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第269章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第269章

小说: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事不就了结了吗?秦王子楚觉得自己太英明了。
  事情确实了结了。看朱襄信中说,政儿和成蟜相处极其融洽,政儿天天被成蟜摆烂的态度气得跳脚。
  但秦王祖传的小心眼,可不会让秦王子楚忘记那些韩系大臣的上蹿下跳。
  韩王投降,秦国朝堂的韩系大臣本来不会有什么感觉。
  说是韩系大臣,他们现在都是秦人、秦臣,只会为秦国灭韩叫好。
  但韩王太丢脸,把所有和韩国沾亲带故的人的格调都拉低了,这群韩系大臣脸上也不好看。
  为了避免每次上朝都有人说“你说韩王……唉,别跑啊”,很多脸皮薄的韩系大臣称病闭门不出。
  夏太后都气病了,秦王子楚还亲自侍疾了两日。
  整个咸阳城都在传“韩王如此,韩国出身的士人如何如何”的闲话,没有秦王的授意是不可能做到的。
  执行者当然是蔺贽。
  蔡泽当时还在巡视秦国,监督地方官吏秋收。他回来时想阻止,已经晚了。
  虽然这件事对秦国和秦王都没坏处,但也没好处。若是蔡泽在咸阳,绝对不允许昏君子楚和奸臣蔺贽沆瀣一气,耗费人力物力去做这等只为了“好笑”的蠢事。
  现在听昏君子楚和奸臣蔺贽又在那里笑话朝臣,蔡泽给了两人一个辱骂的眼神,道:“朝堂上为此丢脸的不仅有韩国外戚,还有韩国客卿,和已经入秦几代只是祖上为韩的秦人。君上不要让他们寒心。”
  昏君子楚立刻辩解:“是韩王让他们寒心,与寡人何干?”
  奸臣蔺贽立刻附和:“就是就是。相国你怎么能冤枉君上,这不是为臣之道。”
  蔡泽拱手:“臣请辞去相邦之位。”
  “不许。”秦王子楚道,“好了,寡人不笑。蔺卿,你也别笑。”
  蔺贽板着脸:“不笑。”
  秦王子楚:“蔡卿,你看蔺卿已经不笑了。”
  乃先王的!蔡泽在心里大逆不道了!
  “继续说如何处置韩王吧。”蔡泽看见这两人狼狈为奸的模样,独木难支,只能妥协地转移话题。
  秦王子楚道:“寡人本想将韩王流放巴蜀之地。但他如此卖力,堪为其他五国国君标杆。寡人犹豫,是否应该厚待他?”
  秦国统一天下之后,秦王子楚原本担心六国复辟,准备将六国国君软禁偏远之地,或者直接偷偷处死。
  但韩王这衰样让秦王子楚动摇了。
  他觉得六国国君似乎都差不多昏庸,韩王如此可笑,其他五国国君在国灭之后应该也振作不起来。
  或许应该把他们捧得高高的,让六国士人看看他们原本的王是怎样的废物,更能打消他们复辟之心。
  现在学宫推荐制度的建立,让秦国没仗打之后,也有一个稳定的渠道可以让六国士人求官。
  看着伤眼睛的亡国之君,有本事的六国士人在复辟和自己与家族的利益之间,恐怕就更容易选择后者了。
  蔺贽微笑道:“秦国以仁义得天下,自然会厚待主动投降的亡国之君。臣提议君上封韩王为顺侯,赐良田美屋,在咸阳安享晚年。”
  蔡泽想了想,道:“臣附议。在封韩王为顺侯之后,君上与韩王在宴会上相谈甚欢,韩王推举韩非在秦为官。君上知道韩非之才后大喜,拜韩非为上卿,同意韩非迁韩国先王牌位入祠堂继续供奉。”
  秦王子楚道:“让韩非成为韩氏一族族长吗?不知道韩非能不能担此重任。”
  蔺贽道:“他担得起重任,韩国宗室就会在他的带领下融入秦国;他担不起重任,韩国宗室就会衰败。无论担不担得起,对君上都有益无害。”
  蔡泽又道:“韩非得荀子和朱襄教导,才高德厚,君上拜他为上卿后,可再拜他为相邦。”
  秦王子楚充耳不闻:“寡人就给他一道诏令拜为上卿,加太子詹事,继续在南郡辅佐太子。”
  蔺贽也无视蔡泽道:“韩非李斯一直是太子左右膀。李斯与韩非挚友情深,韩非不出仕,他也不求官,只在南郡与韩非一起领个小官为太子做事。现在也可封李斯为詹事丞了。”
  秦王子楚点头:“也是。韩非和李斯本就做着詹事和詹事丞的事。”
  詹事是太子东宫一把手,詹事丞是詹事副手,二者主持太子身边一切大小事宜。先秦时就有这个官职。
  敲定太子詹事和詹事丞后,秦王子楚又正式任命蒙恬为中庶子,即太子近侍,然后给了长平君朱襄一道诏令,太子离得远,以后例如中庶子等东宫属官,朱襄可直接任命。
  蔺贽笑话道:“政儿当了这么多年太子,秦王子楚这才开始为他配置东宫属官。传到六国去,别人还以为君上不重视政儿呢。对吧,蔡泽。”
  蔡泽道:“我要辞相归家,韩非也好李斯也好,朱襄也行李牧也行,让他们来当,我不干了!”
