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妈文里的短命亲妈-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敢讽刺你呀,”王建国,“不都是你刺别人吗。”
“你说什么呢你!”田卫红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食堂里一片喧闹,邹教授端着个搪瓷大碗进来,一进门:“呦,今天怎么这么热闹?”
一堆人纷纷抢着跟他说高考恢复的消息,邹教授点点头,笑道:“我也听说了,今晚广播一播,明天的报纸上更详细的就该都出来了。”
作为帝大教授,邹教授显然对这个消息也心中有数,只是跟冯妙一样,他也没想到会这么快。
“冯妙,有什么想法没有?”邹教授吃着碗里的水煮白菜豆腐,拿勺子指指冯妙,“你去考,就考帝大考古系,我支持你。”
冯妙稍稍一愣,这个……
“我也能考?”
邹教授:“怎么不能?”
“邹教授,您看我都二十四了,结了婚两个孩子了都,我也能考吗?”
之前方冀南来信就说过要恢复高考的事,可具体章程没出来,怎么考,什么报名条件,谁也不知道啊。
比如,既然恢复高考,那么应届的高中学生肯定能考,往届的呢?高考可停了不少年了,往了那么多届,还有老三届,年龄条件、婚否限制……
所以冯妙从一开始就没联想到自己身上,潜意识中她都结婚带娃孩子妈了,还考什么大学呀,整天忙着督促鞭策冯跃进。
“怎么不能考?”邹教授说,“这不是这些年特殊情况吗,具体已经公布了,年龄限制是25岁,特殊情况可以放宽到30岁,不限制婚姻状况,结了婚的也可以报名。”
“你去考,只要你过了帝大的线,我保证给你弄到考古系来。”邹教授道。
高考?她还真没想过。
“邹教授,您是不是有点高估我了,”冯妙苦笑,“我高中毕业是不错,71年高中毕业,接着就结婚生孩子,六七年没碰过书本了,提笔忘字儿。”
不是她自我轻看,实在脑子自我认知比较清醒。她读中学的时间,66年停课、67年复课,然后初中两年、高中两年,正好是大运动最轰轰烈烈的时间,学校里压根没正经上过几节文化课,本身这年代的一个乡镇中学,老师都未必是高中毕业,指不定课上到一半老师就被拉出去斗了,而且整天学工学农,上山割草、下塘积肥,集会拉练搞活动,几十号人唱着歌儿、扛着旗子下乡捡牛粪……她那点文化底子,恐怕一“烤”就糊。
上一世冯妙作为正六品女官,也是认识字的,甚至会看账,内廷总要用人,也就需要培养读书识字的人,宫内自有女史教导可用的小宫女读书识字,姑姑也会教她,然而她那时无非学以致用,学的都是最实用的内容。
冯妙迅速在心里衡量了一下,语文应该没多大问题,政治她倒是可以拼命背书,数学就难说了,史地、理化中学时大概也就翻过课本,书都是新的,英语……话说他们那时有上过英语课吗?英语老师的面都没见过。
“不要妄自菲薄。十年下来,大家水平还不都一样,谁也好不到哪里去。”邹教授道,“我真觉得,你是个搞考古的人才,不止是丝织品,你对这一行足够细心敏锐,有灵气。自古没有考场外的状元,你不试试怎么知道?”
