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夫人有点甜-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看着一屋子人,笑吟吟道,“里长,既然今日都在这里了,那就趁早把要买的东西定下来,银货两讫,写的明明白白。”
沈绵嘴上这么说,但心里却想,瓜田李下的,要是被有心人抓住,根本就说不明白,随便就能给你扣上一个以权谋私的名头。
沈绵心里苦啊,怪不得江星列天天喊累,总跟这样的人打交道,能不累吗。
沈绵惆怅非常,端坐着听他们商量,三家都是独吞这一笔生意,沈绵很快就听到了一个掌柜尖刻的话语。
“张记卖的是石料,你们家的木料可实在不怎么样,别忘了三年前,你们卖给梁举人?家的大梁,竟然是被虫蛀过的,这样的大梁要是被搭上去,梁举人一家也不用活了。”
另一掌柜在旁边附和,看向沈绵,道,“沈二娘子,此事有据可寻,绝非我二人胡言乱语。
沈绵询问道,“里长,是真的吗?”
里长点头,道,“确有此事。”
沈绵?垂下眼眸,随即又问主持修桥的工头,“老先生,谁家的石料最好,木料最好?”
老先生想起前两日那一壶秋月白,便回道,?“张记的石料最好,钱记的木料最好,王记的石料和木料都稍逊一筹,不过铺路用不着最好的石料,老夫听闻娘子想让这座探花桥长长久久,那修桥所需的石料和木料都需最好。”
沈绵点头,看向里长,说,“有劳您亲自去丈量一下需要多少石料和木料,这桥是为咱们沈家庄的修的,我二哥哥有幸及第,咱们沈家庄有这么多读书人,把这桥修的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人,说不得能得文曲星眷顾,咱们沈家庄日后还能出了个状元郎,您觉得如何,有句话说的好,举头三尺有神明,可不能马虎。”
在场几个人听了沈绵的话,心里都是咯噔一声响。
里长心中涌出一股劲儿来,沈绵这话简直说到他的心坎里,他的小儿子可是就在外面读书呢,沈老爷子带着沈二娘子来说修桥时,他就知道后面的事情不少。
可沈绵说了这样的话,里长就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举头三尺有神明,让这座桥牵把沈家庄的读书人和天上的文曲星牵扯到了一起,要是这里面还有弯弯绕绕,那岂不是对神明的大不敬,要是真的断了沈家庄的前程怎么办?
沈绵嘴上这么说,她自己其实并不相信神神鬼鬼的事情,但她知道沈家庄的人是相信的,沈绵昨日已经听说,修桥铺路之前,都是要祭祀的。
沈绵满意地看着在场众人的神情,希望他们多少有些忌惮,先不说想不想搭上沈家的路子,先把桥修好再说。
日后就算朝中有人说事,那也是捕风捉影,他们沈家的是是非非也不少。
沈绵想着,决定先给父亲交代一下。
里长朝沈绵拱手,道,“二娘子好意,我代沈家庄的人心领了,二娘子放心,我与几位耆老,定会亲自盯着此事。”
沈绵朝他行了一礼,“沈绵不过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罢了,算不得什么,还是要劳烦您和几位耆老的,我不懂事,只盼着不添麻烦就好。”
沈绵说罢,客客气气地把家里十来个人送走了。张少东家朝沈绵拱手,道,“沈二娘子宅心仁厚,我定全力相助。”
“难道张少东家觉得我沈绵的银子烫手?”沈绵笑吟吟地说。
张少东家被这话噎了一下,沈绵继续说,“若是张将军东家真的有心,我倒是听说,最快安阳县正在修补堤坝,若是张少东家愿意援手,青州百姓肯定都记着张记的情义。”
说完,她还朝另外两个掌柜看了看,“我这里这样微不足道的小事,三位都愿意援手,我一会儿就请祖父给青州的知府大人写信,说三位院里在安阳县的堤坝上出钱出物,三位觉得如何?”