  秦王子楚干咳一声:“相邦,韩非李斯稚嫩,朱襄李牧鲁直,蔺贽更是品行恶劣不堪为相,寡人除了你,无人可信任啊!”
  “啊对对对。”蔺贽自嘲道,“我是奸猾小人,蔡泽你怎么能安心让我独揽大权?”
  宫人们想捂住耳朵了。
  又来了又来了,这话他们可不敢听。
  ……
  “韩非!夏同封韩王为顺侯,赐良田美宅,居住咸阳。”朱襄让人撞开韩非许久未开启的门,把一纸诏令递给形容枯槁的韩非,“夏同刚做决定,韩王都还没到咸阳,他就写信让人快马加鞭送到汉水渡口,日夜不停驾船送来安你的心。快振作起来,不要对不起夏同。”
  瘦得只剩下一把骨架的韩非泣不成声:“老师……”
  朱襄把脏兮兮臭烘烘的韩非揽进怀里,像对待孩子一样轻轻拍背安抚:“没事了没事了,该振作起来……啊,谁是你老师?算了,你说是就是吧,别哭了。”
  张良垂首站在门边。
  秦王因朱襄公对韩非的看重和爱护,本来让他心头一暖。听到朱襄那句“谁是你老师”的话后,他嘴角一抽,暖不起来了。
  老师真可怜,跟着朱襄公这么久了,朱襄公还是不认他做弟子。
  韩非的弟子张良叹气,觉得自己也该振作起来了。
  先定个小目标,帮老师入朱襄公门下。
  嬴小政摸下巴:“如果韩非入了我舅父门下,你岂不是晚我一辈?该叫我师叔了?”
  张良脸一垮:“想也别想。”
  等了这么久,终于巴着韩非得了个太子属官的李斯本来感动于自己的苦尽甘来。
  听到张良的话之后,他高兴不起来了。
  太子主动给你当师叔,你还嫌弃?这什么人啊!
  想着自己在朱襄公和太子身边兢兢业业干了这么多年,才得到了一个詹事丞的官职,李斯又酸又气。
  韩国人果然很讨厌,怪不得会被韩王把全国人的脸面丢地上踩!
  楚人李斯从今天起,开始平等地讨厌所有韩人!


