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世子夫人有点甜 >

第186章

世子夫人有点甜-第186章

小说: 世子夫人有点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秉听到这个理由,哭笑不得,道,“都是我与她母亲宠的她娇纵任性,本以为嫁给你就要好些,你怎么也是纵得她没有边际,多大的人了,竟然不愿早起。”
  江星列道,“没事,我年长她许多,占了便宜,纵着她无妨,岳父不必担心。”
  沈秉拍拍他的肩膀,道,“辛苦你了。”
  江星列捡着好听的话把沈绵夸了几句,翁婿两人便进了衙门,在旁边听审。
  将近午时,案子基本上已经尘埃落定。
  审了半个月,福县一案的前因后果,里里外外牵扯到的人,已经基本查清,被抓的京官,已经让刑部大狱都热闹起来,更不提牵扯进去的地方官员。
  只是还有最近一个问题,当年到底是谁做主,把所有的事情压下去的。
  安王靠着此案,迅速得到盛京中不少官员的投诚,但他要的,还是这最后一个结果。
  大多数人都觉得最后的责任,应该落在嘉妃头上,但安王显然没有提过,他将几个牵涉其中的东宫门下翻来覆去审问了一遍,显然是剑指太子。
  沈秉看向江星列,江星列摇头,示意他不要说话。
  安王为什么要审这个案子,就是以为靠这个案子,他能把太子拉下马啊,否则他怎么会不惜得罪朝中不少官员,也要审这个案子呢。
  几日后的大朝会,安王把所有的证据都呈上去,详细陈述事件的经过,甚至没有避忌,直接提到了太子。
  “父皇,”安王朗声道,“薛氏一族,是为元凶首恶,当年福县县令自尽一事,也曾被人提交京中,只是不知为何,案卷却被束之高阁,儿臣以为,当年定是有人出面,包庇了薛氏一族,此人若不严惩,于县令一家,福县百姓之亡魂,岂能得到安息,父皇,儿臣以为,应当继续追查,将此人揪出,否则,大夏律法岂不是成了摆设。”
  安王义正辞严,朝臣们纷纷附和。
  皇帝看着这个儿子,一时间都开不了口。
  他该说什么,这个案子,当时就是他亲自开口压下去的,为了自己的宠妃。
  这要是再查下去,他就得写封罪己诏了。
  可是看看老三,他要是说不追查,估计也得背上一个包庇嫔妃的罪名。
  但皇帝到底是皇帝,皇帝虽然脾气好,但他并不想背负这个责任。
  他一把年纪,当了这么多年皇帝,勉强算得上功大于过,背上这个罪过,皇帝觉得,自己恐怕要被后人认为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了。
  皇帝不甘心啊,他只是一时不察,就要背负千古骂名,这太不值得了。
  “父皇,肃清朝堂,这是为大夏做长远打算,还请父皇恩准。”安王见皇帝无动于衷,最后再说了一遍。
  太子这时上前一步,道,“父皇,此案绵延两月有余,举国震动,若是再不结案,难免要引起百姓不满,让朝野不安,父皇,儿臣以为,应当及时结案,免得人心惶惶。”
  安王一听这话,当即认定太子是心虚了。
  “太子殿下这是什么意思,若是心里没有鬼,岂会不安,太子殿下未免太过和善,才纵容得东宫有人卷入其中,吞吃百姓骨血!”安王高声反驳。
  太子从容道,“朝中十余名官员已经被抄家,安王还想如何!”
  太子和安王带领朝中官员分成两派,当即争论不休,足足吵了半个时辰。
  安王每说一句,皇帝就觉得戳在自己的心窝子上。
  寻常人做了错事,听到各种指责之后,或许会觉得愧疚不安。
  但皇帝身居高位多年,他听到这样的指责,只会恼羞成怒,他即使后悔和不安,也会把那样的情绪掩藏起来,故意忽视。
  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是不会有错的。
  双方争执不休,皇帝终于忍不下去了。
  太子道,“三弟未免矫枉过正!”
  “兄长太过慈和,岂能服众!”安王不甘示弱。
  皇帝拍案而起,道,“行了,改日再议,今日先散了!”
