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信-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新味道,一切静止在一片素白的光晕里。
不知道是不是听到了门口的动静,背影似乎要回过头来,她立刻缩到了墙后。医院的病房泡不成,这天她跑去逛人民广场,坐在音乐喷泉边上吃了一顿油腻腻的炸鸡,看了两部没心没肺的喜剧片,天黑了才回到医院。
老郭见到她就笑:“今天躲去哪儿了?这些日子你电话不接,短信不回,家门不入,连日志都不写,有人已经快急疯了。”
她假装没有听见,转身去抽屉里找东西:“你的电子相框呢?来来来,咱们来看片。”
老郭继续在背后说:“听说告范羽的那个公司叫重光网络,有人向他们提供了一张专利转让协议的照片,证明你爸爸当年已经把专利转让给了他们。而他们得到范羽和你爸爸的协议副本,上面的签名是伪造的。”
她胡乱应了一声:“是啊,大师兄这回麻烦不小。”
老郭问:“颂颂,三年前,你究竟怎么会掉下阳台?”
她低头把抽屉翻得乱七八糟:“还能怎样?我多喝了几杯,觉得生无可恋,决定一了百了。”
“事故当晚你并不是一个人,你喝原味伏特加,应该是家里有客人,很可能是一个男人,发现你坠楼的邻居也曾经听到楼上有男人说话的声音。”
“他听错了,”她立刻说,“一个小孩子,不是听错了就是记错了,根本没有什么别人。你忘了,我分明写了遗书,坠楼前几分钟发布在我空间里。”
老郭沉默,半晌说:“也好,不管是什么原因跌下阳台,至少范羽的事发,他也没必要再来陷害你。”
她不说话,只听到老郭沉重的呼吸声。由于胸腔积液,他的呼吸急促,声音嘶哑。良久,他才又开口,换了话题,说得气喘嘘嘘,断断续续:“那时候第一次见你,也是在这家医院。急救手术室门口,一群人吵架,好多人看热闹。一个病人的母亲一巴掌把你扇在地上,只有一个人挡在你身前。那时候我想,这个小伙子还不错,事故已经发生了,无法挽回,可至少他有担当。”
一个硬块堵住胸口,眼底有一片氤氲升起。她不敢回头,咬着牙说:“你们联手骗我,什么都不告诉我。”
老郭嘶哑地呵呵笑:“范羽说服所有人,你爸爸的噩耗对你打击太大,隐瞒才对你最好。你的赔偿款是他以你爸爸的名义每个月转给你,你写给你爸爸的邮件也是他在回。他甚至讲,等你心情稳定了,他会安排个四川山沟沟里尸骨无存的交通事故,再通知你这个事件,你根本不会知道当年事故的细节,和什么人有关。多天衣无缝的安排,对大家都好,我还曾经为他的用心良苦感动过。可他的动机我今天才知道,最好你一辈子无法恢复记忆,至少也要瞒到他公司上市,或者他套利走人。”他停下来喘气,顿了顿问:“可为什么,你怎么可能就这么轻易就原谅他?对另一些人呢?为什么连一点机会都不愿意给?”
因为有付出,所以才更心痛。你最在乎的人,往往伤你最深。所以爱的反面不是恨,爱的反面是原谅,因为原谅的背后是淡忘。
她总算找到那该死的电子相框,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才回转身,把相框塞给老郭:“什么时候了,你还有空管我的闲事?”
他苍白着脸,喘着气,虚弱地微笑:“我快要死了,你的路还很长。”
她的眼泪在这一刻“唰”地流下来。她的亲朋好友,她生命中挚爱的人,一个又一个,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不断地离开。她抹了一把眼泪问:“你和shane说了什么?”
这么多天,她第一次提到他的名字,原来是这样的感觉,胸口会隐隐作痛。
老郭轻叹:“我告诉他你从出版社辞职,去北京找工作了,怕是要等我死了才会回来。”他停了停说:“留点时间给自己,好好考虑。见或者不见,到时候是你的选择。”说罢他才皱眉,看她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丑样,“啧”了一声:“能不能等我死了再哭?”
