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夫君的心上人回来后 >

第47章

夫君的心上人回来后-第47章

小说: 夫君的心上人回来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监察视听是锦衣卫的基本功,沈蕴玉十二岁进锦衣卫的时候,被训练过两年,只要找个地方一落脚,整个人便隐在了黑暗中,他挑的位置好,正对着石清莲的闺房。
  石清莲回的是她未出阁的地方,叫听雨阁,是石家最漂亮的一个小花园,她住的是二层小阁,一层待客,二层给她自己住,瓦绿的屋檐下是竹子做的窗户,用波斯传过来的琉璃代替了窗纱,听雨阁的檐下挂着一盏四角宫灯,宫灯里放着一根蜡烛,透过月光和灯光,能看见整个听雨阁都忙活起来了。
  石家的丫鬟们都动起来,在楼内打扫,铺床,墨言给石清莲搬了一张椅子,石清莲窝在椅子上,歪着脑袋瞧着这群丫鬟们干活,这张椅子格外宽大,能躺下三个人,石清莲在上面还能滚来滚去,今日应当是累极了,但是她也没有要睡的意思,时不时站起来在院里走一走,或者再回去坐下,睁着眼看石家的景色。
  大概是走了太久,突然回来,哪里都觉得陌生,哪里都想看看,所以她片刻都不消停,还叫人连夜去外头的树上折了几朵花枝来,自己找了个瓶养起来了,行动间两条胳膊甩来甩去,从动作和弧度上来看,像是霓裳舞。
  沈蕴玉便垂着眸看她。
  他今日看着石清莲解决了一方大事,竟能感同身受般的觉得自己胸口处卸了一块石头,浑身都是轻松的,他把玩着腰侧的绣春刀的刀柄,坐在昏暗的角落里,单手撑着膝盖,靠在墙壁上,只有一双眼是亮的,定定的望着石清莲。
  当时已经是月色高悬了,清冽的月光落在花园内,花园内的夏花渐渐凋零,倒是有一片小秋菊正含苞待放,明烈的黄色在月色下绽放出温柔的温度,丫鬟们吵吵闹闹的在听雨阁里收拾里面的东西,一个个身影走过,唯独石清莲一个闲散着。
  她似乎格外享受此刻的寂静夜色,与喧嚣人声,像是经历了一场疲累的斗争,终于能够歇下来的人一般,整个人身上都只有浅浅的倦色。
  他看见石清莲在椅上挪动,就知道是椅子太硬了,她睡得不舒服,但又太懒散,不想开口提、让丫鬟重新来铺,
  所以忍着,他看见石大夫人来的时候,石清莲偏过了脸,显然是知道石大夫人又要说教,她不想听,但是又躲不过。
  果然,石大夫人让丫鬟拿了一把柳木灯芯坐凳来,坐在石清莲的旁边,一开口便是抹眼泪。
  “你哥哥尚未回来,家里便出了这么大的事,我还尚未与你二哥哥通个气呢,你二哥哥这些日子升了官,一直在外头忙,等他回来了,怕是还要怨我冲动。”
  说来说去,是石大夫人自己有点害怕了,江逾白就算跟康安帝姬不清不楚,但是现在江逾白还没有被下放,江家还直挺挺的立在京城之中呢,她今日一时冲动,让整个麒麟街的人都瞧见了江府的狼狈,江逾白若是怪她,打压他们石家可怎么办?
  她深知官场不易,她一个妇道人家,只知道后宅里的规矩,只懂和夫人们之间的交往,对官场又怵又怕,当初康安帝姬只是动动手指头,他们家老二就下了狱,要是江逾白铁了心要作弄他们石家,他们一家人有哪儿能有好日子过?