邹教授:“还有一个多月呢,赶紧复习,好好复习。有没有高中课本?没有我帮你想想法子。”
“我回家找找,兴许还留着。”冯妙想起卞秋芬来借书却跟方冀南一顿撕,忘了拿走的那套课本。
再之后卞秋芬就没怎么来找过她,却听说整天躲在屋里看书,冯妙这会儿算是明白过来了,不愧是熟知将来的穿越女主。
田卫红听到他们的谈话跳过来:“冯妙姐,你赶紧回去找找,原本没用的东西,这下子可稀缺了。”停了停,又不死心地问,“冯妙姐你考不考?你要是不考,一定要先借给我呀,我最先来的。”
田卫红从上次的事,别扭归别扭,然而有求于人,倒是偶尔喊一声“冯妙姐”了。冯妙笑笑说:“我先回去找找看吧,还不定能不能找到呢。”
“71年你们省的课本……”邹教授略一沉吟,“最好是能找到原先的老课本。”
“老课本,那更不好找了,老课本谁还敢留着。”田卫红说,咂咂嘴眼睛一亮,“哎,邹教授,您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
“我还不知道去哪里想办法呢。”邹教授道,“大家一起想想办法吧,回去都找找,指不定谁家垃圾堆里、墙缝里、厕所里就能扒拉出一本来。”
他两口扒拉完碗里的饭说,“我上次在别省,有一本很重要的文献,就是在他们单位厕所里发现的,擦屁股,都撕了一半了,我赶紧藏包里偷偷带出来了。”
话音一落,满屋子哄笑声。
饭后各人洗碗,三三两两端着碗往宿舍走,冯妙跟邹教授和赵娟玲走在一起。
冯妙认真思忖之后跟邹教授说道:“邹教授,您这么鼓励我,那我就试试,我努力,争取不让您失望。”
“考。”邹教授手一挥,“你们都记住,自古没有考场外的状元,你参与可能没把握,但是你不参与,就半点机会也没有。”
冯妙心里实在没有谱,先不说她能不能考上,她去读大学,四年,俩小子咋办?
她娘里里外外忙,身体也不太好,爷爷都七十岁的人了,眼看着也等人伺候,冯振兴年底就要结婚了,弟媳妇要是再生孩子,她娘得多忙。再说让她把俩孩子扔在娘家,孩子也不放心,她自己也过不去……结婚生娃的女人,真是处处不容易。
可是……先考了再说吧。
既然决定报名高考,冯妙两天后尽快处理好手上的工作,就跟邹教授辞行,照例背着一堆吃的喝的、家里用的,回到冯家村。一回去就听说爷爷已经请辞大队长的职务了。
“公社还没批准,说眼下这个关头要稳定,让老爷子过渡几个月,再给带带接班人。”陈菊英道。
冯妙揣测过老爷子那点私心,上七十岁的人了还当这个大队长,一方面确实也是村里人肯听他的,能服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作为大队长,他这些年才能严丝不漏地捂住方冀南的身份,不管各种政审、清查,还是上面来人调查,到老爷子这儿手一挥解决了。
眼下方冀南回到首都,老爷子果然就卸任了。
“你爷爷看好的是民兵连长刘大光,推荐他接任当大队长,这两天本家好些人跑来叽歪,说冯家在村里是大户,这么多姓冯的人,怎么就挑不出来一个合适的人,谁还不能当这个大队长了,让个旁门外姓篡权,包括你二叔也让人撺掇跑来说,让你爷爷给骂了。”
“这又不是咱们家祖传的皇位,一个破大队长,他们也太好笑了吧。”冯妙不禁嗤笑,“二叔更不行,二叔还不如我爹呢,我爹是心思浅,二叔是糊涂虫。”
“你二叔倒不是说他自己,他估计也知道自己拿不出手,说让你爹干,说你爹当兵打仗立过功的,他干别人都不能说啥,还说实在不行,就让你爷爷再干两年,等振兴退伍回来让振兴干,振兴一准行。”
冯妙无语。
“我瞧着,未必是你二叔自己想的,还不是冯家本家那帮子人,他们就是不愿意让外姓的人当这个大队长。我说咱家振兴要转志愿兵、留在部队上了,不会回村里来当这个大队长的。”陈菊英顿了顿,摇头道,“你说这叫啥事儿,你爷爷都上七十岁的人了,谁家老人这么大年纪,不该养老了,还要整天劳心劳力地辛苦啊。”
其实在冯妙看来,她爹冯福全倒也没那么不济,冯福全是长子,农村风俗老人跟着长子住,冯福全在老爷子眼皮子底下生活了这么多年,老爷子凡事当家作主,说一不二的性子,也没给冯福全担当历练的机会呀。
你看冯福全都习惯了,每天三件事:吃饭、干活、听吩咐,有空带带俩外孙,家里大事小事也轮不到他开口。这要搁在古代,是不是等于说,老爷子自己把个嫡长子给养废了。
所以冯妙瞧着俩儿子,越发觉得自己的孩子,还是养在自己身边比较好,不然养歪了、养得不亲了,你都没地方哭去。
“大子,你今年几岁了?”冯妙故意问。
“五岁了。”大子吃掉嘴里的饼干说,“属小牛的,牛最厉害了。”
冯妙不禁一笑,大子是阳历73年2月11号,农历正月初九生的,实打实四岁半。她笑笑说:“大子最厉害啦,可以去上育红班了,马上就能上学了。”
二子啃得满嘴饼干渣子,忙问:“妈妈,我几睡(岁)了?”
