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夫人有点甜-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轻松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在沈秉上朝之前,沈家一家四口回了盛京。
沈夫人本来想管教小女儿,可大女儿的婚事迫在眉睫,要做的事情太多,她腾不出手。
沈绵跟在祖父身边,二哥沈瑞顺利进入东宫读书去了。
沈绵还是忍不住跟祖父说,“祖父,姐姐的婚约不能取消吗?”
老爷子皱着眉头,“怎么了,是赵家哪里不好?”
当年这桩婚事是他和妻子跟老平江侯夫妻定下的,当时老平江侯身体已经不行了,他去看望老侯爷,老侯爷对他十分信任,便定下了婚事,之后不久老侯爷就去了。
沈绵就说了那个赵世子的事情,老爷子听了皱起眉头。
说实话,但凡世家公子,除了江星列这样出色的,其他好像就没个好的,所以老爷子没把这样的传言放在心上,何况男孩子,成家立业,只要人品没问题就好。
“晚上把你爹和姐姐叫过来。”沈老爷子眯起眼睛,就算事到临头,也不平白委屈了大孙女。
沈绵露出笑容,“祖父真好。”
老爷子看着春景图,摸着孙女的头,“画笔拿过来,祖父教你,画景可不能像佛像一样。”
沈绵倚在老爷子身边,乖乖地看着。
老爷子看到画上的身影,“你这个背影画的不错,日后学着画人最好。”
沈绵看见那个背影,皱起了眉头,“祖父教我,我好好学。”
老爷子点头,开始说起话来。
沈绵却神游天外,一天都迷迷糊糊的模样。
沈老爷子想问问大孙女的婚事,结果晚上沈秉回来得太晚,老爷子已经熬不住,先休息了。
第二天,赵夫人就带着一双儿女上门了。
赵夫人听了女儿对沈绮的说法,心中自然不满,可就像沈绮说的那样,赵家现在只是金玉其外。沈家这门婚事,赵夫人虽然不太满意,但她也找不到更好的了。
沈家前后两位御史,天子近臣,而且门第不高,沈绮要是嫁入赵家,赵夫人也好拿捏她,她不想要门第太高的媳妇,那是给自己添堵。
而且,赵家眼下的情况,只盼着这桩婚事可以平平安安的成了。
赵夫人拉着沈绮的手,一派温柔的模样,笑道,“绮儿,我那个儿子,确实是爱玩爱闹了些,不懂事得很,我年纪也大了,管不了他,日后你进门,赵家就交给你管,委屈你了。”
沈绮笑得温温婉婉,“夫人说笑了,您身体康健,日后还要长长久久的呢。”
郑氏这两天听多了小女儿的抱怨,本来也对婚事担心得厉害,可赵夫人瞧着不是太过分的人,她的心就放下了一大半,把沈绵的话给忘了。
赵四娘子心中很不耐烦,却还是笑盈盈地对郑氏说,“我兄长最近都在家待着,就等着绮姐姐一个月以后嫁到我家中来。”
她推了赵世子一下,赵世子也露出笑容,“我原来是糊涂了些,日后日后不会了,绮娘子不要听外面的传言,他们都是胡说的。”
沈绮也挤出笑容,“这是自然,赵家侯府高门,钟鸣鼎食,有些传言也是正常的事情,请世子和夫人放心,沈绮并未放在心上,听过了便罢。”
沈夫人不许沈绵出来,沈绵站在里屋门口,偷偷地往外看。
第11章 书铺巧遇
赵世子长相尚可,但沈绵觉得没有自己两个哥哥好看,而且看起来总有一种轻浮的感觉。
要说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她第一眼也看不出来。赵夫人还在客客气气地说着什么,笑得跟朵花儿一样。
沈绵没有再听下去,而是去了沈老爷子身边,“祖父,按理说,赵夫人是侯府的夫人,她怎么舍得亲自来了,三媒六聘的时候都是媒人来的,不见他们夫妇出面,难不成现在想看看我姐姐长什么模样?”
