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夫人有点甜-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瞪了他一眼,正要说话,小内侍过来传话,“陛下,宁嫔娘娘来了。”
皇帝闻言,问林总管,“昨日嘉妃进来,宁嫔行礼了吗?”
林总管一怔,回过神说道,“老奴没有记错的是,应该是没有的。”
皇帝道,“这规矩学的太差了些,降为贵人,闭门思过,好好学学规矩。”
“是。”林总管道。
“还有,天气越发热了,嘉妃怕热,只是用冰太早不好,叫太医去瞧瞧,给她用些降燥的汤药,”皇帝从容吩咐,“六郎,让东宫带些日子。”
林总管一一答应下来,立刻去吩咐了。
第427章 上兵伐谋
傍晚,江星列和沈绵回到家中。
沈绵忍不住追问,“陛下没有迁怒你和二哥哥吧。”
“自然是生气了,”江星列道,“不过也没什么,陛下还不至于为了一个女子误国?。”
沈绵点头,“那就好?,我就担心牵连到你们身上。”
“陛下还没糊涂到这种地步。”江星列道。
皇帝纵然有诸多问题,但在江星列看来,皇帝总体上是个好皇帝,这件事情让他难堪,但他不会对自己的臣子乱来。
沈绵听到这话,拉着江星列的袖子,“那你们让安王翻案,不是平白给他增添政绩吗,陛下又不会因此处置他。”
“陛下本来就不会处置安王,”江星列道,“只是安王急功近利,会让陛下觉得,他这个儿子,野心勃勃,想要取代他,陛下年纪大了,安王如此,就是戳他的心窝子,再加上安王一定会将事情引到东宫头上,到时候鸡飞狗跳,有这么个儿子,谁不闹心。”
沈绵点头,“你这是~嗯,上兵伐谋啊。”
这也太能算计了,简直是走一步看十步,算计到了可怕的地步。
”如此,累不累?”沈绵询问。
江星列道,“有些累。”
他说着话,就倒在沈绵肩膀上,“不过每日回来,靠在绵绵的肩膀上,为了绵绵能够过上安安稳稳的好日子,自然就不累了。”
这话有开玩笑的意思,朝堂之事,沈绵从年少起就开始接触,谋算手段固然令人厌烦,但江星列身为男人,他有自己的抱负。
他的手段,不仅是为了保护静国公府的尊荣,也是为自己谋求前程。
只有话本子里,才有那种为了心爱的女人拼死拼活,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所爱之人的男人。
沈绵是江星列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全部。对沈绵来说,也是如此,她的生活中,丈夫固然重要,但画画也是一样重要的,这并不妨碍他们是一对相爱的、可以相互扶持,相互体谅的夫妻。
沈绵笑道,“那就有劳夫君继续努力,让我余生都安安稳稳地度过。”
江星列靠在沈绵肩膀上笑起来,道,“这是为夫的本分。”
“你哪里本分,我看你一点都不本分。”沈绵在他手背上轻轻拍了一下。
江星列起身,抱起沈绵往床上走,“那我才应该好好尽一尽丈夫的本分。”
沈绵圈着江星列的脖子,没有再说话。
第二天,福县一案三司会审的所有事宜,都安排的妥妥帖帖,安王走马上任,特地请沈秉过去帮忙查案。
沈秉也不是头一回三司会审了,从从容容地带着御史台的人便过去了。
沈绵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很是好笑,安王真是什么时候都不放弃“挑拨离间”这个大计,她姐姐是太子侧妃,沈家绝对不可能倒戈,可他还要做这些无用功,也是尽心尽力了。
嘉妃早已绝望,听到安王主审,还有沈秉这一干硬骨头的老臣查案,就知道薛家这一回,怕是要死个干干净净了。
她从听到这个消息开始就没有粒米未进,侍女急得团团转,劝慰她道,“娘娘,陛下处置了宁嫔,可见是心里有您的,六皇子也在沈侧妃那里了,您在陛下心里的位置,肯定不会动摇。
嘉妃嘴唇已经干的裂开,她声音沙哑,说道,“纵然他们有罪过,那也是我的家人,我不日就要家破人亡,只恨自己不能保住他们,哪里还吃得下饭。”
嘉妃跟坐在油锅上煎烤似的,派去蜀州的官差,这会儿,不,应该是更早之前,就已经上路了,等他们押解回京,肯定要一个多月,这期间,她什么都不能做,只能看着自己的家人一日一日地等死。
嘉妃的心也跟刀割似的,她道,“他们怎么就那么贪心,我这些年,不知道拿了多少好东西给他们,就算他们什么都不做,肯定也会有人巴结他们,上赶着送银钱,他们哪儿来的这么大的胆子,连修筑堤坝的银两都敢贪污,连朝廷命官都敢灭门,我怎么从前不知道,我爹和兄弟们有这么大的胆子!”