第228章 叛逆赵王偃
  韩非终于振作起来。
  他的眼中好像燃起了点点火焰;撸起袖子加油干活。
  朱襄总觉得韩非现在像一个热血漫的男主。
  希望李斯能拉住他,让他别太热血了,否则韩国后续的事还会让他崩溃。
  韩王和韩国宗室肯定是不会想再折腾了。
  他们本是普通士人;运气好救了赵氏孤儿,与赵家结盟,魏赵两家又需要一个较弱的家族成为他们之间的缓冲,才成为诸侯。
  现在若能平稳回归到世卿贵族行列;他们是能接受的。
  但韩国的世卿不一定能接受。
  新郑叛乱是六国贵族第一次举起反旗,可见他们对秦国非常不满。
  这不满倒不是秦国对韩王做了什么。那时韩王虽被软禁;但比饿死和流放深山的人,处境好许多。
  朱襄猜测,韩国世卿的叛乱主要在于秦国没有他们可以用的上升通道,让他们阶级降级了。
  秦国后期不得庶人心是因为庶人没有休养生息的时间;不得士人心是因为战争结束后,军功制和客卿制的上升通道被堵住;六国原本的卿大夫几乎都面临沦为庶人的处境。
  现在秦国虽然多了学宫推荐这一条上升途径;但若韩国世卿抢不过他国世卿或者普通士人;就算不掀起谋乱,作为秦国非太子派系的唯一外戚群体;他们也肯定会折腾些事出来。
  只要韩国贵族出手;韩国宗室就得背锅。就像是新郑叛乱,韩王安被处死一样。
  希望韩非能撑住。
  朱襄私下提点了李斯几句,把韩非未来会遭遇的困境告知他。
  李斯立刻保证,他一定会看住韩非。
  朱襄十分感动李斯对韩非的友谊;相信李斯会护好韩非。
  他现在已经不会因为历史滤镜对李斯的品行有偏见。现在的李斯对韩非掏心掏肺的好;两人的友谊真挚无比,又志趣相合,如伯牙子期。
  朱襄对李斯感慨了一番;说他和韩非的友谊必定能成为历史佳话。
  李斯回去时绷不住,拳头砸了两下树。
  他听见朱襄说韩非可能会被秦国朝堂韩系势力裹挟的时候,他心中生出了些许激动。
  难道朱襄公是让自己监视……不,监督韩非?朱襄公终于还是很信任自己了吗?
  结果……
  李斯蹲在地上抱头。
  谁他祖宗的和韩非是生死至交啊!还让我护着韩非,我是韩非他奶娘吗!
  我真是……
  “师伯,你怎么了?”比韩非更早恢复的张良抱着一箩筐萝卜干路过。
  李斯站起来,面色平静道:“朱襄公告诉我,虽然在秦国可以学宫考核和推荐为官,韩人世卿也有机会进入朝堂。但韩人世卿多庸碌,不一定比得过普通士人和其他六国世卿,倒是他们一定会走公子成蟜这个捷径,并道德绑架韩非帮忙,让我帮衬着韩非。”
  “道德绑架?这可真是一个很准确的描述。”张良道,“师伯不用担心,我也会帮忙看住老师。”
  李斯颔首道:“我知道你很聪明,才将这件事告知你。韩非在韩国一事上总是优柔寡断。”
  他在韩非的弟子面前阴阳怪气韩非后,终于出了一口恶气,身心舒畅地去找韩非了说朱襄公对他的担忧了。
  张良看着李斯的背影,表情有些古怪。
  “你在看什么?”灌木丛里冒出一只小成蟜,头顶上还顶着树叶枯枝。
  张良吓了一跳,怀里的箩筐差点掉下来:“小公子怎么躲在灌木丛里?”
  小成蟜老气横秋道:“除了躲避大兄抓我去做数学题,我还能为什么躲?”
  张良疑惑:“那小公子为何又不躲了。”
  小成蟜的表情更加沧桑:“快开饭了。”
  张良:“……”所以太子政只要在饭点蹲守,就一定能逮住你吗?
  小成蟜催促:“你还没说你为何一直盯着李斯的背影看,你是不是发现了他的秘密!快告诉我!可恶的李斯,居然帮着大兄教我数学!”
  张良再次无语。什么叫做“居然帮着”?
  张良道:“我只是没想到师伯对老师的友谊如此真挚。他听到老师可能会被韩国世卿利用时,愤怒得把手都砸伤了,还威胁我。”
  小成蟜疑惑:“威胁你?”
  张良道:“他骂韩国世卿全是庸碌,不敢走学宫推荐入学为官的道路,非要走攀附小道,逼迫老师为他们谋利。”
  小成蟜明白了:“哦,要说韩国世卿,你们张家算是顶尖的。他确实在指着你的鼻子骂。李斯平时为人谨慎到近乎谄媚,除了骂韩非,几乎不与他人结怨。他看来真的很生气了。”
  小成蟜抱着手臂,再次露出了老气横秋的表情:“舅父说,不常生气的老实人,生起气来最可怕。李斯就是这样的人吧。”
  “我生起气来也很可怕。”
  小成蟜点头:“对,大兄虽然经常生气,也不是个老实人,但他生气也蛮可怕。”
  张良给了小成蟜一个怜惜的眼神,后退了几步。
  嬴小政一把拎住小成蟜的后领,冷笑道:“是啊,你大兄经常生气,也不老实,但生气也很可怕。”
  小成蟜一抖,两眼一闭,扯着嗓子就喊:“舅父!舅母!救命!大兄要兄弟阋墙煮豆燃豆萁了!”