三个人的脸一样的白,都不敢再搭腔,匆匆走了。
里长听了沈绵的提议,心想要是这些商家真的愿意援手就好了,今天的天气可是不对劲的厉害。
修桥的老工头欲言又止,被徒弟暗暗拉了一下袖子,也告辞了。
沈绵抬起下巴,“哼”了一声,心想,敢来占沈家的便宜,她沈绵就算不是什么聪明人物,也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沈老爷子这时走到沈绵身边,笑道,“你这下可好,把他们全得罪了,回头肯定要给你添乱的。”
沈绵正暗自得意,就被兜头泼了一盆凉水,反应过来,“啊,对啊,那可怎么办,要是他们不卖东西给我怎么办?”
沈老爷子嘴角带笑,看着小孙女把事情搞得一团糟,觉得颇有意思,说,“你还怕有钱花不出去,别担心。”
沈绵看着老爷子,眼中隐隐带着泪光,“您早一点帮我不行吗,就看我在这儿瞎折腾。”
沈绵委屈得很,她本来就不擅长跟人打交道,现在果然把事情搞得一团糟,有钱都坏在手里了。
“这倒是不一定,别着急,”沈老爷子道,“说不定他们明日就把石料搬来了。”
沈绵不悦道,“算了,他们要是不卖给我,我就打发人去戈壁的永州!”
说完,沈绵气呼呼地走了,沈老爷子倚门笑着摇头,真是个孩子。
沈绵午饭也不想吃,又给江星列写了封信,专门倒苦水,还说一定都不要处理庶务了,气呼呼地让碧水去送信了。
路上,那两个老掌柜对视一眼,心中十分不满,沈家又怎么样,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沈家这个小娘子,未免欺人太甚,他们还不用这样向她低头!
张少东家则觉得,沈绵行事一点章法都没有,一看就是没有教过,养在深闺的小娘子,沈老爷子为什么要放任沈绵把事情处理成这样?
他准备先观望几天。
沈绵写完信,中午怏怏不乐地吃着面,决定下午去海边玩。
第109章 千里送信
午后,天气又阴起来,沈绵以为不会下雨,结果她刚走到门口,雨就落下来了。
沈绵不得不返回,在屋里看雨。
不过对青州来说,这场雨来之不易,农忙时节,不能不下雨。
沈绵心中明白,却不大喜欢,连天气都跟她作对呢,?这么一想,沈绵就越发不高兴了。
碧云和碧水二人都看出来了,“娘子,您晚上吃什么?”
“不吃,”沈绵摇摇头道,“我抄经书。”
两人帮沈绵换了衣服,沈绵听着外面哗啦啦的雨声,开始抄经书。
沈老爷子站在门廊下看雨,心想要不要让她学点别的书,也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
他正想着,门被敲响了,小厮撑着伞去开门,看见门口一辆马车,敲门的是两个护卫,小厮以为他们是来投宿的,正要询问。
其中一人先开口说道,“不知道沈翁和沈二娘子可是住在此处?”
“你们是?”?小厮立刻觉得两人满脸凶相,担心这人是来打家劫舍的。
“在下是静国公世子身边的护卫,奉命给二娘子来送信。”护卫拿出一封信,递给小厮。
小厮道,“你们在此等候,我去问问二娘子。”
沈老爷子问了一句,就让小厮把信交给沈绵。
沈绵刚刚抄了小半页,就开始打呵欠了,听说是江星列的信,面露惊讶,“怎么送到这里来了,没有送到青州吗?”