“自己几岁都不知道。”大子嫌弃道,“你三岁了,记住了没?”
二子的生日是74年8月4号,农历六月十七,刚满三岁,可这孩子似乎天生就迟钝,天然呆,除了吃,干什么都比别人慢半拍。
果然,小呆瓜张开小手,伸着两根手指:“三睡啦,哈哈哈我三睡啦。”
“笨蛋,这是三,你那是二。”大子硬给他拽出一根手指,把三根手指捏在一起,“三你都不认识。”扭头跟冯妙说抱怨,“妈妈,我都教他了,我教他数数,他也能数到一二三四五,可就是不认识几个几个。”
实则这个四岁半的小老师,自己还不知道认识几个数呢。
二子也不恼,想了想又问:“那我属啥?”
“你属老虎。”冯妙。
老虎……二子困难地想了想,哥哥属牛,牛他倒是认识,村里好几头老黄牛,可是老虎他只听过名儿,没见过呀,于是二子说:“妈妈,我也属小牛。”
大子一脸受不了:“我才属牛,你不属牛,你属老虎。”
“哼!”二子觉得大哥不公平,“我偏要属小牛。”
大子想给他一巴掌,瞪瞪眼睛举起小巴掌,二子一看形势不好赶紧认怂:“那,那我属啥?”
二子想了想高兴地决定,“那我属小鸟。”转头跟冯妙奶声奶气地认真道,“妈妈,二子今年属小鸟。”
陈菊英已经笑得拿不住针线,大子挠挠头:“没有属小鸟的吧,妈妈,有属小鸟的吗?”
“有,”二子抢着说,“就有就有,妈妈,就有属小鸟对不对,小鸟最厉害了,小鸟会飞上天。”
大子嘁了一声:“小鸟算什么厉害,小鸟根本不厉害,老鹰还能抓小鸟吃呢。”
二子包子脸困惑了一下下,要不……他干脆属老鹰算了?
冯妙和陈菊英听着俩小孩傻言傻语就光想笑,正笑着呢,老爷子推开大门回来了,冯妙忙站起来:“爷爷回来啦?”
“回来了。”老爷子把背着的手从身后拿出来,手里竟然拎着一只青麻拴着的野鹌鹑,递给陈菊英说:“护青队用网子捉的,回头给俩孩子烧了吃。”
然而俩小子欢呼一声扑过来,这么好玩的鸟儿,估计是不舍得吃了。
爷爷转向冯妙问道:“上次不是说再半个月回来吗?”
“那边事情差不多了,我就提早回来了。”冯妙顿了顿,“爷爷,恢复高考了,你听说了吧?”
“昨晚收音机里听说了,”老爷子问,“咋啦?”
“邹教授叫我去试试。”冯妙道。
第30章 再重逢
“你也要参加?”老爷子稍稍一愣。
“邹教授既然说了; 我总该试试。”冯妙留意到爷爷话中的也字,问道,“爷爷; 村里还有哪些人要参加?”
爷爷说:“也没啥人,这不是消息刚出来么,还没人找我开证明呢,卫生倒是提一嘴说想试试。”
冯卫生,是冯妙的堂弟; 冯妙二叔的儿子。
冯妙旋即笑道:“那好啊; 他要愿意,正好来跟我一起复习。”
“冀南同意了?”
