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1979-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啪”地一下,郑梅轻轻打了一下她的手背:“小心点,别蹭到了。”
得,真把这录取通知书供起来了。
小妹问:“这个计算机是什么专业啊,好像都没听过。”
“不是计算器吗?”郑梅揉揉眼睛,“不是……还真是计算机,什么计算机?二妹,你这是什么专业。”
这要和家人解释,有一点点复杂。毕竟现在普通人可能听都没听过计算器的名字,陈兰君想了想,含糊地说:“就是研究一种电器的专业。反正是科学嘛。”
陈志生说:“很好很好,以后收录机坏了,二妹可以修,很好。”
“什么收录机?”陈兰君问。
小妹笑起来,噔噔噔跑进房间,抱出来一台收录机:“爸妈特意买给你的!是考试礼物!”
说着,她将收录机往陈兰君手里一塞:“二姐,我也要向你学习,爸妈说了,以后我高考完了,也给我买一台收录机!”
沉甸甸的收录机抱在手上,陈兰君不知说什么好,这年头的收录机也不是常见物,还要工业券,算是很贵重的礼物了。可明明自己离开之前,爸妈把积攒的几百块积蓄都给了她。
“你这副表情做什么?”郑梅笑着说,“村里的厂子效益好,我们拿了分红,不用担心。欸,放音乐呀。”
按下播放键,《东方红》的曲调自收录机流淌而出。
陈兰君将收录机搁在桌上,一家人围在桌前听。
“我也给你们带了礼物。”
陈兰君去翻一个行李袋,从里面摸出一个盒子,打开,是三只电子表。
“一人一块。”
电子表带在手腕上,小妹笑得眉眼弯弯:“哇,好特别的表。”
“这是电子表。”陈兰君说,“可以直接显示时间的。”
将电子表为三人戴上后,陈兰君又一样一样将带回来的东西拿出来,午餐肉罐头、饼干、还有方便面。
小妹的注意力被方便面上的图案吸引住,她拿起一包方便面,好奇地念包装上的字:“姐姐家方便面。”
陈兰君转头看向郑梅与陈志生,说:“我这次去那边,就是做方便面生意,开了个小厂子。”
“和大姐姐一起开的。”
陈志生急切地问:“大妹?你见到大妹了?”
“咦?怎么会?”小妹陈竹君瞪大了眼睛。
郑梅神色复杂:“在哪里见到的。”
“在鹏程市。”陈兰君边说,边从背包里拿出两张照片,正是她和陈凤君在小方便面厂前的合照。
“现在那边是特区,政策宽松了,也欢迎像姐姐这样的人士回来投资,不用担心。”她简单解释了一下来龙去脉。
郑梅与陈志生不语,两个人一人捏着照片的一端,不住地打量照片上的陈凤君。察觉到情况的特殊,小妹也安静下来,凑到旁边去看照片。
好一会儿,郑梅才吐出两个字。
“瘦了。”
陈志生点点头,声音颤抖:“这丫头,肯定没好好吃饭。真是的……真是的……”
“这样很靓啦,对了,姐姐还有个女儿,叫茜茜,小丫头长得特别漂亮。”陈兰君走上前,揽住爸妈的肩膀,轻轻地说。“她让我问候你们,等过段时间方便了,带茜茜来看你们。”
“很好,很好。”陈志生只是把这两个字翻来覆去的说。
郑梅不说话,把脸撇过去,故作轻松:“知道了,我去灶屋炒菜。”
可她的步伐分明有些不稳,看着不像全无触动的模样。
陈兰君犹豫了一瞬,想要跟上,被陈志生拉住了。
陈志生轻轻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跟。
小妹悄悄问:“到底怎么回事?”