  石清莲在一旁的椅子上缩着,本来是打算一直闭着眼睛听的,听到这话,又睁了眼,她道:“嫂嫂,遇事别老往自己身上揽,这一切分明是江逾白的错,倘若他洁身自好,倘若他不曾与帝姬有情,倘若他有一点根骨,我们又怎么会要与他和离呢?这都该是他的错,就算不是他的错,也该是我的错,是我当年识人不清,误把豺狼当良人,才拖着我们石家上了江家这个贼船,千算万算,也不该是你的错,你不要认。”
  她劝嫂嫂的时候,鼻尖还有点发酸。
  当初嫂嫂也怕她死前难过,强撑着一脸笑意去上断头台,也是这样安抚她的,现如今,也轮到她这般来安抚她的嫂嫂了。
  他们这些至亲之人,就算是知道彼此做错了,也不会舍得去责怪对方,只想着为对方开脱,让对方能好受一些,哪怕自己疼,也没关系。
  其实不止痴男怨女间会为了对方而牺牲自己,亲人间也是一样的,只要对方在自己的心里足够重要,他们就会忍不住为了对方让步,只要对方高兴,自己反倒是怎么样都行。
  石大夫人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心里过不去这个坎儿,她总觉得自己好似做错了,但是有的时候又觉得自己做得对,就这样反复拉扯的时候,
  石清莲的听雨阁收拾好了。
  她未出阁前便住在听雨阁里,出阁了之后,这听雨阁便被封存起来了,未曾给旁人住过,现在她一回来,便被欢欢喜喜的收拾好了。
  “嫂嫂,今日太晚了些。”石清莲与石大夫人道:“你早些去休息吧,我也早些去休息,明日我们再谈这些,可好?”
  石大夫人也只好应下,她这一日也是提心吊胆殚精竭虑,她看着年岁长,但是其实胆子还没石清莲大呢,惶惶的回了她自己的朝花院里,又是辗转反侧一整晚,睡不好。
  反倒是石清莲,大事已成了一半,她没心没肺的回了听雨阁,轻车熟路的钻到了自己的被窝床榻间,一躺下,整个人便像是回到了壳里一般,万分安心,沉沉的睡了过去。
  石清莲睡着的时候,听雨阁的窗户也没关,沈蕴玉隔着一个窗户看着里面的装饰,但是瞧不见人影了,他定定的看了片刻后,转身从石家离开了。
  他从石家离开时,本来是想回北典府司查案的——他手上还有一个走私案,已经到了要收网结尾,捞大鱼的时候了,但是他途径到石清莲回来的那条街巷时,却又鬼使神差的走了一遍。
  当时街巷中还是人来人往的,京中富庶,夜间早已形成了夜市摊贩,很多公子小姐们都喜欢出来玩儿,他还穿着一身指挥使的飞鱼服,他走出来的时候,周遭的人都惊疑的避开他,四周都没有人敢看他。
  北典府司的凶名在外,三品大员都招惹不起他,更何况是这些平头百姓。
  沈蕴玉平时也不爱走在下面,人太多,他很难一眼望清楚所有人的方位、身姿和形态,他更喜欢走在屋檐上,从上向下眺望,将所有人都收在眼底,以一种俯瞰的姿态,将自己和所有人都隔离开。
  但是今日,他想走一遍。
  从他高高的屋檐上下来,下到她的人间来,看一看她为之喜悦的东西,走一走她走过的路,嗅一嗅这人间烟火的味道。
  沈蕴玉在街巷中走过的时候,恰好逢见那个扛着扁担,卖桂花糕的货郎,那股桂花糕的香味儿直直的冲到了沈蕴玉灵敏的鼻腔中,一闻便知道,肯定是满口米香。
  沈蕴玉不重口腹之欲,他对这种东西也没什么兴趣,但是他的脑海里却瞬间想起了石清莲
  的眉眼来,他记起来石清莲看到这桂花糕的时候,脸上骤然绽放出的笑容。
  比那天在太后宴席上看到的烟花还要亮,她一笑,夜幕便也有了光彩。
  沈蕴玉便在货郎身前驻足了。
  这卖货郎不认得沈蕴玉身上的飞鱼服代表的官阶大小,但是一瞧见这样的打扮和通身的气派,便知道是北典府司的人,一见了北典府司,那边知道一定是他一个小小货郎惹不起的,沈蕴玉一停下,他便匆忙跪下磕头,嘴里一连串的冒出求饶的话,连自己幼时偷隔壁婶子家的瓜的事儿都说出来了。
  以那货郎与沈蕴玉为中心,四周的人也跟着散开了一个圆形,没有人敢凑上来开口,只暗暗的瞧着。
  沈蕴玉习惯了别人跪在他脚下求生,只道:“桂花糕,包上三块。”
  货郎匆匆包了三块。
  他包上之后,双手捧着送上,跪在地上,只求这位大人拿了桂花糕便走,自然也不敢提银钱之事,但是他手上一轻、桂花糕被提走之后,一颗碎银子便落到了他的手里。
  嚯,那可是碎银子!他这桂花糕只要三个铜板!
