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宠妾-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同一时间,顾府内院荣怡堂。
给老太太请过安,从暖阁出来,顾七没有就走,而是在忙忙碌碌的堂屋里略站了站。
明日便是小年了,府里到处都是一片忙碌景象。丫鬟婆子们都按照上头的指派,忙着年前各种打扫整理和摆放器皿的活计。
荣怡堂里也不例外。
顾七在周遭扫视了一圈,没有找到想找的人。
从荣贻堂出来,晴叶提着灯笼在前头照亮,外头天寒地冻的,晴叶缩了缩脖子,一心只想赶回梨白院。
顾七却站住了脚。
晴叶虽然不解,也只能跟着停下来,轻声询问道:“七爷?”
顾七吩咐道:“老太太这里有个叫菱月的丫鬟,就是上次赏她银子的那个。这几次过来荣怡堂都没见着她。回头你去打探打探,看看她是不是生病了。”
顾七态度自然,好像只是在随口吩咐一件小事。
晴叶整个人却都呆住了。
此时此刻,晴叶整个人受到的冲击,简直不能用语言来形容。
她伺候七爷这么多年,什么时候见七爷关注过一个丫鬟,不,应该说,七爷作为一个男人,何曾这般关注过一个女人?
见晴叶反应迟钝,顾七微微皱眉。
晴叶一个激灵,猛然回过神来。
这一刻,夜阑人静的青砖甬道上,晴叶清清楚楚地体认到,空荡了多年的梨白院,这一回是真的要添新人了。
第33章
晚上; 甄家东厢房里,菱月以问代答:“娘,那……那你觉得他这个人怎么样啊?”
梁氏问女儿喜不喜欢许茂礼。
女儿的意思很明显了。
梁氏叹道:“要说许大夫这个人; 自然是没得挑的。宁家丫头的事儿; 人家许大夫身上白担着干系; 硬是一分银子也不要; 人品上自然没说的。他人又长得俊。我女儿长得这么漂亮; 总不能找个丑丈夫来配。他又是个治病救人的大夫,受人尊重。这和那些开个门店做个小生意的还不一样; 许大夫有一技之长,不管以后这世道怎么变,有一技之长的人总不会饿死,也能养活家小。”
梁氏又道:“再说了,许大夫的心意都是明摆着的,人是他自个儿看中的; 这门亲真做成了,也不怕他不好好待你。”
梁氏说的都是好话; 但是菱月听出下面还有个“但是”。
梁氏说出自己的顾虑:“只是; 许大夫家境好是好; 就是太好了一点。人家家里住着大宅子; 家里有仆人有马的,比咱家家境好了一大截子呢。这还在其次。关键咱家是贱籍,便是老太太愿意放你; 咱到底也不是良家出来的; 就怕他家里不同意。”
菱月不是良家女; 她是贱籍,是婢女; 身份上的缺陷是洗刷不去的。
这和董家的情况还不一样。
董家是自己上赶着想给自家找个靠山,为了这个宁愿求娶大户人家的婢女。
人家许家可没有上赶着。
再说大夫是个体面的行当,和那些开油坊做生意的也不是一个路数。
一番话,把菱月说得怔怔的。
一切都来得太快了,许多事情菱月还没来得及去考虑。
或许下意识里也逃避去思考这些。
屋子里安静下来。
梁氏并不去催促女儿,她等着听女儿怎么说。
梁氏还是了解女儿的,她家月娘性子虽然温柔,却是个有主意的。
过了好一会儿,菱月的声音终于在屋子里清楚地响起来:“自古婚姻之事便是父母之命,若是他家中父母不同意,就说明我和他没有缘分。我不会强求什么。娘亲尽管放心,果真如此,我以后不会再和他见面。”
做出这种设想,菱月并非不难受。
但她生来不是外放的性格,有情绪也能压在心里。
说这话的时候,菱月态度上并不见激动,却是拿准了主意的。
梁氏见女儿如此,这颗心才算是放下来。
女人家,最怕就是在感情上犯糊涂。
现在见菱月能克制自己,梁氏在高兴之余,忽然又觉心酸。
若是只论她家月娘自身,什么样的人配不得?