小厮回道,“外面有两个人,说是静国公世子爷的护卫,还拉着一辆马车。”
沈绵摸着信封,挺厚的,她打开看了两眼,这几天积攒下来的阴霾一扫而空,然后说,“去把人请进来,先安顿下来,我一会过去,碧云,去熬两碗姜汤,肯定是淋着雨了。”
碧云看她心情终于好起来了,心想,还是世子爷包治百病,能让娘子高兴起来。
沈绵把桌子上的书推到一边,然后眉开眼笑地仰在椅子上,两只脚搭在一起上下晃着,开始看起信来。
结果看着看着,沈绵就没有笑脸了。
江星列的信里没有写到多少高兴的事情,写的是他与父母争吵,坚决抗婚一事,还是皇帝让他做的乱七八糟的事情,整日忙的不可开交,又累又苦,还十分想念沈绵,做梦都是想她。
江星列不愧是和皇子一起读书的,前面的事情他都是简略带过,后面七八页,洋洋洒洒都是如何如何的想念沈绵。
什么一别多日,梦魂似索;什么相思成灾,不思茶饭,沈绵瞧了,轻轻叹了口气,又是高兴又是揪心,恨不得立刻飞回江星列身边。
她这两日忙起来,才稍稍忘怀了对江星列的思念,可是看到这封信,心中被压抑下来的相思翻涌上来,如同屋外越来越盛的大雨,将她整个人淹没。
沈绵心里又酸又涩,趴在桌子上,又把信翻看了一遍。
江星列那么好的人,何娴宁和他一家人又不是瞎子,肯定是要想方设法嫁给江星列的。
还有淑和郡主,她那么喜欢何娴宁,可是是瞧不上自己的,她这么再耗下去,万一何娴宁真的嫁到了静国公府,她可没地方哭去。
江星列说了要想办法处理这件事情,他能想出什么办法,肯定已经和家里人闹翻了。
沈绵忧心忡忡,这可怎么办呢,胳膊拧的过人家的大腿吗?她朝门外喊,“祖父,咱们什么时候回盛京呀。”
“你才来了几日,就想着回盛京了,”老爷子的说话声和下雨的声音混合在一起,有些奇异,“去年是谁哭着喊着要跟我回青州的,还说要在青州隐居,当一辈子娘子不嫁人的?”
沈绵“哼”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这话可不是她自己说的吗,她去年特别想回青州,被江星列留了下来,今年想留在盛京,倒是被送回了盛京,当真是难得如意。
沈老爷子听不见她的回话,轻轻笑了一声,说,“在青州安心住一段时日吧,先把你的桥修好,路铺好,再去跟叶老夫人学仕女图,若是那小子另娶他人,你也不必回去了。”
沈绵道,“可是我想跟他风雨同舟。”
她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喜欢的人在盛京的大风大浪里风雨飘摇,自己却整日无所事事,一点忙都帮不上。
要是自己也跟姐姐一样厉害就好了,沈绵心想,可惜实在是太难了。
沈老爷子回道,“怎么样风雨同舟,就你现在的本事,只要不给人添乱,就算不错了。”
沈绵直翻白眼,好像从小到大,在一家人眼里,她好像就是个添麻烦的料,也没做过什么正事。
两个护卫换了衣服,拱手对沈老爷子道,“世子爷给二娘子带了许多礼物,不知二娘子有空看看吗?”
“自然有,”沈绵说着,已经推开了门,朝两人客客气气地笑道,“世子给我带了什么?”
“娘子去看看便知,”护卫说道,“还在马车上,还要请家里的仆从一起帮忙搬下来。”
沈绵打发几个小厮跟他们一起去搬了,沈绵和沈老爷子一起站在门廊下。
沈老爷子看着小孙女,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捋着胡须,道,“完了完了,回头把你卖了都换不清了。”
沈老爷子有些担忧,他们两人只是私下认识,江星列这么明里暗里不知道送给沈绵多少东西,也难怪沈绵理亏。
江星列这小子,倒是真会算计。
沈绵看着被抬进来的几口箱子,也是无奈,“这可怎么办,难不成真的要卖了我。”
“只有把你卖给江星列才还的清了。”沈老爷子叹道。
沈绵拉着老爷子的手臂,眼巴巴地看着他,道,“祖父,您要是不喜欢,那我再送回去?”
“你舍得吗?”