她蓦然想起那个家破人亡还能为自己报仇的于娘子。
侍女低眉顺目,不敢说话。
嘉妃一手扶着额头,许久难以平静,最后还是侍女说起六皇子,嘉妃才勉强吃了几口饭。
去蜀州的官差比嘉妃想象得更快,薛氏满门到盛京的时候,是五月末,天气越发炎热。
沈绵已经在国史馆忙碌了将近两个月,眼看这本书编成遥遥无期,她还得早出晚归,沈绵已然心生倦怠。
她好说歹说,借口生病,才从朱翁那里求得了几日的休息时间,在静国公府中躲懒。
江星列傍晚回来,看见沈绵倒在躺椅上,拿扇子遮着脸,已经睡着了。
江星列推推躺椅,把她叫起来,道,“今日薛家人被押送回京,明日就要升堂审问了,要不要去看看。”
沈绵被他摇醒,不大高兴,道,“去不去都是小事,这案子早已经有了定论,我看盛京上下都要忘记这件事情了。”
江星列道,“咱们这位安王殿下,可不会让盛京百姓轻易忘记此事的。”
沈绵看着团扇上的仕女图,道,“他又要出什么幺蛾子,上回去兰花示警,这回是什么?”
“谁知道,”江星列道,“行了,你先起来,傍晚天气凉,困了回去睡觉。”
沈绵起身,半靠在江星列身上,娇嗔道,“你帮我把这差事辞了吧,我瞧不见穆丞相,黄侍郎就是个大忽悠,我一提起辞了差事,他就要跟我长篇大论,说我画得最好,不要前功尽弃了,世子爷啊,快救救你夫人吧。”
“行,我明天跟丞相去说,就说你身虚体弱,不胜劳累,行不行?”江星列道。
沈绵立刻点头,“行,随你怎么说,让我从国史馆脱身就好,青史留名就算了吧,我跟你一起化成尘土,也没什么遗憾。”
江星列笑道,“不想当沈夫人,要好好当江夫人了。”
“对,我就当我的小沈氏好了。”沈绵道。
两人说笑着回屋休息。
第二日,安王就开始在刑部审案,果然事情再次闹得满城风雨,这回不是因为神神鬼鬼的事情,只是因为薛家的银钱数量,实在太过可怕。
第428章 悔之晚矣
嘉妃想见自己家人,皇帝自然知道,由着她去想办法了。
午后,嘉妃便到了大理寺监牢。
她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自己的父母兄弟了,自从离开蜀州,入宫之后,她只知道薛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却已经快要忘记父母兄弟的模样了。
自从女儿入宫,生下皇子,薛家在蜀州老家的日子过得顺风顺水,渐渐也少了顾忌,是万万没有想到,薛氏一族会被突然而来的禁军全部带回盛京。
薛家人至今都心存希望,他们打听到嘉妃还同往常一样受宠,便觉得至少自己性命无忧。
嘉妃扶着女官的手,一步一步走进阴暗的牢狱中,监牢的窗户开在高处,嘉妃适应了一会儿,才看清面前的情景。
嘉妃走过长长一段走廊,才在角落里看到薛家人。
她的父亲,叔伯,兄弟,堂兄弟这些成年男人,被关在一处,女眷和孩子在另一个监牢中。
薛夫人最先反应过来,她睁大眼睛,喊道,“阿照!阿照,你终于来了!”