  安王意识到自己或许太过激进,他赶紧道,“父皇别动怒,儿臣只是担忧百姓因此不满。”
  皇帝声音平静,淡淡道,“本王让你审案,至于百姓如何,还轮不得你们兄弟来担心,朕还活得好好的。”


第430章 姐弟之情
  皇帝回到殿中刚刚歇下,心中几番思量,准备想办法处置这个问题。
  嘉妃没多久便过来了,皇帝看见嘉妃,笑道,“怎么早早地过来了。”
  嘉妃走到软榻边,跪下说道,“陛下,妾身听说朝中争执不休,担心陛下被吵闹得烦扰,想来看看陛下,到底是妾身的过错,才给您添了许多麻烦。”
  皇帝摆手让她坐下,道,“岂是你一个人的过错,这件事情,从朝中到地方,每一步都有人牵涉其中,没有你想得那样简单。”
  嘉妃闻言,道,“错了就是错了,死罪就是死罪,能够保住妾身母亲,还有侄子侄女的性命,妾身已经感激不尽,不知该如何回报陛下。”
  嘉妃拉着皇帝的手,泪盈于睫。
  皇帝拍拍她的手,没说什么。
  嘉妃见状,“陛下,妾身听闻,安王殿下说还有幕后之人,一定要找出来,陛下,当初是妾身求得陛下,陛下若是要给朝臣们一个交代,只管把妾身教出去就是,以免真的引起民愤,有损陛下声名。”
  嘉妃恳切地看着皇帝,最近这几天,嘉妃一直想方设法地想要补救薛家的罪过,先是拿出了自己多年积蓄,送去福县,又请了青云寺的僧人为福县当年死去的?亡魂超度,作为一个妇人,她已经做了她能想到的所有事情。
  今日她说出这样的,皇帝一点都不奇怪,皇帝甚至觉得,嘉妃多少有些以死谢罪的想法,皇帝对此有些担忧。
  在皇帝眼中,嘉妃年少入宫,最是随和安稳,是个耿直的性子。
  皇帝道,“朕已经给你说过许多次,这是朝堂上的事情,你如此,难道是想干政吗。”
  嘉妃赶紧起身跪在地上,从怀里拿出自己妃子的刻章,道,?“陛下,妾身不敢,妾身不是这个意思,妾身只是,只是不想让陛下为难,坏了陛下的声名,陛下不如下旨,夺去妾身的妃位,让妾身去尘海寺修行,否则妾身日夜难安。”
  皇帝心想,没想以死谢罪,倒是想去尼姑庵了。
  “行了,你回去好好待着,等案子结束了,你再出去,”皇帝道,“朝臣气朕,你这也要把朕给气死,在宫里这么些年,怎么一点长进都没有,黄平安,送她回去!”
  嘉妃茫然无措地行了礼,被黄公公送回自己宫中。
  路上,嘉妃问道,“黄公公,我是不是惹得陛下不高兴了。”
  黄公公劝慰道,“娘娘啊,这男人们的事情,让男人去办就好,娘娘是陛下的宠妃,若是连您都护不住,陛下面上无光啊。”
  嘉妃皱起眉头,没有再说话。
  黄公公又道,“哎呦我的娘娘,您给陛下撒个娇,陛下肯定就高兴了,?哪里还用思来想去的呢。”
  嘉妃点了点头,“谢谢公公提点。”
  送走嘉妃,黄公公领着小徒弟回皇帝宫中。
  小徒弟道,“师父,这嘉妃娘娘未免太柔善了些,陛下那样的恩宠,她都不知道用着,连自己一家人的命都保不住。”
  黄公公拿拂尘打在小徒弟背上,道,“你这个蠢东西,咱们这宫里,但凡能够得宠的,没一个是吃素的,你长点儿心眼吧。”
  小徒弟只能?赶紧认错,不敢再说。
  不过嘉妃还是被夺了妃位,降为嫔,又成了原来的嘉嫔娘娘。
  这是杨皇后提起的,皇帝宠爱嘉嫔,但薛家毕竟犯下那么大的罪过,嘉嫔没有被打入冷宫,已经够好了。
  杨皇后一把年纪了,一心都在太子身上,?要不是太子提起,她都不想管嘉嫔的事情。
  不过太子的提议也没错,身为皇后,她到底不能丢了中宫的职责。
  润哥儿在静国公府住了有些日子,沈绵和江星列这日带着润哥儿回东宫。