“这说来话长……”
等美孚灯点亮的时候,郑梅一手端着一碗菜出灶屋,若无其事地喊:“二妹、小妹,你们在说什么呢?快过来吃饭,快点,不然菜凉了。”
家人围坐,正中的一碗大菜是梅菜扣肉。扣肉片的很薄,肥瘦相继,玛瑙石一般漂亮,挟一筷子梅菜和扣肉一口咬下肚,肉香却不至于太过油腻,实在畅快。
碗筷碰撞声中,郑梅说:“都是好事。二妹,你回来时间晚,得赶紧拿通知书去报名了。后天吧,我们家办场酒,请乡亲们吃完了,我们都请假送你去上学。”
第59章
考上大学这件事; 放在这时的乡里,自然是要办酒席的。
第二天郑梅起了个大早,去寻村里一户简直做厨师的人家。
乡下办酒; 光靠灶屋的灶,是不够用的; 得捡来砖木现砌几个土灶。既然是土灶,火候就很难把握; 没有办大席面经验的; 说不定就烧糊了菜,搞砸了酒席。
郑梅寻的这家乡厨,在村里兼职办酒席少说有二三十年了,听说是升学酒; 立刻答应下来:“这是我们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呢!你就是不请我; 我也得来。”
于是好一番商议,请谁家的妇女来做帮厨; 要几人。主菜选什么,鸡鸭鱼肉并小菜该如何配齐,要不要借粮油票……一桩桩一件件; 郑梅等人说得眉飞色舞; 陈兰君在旁边微笑,做一个吉祥物,喊她去跑腿; 就去跑腿。
小妹最初的兴奋劲过去,被派遣了许多差事; 跑着跑着人都蔫了; 偷偷同陈兰君说:“姐姐,办场升学宴跟复习考试一样累。”
陈兰君揉了一把她的头发; 说:“到吃的时候你就不嫌累了。”
若换做以前,陈兰君或许会同郑梅说办酒席什么的实在太麻烦。可现在她却有些理解了,郑梅作为母亲的心情,大概就和一家工厂厂长瞧见自家的独家产品获得大奖一般,怎么着也得开几个大会,向众人传达自己大丰收的喜悦之情。
某种意义上,这升学酒,有一半是为了父母办的。
陈兰君侧头,望一望正在大谈要宰几头猪的郑梅。
高小毕业的妈妈,看到考上大学的女儿,一定有种未完成的梦想被延续着成真的喜悦吧?
陈兰君心里很清楚,她们姐妹三人能一直坚持读书,即使在困难的年月也未曾中途辍学,这离不开的郑梅的鼎力支持。
把未完成的梦想放到女儿身上啊……陈兰君若有所思。
“少的那一头猪,我们去隔壁村买就是。”郑梅停下来,问陈兰君,“你总是盯着我做什么?我脸上有蚊子?”
说着,郑梅抬头摸了摸脸颊,没有蚊子呀。
然后,她听见女儿很神奇地说出了一句话:“妈妈,如果你想的话,要不也去参加高考、念大学吧。”
“你说什么?”郑梅疑心自己听错了,“谁去高考?”
此前与郑梅议事的大妈笑起来:“阿梅,你家二妹叫你也去当大学生呢,哈哈。”
“去去去,”郑梅瞪陈兰君一眼,赶鸡一样的语气说,“闲着没事去请你同学明日吃酒去!拿你妈开玩笑呢?”
“没开玩笑,”陈兰君说,“真的,以前是条件不允许,现在我长大了,你若真有意愿,就去学习,去考试,去完成你自己的梦。”
这一番话,听得一旁的大妈有些想笑,都一把年纪,孩子都这样大了,还去学习去高考?简直没谱。
可偏偏陈兰君说出这话的神情极其自然,不带半点玩笑的意思,语气轻松地像告诉妈妈“这件裙子很好看,你要不要也去扯料子做一件。”
这倒让大妈不好笑了。
郑梅眨眨眼,捋了捋耳边碎发:“说什么呢,我都快五十了,你能成为大学生,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陈兰君琢磨了一下,妈妈只推说年纪,却并没有反驳读大学本身。所以,内心里还是存有一份期望的吧?
她仰起脸,向郑梅说:“年纪有什么关系,又没规定超龄了就不许学,不许考。去年考场上也有大龄考生呢。况且——你的女儿是大学生,和你是大学生,这两者是不能等同的。”
郑梅一时语塞,只说:“什么呀,没听说过这样的事。我还得供你和你妹妹呢,哪里能去!”