  货郎心惊胆战的回过头,便瞧见那位大人已经重新走入了人流里,慢悠悠的穿过街巷向前,他看着那位大人的背影,不知为何,总觉得那位大人看起来好像挺——温馨?
  嗯。。。这个词好像不该这般形容,但是他就是有这种感觉,那位大人的模样,就像是他家中妻子等着他归来时的模样,让人看一眼,便觉得心生暖意。
  再转瞬间,人流翻涌,大人与货郎便都被淹没了,这样擦肩而过,然后再也不见。
  小贩提着他的扁担跑了,他今天赚了一笔大的,要赶紧回家,和他的妻儿分享喜悦。
  他跑掉的时候,脸上的笑容也很灿烂,虽然他生的没那么好看,但是一见了他的笑,也让人觉得高兴——都是凡尘世间人,各有各的艰难苦楚,酸甜可爱,他们都是自己话本中的主角,都要一幕幕的,奔赴到下一章去。
  沈蕴玉提着桂花糕走到麒麟街巷口的时候,直接走进了街巷里。
  虽然北典府司在麒麟街的街头,但是他平日里很少来这条街,或者说,他很少直接走上这条街,他都是直接飞檐走壁回北典府司,
  或者从另一条街的后门进入北典府司的,他这张脸,如果正正经经走在街上,会引来不少动静。
  毕竟他每次来麒麟街,少则带走几个人,多则带走几府人,这里的每一个人,见了他这张脸,都会立刻警惕起来的。
  沈蕴玉并不怕他们的目光,但是他不喜欢一直被人围观,他习武,生性敏锐,那些带着刺探的目光会让他觉得冒犯。
  果不其然,沈蕴玉走到街巷上的时候,不少人家都开门看他,很多私兵立刻回去叫人。
  麒麟街又热闹了一次。
  临黄昏的时候,知道了江家与石家和离,原本的江夫人带着嫁妆,大包小裹的回了自己娘家,到了晚间,天刚擦黑,北典府司那个指挥使又来了一次,光明正大的在他们街里转了一圈,不知道在视察什么,或者说,也不知道在惦记谁家的脑袋,总之,麒麟街里的人家又听了些风声,但这回不是看热闹了,全都是在提心吊胆。
  沈蕴玉,活阎王,当官的碰上他不掉块肉也剐层皮,沈蕴玉为了和当朝文武百官拉开距离,也很少往麒麟街里走,细算起来,他当了两朝的锦衣卫指挥使,还是头一回光明正大的走在麒麟街中。
  许多大臣家里的管家便在门缝里趴着往外看,甚至还有些刚做了恶事,怕被翻出来的大臣挤开管家,亲自在门口趴着看——这个时候,也就不在乎什么风度仪表了。
  他们的目光都跟着那一抹红走。
  暗夜之中,锦衣卫的飞鱼服十分惹眼,其上的银线勾勒,熠熠生辉,更衬得那张脸眉目如画,只是没有一个人敢多看那张脸。
  他们瞧见沈蕴玉提着一提油纸包,也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在麒麟街上慢腾腾的走,那么长一条街,他走的比车马还要慢,一直到走到了江家大门前,才站住脚步。
  他往江家里面看了一眼。
  江家的大门紧闭着,今日江府刚出了一遭事,江夫人离开了,江大人一言不发的回了书房,江府的二少爷江照木现在还流连在青楼之中,根本没有回来的意思,江逾月自从前日摔了一跤之后,便一直昏睡着,偌大的江府,竟然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安一安人心,导致江府整个府内的气氛都十分压抑。
  江府里的丫鬟和小厮都如同惊弓之鸟,没有一个
  人敢说出半个字,就连门口站着守卫的私兵都牢牢地闭着嘴,根本不敢冒出来一点动静。
  瞧见沈蕴玉站到了江府门口,门口站着的私兵才想着要不要进去给江大人通报,但是沈蕴玉便只是在他们门口站了一下,抬眸看了一眼门口,然后又一言不发的走了。
  沈蕴玉提着桂花糕又回了一趟石家。