老郭的病情时好时坏,颂颂曾经问过他几次:“要不要通知你的女儿?”每次他都做出一副恼怒的样子:“做什么?你都开始替我安排后事了?”到最后几天,他无法进食,药石罔顾,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承受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老郭的母亲在病床边哭得泪眼迷蒙,几个亲戚从外地赶来,剩下的病友也来了几拨。
弥留之际,他全身插满管子,人瘦得只剩下一把枯骨,动一下手指都要花费全身所有的力气。但他的神智是清醒的,目光环视四周,象在搜寻什么,又象要记住每一寸光阴。她知道他的想法,俯下身,在他耳边问:“要不要通知你女儿?我现在就打电话,也许她明天就能赶到。”
他的目光骤然一亮,然后又黯淡下去,停了许久,最终他微微摇头。最后那一刻,颂颂看见他的嘴唇蠕动,象自言自语。她拿掉他的氧气罩,附耳在他唇边。他在她耳边呢喃:“还有五天。”
这是老郭留给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 还有五天。他给自己定下了五年之期,前几个月就办好了签证,定好了机票,打算去澳洲和女儿见面,但终究也未能成行,只差了五天。她曾经觉得他固执得不可理喻。
三年之后,她又一次坐下来,用白纸和铅丝,做了一大篮子小白花。三年前是为爸爸,这一次是为了老郭。她做了整整两天,一共三百多朵小白花,堆在篮子里象一座蒙雪的山丘。
那一刻她才明白老郭的心情。我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离开,或从容,或决绝,或留恋,或洒脱,或象老郭那样,把悲伤留给自己,把对生者的痛苦减到最低。有时候分离在所难免。当离开不成为一种选择,至少我们还可以选择离开的方式。
作者有话要说: 据说今天得早点发。。。明天还是晚8点见。
第24节
第41章 分手信(2)
颂颂再次见到亦辰是在老郭的欢送会上。
按照老郭的意愿; 追悼会没有办; 改成了欢送会,在他的乌龟酒吧举行。酒吧的陈设也是老郭喜欢的样子; 天花板上吊着气球,充满喜气洋洋的气氛。病友来了几桌,没有老郭; 大家自己动手到厨房里弄吃的。那位唱“生如夏花”的哥们儿正在住院; 没有来,颂颂就特意选了一张tfboys的cd播放,生气勃勃颇令人振奋。
范羽忙着打官司; 没有来,来的只有宋挺,她去厨房下了两碗酸菜牛肉面,两个人头碰头吃得满头大汗。
窗外的天空渐渐黑下来; 小巷深处,对面的店铺渐次亮灯。欢快的音乐声中,叮咚一声; 有人从外面拉开门。
该来的人都来了,所有人好奇地抬起头看来者是谁。第一个拍案而起的是宋挺; 咬牙切齿地冲过去:“这人还有脸来!”
她急忙跟过去把来人推到门外,回头拦住宋挺:“我叫他来的; 你别冲动。”
宋挺气得脸色发白,说话的声音都在发抖:“如果我早知道他是谁,早把他揍得满地找牙; 绝不会让他有机会接近你或欺骗你!”