偏偏婚姻之事,世人看的是出身,重的是家世。
梁氏心酸地在想,若是她家月娘能托胎到个普通人家就好了,做个良家女子,没有身份上的污点。
说到底还是自家身份太低,拖累了她了。
***
同一时间,顾府内院。
菱月的事情,晴叶还真知道,倒也不用特意去打探。
晴叶当即告诉七爷,菱月并不是生病了,而是回家去了,又把这里头的事情,如实跟七爷禀报了。
顾七一哂。
心知那丫头这是把二奶奶给得罪了,不消说,必是为了宁姨娘了。
胆子倒是挺大,主子也敢得罪。
这当口,从最初的惊愕中回过神来的晴叶,一时间心中难免激动,神情间也难掩热切。
这可是喜事。
还是难得的喜事。
晴叶忍不住向主子谏言:“要不,七爷给老太太说一声?”
凭她二奶奶戏唱得再好,七爷真想把人弄回来,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依晴叶的意思,正好赶年前把喜事给办了,到时主子们必然高兴,赏赐只有更大方的,底下的人得了赏赐正好过年。
顾七不置可否。
一轮明月挂在天上,人间清辉一片。
顾七负手望向天上的明月。
他虽是做惯了主子的人,却也知道一些下面人的不易。
他们是难得能和家里人团聚的。
如今又马上要过年了。
顾七心想,能和家里人一起吃团年饭,一起守岁,那丫头会很高兴吧。
别的事情,过了年再说不迟。
白色的月光清清冷冷地洒在青砖路面上,顾七复又往前走了。
***
当晚。
梁氏和甄二两口子在东厢房里,梁氏把许茂礼的事儿同甄二说了。
甄二嗤笑一声:“怪道说不要银子呢,原来是看上咱家丫头了。”
梁氏翻个白眼,也不跟他在口舌上争锋。
她知道自从张六高升了,甄二心情就没好过。
梁氏叹道:“咱家姑娘别人是再挑不出毛病的。怕就怕人家嫌咱家出身低,不愿意。”
这么好的一个姑爷,要是因为这个原因错失了,梁氏能心疼死。
甄二可没有梁氏这么多复杂敏。感的心思,他当即答道:“他家不愿意,后头自然有更好的。咱家丫头这样的,你还怕挑不到好女婿?就怕你到时候挑花了眼哩。”
梁氏道:“说是这么说。”
吹灯睡下,得有一个时辰,梁氏翻来覆去地就是睡不着。
甄二都要烦死了:“我说丫头她娘,不就是个看病的?有什么了不得的?也值当你这样?”
甄二口气很冲。
被他这样一冲,梁氏忽然也硬气起来,道:“她爹,我也想明白了。我也用不着老看着别人家的好。咱家姑娘这样的,他们就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去!不愿意咱家姑娘,说明他家没这个福气!咱家是过了这个村,还有下个店,没了这个,咱家照样挑好的!”
