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是中医,不是神棍 >

第52章

是中医,不是神棍-第52章

小说: 是中医,不是神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挺准吧?”
  罗裳进门放下包,笑着回复:“嗯,挺准,没浪费崔大神的时间就好。”
  “别别,那都是别人说的,我可从来没说过我是崔大神,你再这么说就是挖苦我。”
  崔凤山和罗裳闲聊了几句,便进入正题:“这次来找你,主要还是为了那个孕妇的事。她最近情况不大好,我担心再这样下去,孩子可能就流了。”
  “她的体质,我感觉挺不易受孕的。万一真流掉了,怕她再怀不上孩子。我爸最近也不在家,出远门去了,有几个叔伯倒是在,可他们水平还不如我呢。所以我还是想跟你商量下,你看你什么时候有时间,过去一趟?”
  罗裳知道,这个病人的情况一定很棘手,在治疗时一旦出现差错,就容易伤到腹中胎儿。所以强如崔凤山,也有些投鼠忌器的感觉。
  说白了,还是因为他这人责任心挺强,对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女性也抱持着负责和悲悯的态度去治疗。要不然他大可以不用这么纠结,按照经验和诊断开个方子,就可以把对方打发走了。
  “今明两天我都得去四院参加二轮考核,怕是腾不出空来。连我这边诊所都有点顾不上了。”
  “大后天怎么样?”罗裳说。
  只耽搁两天,这倒没问题,崔凤山当即就答应了,还解释了一下:“其实我跟这位患者家属解释过,想带他们来你这的。但家属比较固执,就认准了我们崔家,说什么都不来你这儿。”
  听到他这么说,罗裳瞧了眼自己这个小诊所,自嘲地笑了:“看来我这个庙还是太小了。”
  崔凤山却道:“小是小了点,病人可不少。知足吧,真到名气大起来的那天,外边全都得是人,大半夜都能有人来排队,你根本就忙不过来。”
  罗裳并不希望这么累,所以她现在很想再招一个大夫。至于江少华,他倒是挺有天分的,但近几年内,都只能让他干些辅助的活,想让他正式出诊,哪有那么快?
  定好了去崔记的时间,崔凤山反问道:“你这次考核,一次就得去两天,那你这诊所怎么办啊?都没大夫了。”
  他们崔记大夫比较多,可以轮休,所以他们那里天天都开业。只有过年那几天,才会关门。开诊所的基本都这样,得保证病人哪天过去都能看上病。
  但罗裳这儿就她一个大夫,又不可能一天都不休息,所以她得时不时地关门歇业,这次还要连着歇两天。
  可有些患者是外地来的,有可能还坐了很长时间的火车,也有人是专门请假来的。像这类患者,好不容易来一次,要是没能看上病,会很失望的。
  罗裳叹了口气,说:“那能怎么办?我就算是铁人,也不可能天天都开业。再说这次的考核也很重要,我不能不去。”
  崔凤山想了下,试探着跟罗裳说:“要不这样,你这两天安心去参加考核,我替你顶两天,你看怎么样?”