她沉着脸,顿了顿说:“老郭有东西留给他,我把东西交给他就让他走。”
老郭的遗嘱有十几页长,不知什么时候背着人缩在病床上写的,铅笔字写的歪歪扭扭。一半财产留给母亲,一半财产折现后作为抚养费留给女儿,酒吧里的桌椅板凳一应物件请病友们想要什么自行拿走,电子相框留给了颂颂,乌龟留给陈亦辰。
既然是老郭的遗愿,她给亦辰发了条短信,通知他某时某刻到乌龟酒吧来拿东西。乌龟和龟食她早已准备好,她捧着小鱼缸,从角落里找出装龟食的袋子,推门出去。
刚刚入秋,傍晚的凉意迎面袭来。十步路外的路灯下,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橘黄色灯光下最显眼的地方,低着头,拖着斜长的影子,听到门口的响动,急急抬起头来。
她走到他的面前,把鱼缸和龟食交到他手里,直视他,用最平静的语调说:“谢谢你能来。老郭把他的乌龟留给你,拜托你照顾它。”
他接过鱼缸,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仿佛在找什么答案,半天才低头苦笑:“不用谢。这怕是老郭可怜我,留给我最后的机会。”
她说:“其实我有事想告诉你。”
昏黄灯光下,他立刻抬起眼。
站在阴影下,光和影交织之间,他的脸庞象被刀削斧砍过一样,愈发消瘦。她不禁想起初见时他的样子,永远穿同一款条纹衬衫,领子熨得妥妥贴贴,举止彬彬有理但眼神深邃,爱傻乎乎地瞪着她出神,仿佛永远在思虑着什么。
她低头:“我已经决定加入一个纪录片剧组,要跟剧组去西藏,明天就走,也许三五个月,也许一年半载。你不用再来找我,反正我不会在。”
“颂颂,能不能……”他上前一步,象是想要拉住她,伸出手才发现手里捧着鱼缸。她立刻退回一步。能不能什么?能不能原谅,能不能淡忘,能不能时光倒流,重新再来一次?她抬眼直视他,打断他的话:“事到如今,你应该也知道,我们俩再也不可能,长痛不如短痛,咱们好说好散,这样对大家都好。”
他的目光倏忽黯淡下去,不说话。她顿了顿,坚定心智,花了很大气力才说出下一句:“范羽被告上法庭,我相信你已经知道了。我想给重光网络提供那张专利转让协议照片的人估计就是你。范羽的那份专利转让合同确实是伪造的,我不否认。你和重光网络都可以放心,他会得到应有的惩罚。至于我三年前的事故,涉及我的私事,不关别人什么事,过去的一切对我是痛苦的回忆,请你也不要再没完没了地调查,可以吗?”
这下他腾出一只手,一把把她推到路灯下,牢牢抱住她:“你就这么在意他的安危?”
她也不挣扎,平静地对望他:“他毕竟是我大师兄,我和他十年的交情,现在我没有家人,没有朋友,有的不过是他和宋挺。就请你不要再插手,可以吗?”
他愣了许久,最后蓦然松开手,语音生涩地说:“任何事,只要你开口,我什么时候说过不可以。”
他下手不轻,胳膊上被他捏过的地方还火辣辣地疼痛。她抚摸自己的胳膊,低头说了句“保重”,转身往回走。他在背后喊她的名字,有脚步声尾随在她身后。她脚底生风,不回头,根本不敢回头,怕一回头就让他看见她发抖的样子。不顾一切奔回酒吧门口,她“砰”地一声将门关在身后。
宋挺看见她,从窗口的位置站起来,狐疑地问:“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她用后背死死抵着门,回头从窗帘后偷窥。他站在门口的灯下,拖着长长的影子,低着头,一手捧着鱼缸,另一只手抬起来,似乎要推门,可是迟疑良久,最终缓缓放下来。
她不敢再看,觉得眼泪要不听指挥地奔涌而下,只好颤抖着声音问宋挺:“走了吗?”
宋挺终于会意,阴沉着脸向外望。窗外华灯初上,街上没什么行人,沙沙一阵风过,秋天最初的几片黄叶寂寥地飘落下来。似乎过了很久,他才答:“走了。”
第二天一大清早,宋挺送她去机场。由于缺觉,她懒懒地不想说话,幸好宋挺是个话痨,最擅长自言自语,叨叨了一路。
“出版社的工作究竟有什么不好?有事看看书稿,没事看看报纸,轻松自在,发不了财也饿不死你,兴趣来了还可以译个把本书,说不定一不小心就成了翻译名家。你说说,有什么不好?不是你的梦想职业?就算是范羽给搭了个桥又有什么关系。你啊你,还是个小孩子脾气,一言不和就翻脸,不计后果,从来受不得半点委屈,不知道什么叫妥协……”他说完又停下来,换成咬牙切齿的语调:“话说范羽,这么多年我怎么就没看出来他这一人渣体质?如果让我再见到他,一定把他揍得满地找牙!”
