爹相信你下次名次一定更好。”
  他以为爹会不满意,回来一直忐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爹,没想到爹非但没说他,还鼓励他,握着拳头,“爹,下一次我一定考出好名次。”
  这个还真说不准,周书仁对本县的考生了解,对参加院试的考生真不了解,别昌廉把话说的太满了,最后再受打击,“院试在平州,每届考生不缺有天赋又努力的人,能参加院试的都有真本事,爹希望你做到认真努力,名次是次要的,你只要努力用心,爹就欣慰了。”
  至少努力过没过,也没什么遗憾的,不过不吉利,这句话周书仁没说。
  昌廉觉得时间紧迫了,他参加县试的时候还是自得的,认为考的不会差,可结果并不好,院试比县试难,他要更努力才行,“爹,我也去看书了。”
  没等竹兰开口,昌廉争分夺秒跑回院子看书了。
  周书仁问,“有事和昌廉说?”


第246章 陪嫁
  竹兰道,“这小子三天后成亲,他的屋子已经布置成新房了,我刚才想提醒他去昌智的院子住几日。”
  周书仁摸着胡子,把心里的打算说了,“昌廉成亲了,还是县太爷女婿,日后去县里也不能手里一文钱没有,我想着日后家里发月钱,儿媳妇每个月一百文,儿子两百文,孙子和孙女十文。”
  竹兰心里清楚,昌廉的妻子是官家小姐,昌廉手里一文钱没有,头抬不起来出门也不方便,“给月钱我没意见,容川和雪晗每个月多少?”
  周书仁,“容川每个月也是两百文,雪晗一百文。”
  竹兰顿了下道:“周家有六个儿女,雪梅出嫁的早,当初原主两口子给的陪嫁是原主给的,我们来一年多了,雪梅对我们孝顺,她出嫁早,其他的兄妹越过越跟公子小姐似的,她也从未抱怨过,我也是真心把她当闺女的,我想和你商量下,雪晗出嫁的时候,也多准备出来一份嫁妆补给雪梅如何?”
  目前的家底都是周书仁赚的,等周书仁成了举人,她就能发挥专长管理家底多存银子了,明年开始要给雪晗攒嫁妆了,她也想给雪梅准备一份。
  竹兰摸着身上的衣服,这身衣服是雪梅给她做的,这丫头回来的次数并不多,可把她的喜好都记在心里,这一年多足够看透一个人了,真心换真心,她也把雪梅当亲闺女了。
  周书仁真没想到竹兰会有这个想法,他到底是男子,没有女子心细,“补给雪梅一份嫁妆,我没意见。”
  依照姜升的能力攒家底,让雪梅过太太生活,的确挺费劲的,雪梅这个便宜闺女,的确是不错的,周家几个孩子,雪梅是最通透的,难得的好孩子了。
  竹兰亲了口周书仁,“你越来越有当爹的样子了。”
  她能感觉到,周书仁对周家的几个孩子,用了些真心了,不再像以前目的性强,虽然教育着周家孩子,可周家几个孩子从未走进过周书仁的心,她希望周书仁感受到更多家的温暖,希望周书仁能够更幸福。
  晚上,昌廉和昌智过了县试,昌智又得了第一,值得庆祝的,借着喜事说了下个月开始发月钱,每个人的反应不一。
  周老大没啥感觉,家里的银钱都在李氏的手里,在他手里就是走个过场,给多少没概念。
  李氏激动了,作为算数最好的儿媳妇,飞快的算出了一年能存多少银钱,唔,她觉得三个孩子太少了,玉露能走能跑了,她觉得可以再要几个。
  周老大后背发凉,“……”
  李氏咋了?怎么一个劲的眨着小眼睛?这是啥暗示?为啥有不好的预感?