沈老爷子正在写字,他笔下一顿,也觉得哪里不对。
“祖父去问一问,”沈老爷子把笔递给沈绵,“写两张大字。”
沈绵一听要写字,颇觉头疼,“祖父,我画画行不行?”
“不行,快写字,看你那一手字,狗爬一样,你祖父我好歹是教过陛下读书的,你那个字写成那样,也好意思是说我教的,坏我的名声。”沈老爷子想起沈绵那一手字,有点头疼。
沈绵没办法,只能写大字去了。
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
沈老爷子问道,“绮儿,今日见了赵家的人,你同祖父说,觉得这桩婚事如何?”
沈绮笑了笑,“多谢祖父关心,赵家的人挺好的。”
郑氏也道,“公爹,两个孩子自小定下的婚事,已经过了三媒六聘,婚事也没几天了,事已至此,咱们好好准备婚事就好。”
沈父则说,“话虽如此,可也不能糊里糊涂地就让绮儿嫁过去,绮儿你说。”
沈绮握紧拳头,她确实对婚事不满,可要是现在推了婚事,她后半辈子也别想嫁个再好的了,退一次婚,就能让她声名尽毁,一辈子不能翻身。
“不妨事,”沈绮笑着对父亲和祖父说,“我原来听了流言,恐怕赵世子太过荒唐,今日看来,不是太过分,何况年轻男子,少有稳重可靠的,像父亲和祖父这样的男子,怕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我嫁谁不是嫁。”
沈老爷子听罢,微微眯起眼睛,沈父则是叹气,“赵家误我儿啊。”
郑氏拍了他一把,“行了,没那么严重,我当初嫁你的时候,你也是个不靠谱的,现在还不是好好的。”
沈绮对婚事不满,但她别无选择,她想嫁得好一点,总要付出些代价,一家人再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说什么。
沈绵也不知道能做什么,只能把自己的钱匣子整理整理,准备都给姐姐当嫁妆。
这日她终于找到机会出门,就赶紧跑到了书铺。书铺的伙计看见沈绵,马上就笑了,“二娘子最近怎么都不见人,铺里的话本子都落灰了。”
“我姐姐要嫁人了,我娘不许我出来。”沈绵苦着脸,拿着话本心满意足地翻开。
“那二公子怎么不出来?”伙计给沈绵倒了杯茶,让她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
“二哥读书去了。”沈绵没有提东宫的事情,只是回了一句。
“日后科举,二公子一定能金榜题名。”伙计说着吉利话。
沈绵点头,笑着回道,“借你吉言了。”
沈绵给了银子,抱着话本子本来离开,不想撞上了人,手里的话本摔了一地,她皱起眉头,赶紧弯腰捡书。
这时却有一只修长的手先一步替她捡起了书,沈绵抬头,看见了眼前熟悉的面孔。
沈绵没有动,江星列把所有的书都帮她捡起来了,“今日出门了?”
江星列从东宫出来,身后并没有带侍从,一个人沿着小路,慢腾腾地往家里走,没想到在小巷子里的书铺,看到了沈绵。
沈绵从江星列手里把书拿过来,“嗯,今日偷偷溜出来的,现在要去买点心,然后回家了。”
“嗯,”江星列点点头,“在这里等我。”
沈绵听了,便站在原地没有动,等着江星列。
江星列从伙计手中,拿过一本书,然后转身,和沈绵一起离开。
沈绵跟在江星列身侧,一言不发,江星列问道,“千佛图如何了?”