  张良好奇:“什么煮豆燃豆萁?”
  嬴小政道:“舅父讲故事时编的一首兄弟相残的诗。”
  他拖着小成蟜就走。
  “舅父舅母救命!救命!”
  小成蟜闭着眼睛一路高喊。
  张良很好奇那首诗的全篇,但太子揍弟弟,他还是不去参观了,免得公子成蟜记恨他。
  他摇了摇头,抱着装着萝卜干的箩筐继续往厨房走。
  晒干的萝卜干拌上少许盐、花椒粉、辣椒粉,下饭特别香。
  半路上,他先后遇到了朱襄和雪姬。
  夫妻二人听到了小成蟜的惨叫,放下手中的事来寻小成蟜。
  小成蟜这顿教训肯定得受,但他们得看着嬴小政别太生气,把弟弟罚得太狠。
  适当的教训是为了让人学好,不是伤害。
  饭点时,张良端着一盘炒南瓜子出来时,眼睛红肿的小成蟜正摊着红红的手掌,对雪姬抱怨兄长太恶毒。
  见到炒南瓜子来了,小成蟜立刻停止了抽泣,抓着南瓜子嗑起来。
  张良看着太子政的表情,知道太子政绝对在心里想,这弟弟揍得远远不够。
  他不由笑了起来。
  他有些想念家里的幼弟了。
  韩国不到一年便被秦国灭亡,韩王正前往咸阳时,秦国攻打赵国的攻势却受阻了。
  将军蒙骜与副将王龁一路直行,兵临雁门郡的郡治善无城下。
  赵武灵王设置的北方边防三郡,即云中、雁门、代郡,依次从西向左排列,云中在内蒙古大青山附近,雁门是山西宁武向北到内蒙古古间一代,代郡为山西阳高至河北蔚县。
  但其实北方边防三郡有四个,云中以西还有一个九原郡,辖区为内蒙古包头附近。
  秦昭襄王时期得到太原之后,秦国便与雁门郡有了很长一条接壤边界线。
  此次蒙骜入赵,主要战略目标就是攻占雁门郡。
  雁门郡是漠北到中原的要冲之地,又称“北门锁钥”。
  占领雁门郡,就截断了云中和九原与赵国的联系。云中和九原的粮食难以自给,没有赵国的粮食供给,云中和九原的驻兵只能因饥饿不战而降。
  雁门郡经历李牧和信陵君的经营,庶民比赵国在中原的城池还好过一些。他们对赵国的归属感十分高。
  信陵君离开赵国后,雁门驻军将领换成了司马尚。
  司马尚虽然带兵本领一般,但遵循了李牧和信陵君曾经的治军治郡方阵,把雁门郡打造得如堡垒一样坚固。
  赵国大将军庞煖自知赵军从燕国千里迢迢赶来,秦军以逸待劳,恐不能胜后,就退守善无,与司马尚一同以善无城为据点固守,消磨秦国兵力。
  蒙骜啃上了一块硬骨头。
  王龁笑道:“早知道该让武成君和长平君来打雁门郡。”
  蒙骜无语:“秦王下令,武成君倒是会来。但你让长平君攻城?你是想被君上发配吗?”
  王龁道:“发配去南秦,倒也不是不行。”
  蒙骜笑骂道:“你就是想继续给武安君当副将,嫌弃我是不是?”
  王龁道:“我确实想再给武安君当最后一次副将,但肯定不是嫌弃蒙将军。我这一辈子都跟着武安君打仗,到老了却不能与武安君一同作战,真是遗憾。”
  蒙骜嘲笑王龁:“那不是因为你自己身体差,有风湿,耐不住南秦湿热。”
  王龁叹气道:“我此次肯定是会死在战场上,所以耐不住南秦湿热也没关系啊。”
  蒙骜脸上的笑容淡去,拍着王龁的肩膀道:“放心,我虽不如武安君,但区区一座雁门郡还是能拿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