“不舍得。”沈绵老老实实地回答。
沈老爷子依旧捋着胡须,沉吟不语。
沈绵站在他身侧,暂时没有去看那几口箱子。
盛京。
静国公府再次愁云惨淡,淑和郡主还想撮合儿子和何娴宁,正在说服儿子,结果二房的又闹起来了。
这次二房的江平津没有醉酒,他站在静国公和淑和郡主面前,明明白白地说着分家的事情,将三房和四房的也带了过来。
静国公气得话都说不出来,淑和郡主自然也不同意分家,江平津却不依不饶,“大哥,嫂子,不如咱们请几位族老过来,主持分家一事如何?”
第110章 魔高一丈
江平津看着淑和郡主,觉得一阵心悸,但还是硬着头皮保持冷静,条理明晰地说着分家一事。
江平津不怕自己的大哥,但是他怕自己这个嫂子。他们的母亲去的早,自从淑和郡主进门,便接过了主持中馈的大权,把家里上下的事情处理的服服帖帖,把他们三个兄弟,也压的抬不起头,是个真正面慈心狠的。
这些年来,江平津依靠着大房一家,头上也像压了一座山似的,没有一天是气顺的。
淑和郡主看向二夫人,淡淡道,“老二家的,你劝劝他,现在分家算什么,芷姐儿已经到了说亲的年纪,茂哥儿也正是读书的时候,眼下闹起来,对两个孩子有什么好。”
二夫人一阵慌乱,江平津冷笑一声,“您拿捏我们兄弟三个给大房垫脚还不行,还想着让几个哥儿姐儿给你们家这两个小子垫脚,大嫂,您高抬贵手,饶过我们几房吧。”
他叹了口气,看向江平海,道,“大哥,你说说,爹在的时候,我们家是什么样子,现在咱们又是什么样子,我看啊,江家也不要姓江了,改姓周吧!”
这话是何等的诛心,刀子似的刺在江平海心头,他惧内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被江平津明里暗里地这样一说,简直浑身不得劲儿。
老三和老四唯唯诺诺地不敢说话,却也是眼巴巴地看着江平海。
淑和郡主恨的咬牙切齿,一堆扶不上墙的烂泥!
“星列,”淑和郡主看着长子,道,“你去,给端郡王府下帖子,就说我多日没见你姐姐和你外甥了,眼下刚刚八月出头,让你姐姐和姐夫带着孩子,咱们去郊外的庄子上住几天。”
江平海一听,小声道,“家里乱成这样,你就走了?”
“我留着干嘛,我一个妇道人家,你看着办,这家,要分就分,我也不嫌难看,你做主,只要别分了我的陪嫁,老爷子留下的,你们兄弟几个随便分,我管不着。”淑和郡主扶着儿子的手,冷冷地看着几个人,走了。
江星列扶着母亲,心想,世上恐怕没有比自己的母亲更高明的女人了。
这事情要是传出去,外面的人肯定会说,淑和郡主辛辛苦苦操持了静国公府这么多年,现在竟然被几个小叔赶出了家门,再由她母亲出面,假意粉饰几句,说几句好话,再红个眼眶,回头他爹还是得巴巴地求着母亲回家。
江星列心想,这家肯定分不了的。
不过何家夫妇最近确实冷淡下来了,希望明仪公主对得起那一匣子东珠,把何娴宁的心思给消磨消磨,到时候这婚事肯定成不了。
算着日子,沈绵应该已经收到送去的信了。江星列扶着母亲上了马车,又亲自去给姐姐姐夫下帖子。
江初月一听,气得柳眉倒竖,斥道,“二叔真是厉害了啊,母亲是怎么辛辛苦苦给他们三个娶妻,供他们读书玩乐的,他们哪个不是靠着静国公府才有今日,好日子还没过几天,就想分家,我看干脆分家算了,看谁不好过!”
周庄抱着五个月大的儿子逗弄,见状把儿子交给江星列,上前劝说江初月,“都是兄弟,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多少人等着看岳父岳母的笑话呢,要是真分了家,那还了得,静国公府的名声可就全坏了,你快别生气了,看看要带什么,咱们去陪岳母住几日。”
江初月心里不大高兴,看着周庄也来气,“你看看你,二十二的人了,整天围着我和孩子转,也没个正经事情,你起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