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的美味娘子-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鱼蓉打好之后,夏月初又搅入了蛋清以及切碎的虾粒和鲍鱼粒,最后团出一个个龙眼大的丸子,在高汤中汆烫定型。
颜色粉嫩的鱼丸,上面时不时点缀出一点虾粒或者是鲍鱼,看着就觉得鲜美无比。
熊掌蒸制了一个时辰之后,夏月初打开锅盖,将调好的酱汁浇上去,然后盖上锅盖继续蒸制,她便开始着手准备盘饰。
她挑了一个直径很大的冬瓜,取中间最粗的地方横截了一段下来,用一把小号的刀子,在墨绿色的瓜皮上雕刻出繁复美观的花纹,然后去掉冬瓜的内瓤,在其中填入早就合着各种菌类一起剁好的肉臊,找个盘子盖上放在一旁待用。
锅内的熊掌又蒸制了一个时辰,夏月初掀开锅盖查看,熊掌被蒸得洁白透亮,稍微一戳就巍巍乱颤,可见已经蒸得差不多火候了。
夏月初将熊掌从蒸屉中端出来,箅掉盘中的水分,小心翼翼地将已经蒸得烂软的熊掌慢慢滑落刚才做好的冬瓜底座上,然后将之前做的鱼丸小心地摆放在熊掌上,重新放回蒸屉中。
这回只蒸了一刻钟,确定熊掌下方的肉臊都熟透之后,夏月初便把盘子从蒸屉中取出来,小心翼翼地除去过多的水分,擦干净盘边,
她另起一口炒锅,在里面调制好酱汁,淋在熊掌上头。
最后将早就准备好的花朵盘饰错落有致地摆在熊掌周围。
直到此时,夏月初才算是从刚才那种奇妙的境界中脱离出来,周围的嘈杂声瞬间涌入耳中,她终于重新回归到现实当中。
夏月初也觉得自己刚才似乎有些太进入状态了,隐隐有种对厨艺的感悟将要有所突破的感觉。
但是此时正在参加比试,没有时间让她去细想。
她环顾左右才发现,有一位厨师完成了菜品,已经端上楼去请评判们品尝了。
身旁杨世友的菜也已经基本做好,看样子只剩下最后的步骤了。
夏月初忙敲响了自己灶前挂着的铜锣,示意自己完成了菜品,立刻就有衙役端着托盘过来取菜。
杨世友听到身旁的锣响,抬头看向夏月初这边,看到她的菜品时稍微怔楞,许是没想到会这样精美。
但是很快他就回过神来,唇角勾出嘲讽的笑容,冷声道:“女人就是女人,惯会弄这些娘们唧唧花里胡哨的东西。”
第322章 奇妙鲜香
杨世友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手下的动作却明显加快了。
他飞快地调匀料汁,薄薄地勾了一道芡粉之后,浇在盘中的熊掌上,手中的锅都还没放下,就已经迫不及待地用左手击响了铜锣。
衙役快步走过来,端起杨世友的菜,领着他也朝城隍庙里面走去。
如此一来,台上唯一被剩下的就是沈家菜京城分号的掌勺,沈斌沈师傅了。
沈家菜的名头,虽然在厨行里面还算响亮,可以说是南北皆知。
但是在老百姓的眼里,沈斌对他们来说就是个什么酒楼分店的掌勺。
就算是京城来的又如何,此时磨磨蹭蹭落到最后,可见南方厨子就是不如咱们北方的大厨。
这不过是老百姓缺乏逻辑和盲目护短的心理,但是围观的百姓跟台子离得实在太近,沈斌又站在最边上的位置,人群里有什么骚动,他都听得一清二楚。
虽说他能够成为京城分号的掌勺,可见是有真材实料的。
但是他也从来没在这么多人面前公开做菜,如今还要被各种质疑和嘲讽。
沈斌虽然表面看起来还算稳健,但心里其实已经乱了。
若是廖老爷子看到他此时的样子,肯定一眼就能看出来,他那看起来依旧娴熟的动作,此时看起来多了几分拘谨。