“钱不用担心,我能挣钱呢。”陈兰君说,“用不了多,我就是万元户了。”
一旁竖着耳朵听的大妈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哈哈哈哈,阿兰,你可真有志气。万元户,啧,这个词听得新鲜,一个人能一万块钱,那确实不用愁了。”
大妈调侃郑梅道:“怎么样,阿梅,等你妹子成了万元户,你就去考大学?说起来,那个时候你成绩一直是第一呢。”
“你别跟着她瞎起哄。”郑梅翻了个白眼,把陈兰君推出门去,“小祖宗,你别在这捣乱,我这忙着呢。去,去请你同学去。”
把人推出门,郑梅转身和大妈说:“不知道发什么癫。”
正要说回猪的事,忽然见门外又探出个脑袋:
“真的,妈,你好好考虑考虑。”
“滚滚滚!”
陈兰君笑嘻嘻地“滚”了。
一溜烟踩上自行车,乘风而去,去找曹红药和刘黎。
曹红药见了她很高兴,而刘黎则直接擂了她一拳:“哟,还知道回来呀?”
打的动作很轻,陈兰君却佯装很疼的模样,倒退两步。
“喂,你没事吧?”刘黎一副很紧张的模样。
她上前去托着陈兰君,却见陈兰君在笑,立刻反应过来:“好啊,罪加一等。”然后就去挠陈兰君痒痒。
陈兰君边笑边躲到曹红药身后去:“你管管她。”
笑着闹着一阵,听见外头有叫卖声“老冰棍咯——甜又甜——”
“行了行了,申请停战。”陈兰君拢一拢自己的头发,起身说,“我买几根冰棍去。”
一人含着一根冰棍,终于斯斯文文说了一会儿话。
和陈兰君一样,曹红药和刘黎也考上了名牌大学,她们是学校考得最好的三个人。
和陈兰君一样,曹红药也考中了明德大学,不过她是被经济系录取了。至于刘黎,则考中了京城的一所高等院校。
“我们班这次被录取的人很多呢。”曹红药说,“算上大专的,总有十来个。”
刘黎咬一口冰棍,大大咧咧说:“校长高兴地嘴角就没下去过,你到学校门口去看,那大红横幅还挂着呢!我看不挂到过年,她不舍得拿下来。”
陈兰君听了,说:“今天太晚了,走之前我找个机会回学校一趟,看看校长。”
顺便,也许可以谈一谈生意。陈兰君心想。
算算时间不早了,陈兰君向曹红药和刘黎说:“明天我的升学酒,你们一定得来哈。”
“肯定的,”曹红药说,“我一早就过来,好帮你做些事。”
刘黎拍拍肚子:“我就不一样了,我一早就不吃饭,嘿,你可多准备些菜。”
“放心,只怕你吃不下。”
第60章
天色未亮; 大概清晨四点多的功夫,已陆陆续续有帮厨的乡亲上门,垒灶的、摘洗小菜的、从邻家搬来桌椅安放在坪里的……
嘈嘈杂杂的人声中; 炊烟袅袅升起。
炸夫子肉的时候,风一吹; 整个坪内连同屋檐下都是喷香的。新鲜五花肉切薄,腌渍之后; 在盛有糯米粉的青花大碗里滚一个圈; 白中透粉,丢进冒烟的油锅里,“刺啦”一声,香气凭空而起。等裹好糯米粉的五花肉微微透出金黄色; 便用长筷子夹出; 码好,移到另一口灶上上锅蒸; 将多余的油脂蒸化,使吃的时候不至于过于油腻。
陈兰君充当完升学宴工具人之后,一口气吃了三块。想吃第四块时; 一抬头; 装夫子肉的碗已经空了——刘黎等同学的动作比她还要快呢。
她这一桌坐的都是同学与朋友,曹红药、刘黎自然是不必说,小年、班上的体育委员; 还有在邻村当老师的初中同学何苗,以及在火车站工作的刘安安都在。
都是年纪相仿的青年人; 纵使之前互相间并不怎么熟悉; 同桌吃饭、讲了两句话,便亲近了不少。
见饭快要吃完了; 曹红药发挥表率作用,斟了半杯米酒,说:“来,让我们一起敬兰姐一杯。”
“敬兰姐!”