  罗裳:……
  “这合适吗?你是崔家顶梁柱,要是让你家里人知道你到我这儿给人看病,他们该怎么想?” 罗裳看得明白,崔三叔在经营理念上和崔凤山是有些分歧的。
  崔凤山没有半分迟疑地说:“合适,这你放心。我一周去三四天,我爸就很高兴了。正好最近两天我休息,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帮你顶一下。”
  “大后天你还得帮我忙呢,你也不用谢我,就当互相帮忙。”
  罗裳也怕远道而来的患者乘兴而来,失望而归。所以她犹豫片刻,最终还是同意了。
  “那这两天就拜托你了。”罗裳终于松了口。
  崔凤山心中暗喜,他在崔家,从小到大都是兄弟姐妹们学习的对象,跟家族中的同龄人不太能玩到一起。
  上学的时候还行,可以时不时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爬山、游泳、打球。出了学校的门,来到社会上,情况就开始变了。
  他虽然很受人敬仰,自己却常常感受到一种与他人之间的隔膜感,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地,他都感觉自己与其他人之间有了沟。
  就算他偶尔想找人说话,却不知道找谁,该说什么。
  过了好几年的无趣日子,在认识罗裳之后,却有了改变。罗裳人美性子好,他说的她能听得懂,她说的他也能听懂,这种交流的畅快感,他真是许久没有过了。
  所以,他一想到能留在这里帮罗裳接诊,就生出一种满足之感。
  方远就在门口忙活,听到这里,探头向诊室里张望了一下,等他走到制药间里,就长呼出一口气,继续低头干活。
  过了一会儿,江少华凑到他面前,小声问他:“远哥,大早上的,你怎么总叹气?缺钱的话跟我说,我有。”
  方远一只大手在江少华后脑勺上拍了一下,说:“你有什么有?就那几个钱儿,还是刚发的工资,你自己收着得了。”
  “出去了别傻乎乎地跟别人说你有钱,万一别人跟你借钱,也要记着哭穷,知道吧?钱借出去容易,要回来就难了。”
  方远总觉得江少华过于老实,真怕他哪天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江少华却小声说:“远哥,其实我什么都明白。借别人不好往回要,借你我不担心。”
  方远受不了他这煽情的劲儿,拿着一袋子药就溜了。
  这时罗裳已经去了四院,崔凤山还真的开始接诊了。
  趁着人少的时候,方远进了诊室,问崔凤山:“崔大夫,中午我做饭,你想吃什么?老板走之前交待过,让我买肉,还得按照你的口味来。”
  方远是不愿意给崔凤山做饭的,可今天崔凤山留在这儿,确实是帮了罗裳的忙 。所以他还是违心地过来,征询起崔凤山的意见。
  他那点心思,崔凤山怎么会看不出来呢?
  方远不欢迎他,但这对崔凤山不重要。
  听到方远传达罗裳的意思,崔凤山轻笑了下,说: “在这儿吃?还得麻烦你做饭,这怎么好意思?”
  他假客气,方远只好跟他周旋:“那有什么?你还帮老板接诊呢。”
  崔凤山当即说道:“那就麻烦你了。我这人不挑食,随便吃点什么饭菜就行。”
  还挺好伺候?
  方远刚想到这里,就听到崔凤山又说:“不过我这人不能吃葱,不能吃蒜,其他的无所谓。”
  方远:……
  可真有你的啊,这还叫不挑?
  方远平时做菜都喜欢把葱花投到热油里爆香,然后再下菜。大蒜也是常用的,今天他就打算炒一道蒜蓉青菜,崔凤山这话一说,这菜还怎么做?
  “怎么?不方便,那算了……”崔凤山面带笑意地道。
  方远立刻道:“不,方便,当然方便,就是不知道我做的菜是不是合你的口味?”
  “没事没事,不是说了吗?我这人不挑。”崔凤山挑了下眉,这个动作看在方远眼里,简直就是气死人不偿命。
  走出诊室,方远叹了口气。目前看来,这个崔大夫跟他老板只是兴趣相投,所以能聊到一起去,很像是朋友。
  可人不就是这样吗?聊着聊着,一旦投缘了,朋友说不定就会变成别的关系。
  他虽然顾虑到这一点,但他没有干涉别人的习惯。所以他只能眼巴巴看着崔凤山在诊所里待着,倒也没有背着罗裳做什么小动作。
  这一天上午,罗裳连着接待了六个患者,再看一个病人,就到了午休时间。
  “大夫,求你们快点给我女儿看看,你看她眼睛,眼珠都看不见了。她以前不这样的,我害怕。”门一开,有一家人便鱼贯着涌了进来。
  说话的是一位中年妇女,看衣着,这位女子家境还不错。她一进来,就看向孟老等几位国手:“大夫,这是我女儿,你们看看她是怎么回事?”
