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的美味娘子-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晔在后汉书中有云,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可见言传不如身教,这也是我为什么坚持要让平安进城读书的原因,因为城里的环境比乡下更好,更有利于小孩子的成长和学习。”
夏瑞松越听越糊涂,但是听妹妹说的道理却是没错,点头附和道:“我之前还没有太深的领会,但是初五两个舅舅来的时候才发现你此举的用意,往年舅舅也都到家里来拜年,平安看着跟几个表哥家的孩子并没有什么分别,但是今年聚在一起再看,就能明显看出高下了。”
“对于小孩子来说,私塾里的先生和同窗虽然会对他有一定的影响,但到底都是外人,最直接的影响者,永远都是家人。”夏月初平静地看着夏瑞松道,“大哥,身为一个父亲,我想你绝不会希望平安长成一个没有自信,还未尝试就先退缩,还没有努力过就说自己不行的人吧?”
夏瑞松被这句话震得耳朵嗡嗡直响,不啻于当头棒喝。
夏月初说完这句话,就再也没有开口,只平静地注视着他的眼睛,看着他的神色从茫然到震惊,最后慢慢地坚定起来。
“月初,大哥明白了。”夏瑞松起身道,“你放心,这家店大哥肯定会给你管好,绝不会让你的心血白费的。”
夏月初闻言终于露出笑容,起身拍拍夏瑞松的肩膀道:“想明白就好,店就交给你了。”
正月十六一大早,初味轩正式开门营业。
夏月初吃过早饭,把两只狗崽子塞进马车的车厢里。
这两只如今已经褪掉了胎毛,渐渐进入了快速生长期,过年的十几天时间里,个头儿明显就窜了一截。
只可惜虽然个头长大了,但是却也没显出苗条来,依旧肉嘟嘟的,以夏月初的力气,已经没办法一手一个地抱起来了,只能一只只来。
薛壮带着秦铮和封七往后面车上装箱子,这回去府城一共十个人,东西装了满满两大车,最后还单独有一辆车装着山货等东西。
今天进城,薛壮跟秦铮、封七三个人驾车在前面开路,姜瑞禾跟夏月初坐在第二辆车里,其他人由陶波带着在最后压阵。
到了府城之后,一行人便直奔酒楼。
夏月初约了做装潢的管事下午来店里谈装潢的事儿,晌午便先在这边做点饭吃了,谈完事再回去收拾。
之前厨艺比试时候住过的院子年前就退租了,薛壮在跟酒楼隔着一条街的地方买了门面五间,到底三层的院子,后头的正房还是个二层小楼。
毕竟如今到了府城,酒楼里用人也要多起来了,再住在酒楼后头,人多嘈杂的不太合适。
买下来这院子跟酒楼只隔着一条街,前任主人把房子和院子都打理得很好,屋里还带着基本的家具,只要稍微打扫一下就可以住进去,十分方便。
众人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到府城的酒楼了,所以并没有太过兴奋,将后厨和大厅一脚稍微收拾了一下,便买菜的买菜,生火的生火各自忙活起来了。
这头刚吃过饭,闫文远帮忙找的负责装潢黄师傅便到了。
在府城做事的人,即便没本事跟官府打好关系,至少也不能得罪人家。
而接下这个单子,正是黄师傅能够跟闫文远打好关系的机会,所以他不敢怠慢,亲自带着徒弟过来实地查看,跟雇主沟通。
这次的酒楼是三层,单层面积也比永榆县的酒楼要大上一倍,好在原本的地板和墙面都是很新的,楼梯和门窗也没什么毛病,稍微拾掇一下就好了。
按照夏月初对整个酒楼的安排,一楼主要接待散客和小型的聚餐,所以既有小方桌又有能容纳六至十人的圆桌。
装潢的时候需要根据桌子的大小将整个一楼大厅分成了几个区域,到时候分别用颜色清淡典雅的薄纱崩在雕花木框上作为分隔。
二楼从中间隔开,一边是作为吃火锅的专门区域,连桌子都是专门为了放火锅而定做的。