大家纷纷举杯,陈兰君也起身,笑着说:“也敬大家,敬我们的未来!”
农家酿的米酒,度数不高,喝起来甜津津的。陈兰君这个不爱喝酒的人,喝下去也当喝糖水一样。
放下酒杯,高中班上的体育委员阿力轻轻叹息了一声:“真好,你们都有美好的未来。我就……欸,不说了。”
在这个大学录取率极低的年代,和许多高中毕业生一样,阿力没能被录取。
陈兰君之前有听曹红药说过阿力没被录取,心里觉得惋惜。她问:“总有失意的时候,我也复读了一年呢。那你现在有什么打算?”
“我不知道,”阿力很迷茫地摇摇头,“复读,我有想过,可我的确不是读书的料子。感觉再读一年也很难考上大学。我大伯倒是说了,想让我跟他到厂里去当临时工。说好的。有个收入能混口饭吃,走一步算一步。说不定撞上大运能当上正式工人。”
陈兰君想了想,说:“其实我当时有一个想法。如果你愿意到外面闯一闯的话,也许我能在鹏程市,替你谋一份工。”
她大大方方地说:“我还有个大姐姐。陈凤君,你们知道的吧?之前都说她死了。其实没有,但是她逃到香江去了。”
包括阿力在内,一桌人都瞪大了眼睛。
“我也就先同你们说说。也不必太忌讳,现在政策都开放了。特区成立之后,我姐姐从香江回来投资,在鹏程市新办了一座工厂,现在只是需要人才的时候。”
陈兰君缓缓地说:“阿力,还有其他的不打算复读的,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如果你们愿意的话,我可以写封信介绍你们过去。只要能够通过考核,待遇是绝对没得说的,一个月四五十块肯定是有的。”
这次回来的路上,陈兰君就隐隐约约有了从家乡带人过去的想法。
重生之前她做生意就发现这个道理,大部分有钱的老板,都挺爱提携自己家乡的人,一来多少有同乡之情、方便报团取暖,二来也是增强自己的权威。尤其是在家乡之外的地方做生意。
她不是鹏程市土生土长的人,再如何攀关系都始终隔了几层,现如今店里、工厂里所用的多是本地人。有好、也有不好。
陈兰君曾经就亲眼见过这样一个例子,她合作过的一家工厂的老总,直接被当地人出身的副老总给架空了。当时陈兰君已经和老总谈好了一批货的价钱,只差签合同。然而合同迟迟批不下来,因为副老总想卖给他熟悉的人。
工厂里的员工都是本地的,团结成了一个小帮派,以副老总为主体,老总的发号施令全然不管用。
那位老总生气自然是生气的,然而工厂一时难以搬走,也不好直接和本地的员工撕破脸,只好和稀泥,那次合作也不了了之。
临了,那位老总苦笑着,以微微抱歉的口吻向陈兰君说:“这一回对不住,你也可以以此为例,千万别让手下人自己搞成小团体了,不然,可太麻烦了。”
虽然现在还没有这样的烦恼,但陈兰君是个习惯未雨绸缪的人。现在又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越早去鹏程市打拼的,机会越多。倘若能将朋友们带出来,于人于己都是一件好事。
面对这样一个出人意料的提议,阿力愣了愣:“你是说,我能去鹏程市工作?这……”
他挠了挠头:“我还真没想过呢。”
倒是一般安静坐着的何苗开口问:“兰君,你看,我行吗?”
虽然已经熟悉了乡村教师的工作,但何苗还是希望能到外面去看看,她说出这话时,胸膛里的一颗心几乎要跳出来。
陈兰君点点头:“倘若你有意愿的话,可以啊。”
何苗沉默着又给自己倒了一杯米酒,站起来说:“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