嘉妃大名薛照,是薛家长女。
嘉妃快步走到母亲面前,隔着栏杆和母亲握住了手,低声道,“娘,女儿来看您了。”
薛夫人看着自己上着妆,仍然显露出憔悴的女儿,“我的阿照,娘好些年都没见过你了,都不敢认你。”
恐怕这就是最后一面了,薛夫人心想。
嘉妃苦笑道,“我早说过,让你们来盛京,你们不肯来,我是没想到,父亲和叔伯们竟然惹下这样大的祸事。”
薛夫人叹气,道,“报应,报应啊。”
家里男人做的事情,薛夫人不是不知道,只是她阻止不了,只能每日吃斋念佛,祈求菩萨原谅。
薛家大郎高声喊道,“长姐,长姐你快救我们,你快求陛下救我们啊。”
“是啊,阿照,”薛家二少夫人急急地哭起来,道,“六郎他才一岁啊,长姐,你看看六郎,你还没见过他呢,长姐救救他啊。”
薛家的小孩子们好像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茫然地看着前面。
薛六郎被母亲按倒,跪在地上,女眷里传来一片哭泣声。
嘉妃没理会她们,只看着母亲,有些疲倦,道,“娘,家里的事情,您为什么瞒着我。”
薛夫人摇头道,“这是薛家的报应。”
“你这妇人,你胡说什么!”薛父终于开口,恨不得上去给她两个巴掌,道,“什么报应,什么报应!”
他只是一时不察,叫人钻了空子而已!
薛夫人多年高声道,“难道不是报应吗,你杀害福县县令一家,现在薛家落到这个下场,难道不是报应吗!”
薛夫人泪流满面,握着长女的手,道,“阿照,你别管这件事情了,你别管了,你只管保重自己和六皇子,千万不要为薛家求情。”
“娘,娘你在说什么呢!”薛家大郎尖叫起来,“现在只有姐姐能救我们,娘你怎么能这么说呢,姐姐,姐姐你要是不救我们,咱们一家人都要死了啊!姐姐,你最疼我们,你怎么舍得!”
嘉妃揉揉眉心,对薛家男丁说道,“父亲,诸位叔伯,大郎二郎,你们这一回,死罪难逃,陛下开恩,会留下薛家女眷和十岁以下男丁的性命,我今日来,就当是道别了。”
薛父直到这时候才变了脸色,惊道,“阿照,你说什么,你没有去求陛下吗。”
他惊恐地四处看着,“阿照,你救爹爹,只要救咱们一家人就够了,其他人都不用管,阿照,你救爹爹!”
“二叔,你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几个堂兄弟惊恐地上去拽着薛父的袖子,当即乱成一团!
嘉妃见状,呵斥道,“够了,吵什么,当初做出这样的事情,就该知道是什么结果,现在知道害怕了,杀人的时候你们怎么不怕!”
“沈瑞是什么人,那是太子侧妃的弟弟,静国公府世子夫人的哥哥,你们连他都敢追杀!”
嘉妃看看一众亲眷,硬是把后面的话都忍了下去,一大家子人,连一个女人都对付不了,还让于氏女拿到了罪证。
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留着有什么用!
嘉妃侧过脸,道,“母亲,我回去了。”
薛夫人泣不成声,道,“你回去吧,别连累了你自己。”
嘉妃颔首,没有再理会叔伯兄弟的求情,扶着女官的手离开了。
走出牢狱之后,嘉妃忍不住泪流满面。
女官劝慰她道,“娘娘,好歹夫人和小郎君小娘子们不会有事,您别哭了。”
嘉妃没说什么,只是还没出刑部大狱,嘉妃就被人拦住了。
“嘉娘娘留步,本王有几句话,想问问您。”安王不知何时到来。
嘉妃只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殿下有什么事情?”
安王道,“救命的事情。”
静国公府中。
沈绵一手撑着下巴,睁大了眼睛,道,“三百万两?”