  病人刚进来时,眼睛是闭着的,她是被家人架过来的。此时,她突然睁了下眼,众人便都发现,她的黑眼珠真的看不见,只能看到眼白。
  她两只手一直在不安地躁动着,还顺着办公桌边缘来回摸,特别急躁的时候,还抬起袖子咬自己的衣服。
  就算还没有进行问诊,仅凭这些症状,罗裳就有了大概的方向。
  罗裳以前经验不少,但像患者眼睛这种情况,她也只见过一两次。不过相关医案她倒是见过,所以这个人的病情虽不简单,罗裳却没有什么慌乱的感觉。
  这个病人情况确实有些紧急,是黄副院长让人特意送到这边请专家会诊的。
  孟老怕这家人担心着急,就伸手搭在患者左手腕,示意罗裳跟他一起给这人瞧病。
  罗裳心领神会,知道孟老这么做,就是想安抚住患者一家,让他们不要过于焦躁。
  经过一番诊断,罗裳顶着众人注目的眼神,跟孟老等人说:“还是病在阳明,这个患者属于典型的大承气汤证,比昨天我处理的那位男性患者要更为直观。”
  对于她的说法,孟老等人还是认可的。这人的病,说复杂并不复杂,远不如全身都是病的老年人难治。
  罗裳又道:“她这个高烧还是挺明显的,完全符合大承气的应用指征。给她用药的话,大概两三个小时后能去卫生间大解。”
  “那眼睛呢?她眼睛能好吗?”
  患者母亲也不知道该信谁的,但她更愿意信孟老他们几位老大夫。所以她瞧了罗裳几眼,就转头问钱一多。
  钱一多告诉她:“先听听罗大夫怎么说,如果有不妥之处,我们会商量着办。”
  “那行,都听你们的。”患者母亲是因为女儿病重,临时被拉来的。她并不了解罗裳的情况,也不清楚这时围在旁边的几位专家都是什么水平。
  孟老示意罗裳接着说,罗裳这才道:“眼睛不会好那么快,但十天半个月左右,黑眼珠也会开始显露。要想完全露出来,像正常人一样,那就需要继续治疗,不过也不需要很久。”
  女病人家属在听罗裳说话时,一直注意着几位专家的反应,见他们没人提出反对,他们也不好表示不信。
  这时罗裳已经开始写药方,写完之后,把那张纸给孟老等人看了看,才交到家属手上。
  “先别急着走,服药后你们不要离开医院,先找个离卫生间近的地方等着。一有不对劲,马上去卫生间。”罗裳又叮嘱道。
  “排出来了再来找我,到时候不要再用这个方子了,得换别的。”
  罗裳刷刷又写了个药方,把之后几天的治疗方案安排得妥妥的。
  这家人拿着药方去药房抓药,此时已到了吃午饭的时间,黄副院长就道:“几位,先休息一会儿,去吃个饭吧。今天我做东……”
  做东这句话刚说出来,一位三十多岁的大夫就跑了过来,跟黄副院长和孟老他们说:“普外那边有个病人,情况很不好,他不适合做手术。普外翟大夫过来让我问问你们,能不能请两位中医过去会诊?”
  黄副院长也不知道这个病人具体是什么情况,但他们医院这次要选拔顶尖中医,为的就是应对类似的情况。
  所以他说:“我马上带人过去,人在普外病房还是在门诊?”
  那位大夫指了指对面的楼:“刚办的住院,人在住院部。”
  黄副院长看了眼孟老,孟老便招了招手,把罗裳和另外两位完成了上午任务的大夫都叫了过去:“正好赶上了,都跟着过去瞧瞧吧。要是你们能治,我跟老钱他们就不管了。”


第53章 扬帆
  没名分
  众人行色匆匆地沿着走廊往普外科病房走; 走出不远,黄副院长就问那位普外科的大夫: “病人哪方面出现危险?为什么不能动手术?”