天降大雾,窗外的田野静默在一层薄纱里,遥远而不真切。她的头靠在车窗上,宋挺的声音伴随马达的嗡嗡声,源源不断地涌过来:“去西藏那么远,行不行啊你?我是坚决反对的。头疼怎么办?晕倒怎么办?你这一去打算待多久?不会隔个三年五载再回来吧?我知道,西藏,你们小文青最喜欢。可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不是闹着玩儿的,一般人都会高山反应,更何况是你这么个体弱多病,动不动就晕的林妹妹……”
她闭上眼睛,真的累,身心俱疲。宋挺回头看她一眼,不知是不是觉得她睡着了,压低了声音嘀咕:“其实走远点也好,免得那个姓陈的没完没了地纠缠你。说实话,昨天连我都觉得他挺可怜的,你不会是心软了吧?”
她装睡,他只顿了一顿就自问自答:“应该没有吧?天天对着个杀父仇人过日子,叫你情何以堪?”
确实,就象割除一个肿瘤,最怕的就是死灰复燃,不大刀阔斧怎么割得干净?她用了最大的理智和毅力,才能用最残忍最伤人的方式来分手,切断自己每一条后路。
在医院陪床的时候,她曾经接到过一个陌生人的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个中年男子沉稳的声音:“鲁小姐,我们能不能见个面?”
虽然是个问句,却有令人难以拒绝的肯定。她那时候想,该来的终究要来,多拖无益。
他们的会面定在一家隐蔽的西餐厅里。餐厅坐落在半山腰的西式小洋楼里,背山面水,有爬满蔷薇的围墙和硕大的露台,一看就是民国时期某权贵的别墅。她在门口报了名字,被领到二楼拐角的包厢里。法式的双开门打开,里面的人在大吊灯的光影里站起来。
她从未见过有人能将清高孤傲表演得如此具有绅士风度。那人略一点头,居高临下地向她伸出手自我介绍:“陈致之。很高兴见到你。”
她当然已经认出他来,那个她曾在朱大夫的窗口遥遥看见过的中年男人。他五官冷峻,目光锐利,那时候她只觉得这人面熟,她怎么就没认出来他到底和谁相像。
对面的人略一停顿,礼貌地示意请她坐下:“请原谅我在如此冒昧的情况下找到你。三年前……我们不算正式见过面,今天才是首次见面。”
她在对面坐下来,冷静地说:“有话请直说。”
侍应生进来倒酒,上菜,等到侍应生离开,把门关在身后,他才从容地开口:“你大概已经听说,三年前正是我参选议员的关键时刻。陈家世代为官,历来都有重返政坛的愿望,特别是对长子,期望更高,包括从小的培养,每一次捐款,每一个行动,都在为争取影响力而努力。三年前我放弃了,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去了非洲,继续从事医疗工作。所有人都很吃惊,但我想鲁小姐也许能理解。”
她曾经很敬佩这位举世闻名的华人医者的人品,没想到他直白地承认,一切都是为了政治野心。
他继续缓缓说:“我从小教育亦辰,生命高于一切,这是作为医者的道德底线。只是,生命有那么多偶然性,你的一念之差,一秒钟不到的时间,有时候决定另一个人的生死。这一次去的是西非,在第一线进行伊波拉病毒的救治工作,很危险,天天都有病人死去,尽管做足预防,也难保下一个会不会轮到身边的谁。我只希望,多救一些人,当轮到我面临死亡时,能够问心无愧。”
他的语调极其诚恳,不知为什么,神色却让她觉得是疏离的,说了这长篇大论,似乎只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