“不止,”江星列道,“不止这些,只是眼下才查到这些而已,嘉妃得宠不过七八年,可见薛氏的敛财手段。”
沈绵道,“竟然如此贪心,连人命都不顾,也真是该杀!”
江星列道,“薛氏一族难逃死罪。”
“算了,不说此事,”沈绵有些心灰意懒,道,“我一想到这样的案子,竟然要靠着手段翻案,就觉得心里堵得慌,就这还想让我去修国史呢,我看那国史修的风光伟业,也不知道中间多少龌龊事情,真是兴亡百姓都苦。”
江星列拍拍她的手臂,道,“你这差事,怕是轻易推脱不得,今日我去问穆丞相,他不肯答应,还跟陛下告状,说你好几日没去国史馆了,要是再不去,就要上门来请了。”
沈绵一听,当即倒在江星列怀里哼唧起来,“哎呦,还离不开我是怎么的,非要我过去。”
江星列搂着她,安慰道,“没事,没有大朝会的时候,我早上送你过去,下午接你回来,倒是还好。”
沈绵虽然不像以前喜欢熬夜,但整日在家闲着,她难免睡得晚,最近天天去国史馆,赶着点卯,江星列看她早睡早起还挺好的。
这话他不敢跟沈绵说,只能好声好气地劝慰了几句。
“那我明日接着去国史馆好了,”沈绵在江星列身上,活像发蔫的花儿,“朱翁明日逮着我,肯定还要教训我一回。”
“朱翁逮着陛下都想教训两句,你不用放在心上。”江星列安慰道。
“我都习惯了,”沈绵道,“唉,明日又得早起了。”
江星列拍拍她的手,道,“那咱们今晚早些休息。”
第429章 矫枉过正
第二天沈绵早起,到了国史馆之后,就被朱闻舟追着问话。
“沈姐姐,你身体好了吗,怎么不在家多休息几日?”朱闻舟问道。
沈绵有点心虚,轻咳一声,笑道,“已经没事了。”
“没事就好,”朱闻舟道,“沈姐姐你回来的正是时候,陛下看了太祖的画像,觉得英武不足,要咱们改呢。”
沈绵顿时心生绝望!
她心想,她应该再多病几日的,好的太早了!
“太祖皇帝陛下的画像还要改,他老人家不就长得那个模样,还得怎么改。”沈绵蹙眉。
朱闻舟也跟着叹气,他四下看看,小声对沈绵道,“他们都说,您画得太祖皇帝陛下忒太像屠户了。”
“那太祖皇帝陛下年轻的时候本来就是屠户嘛!”沈绵忍不住抬高了声音。
朱闻舟忙道,“我的好姐姐,您小声点,叫人听见再去跟黄侍郎告状。”
“我怕他做什么,还不叫人说句实话了吗!”沈绵气愤道,“我不改,谁愿意改谁改,太祖皇帝陛下就算是屠户出身,那也是大夏的开国皇帝,拯救黎民于水火,比他们强多了,还轮得到他们以貌取人,真是浅薄!”
沈绵说罢,一甩袖子上楼去了。
她这句话声音不小,楼上楼下不少人都听见了,都议论起来。
这些日子众人也知道沈绵的脾气,素日里性情温和,只是谁让她把画往好看的改,她就跟谁争论。
因此众人提到沈绵,都要叹一句,不愧是御史家的女儿,驳斥起人来,真是头头是道。
沈绵拒不改画,一早上都在国史馆里闲坐。
江星列身为大理寺卿,虽说没有参与福县一案的审理,但有些事情,还得他去盯着,眼看案子即将审完,江星列也不得不去了刑部旁听。
沈秉看见女婿,脸色当即好看许多,道,“我听说绵绵这几日赖在家里,不肯去国史馆?”
“今日去了,”江星列道,“她不喜早起,这才不想去的。”
沈秉听到这个理由,哭笑不得,道,“都是我与她母亲宠的她娇纵任性,本以为嫁给你就要好些,你怎么也是纵得她没有边际,多大的人了,竟然不愿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