  他到石家之后,将桂花糕放到了石清莲的听雨阁的窗口内,待到石清莲醒过来时便能瞧见了,石清莲知道,这是他送的——他以前从江府的窗户翻出去的时候,也只从这个方向的窗户走,这是他和石清莲之间的秘密。
  他与石清莲之间有秘密了,但是却与江逾白,与康安,与金襄,与任何人都没关系,单单是他们之间的秘密。
  沈蕴玉便觉得他的胸口发胀,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生根发芽。
  他很想进去看一看石清莲,但是转瞬间,他又想到,石清莲现在算得上是“未嫁女”了,他们之间的那种荒唐关系似乎也该翻一篇了,他希望他们下次再出现,或者再见面时,都能在人群里,光明正大的瞧对方一眼,而不是只能在无人发现的床底、船舱、花树下躲藏。
  沈蕴玉便没进去。
  真奇怪,他今天没有什么甜头都没从石清莲身上吃到,但他却觉得格外满足,像是饱餐了一顿一般,晃晃悠悠的回了北典府司。
  他前脚刚到北典府司,后脚便有小旗来汇报:“大人,蛇出洞了。”
  说的是周伯良。
  沈蕴玉铺了那么久的局,终于把周伯良给引出来了。!


第45章 报复
  夜色下;周伯良端坐在京城外城西街中一个雅致的茶楼的二楼大堂内。
  这茶楼是他的心腹开的,明面上只是一个茶楼,实际上却是他落脚销赃、打探消息的地方;他做的是掉脑袋的活儿,自然要小心谨慎,京城中有不少他的眼线,他知道;京城的顺德帝现在已经开始准备对走私下刀了。
  茶馆二楼的大堂内摆满了桌子;但是只有周伯良一个人坐着,他叫人提前清了场。
  茶馆内有高高的灯树,照亮四周——这是仿造鸣翠阁的灯树做的,但是人家鸣翠阁的树是金子;上头的灯是夜明珠,这里的灯树只是木头;上头的灯是烛火。
  眼看着约定好了的时辰快到了,周伯良不紧不慢的拆开了一个茶包;没有冲泡;他生下来便是海上的倭寇;每天都在海水里泡着,身上都浸出了一股鱼腥味;天生就是粗俗的;学不来大奉那些精致的礼仪;他也不爱喝茶;倒是挺爱吃茶叶。
  大奉人讲究,茶叶也分很多种,不同产地,不同时节;不同种类,常见些的,什么西湖龙井,信阳毛尖,六堡茶,大红袍铁观音之类的,不常见的,乌梅踏雪茶,金丝落尘茶,五岳茶,各种各样的茶。
  除了茶叶,还有茶百戏,茶画等东西,大奉处处都有茶楼,这是大奉的文化。
  周伯良不爱茶,但他爱大奉。
  大奉啊,这真是个神奇的地方。
  周伯良靠在椅背上,品着口里的茶香,想,这个神秘的东方国都,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物产,有令人惊叹的丝绸为衣,有让人震撼的曲乐舞蹈,有让人丧胆的强盛兵力,有让人惊讶的聪慧才智,他在这里呆的越久,就越喜欢这里。
  但是不管他多喜欢这里,这都不是他的故乡。
  他不爱这里,他只爱这里的财富,他想把所有的财富都带回去。
  他的故乡,比起来大奉简直就是一个弹丸之地,那只是一座岛,岛上的人终其一生都只能靠吃鱼度日,东倭有吃不尽的鱼虾,有高大的雪山,但是也就只有这些东西了,那里没有猪羊牛马,没有丰富的菜种,没有强大的武力,什么都没有。
  周伯良第一次来到大奉,在大奉最繁华的街头蹲了半夜,决定做走私。
  他做走私,最开始只是弄一点小东西,比如东瀛产海盐,价格比大奉便宜很多,他偷偷运过来卖掉,然后再买一些大奉的新奇东西带回去,比如丝绸,比如茶叶,比如一些种子。
  这样积累两趟,他便有了本钱,有了本钱之后,便不再甘心只做小生意,他雇佣了很多人,最开始是和他一个村的本家兄弟,然后是很多来追随他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