  沈绮见了儿子,把他搂在怀里,笑道,“看来你家里这饭菜,确实是好,润哥儿比以前结实了许多。”
  沈绵怀里抱着圆圆,道?,“嗨,我也是瞎养活,平日不是在我婆母那里,就是在秋湖那儿,吃饭自然是亏待不了,不过整日在家中上蹿下跳,满院子乱跑,你看他都晒黑了。”
  沈绮瞧瞧儿子,道,“晒黑了?好,晒黑了也没什么,本来就是男孩子,从前在宫里拘束着,哪儿敢让他乱跑,就怕磕碰,在你那儿我也放心。”
  沈绮受宠,她的儿子,自然也是旁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时时刻刻准备着“意外”,想要他的性命?,静国公府是绝没有这样的事情的,润哥儿自然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都由着他。
  “前几日还摔着了,你看手背上的伤。”沈绵道。
  不等沈绮说话,润哥儿便大声说道,“没事,我不疼,我都没有哭!”
  圆圆倒是从沈绵怀里跳下去,去看润哥儿手上的伤口。
  沈绮把润哥儿放在地上,对两人说道,“自己去玩儿吧。”
  润哥儿得了自由,拉着圆圆就跑出去了。
  沈绮看两个孩子在院子里玩儿,笑着问她,“最近在国史馆可还好?”
  沈绵凑过去挨着沈绮坐下,靠在她肩膀上,笑道,“我呀,我混日子呢,按时给我发俸禄就好了。”
  沈绮闻言,当即笑起来。
  姐妹两人在这里说话,江星列和太子,就在外间闲聊。
  太子问道,“我看时间也差不多了,还不开口吗。”
  “殿下别着急,还没到那一步。”江星列道。
  安王要把最后的罪责落在太子头上,太子自然不能白白承担这样的罪过,他们既然要对安王出手,那自然就要一击即中,直接把人打发到封地去,省得麻烦。
  “是我着急了。”太子说道。
  太子选择相信江星列,配合他的计划,自然就不会起疑心。
  “眼下,殿下什么都不知道,在您看来,幕后之人,就是嘉嫔,”江星列道,“安王殿下现在要给您背黑锅,您自然要拒绝,拒绝之后,还要调查清楚,知道当年是陛下亲自拿走案卷,之后,您再能开口,安王比咱们更着急,殿下放心,不会有差池。”
  太子道,“我实在是受够老三了。”
  安王这个人,太子非常厌恶他,比齐王有过之而无不及。
  齐王好歹是个手段的,头脑清醒的。这个安王,太过异想天开,你都不知道他会出什么奇怪的招数坑害你,太子殿下忍受了他这几年,已经迫不及待把人打发的远远的,这辈子都不要回盛京。
  太子听到润哥儿的笑声,起身到窗口去看。


第431章 水涨船高
  “这孩子,在你家倒是养得挺好。”太子看着两个满地打滚的孩子。
  江星列道,“殿下的儿子,还是自己养着更好些,养在静国公府,到底有些不好。”
  江星列虽然喜欢孩子们,但太子和沈绮才是润哥儿的父亲和母亲,偶尔让他们养着没关系,总是养着,润哥儿长大了,总会招
  人闲话。
  太子道,“我看沈绵很喜欢他。”
  沈绵和江星列这些年始终没有孩子,太子眼看江星列也没有纳妾的意思,当年沈绵受沈绮牵连,才招致今日的后果,把润哥儿
  送过去,一是东宫太乱,二就是希望能够弥补他们膝下无子。
  “我与夫人都很喜欢他,”江星列道,“不过殿下,当年之事,当年就已经完了,殿下不必因此介怀。”
  当年把杨家利落地送回老家,江星列就算难解心头之恨,这件事情也该结束了。
  难道还要太子赔他们一个儿子?