  周老二两口子想法一致,多了月钱,每个月能存下不少,两口子一门心思攒钱。
  昌廉是最高兴的,他还愁成亲后手里没银钱怎么办呢,爹娘就替他考虑过了,呜呜,以前的自己真不孝,对不起爹娘,日后一定要做最孝顺的儿子。
  昌智没在意,有月钱他就花,没银钱他也不会愁。
  容川急忙道,“叔婶养我已经为了花了不少银钱,我不能要再拿月钱。”
  周书仁道:“你在我眼里也是半个儿,月钱不会独少了你。”
  容川知道叔决定的事不会轻易改变的,试着争取道,“半个儿,我拿一百文就好。”
  周书仁没拒绝,“好。”
  容川呼出口气,真怕叔不同意。
  随后的几天,没给李氏兴奋月钱的机会,昌廉成亲,家里十分的忙,酒席用的菜和肉都是李氏负责,赵氏出门不方便,外面都靠李氏张罗了,竹兰教育的不错,李氏在村子里还是能够独当一面的。
  竹兰第一次操办婚事,虽然有原身的经验,她依旧怕出错,核对了好几遍的流程。
  成亲当日,竹兰和周书仁早早起身,吃了早饭,竹兰看着穿着喜服的昌廉,脸还稚嫩呢,这就成家了?本该感动的日子,竹兰愣是没啥可感动,只在心里吐槽古代了。
  周书仁咳嗽一声,“时辰不早了,别误了吉时。”
  昌廉心里不平静的,他娶妻了,要有自己的小家了。
  今个昌廉骑马去接亲,马是周书仁借来的,提到马,竹兰感慨,昌廉胆子的确大,一天就骑得有模有样了。
  接亲的队伍一个半时辰后回来了,吹吹打打的进了宅子。
  新娘子的陪嫁,昨个就提前送来了,董林氏给闺女的月钱没多少,陪嫁上特别的大方,三十六台的嫁妆,在县里头一份了,布匹什么不吸引人,吸引人的是代表土地的土坯,还有铺子和宅子。
  董楚楚的陪嫁,五十亩地,县里的一处二进的宅子,两个铺子,都是好地段的,首饰也有不少,金银都有,可见董家的家底深厚了。
  竹兰给的聘礼,董家也都陪嫁了回来。
  竹兰和周书仁坐在上座,亲眼观看着古代的婚礼,拜堂成亲后,送去了洞房,只可惜出了洞房昌廉和董楚楚睡在一起,日后就要分居住的。
  婚礼一场累死人,送走了宾客收拾了院子,天已经黑了。
  第二日竹兰刚醒,听到外面声响,以为是李氏一大早起来做饭,穿了衣服出门一看,董楚楚挽着袖子烧火做饭。
  竹兰真没期待过吃董楚楚做的早饭,没成想火烧起来了,切菜有模有样的,竹兰怕吓到董楚楚切到手,站在门口没动。
  “娘,你咋站在门口?”
  “哎呦!”
  竹兰,“……”
  得了,她忘了李氏了。
  最后董楚楚伤了手,早饭还是李氏做的,吃早饭的时候,竹兰看到昌廉几次看着楚楚的手,看着董楚楚一脸,不是说你做饭吗?
  董楚楚脸涨红,夸下海口说能做早饭的,结果被大嫂给搞砸了!
  李氏感觉到了昌廉媳妇的目光,低着头恨不得把桌子看出花来。
  竹兰咳嗽一声,心里还是有些偏的,真不怪李氏,“都别光看着了,吃饭吧!”
  竹兰发了话,等着周书仁拿筷子,都拿起筷子吃饭了。
  李氏飞快的抬起头,还是婆婆疼她,刚才给她解围呢,“娘,这是我特意给娘蒸的鸡蛋羹。”
  竹兰,“……”
  刚给你解了围,自己就拉仇恨,她站在门口看得清楚,董楚楚拿了鸡蛋,估计也是想蒸蛋羹的。
  赵氏忍不住踢了大嫂一脚,知道大嫂没坏心,不知道的以为大嫂挑事呢,弟妹是县太爷家的小姐,心气高,谁知道会不会记恨上大嫂。
  李氏皱着眉,“老二媳妇,你踢我干什么?”
  而且用力气踢的,踢的她腿好疼!
  竹兰,“……”
  赵氏,“……”
  她错了,不该提醒大嫂,现在把自己也坑进去了!