“他肯定支持我。写信太慢了; 我该报名报名,等我跟他说。”冯妙口中应付一句; 心说她参加个高考,怎么还得方冀南同意。
“也不知道究竟怎么个考法。”爷爷道。
“报纸上登了。”冯妙道。村里比不得甬城; 邮递员也不是每天都来; 村里的报纸常常是隔三差五才送来一次; 一次送好几天的,难怪爷爷还没看到。
“分文理科; 不考英语,不限制文化基础; 年龄可以到到三十岁,再有一个多月考试。等我看到卫生跟他说一下,爷爷你给留意一下,这次的报纸上应该有; 我在甬城已经看过了; 等送来了; 你给卫生留着。”
晚上吃饭,冯福全听到这个事情,便说:“冯妙你试试就试试吧,要是真考上了,就能带俩孩子去城里跟冀南团聚了。”
冯福全还有些疑虑,停了停问冯妙,“以前不是都推荐吗,而今真要凭本事考,还是考了再推荐?”
“文化考试,各凭本事。”冯妙想了想,补上一句,“邹教授给我们讲了,政审肯定是要有的,但首先看文化。”
冯福全说:“卫生他初中都没读完,念书不行,他考个啥大学呀。”
老爷子吃着饭没吭声,冯妙给了冯福全一个眼神,冯福全也就没再说话。
冯妙这段时间没在家住几天,吃了饭当晚就先住在老宅,第二天一早带着俩孩子回自己那边,开窗通风,把被褥都抱出来晾晒,带着俩小孩打扫卫生。
有陈菊英勤来照看,小菜园里已经帮她种上了秋菜,白菜萝卜小苗儿绿莹莹的,冯妙把屋里屋外打扫一遍,抓起她在甬城买的两个苹果、一包桃酥,带着俩小子去敲隔壁的门。
“回来了?”宋军抓着一头鸡窝开门出来,眼神睨着冯妙,带着几分被打断好梦的不满。
“回来了,给你带点吃的尝尝。”冯妙把东西递给他,笑道,“我不在家可多亏你帮我看家了,那边的活儿也差不多了,我这趟回来就先不走了。”
“没啥好要我看的,你娘隔三差五就来。”宋军瞅着她手里的东西,皱皱眉接过桃酥,“这个我留着吃了,正好当早饭了,反正方冀南那小子现在应该也吃得起。苹果留着给小孩吃吧,稀罕东西,县城都不一定能买到。”
“他们有,家里还有几个。”冯妙把苹果往他门旁的石台子上一放,“宋军,恢复高考了,你听说了吗?”
“昂。”宋军,“咋啦?”
“……”冯妙揣摩他这口气,“你不去考?”
“你还真当我这个知识青年有知识呢?”宋军睨她,“我跟你说,我就是个没文化的知青,小学混毕业,初中都没正经上过,初一被老师揍了一顿就跑回家不念了。”
冯妙:……好吧。
秋收大忙,她既然回来了,就让陈菊英该上工上工,回家让俩孩子满院子玩,自己就翻箱倒柜,找出落灰的高中课本翻看。
眼看着中午饭时候了,冯妙放下手里的书,动动酸痛的肩背叹气。
数学,直接放弃吧,时间太短了,能考几分是几分。语文,也别再花大精力复习了,凭底子考吧。短短一个月,她决定把工夫都花在政治和史地上,然而不幸,冯妙历史还不错,地理……盲。
地理盲。
拼命背政治和历史。
她尝试找过邹教授说的老课本,没找到,据说高中课本已经成为时下最紧俏的东西。
冯妙背书,大子领着二子玩,兄弟俩跑去小菜园撅着屁股挖蚯蚓,没多会儿就玩够了,大子拎着一条铅笔那么粗、比铅笔还长的蚯蚓跑来给她看。
“妈妈妈妈,你看,我找到一个最大的,这么大,这个蚯蚓是不是要成精了?”
冯妙:……这是什么人间小可爱?!
老母亲脊背发毛呀。
可又不好在小孩子面前一惊一乍地露怯,冯妙强忍着鸡皮疙瘩,故作淡定:“对,真大,大子你把它拿去扔给咱家的鸡吃吧,好让鸡下蛋给你们吃。”
大子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