人的心理状态或多或少都会产生身体反应,而沈斌极力控制情绪的后果就是他浑身的肌肉绷紧,导致他的动作僵硬甚至有些微的变形。
不过此时,廖老爷子并没有站在二楼的栏杆边,他正坐在桌前,准备品尝夏月初跟杨世友的两道菜品。
夏月初领先一步上得楼来,最先完成菜品的曹东城此时已经在一旁垂手而立,想必是已经结束了试吃。
衙役将夏月初的菜品放在桌上,抬手揭开了上面的漆器圆盖。
香中带鲜的味道瞬间在屋内迸发开,周围的衙役们都忍不住使劲儿吸几口气,眼巴巴地看着桌上的那道菜。
蒸熟后的冬瓜皮色更亮,深绿色的瓜皮上,刻着细密繁复的花纹,线条流畅自然,足见刀工精湛。
靠皮的一圈瓜瓤泛着淡淡的碧绿,像一块价值连城的玉璧。
一只被酱汁染成浅棕色的熊掌被朵朵鲜花簇拥着,静静地卧在“玉璧”正中,熊掌的上头居然还摆了十几粒淡粉色的丸子。
夏月初笑着说:“各位大人,各位评判,民女今天做的这道菜名为掌上明珠。”
这别出心裁的名字让屋里众人都是一愣,随后又都相继露出笑容,这熊掌上的一粒粒丸子,可不正像是一颗颗淡粉色的珍珠一般。
“好,这名字起的好,妙极!”廖老爷子忍不住夸了一句,然后道,“不过这个菜,最重要的还是味道,味道不好,摆盘再好看,名字再巧妙,可也都是白搭啊!”
廖老爷子这话其实只是在跟夏月初逗趣,但是屋里其他人却并不清楚,还以为他并不喜欢这种形式上的东西。
之前还在懊恼自己菜名太过普通的曹东城,此时重新淡定下来,脸上挂着笑意,等着廖老爷子试菜。
杨世友听了更是得意不已,斜楞了夏月初一眼,心道,我刚才说什么来着,做菜为的还不是吃,弄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名堂,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廖老爷子开始试吃,先夹了一个上面的鱼丸细细品味。
夏月初剁鱼茸的时候,并没有用刀刃,而是用刀背一点点砸碎的,最大程度保证了鱼肉纤维的完整,再搅入虾粒和鲍鱼粒增加口感。
一颗颗虾粒和鲍鱼粒被鱼肉纤维包裹,在本就无比弹牙的口感中还能凸显出自己的存在感,三种不同的口感和味道在唇舌间交融嬉戏,仿佛在口中活过来了一样。
这还没吃到主食材,只不过是配菜罢了,就已经有这样的惊喜。
廖老爷子忍不住看向夏月初,这个丫头的上限究竟是在哪里?还是说,她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上限?
想到这里,廖老爷子心里难免有些幽怨,这么好的一个苗子,怎么就落到别人手里了,若是自己能早点碰上……
他心里这样想着,面上的表情就不免有些不那么好看,再幽幽地瞥上夏月初一眼,还真像是对她的菜品不满似的。
夏月初倒是半点儿都不紧张,以她对廖老爷子的了解,一看就知道他这会儿肯定又冒出什么奇奇怪怪的想法了。
何怀生忍不住低声提醒道:“师父,您快尝尝熊掌啊,等会儿都凉了。”
后头可还有那么多人等着您吃过才能品尝呢!
廖老爷子这才回过神来,忙从盘中盛了一大勺裹着芡汁的熊掌到自己碗中。
夏月初整道菜是蒸出来的,无论是底下的盘子,还是中层的肉臊,出锅时都是滚热的。
上面的芡汁和盖子也起到了保温的作用,加上楼上四周都升了碳炉,屋里十分温暖,所以此时的熊掌被挖走一勺之后,顿时升腾起热气,带着香味往众人的鼻孔里钻。
原本还一脸轻松的杨世友,闻到这个味道之后,神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不应该啊,怎么可能这么香?