  太子当然也舍不得自己的儿子,道,“等事情结束了再说,你们再养他一段时日。”
  江星列只得答应下来,养就养呗,也不是养不起。
  两人闲聊了一会,内侍来报,说是明仪公主从大燕送信过来。
  江星列和太子一起去了书房,明仪公主一向沉得住气,不是重要的事情,她不会特地来信说明。
  沈绵和沈绮凑在一起说闲话,得知两人因为明仪公主的来信去了御书房,沈绵道,“我听说殿下她小产了一回,便不能再生育了
  ,她身体素来很好,也不知是被哪个坑害的。”
  大燕远离盛京,沈绵最担心的是明仪公主哪一日不明不白地被人坑害,都没有办法去找仇人。
  沈绮小声道,“公主她有自己的打算,哪里用得着你给她担心,你还管得挺宽。”
  沈绵道,“好歹认识许多年,是朋友,我还不能担心公主了吗。”
  “能,怎么不能,”沈绮拉着她问道,“那位于娘子,眼下在哪儿呢?”
  “在刑部安排的地方,怎么了?”沈绵不知道沈绮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沈绮有些担忧,道,“沈瑞他,没有瞧上这位于娘子吧。”
  于娘子能够为自己家中翻案,可见是个有勇有谋,德才兼备的奇女子,人品德行肯定都是没话说的。
  沈瑞一直想要的,就是这样的女子。
  可于娘子虽然不是出于自愿,但和薛家人有了一个女儿,沈绮担心沈瑞真的看上于娘子。
  沈绵摇头,道,“姐姐你想什么呢,二哥哥没和于娘子怎么样啊。”
  沈绮颔首,“这就好,想来那位于娘子是个奇女子,只是和你二哥哥不太合适。”
  沈绵拉着沈绮的手,道,“姐姐,母亲想为二哥哥求一位高门世族的女子做夫人,你不会也是这么想的吧?”
  沈家今非昔比,水涨船高,最近郑氏给沈瑞相看了不少人家,沈绵得知她相看的人家,确实是有高攀的意思。
  但沈绵只希望兄长能够娶到合适的女子做妻子,相携到老就好,至于家世门第,并不是那么重要。
  要是兄长愿意,于娘子也未尝不可,那样的女子,实在是可惜了。
  沈绮道,“未尝不可。”
  沈绮曾经在大婚前一日退婚,转而进入东宫,当了侧妃,受宠多年,现在在东宫之中,几乎能和太子妃平起平坐。
  这样的女子,她所求必定不小。让自己兄弟娶一个高门女子做夫人,对沈绮来说,不是什么大事。
  沈绵没有出声,沈绮挽着沈绵的手臂,道,“绵绵,高门世族的女子,是正经读过书的,比起平民百姓家的女子,自然要好些,
  你二哥哥进士出身,自然要娶一位好女子。”
  沈绵道,“还是让二哥哥自己做主吧,娶他喜欢的人就好,别的事情我也不懂。”
  沈绮心想,沈家两儿两女,只有沈绵是个心思浅的。
  沈瑞的人品性情,可不是沈绵认识的这样简单。就像沈瓒,娶的关家女儿,几乎一步登天,他的前途,一半是自己挣来的,一
  半是关家给的。
  可沈瓒和关钰铃的婚事也并非简单的利益相交,他们确实彼此喜欢,也是很合适的夫妻。
  如果沈瑞也能找到一门这样的婚事,对沈家,对沈瑞都有好处,那何乐而不为呢。
  沈绵抵触世族女子,是担心沈家高攀,闹得家宅不宁,沈绮知道她的意思。
  但如果能够娶到一位聪明厉害的世族女子,难道不好吗。
  这天底下,大多数人的婚事并非因为情爱,像沈绵和江星列这样的夫妻,实在太少。
  多数人的婚事,只有求个适合二字,然后夫妻相携,男主外,女主内,生儿育女,为这个家族寻找更好的前途,就已经是很好
  的婚事了。
  沈绮道,“放心,你二哥哥会娶到适合自己的女子。”
  沈绵点点头,她也不是想不通其中关窍,道,“姐姐说的是,是我浅薄了。”
  沈绮笑道,“说的什么话,我看你聪明得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