***
第二日上午。
甄家的小院子里站满了人,大伯一家、梁氏的几个大外甥、别的亲戚们,还有左邻右舍也来捧场。
辰时,蔡妈妈到了。
梁氏把蔡妈妈奉为上宾,安排在堂屋上座,茶水点心都用好的招待。
巳时,董家的家丁抬着聘礼到了。
整整八大抬,一一在院子里铺开。
第一抬是银子,整十个大元宝,整整五十两银子。
第二抬是布料,四匹绸缎,八匹细棉布,整整十二匹布。
第三抬是首饰,银簪、银钗、银梳、银项链、银耳坠、银镯子、银戒指,个个分量十足,是一整套的银头面。
第四抬是一只大猪头。
第五抬是六条大活鱼。
第六抬是八大坛酒。
第七抬是六盒茶叶。
第八抬是一只活雁。
甄家小小的院子,给八大抬聘礼铺得满满当当的。
这是很丰厚的聘礼,又丰厚又体面。
男方女方都有面子。
院子里大家都是交口称赞的。
梁氏也是笑容满面,又让两个侄子招呼董家的人去吃饭。
西厢房里,几个亲戚家的妇女陪着红药坐在床头,外头送来什么聘礼,这时候她们也都知道了。
大伯母汪氏笑道:“这聘礼可真丰厚,以后咱家红药嫁过去可有福享了。”
红药既和梁氏认了干亲,大家说起来也都是亲戚了,汪氏说起话来也随意许多。
另一人眉飞色舞地道:“那可不。整整十个大元宝呢,光这一项就五十两银子了。细棉布有整整八匹,还有四匹绸的,这么多的布,这得穿到哪年哪月去哟!还有那一堆的首饰,一样样都沉手。光这三样加起来就得多少银子哟!”
大家围着红药七嘴八舌的,人人嘴里都是夸赞的话。
棉帘子从外头掀开了,蔡妈妈走进来,听见这些人嘴里在说什么,心里不禁一哂。
这些东西也就放外头能看一看罢了。
到底是些没见过世面的人。
菱月见蔡妈妈进来了,估摸着她许是有话要单独跟红药讲,菱月这便站起来,招呼亲戚们随她去堂屋里坐。
一时人都走光了,东厢房里就剩下红药和蔡妈妈两人。
蔡妈妈也在床头上坐下来,她轻声问红药:“过几日你就要出嫁了,嫁妆画你干娘给你了没有?”
红药认了梁氏做干娘的事儿,蔡妈妈已经知道了。
红药脸一红,低下头去点了点。
蔡妈妈笑一笑,道:“这有什么可害臊的,人人都有这一遭。”
蔡妈妈又问红药还有什么缺的没有,有的话她给准备。
红药谢过了蔡妈妈,说她这里什么也不缺,该置办的都置办齐全了。
嫁妆都点齐了,董家给的那些聘礼也都加进了嫁妆单子里去,到时候会作为嫁妆的一部分,一起抬到董家去。
蔡妈妈点点头,也觉得诸事妥当。
对时人而言,男方来下了聘礼,女方没有异议,整个婚礼就算完成了一大半了,剩下的就是补个仪式了。
蔡妈妈问道:“菱丫头也一切都好?老太太老念叨她。”
这话蔡妈妈也就是白问一句,菱月的人蔡妈妈也是亲眼见到的,气色不错,她又是住在自个儿家里头,能有什么不好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红药交握在一起的双手狠狠地颤了颤。
自从知道蔡妈妈要来,红药内心的斗争就没停下来过。
红药觉得自己的想法没有错。
菱月放着七爷这样的人物不要,偏要和一个镇日为生计奔忙的小人物在一起,这是放着康庄大道不走,偏去趟那羊肠小道。
这不仅是对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她身边亲朋好友的不负责任。
红药觉得老天爷让她来发现这件事,似乎就是让她来阻止这一切的。
为了这个,昨晚红药觉都没有睡好。
没听见红药的回答,蔡妈妈觉得奇怪,她仔细地盯着红药的脸,问道:“菱丫头,有什么事吗?”
***
年二十七。
今日是红药出阁的日子。
一大早的,红药就给喊起来了。
洗过脸,全福人给红药梳头,一边梳一边唱:“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
菱月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
梁氏笑道:“你姐姐还没怎么样呢,你倒哭上了。”
菱月拉起红药的一只手道:“我舍不得你。”
这么多年大家都在一处,好像永远都不会分开。
可是说散也就散了,忽然之间,就各有各的出去,各奔各的前程。
这好像是女子的宿命,长大之后就要离开原本熟悉的地方,离开原本熟悉的人,飞到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去,她须得努力地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扎下根来,长出枝丫,茂盛起来。
菱月湿着眼眶,不由得在想,人为什么要长大呢?