“画了半幅,”沈绵说着,皱起了眉头,“在改。”
“不急,慢慢来。”
两人走出巷口,沈绵准备走另一条路,去她常去的铺子里买点心。江星列却道,“跟我走。”
沈绵道,“我去买点心。”
“随我去梨花阁。”江星列沉声吩咐。
沈绵正要再问,江星列却已经走在前面了。沈绵当然知道梨花阁的点心最好,可是梨花阁的点心贵啊,就那么几块,抵得过她们家十来天的饭钱了。
上次还是江老爷子有个学生来看望他,沈绵才吃了几块,沈绵每次路过梨花阁,都只能望而却步。
江星列回头,朝沈绵道,“快些。”
沈绵抱着几本书,赶紧跟上去。江星列等她走到自己身边,把沈绵手里的书拿过来,才大步往前走。
沈绵跟在他身后,也不敢说什么。两个人穿过巷子,走到一个小门前,江星列敲了敲门,很快有仆从把门打开,两人进去了。
“不怕我把你卖了吗?”江星列忽然问她。
沈绵吓了一跳,发现一向冷着脸的江星列居然露出笑容,她有些羞涩,但面上没有露出来,只是小声说,“不值钱的,你那么有钱,卖我去哪儿。”
江星列没有回答,“以后可不能跟着旁人乱跑,知道吗。”
沈绵觉得对方把自己当做小孩子,说,“怎么会,我认识你我跟你走,不会跟着其他人乱跑。”
两个安安静静地走进梨花阁二楼的雅间,几个侍女鱼贯而入,点心很快摆满了一桌子。
“吃吧。”江星列对沈绵说道。
沈绵也没客气,拿了一块小口吃起来,她吃了半个,看着只喝茶分江星列说,“你不高兴吗?”
江星列抬眸,看着小姑娘。沈绵以为自己多嘴,马上低头接着吃点心。
不想江星列却回答,“整日在陛下身边,看着他们争来斗去的,有些心烦。”
沈绵把一盘点心推到他面前,“这个甜,吃了就不心烦了。”
“那你有什么心烦的事情?”江星列从盘子里拿了一块点心,问她。
“我娘不让我画画了,她准备等姐姐出嫁以后,就给我相看人家,”沈绵叹气,“我想画画,不想嫁人。”
“那你想嫁个什么人?”江星列素日里沉稳寡言,今天他却想和沈绵说话,皇帝今天又提起了他的婚事,想把丞相家的姑娘嫁给他。
皇后在一旁,说丞相家的姑娘不够漂亮,不合适,皇帝没有和皇后争执,就压下了这个话题。
这种话江星列听过许多了,有时候是皇帝不答应,有时候是皇后不允许,反正两三年里,都没出来一个让帝后二人都满意的人选。
他也会羡慕姐姐和姐夫,他们关系亲近,无话不说,自己身为静国公府未来的继承人,幼年时就进入东宫,陪太子读书,现在又在宫中,近身侍奉皇帝。
外人看着风光无限,可实际上连自己的婚事都没办法选择,只能任由帝后拿捏。
沈绵想了想,“我想嫁。”
第12章 少怀心事
“想嫁个脾气好的,不要纳妾,允许我继续画画,长相也要好看些的。”沈绵犹犹豫豫,边吃点心边和江星列说着,她想嫁的人,她也说不清楚,不过暂时只有这些要求。
她笑了笑,“一定要真心喜欢我。”
她说到这里的时候,偷偷地瞄了一眼江星列,但只是一眼,她就收回了眼神,继续吃点心。
静国公府的门槛,她除非重新投胎,否则这辈子都不可能迈过去。何况像江世子这样的男子,恐怕要九天仙女下凡尘才能配得上他的。
她慢慢地吃着点心,把心中的悸动压下去,她不该妄想,一点都不应该。
“这样简单吗,不用高官厚禄吗?”江星列问。
“不用,”沈绵笑得十分温柔,说,“简简单单就好了,就像我祖父和祖母,父亲和母亲一样。”
江星列端着茶杯,慢慢地喝着粥,氤氲的雾气遮住了他眼中的情绪。沈家两代为官,身家却清白得不得了,把沈绵也养的如此简单。
这样的性子,也不怕她以后受苦。
“那世子想娶什么样的娘子。”沈绵问他。
江星列摇摇头,没有说话,沈绵拿过点心盘子,慢腾腾地吃起来。
她不是多话的人,何况还是在不熟悉的江星列身旁,她吃了一整盘点心,然后拿起茶杯喝茶。
江星列坐在椅子上,不想回静国公府,回去以后少不了又要听母亲念叨,还要瞧着静国公府那些没完没了乱七八糟的破事。
他一辈子都在这些事情里,翻不了身,逃脱不开。
沈绵打了个呵欠,她一向这样,吃饱了就容易犯困。
江星列看着她觉得有些好笑,“困了吗?”