熊掌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味道,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熊掌的完整,烹饪的时候也不会腌制或是切开,所以唯一可以调味的方法便是勾芡浇汁。
但是夏月初这道“掌上明珠”,味道却格外的鲜香,以杨世友多年的经验来看,这绝不仅仅是芡汁能够做到的。
廖老爷子这边熊掌一入口,原本微眯的眼睛瞬间睁大,甚至连眼角层叠的皱纹都被撑开了,眼中闪烁着惊诧和难以置信的神色。
他在御膳房多年,熊掌这种在民间颇为珍贵的食材,在御膳房里也不过就是寻常,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么多年也没少吃。
但是夏月初做的这个熊掌,却与他吃过的都有不同。
熊掌入口胶弹,微抿即化,浓浓的胶质充斥口中,却并不似想象中那样稠厚黏腻,反而带着些微冬瓜的清爽和一种说不出的鲜香。
这股鲜香之味,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
第323章 极致赞誉
廖老爷子凑近盘子细看,这才发现,熊掌下面似乎还另有玄机,他用勺子继续向下探了一下,挖出来一勺混合着菌菇的肉臊。
他这才恍然大悟,几种不同的菌菇放在一起剁碎,配上肥瘦相间的肉臊,肉臊中的肥腴被蒸出来的油腻被鲜香却干瘪的菌菇吸收,激发出一种全新的鲜香味道,通过蒸制与熊掌相互渗透,再加上外层冬瓜恰到好处地起到了清爽解腻的作用,整道菜才能呈现出这样一种格外独特、细想却又十分合理、处处恰到好处的味道。
廖老爷子这边还在琢磨这道菜,屋里其他人等得口水都开始疯狂分泌。
上层的熊掌被挖开之后,一直被压制在下面的这股鲜香,终于冲破层层桎梏盘旋而出,弥漫在温暖的室内,无孔不入地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廖老爷子又挖了一勺冬瓜瓤品尝,瓜瓤吸收了肉臊中的油脂,也吸收了菌菇的鲜香,还有上层熊掌渗透下来的肥腴,交织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好味道,简直颠覆了他心中对冬瓜的全部印象。
闫文远见几位知府大人的眼神都有些不对了,又接到自家上峰不断的暗示,终于硬着头皮问:“廖老爷子,这道菜可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么?”
“不应该啊!”廖老爷子喃喃自语道,“这口感、这味道……不应该啊……”
杨世友听着这话,脸上露出了果然如此的嘲笑。
廖老爷子却招呼其他人道:“几位大人一起来尝尝看,老夫这么多年,头一次吃到这么美味的熊掌。”
此言一出,屋里所有人都是一怔,随后神色各异。
有人觉得难以置信,有人觉得廖老爷子夸大其词,甚至有些心理阴暗点儿的,都开始怀疑廖老爷子跟夏月初之间的关系了。
杨世友听了这话,刚才还高扬的嘴角瞬间僵住,面色变得铁青,身侧的手死死攥成拳头。
他好歹还顾忌着在场有这么多大人物,不敢当场失态,缓缓地做着深呼吸,不断在心里念叨,他们还没尝到自己的菜品,现在把前面的夸出花来也是没用的。
不过虽然心里这样翻来覆去地自我安慰,但是杨世友对夏月初的水平还是有所了解的,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样鄙夷。
而且廖老爷子是什么人,他心里也明白得很。
虽说如今年纪大了不在宫里当差,但是宫里御膳房的人,基本都是他的徒子徒孙,相当于是个隐居幕后的御膳房大总管。
在厨行里头,他老爷子的一句话,不敢说是代表了皇家的颜面,却也差不离。
更何况廖老爷子在宫中待了大半辈子,什么好东西没见过没吃过,能让他夸上这么一句,这东西绝对是错不了的。
也不知道是紧张还是屋里头炭火烧得太足,杨世友的中衣都快被汗水打湿了,黏糊糊地贴在后背上,格外地不舒服。
他的额头上也渗出汗珠来,时不时地还得抬手去擦。
就在此时,最后一个完成菜品的沈斌也跟着衙役上楼来了。
不过这会儿评判席上的几个人,已经根本没心思分给他半点儿关注了,他们全都围着夏月初的菜品啧啧称奇。
除了闫文远,在座的其他四位可是东北四府的知府大人,即便东北不如南方富庶,但是身为知府,日子也没有过得太清苦的,山珍海味谁还没吃过呀!