  院方对这次选拔很重视,所以主管这件事的黄副院长对整个选拔流程都在进行跟进。
  普外科的大夫对情况很熟; 副院长问话,他心里多少有点紧张,但他还是口齿伶俐地答了出来:“患者年迈体虚; 之前在我院普外科做过脾脏手术。”
  “但他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 主治大夫用了多种手段; 也用上了中医科开发的复合承气汤给他做灌肠治疗,都没有达到理想效果。”
  “现在他的肠梗阻还加重了,已经达到完全梗阻; 多达48小时不能吃东西; 连水都不能喝,状态很差。”
  完全梗阻; 那就是完全堵住了,排泄不出来; 这么长时间,确实挺严重的。
  要是再有年迈体虚和其他疾病的因素; 这个病人的情况就会比较棘手; 可能连二次手术都不能做,难怪普外要向中医求援?
  在场的人都是医学方面的专家; 很快就想通了这些情况。
  一位参与考核的大夫惊讶地说:“腹腔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挺多的; 我们医院外科那边目前主要采用的还是胃肠减压和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这类手段,还没有让中医介入,你们四院这么早就开展这种联合治疗工作了?”
  黄副院长点了点头; 心里有一点自豪,在其他医院陆续减少中医人员的时候; 他们四院却不走寻常路,反而早在几年前就开始挖掘中医的好处。
  他面上倒是淡定得很,客气地介绍道:“关于承气汤类药在术后肠梗阻上的使用,我们四院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方案。”
  在场的人基本都是中医,倒也知道,肠梗阻在中医上叫肠结,一般都比较适用承气汤类药。
  至于是用大承气还是小承气,要不要再加点别的,这都需要看病人的具体情况。结合病人的身体状况,有时候要加入逐瘀类和补中益气等方面的药材。
  但肠梗阻这种病,现在多见于腹腔手术后,接诊这些病人的大都是外科,普通医院的中医大夫没有多少机会接触到这类患者,所以也就谈不上治疗了。
  治疗肠梗阻的机会虽然不多,但他们也都知道,腹腔术后发生肠梗阻,如果盲目对病人进行二次手术,肯定会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而且二次术后,梗阻还有可能再次发生。
  这时那位普外科大夫继续说道:“只要是不完全梗阻,我们一般都会采用中医保守疗法。普通的不完全梗阻,有效率还是比较高的。”
  “当然,还是有例外,就像今天这个病人,保守治疗就失效了,那我们就得请中医来会诊。”
  众人很快到了普外科病房,这是三人病房,患者都是男性。
  进门后,罗裳瞥见了患者床头挂着的卡片。患者姓石,73岁,这个年纪确实有点大了。
  完全梗阻的话,有时候确实是要进行二次手术的,但罗裳的眼神一落在患者脸上,就知道他实在不适合再做手术了。
  病人身形瘦削,皮肤干瘪。罗裳正要仔细打量下这个病人的情况,靠近窗边那个病人忽然紧张地伸手,要往自己身上盖被子。
  他旁边的护士伸手阻止他:“你干什么?灌肠呢,动什么动?”
  罗裳这才注意到,护士手里的输液瓶刚挂好,瓶子里装的却不是葡萄糖,而是暗褐色的药液。
  此时病人侧卧着,虽有家属帮忙用被子掩住他的身体,但罗裳等人却看得明白,护士应该在给他做灌肠操作。
  护士得把输液管和导尿管连接好,但插入的部位却不是尿道,而是肛/门。
  插好后还得调整好输液的速度,以便让药液慢慢地通过导管,让结肠缓慢吸收药性。重点是一定要慢,不能快。
  那个病人年纪也不小了,护士要动手操作他阻止不了,但病房里进了陌生的女人,他却难堪得不行,恨不得把头埋到枕头下边。
  罗裳有些无语,这时其他几位大夫也都进来了,这些人一进来,就把罗裳跟那病人隔开了,罗裳也就没再管那人。
  但他一顿闹腾,他女儿却注意到了罗裳。她总感觉罗裳有点眼熟,想了想,这才记起来,她同事老邱家里有罗裳跟他们一家三口的合影。
  所以说,这位就是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