第247章 偏心
  董楚楚捏着筷子,心里默念不生气,不生气,娘说了,大嫂李氏说话就当放屁,因为大嫂没坏心,这样的人才相处,如果实在忍不住要生气的时候,让她想想多想想自己的亲嫂嫂,董楚楚想到自家的嫂子,气没了,心直口快比笑里藏刀好。
  董楚楚松开了筷子,看着大嫂李氏气呼呼的,完全不知道二嫂在提醒她呢,不生气了,莫名的想笑了,突然觉得没做成饭也没什么,大不了日后再做,早晚有机会不是,想通了,笑意也多了,夹着菜吃饭,恩,大嫂做饭真好吃。
  董楚楚的变化,都在周家人精子的眼里。
  竹兰放心了,她和楚楚见过几次也没交谈过,对董楚楚的了解都是从雪晗嘴里知道的,只知道楚楚性子不错,为人大方懂礼,女红不错,其他的了解就不多了,她真怕楚楚年纪最小,又是老来女,娇宠惯了和李氏等人相处不来,现在看来,年纪小却明事理,不是斤斤计较之人。
  赵氏呼出口气,弟妹不是难相处的就行,她是真怕官家小姐处处要强,事事想拿尖呢。
  昌廉松了口气,他挺喜欢董楚楚的,不仅仅是因为身份,还因为董楚楚这个人,他不希望楚楚和大嫂相处不好,昌廉见董楚楚看他,耳根子有些红了。
  昨个不能圆房,两人也是睡在一起的,他第一次和女生睡在一起,还是他的妻子,昨晚不敢动僵硬的很,早上就抱了个肉团,咳,这个怪他。
  他睡觉不老实,喜欢抱着东西睡,容川和他一起住的时候,他深怕自己的毛病抱容川,他和容川东一头西一头睡的,中间还放着被子,防着自己晚上睡觉摸东西抱着,至少有被子挡着能抱被子。
  效果是显著,他没抱过容川。
  昨晚抱了楚楚,跟他干瘦的身板比,楚楚真的肉呼呼的,只可惜,今晚过后分房睡了,他发现抱肉球比抱枕头舒服多了。
  楚楚不知道自己相公心里的想法,知道非气红眼,什么肉球,她明明就不胖。
  李氏终于反应过来自己干了蠢事,尴尬的不献殷勤了。
  饭后就是敬茶了,有个官家小姐的儿媳,竹兰给红包都不好给,上面还有两个儿媳妇呢!
  竹兰的记忆里,当初李氏敬茶,因为是大儿媳妇,给的红包六钱的银子。
  赵氏的时候,因不是原身选的儿媳妇,儿媳妇又一直低着头不讨喜,给了一钱银子。
  原身的记忆给不了竹兰任何的帮助,谁让三儿媳妇是官家小姐,还是陪嫁丰厚的官家小姐,她的回礼少了,董氏回娘家一问不好看,还显得自己小气。
  因李氏和赵氏也是儿媳,她做不到厚此薄彼,仔细想过后下了狠心去买了三对玉镯子,花去了六十两,家里的银子一下子少了不少。
  幸好,郑家算计他们,她手里才有足够的余钱,否则,男主折腾一把,年礼,婚宴,玉镯子就掏干家底了。
  竹兰算上家底,满打满算手里还不到二百两银子了。
  竹兰端着玉镯子出来,敬茶用的垫子已经摆好了,竹兰坐到主位上,“开始吧!”
  昌廉带着董氏跪下,李氏端着茶盘,昌廉和董氏接过来,先给周书仁敬茶。
  昌廉,“爹,请喝茶。”
  周书仁端过来抿了一口道:“成家就是大人了,就要担起自己的责任,日后做什么都要三思后行,不可莽撞行事,望你谨记。”
  昌廉有些失望爹没多叮嘱,没敢漏出来,恭敬的道:“谨记爹的教诲。”
  董楚楚有些怕公公的,公公能被爹看重,一定不是简单的,特别的恭敬,“爹,请喝茶。”
  周书仁接了过来,他没什么可叮嘱儿媳妇的,嗯了一声算是应了。
  昌廉怕媳妇打怵爹,忙端了新的茶递给娘,“娘,请喝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