沈绵点点头,“困了,我下午喜欢睡觉。”
“下午睡了晚上还睡得着吗?”
“睡得着啊,”沈绵回道,“我年纪小,觉多。”
江星列简直无言以对,他们姐弟过了十二岁,什么时间起,什么时间睡,都是有定数的,绝除非卧病,不然绝对不许赖床不起。
真是个心宽的丫头,江星列看看她,招手让婢女过来,把点心都装起来。
沈绵从江星列手里拿过点心,又抱起一摞书,然后朝江星列一笑,说,“我回家了,你回去睡一觉就没事了,我祖父说,人生多有不如意,还是吃好睡好放宽心,才能活的痛快些。”
江星列没说话,把沈绵送到后门,看着她沿着窄窄的小巷子往回走,步履轻快。
她走着走着,心中有些伤怀。她想,把千佛图画完以后,就不要再见江世子了,不然她总是念念不忘,也不太好。
天空中飘起蒙蒙细雨,春雨温柔绵绵,落在身上不冷,反而很舒服,她抱进怀里的书,唯恐它们被雨水打湿。
但沈绵回家的脚步依旧缓慢,她穿过盛京不起眼的小巷子,淋着雨往家里走,进门的时间,嬷嬷看她头发**,赶紧拉着她回房。
“二娘子,下雨了怎么不知道躲一躲,晚些回家也不妨事的。”陈嬷嬷是郑氏的奶娘,帮着她把几个孩子带走,对沈绵也十分疼爱。
“没事的。”沈绵把点心和书一起放好,她往常回来,都会把带回家的点心分出去,今日却没有,陈嬷嬷没有问,赶紧伺候她换了衣服。
“回头老奴同夫人说,给你找两个丫头伺候,年纪也不小了。”陈嬷嬷把她的细软的头发梳起来,编成发编。
沈绵打理好自己,去书房把画到一半的千佛图铺在桌子上,俯身认真描画起来。
佛应该是什么样的?沈绵也不知道,闻空大师虽然佛法高深,还是个外人传言里的高僧,但沈绵跟在他身边,觉得他只是个普通的老头子,还爱吃好的。
如果有菩萨的话,沈绵一边画一边想,希望菩萨可以保佑江世子,让他顺顺利利,能够多笑一笑,他笑起来那么好看。
沈绵画起来,就没了时辰,等到有人在书房里掌起灯的时候,她才恍然间回过神来。
沈瑞看见她眼睛通红,就皱起了眉头,“怎么跟个兔子似的,快把笔放下,去吃晚饭了。”
沈绵笑着说,“二哥哥回来了,今天回来得早。”
她正要揉揉酸涩的眼睛,沈瑞感觉把她的手按住,“看你这手脏的,都染了颜色,还敢忘脸上招呼。”
沈绵眨眨眼睛,“还是在青云寺画画好些,画完还能看看山,眼睛不舒服。”
“等姐姐成亲你再想着出去的事情吧,”沈瑞说道,“这幅画是闻空大师让你画的吗,我看你这么上心。”
“嗯,”沈绵含混地应了一声,“还得改改,我第一次画。”
两人说着,已经走到了饭桌旁,一家人都坐下了,就等着沈绵。
“你大哥来信,说是回不来了,”郑氏今日收到了长子来信,也没有心情再说小女儿的不是,看着大女儿说,“你大哥托人送了东西回来,说给你做嫁妆,绮儿,莫怪他。”
沈绮点头,“怎么会,大哥在外,也是身不由己,我只希望他平平安安,不回来也不要紧。”
沈绵垂下眼眸,说,“我想大哥哥了。”
她说的有几分委屈,沈父轻轻拍着沈绵的肩膀,安慰道,“咱们和大燕要和谈了,你大哥哥年底肯定能回来。”
沈绵点头,端起碗开始吃饭。沈瑞给她夹菜,“大哥哥不在,你不是还有二哥哥,快吃饭,多吃点,不然大哥回来都认不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