但是这道熊掌,却神奇地将所有人都迷住了。
东宁府知府赵昱杰忍不住道:“本官自问走南闯北多年,也算是吃过见过的了,但是这样肥腴香滑的熊掌,还真是头一回吃到。本官不懂厨艺,也不太贪口舌之欲,也说不出什么名堂来,就不在廖老面前班门弄斧了。只能说,这道菜足以担得起刚才廖老的夸赞!”
“可不是,本官之前还以为廖老是看着夏娘子年轻,想要夸几句勉励一下,不过是场面上的话罢了。”东莱府的知府侯振生紧接着说,“谁知尝了之后,真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菜怕是都白吃了!”
东安府的知府岳成志白胖白胖的,这会儿还在一勺一勺地努力吃菜,根本连评价的工夫都不舍得腾出来。
廖老爷子见菜品都快被吃了过半,赶紧拦下来道:“后头还有两位大厨等着,我看夏娘子这道菜大家也吃得差不多了,先叫人拿去温着,等会儿让他们互相试吃一下,毕竟咱们举办这个厨艺比试,最终目的还是让大家互相切磋互相学习嘛!”
杨世友觉得自己一辈子都没受过这样的屈辱,气得后槽牙磨得咯吱咯吱乱响,脖子和额头上的青筋都跳起来了。
但是眼见轮到自己了,还是努力调整好表情,陪着笑脸上前道:“请廖老和诸位大人品尝这道八珍熊掌。”
这道菜品揭开盖子,大家定睛一看,真可谓是群英荟萃啊!
廖老爷子原以为他所谓的八珍熊掌,是说熊掌乃是八珍之一,故而取了这个名字,虽然简单倒也贴切。
谁成想看到菜品之后才发现,一道菜里,除了熊掌,还有海参、鲍鱼、鱼翅、虾仁……可以说是怎么奢华怎么来,虽然没有仔细数过,不过想也知道,这个所谓的八珍,肯定是里头放了八种珍馐美味的意思了。
熊掌本就含有丰富的胶质,吃起来颇为腻人,之前夏月初做得太好吃,廖老爷子没忍住多吃了几口,此时都觉得几乎有些半饱了,再看到这么大杂烩似的一大盘子,瞬间就没了胃口。
但是再怎么没胃口,作为评判,还是必须要试吃的。
廖老爷子盛了一小块熊掌,尝过之后面上表情基本没有变化,更不要说杨世友所期待的惊艳之色了。
他淡淡地点头道:“熊掌处理的没什么毛病,火候也比较到位,调味中规中矩,还不错。”
若是没有夏月初在前头作对比,能得到廖老“还不错”三个字作为评价,杨世友肯定是欣喜不已的。
他此时却认定廖老对自己满脸的嘲讽和轻贱,完全是要拿自己给夏月初当垫脚石。
杨世友只觉得浑身的血都往上涌,脑袋像是要炸裂了一样。
第324章 这怎么可能?
城隍庙的房间窗户都并不是很大,此时又是冬天,门窗紧闭,屋内虽然点着灯,但也大多集中在评判的坐席那边。
杨世友站在光线不怎么明亮的位置上,谁都没看出他的脸色有异。
试吃过杨世友的熊掌之后,便轮到最后一位,江南沈家菜出身的沈斌大厨了。
沈家菜素来以清淡雅致、突出食材本身鲜美见长,所以沈斌今天做的是一道白扒熊掌。
其实在厨行内,对熊掌的做法还是有不少分歧的。
有人认为白扒熊掌才能展示出熊掌的原始本味。
但是说实话,熊掌里面的脂肪含量几乎占到一半,富含胶质。
这说明什么?
说明水发之后直接蒸熟的话,熊掌的口感就跟吃了一大口肥肉甚至是猪油的感觉差不多,黏糊腻歪。
若是胃口浅的人,怕是一口下去便被顶住,再也吃不下去了。
所以说在这种客观现实面前,把熊掌的真实本味突出又如何呢?它的本味几乎就是没有味道的油腻。
但是沈斌之所以能成为沈家菜京城分号的掌勺,无论是能力还是手艺,都还是不容小觑的。
这道白扒熊掌,廖老爷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