要是能够永远不长大,那该多好呢?
红药也红了眼睛,她爱惜地把菱月的鬓发捋到耳后,语气中饱含亲昵:“傻瓜。”
外头天光渐渐明了,红药梳好头,上好妆,头上上好插戴,换上了一身的大红嫁衣,甄家的亲戚们都陆续到齐了,女性亲属都进来西厢房陪着新娘子,大家欢声笑语的,都在说着喜庆的话。
忽听外头远远地有炮竹声响起。
大伯母汪氏笑道:“哎呀,新郎官来了。”
甄家的小院子里也放起了炮仗。
噼里啪啦的,渲染着喜庆的气氛。
院子外头早围上来一群小孩子,叽叽喳喳地围着看热闹。
红药一身大红的嫁衣,她端坐在床头,由着全福人给她盖上大红色的盖头。
菱月去外头看了一眼。
几个堂表兄弟拦着大门口不让新郎官进,嘻嘻哈哈地给新郎官出着难题。
菱月远远地站在一边,透过人头缝隙仔细地打量了新郎官。
新郎官也是一身大红的衣裳,胸前用绸布扎着一朵大红花。
蔡妈妈说此人和红药年貌相当,这话倒也不算错。
菱月抿唇一笑,她重新回到西厢房里,附耳对红药轻声道:“我刚刚远远地看了一眼新郎官,新郎官长得可俊,和姐姐正相配。”
红盖头微微晃动。
外头有动静,大家都听出来了,大伯母汪氏笑道:“哎呀,新郎官要进来了。”
正说着,新郎官的声音隔着棉帘子在外头响起来,叫着来接新娘子了。
汪氏隔着棉帘子,对着外头大声道:“你得大声地求上三遍,不然新娘子不能给你!”
新郎官一听,当即在外头大声地求起来。
屋子里一片笑声。
菱月也不由得抿唇一乐,她和全福人一人一边,扶了红药起身。
正说要往外头走呢,红药却停住脚,她伸手握住菱月一只胳膊,菱月还道她是紧张,红药却撩开红盖头一角,附耳上来轻声道:“这些人哪能跟七爷相比,你可别做傻瓜。”
蔡妈妈过来的那一日,红药到底还是把话咽回去了。
但是这并不代表,红药的态度和想法会有所改变。
菱月一怔,红药却已经把红盖头重新放下去,由全福人扶着,人往外头去了。
第34章
正月初二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
红药的亲人都在金陵老家; 在京城,甄家就是她的娘家。这一天,红药和她的丈夫董三郎雇了一辆马车; 带着一堆礼品; 体体面面地上了门。
红药气色上佳; 面色红润; 一看就知道这些天过得不错。
她丈夫董三郎长得又俊俏; 两人站在一处十分般配,整个会面的场合十分融洽; 大家都十分欢喜。
同一天,许茂礼的姐姐也带着丈夫和一对儿女回了娘家。
许家姐姐的一对儿女和许家小弟差不多的年龄,双方很能玩到一处,不一时小舅舅就带着外甥外甥女到院子里疯去了。
许家姐姐忙让奶娘跟去看着。
孩子们一去,大人们顿时轻松不少。
许家姐姐之前已经从许太太那里听说一些事情,这回总算逮到弟弟; 可以好好审问一番。
许家姐姐走到许茂礼下首的椅子上坐下,双方只隔了一道高几; 许家姐姐一手托着下巴; 开始审问弟弟:“听娘说; 我弟弟总算开窍了; 有喜欢的姑娘了?”
许茂礼没什么好否认的:“正是如此。”
许家姐姐马上问道:“是哪家的姑娘?我认不认识?”
对这个问题,许茂礼只有四个字:“无可奉告。”
许家姐姐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毕竟他对许太太也不肯透漏实情。
不过在许家姐姐看来; 不肯说这种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