另一边则是专门接待女客的,依旧由姜瑞禾负责。
只不过这次租的酒楼特别好的一点是,它原本就有外部的楼梯,左右两边都可以直接上二楼或是三楼,所以给夏月初省了不少事儿。
三楼则依旧是雅间,也是这次装潢的重点。
永榆县已经算是东北四府里面数得上号的富裕县了,但是跟东海府相比,无论是有钱人的数量还是消费档次,都是根本不够看的。
所以雅间的布置上面,还是要颇花心思的。
好在闫文远介绍来的这个装潢师父十分通透,对夏月初的要求很快就都能领会,所以沟通一直进行得十分顺利。
饶是这样,还是足足花了两个时辰才都谈拢,累得夏月初嗓子都哑了。
第353章 吃飞醋
装潢的事儿夏月初帮不上忙,全权交给秦铮看着,她还得忙招人和训练的事儿。
伙计什么的倒是好找,主要是二厨和改刀,还有面案师傅必须要好生挑选。
好在府城这边人口多,谋求差事的人更多,夏月初年前就已经在酒楼的门板上贴了告示招人,让有意者于正月十八过来。
这样一来,中间就有了一天空余的时间,晚上躺下之后,夏月初就跟薛壮商量,打算正月十七请闫文远吃顿饭。
一来是感谢他帮忙介绍装潢师傅,二来也是想跟他打听一下府城这边厨行的情形。
俗话常说,国有国法,行有行规。
对于厨师来说,这个行便是厨行。
夏月初前世曾经听师父讲过,厨行在古代还是颇有些权威地位的,各地的厨行都会推举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作为一个领头者,一旦出了什么纠纷,也可以充作调解者或是裁判者。
所以之前在永榆县的大堂上才会提出,要跟夏月初斗菜来解决偷菜谱的事儿。
这就是他在行当里做得年头多了的心理惯性,认为行里的事儿就用行规解决,不要惊扰衙门,轻易不动国法。
永榆县地方不算大,所以也没有相对规范的厨行组织,酒楼饭庄一类也都归入商行一起管理。
但是东海府却不一样,酒楼饭庄极多,所以早就在官方的半扶持下建立了厨行,好便于进行一定的管理和约束。
之前廖老爷子简单地提过几句,但他毕竟不是当地人,对很多详情并不清楚,所以夏月初才想顺便找闫文远打听一下。
“如今酒楼那边在装潢也用不了,不如明个儿我就在家做几个菜,你陪着闫大人喝几杯,感谢一下,顺便也探探底。”
夏月初整个人缩在薛壮怀里,后背贴在他热乎乎的胸前,半晌也没听到身后的人说话,忍不住又问;“怎么,睡着了?”
“没……”薛壮的生意有些不情愿,“还是出去吃吧,你的手腕还没好利索,在家做饭累着可怎么办。”
“你没睡着怎么就开始说胡话了?”夏月初挑眉道,“我的手早就好了,今天晌午还炒菜了呢,你那会儿在怎么不说?”
薛壮闻言又陷入了沉默,任由夏月初催了几句也不吱声。
夏月初都等困了,打了个呵欠道:“你不说话我就当你同意了啊!”
薛壮猛地收紧环在她腰间的胳膊,将头埋在她的颈侧,莫名带着些委屈地低声说;“不同意!”
“不同意总得说出个道理来吧?”夏月初皱眉,她觉得闫文远虽然是个大官,但是对自家一直十分和气,也很帮忙,不懂薛壮为什么一副对他很有成见的样子。
“我不喜欢他看你的眼神!”既然已经开了口,后头的话就容易说出口了,薛壮这回没等夏月初追问,自己就先憋不住道,“我觉得他似乎喜……唔,……偷偷地爱慕你……”
“胡说什么呢!”夏月初完全没往那方面想,哭笑不得地摇头道,“闫大人看着都三十多岁了,肯定早就成家了,你这口醋吃得可真是不值当的。”
“闫大人至今未婚,更无儿女,这是东海府差不多都知道的事儿了,过年的时候,张吉松大人还玩笑说要让夫人替闫大人张罗婚事呢,但是被闫大人婉拒了。”
夏月初简直无语,翻身戳着他的胸肌问:“你这都是打哪儿听来的消息?”
“我有我的消息来源。”薛壮含混地说,他才不会承认自己因为有些在意,才特意叫人关注着的。
夏月初道:“我还以为你跟闫大人关系不错呢,之前见你俩聊得挺投机。”
若说聊得投机倒是真的,原本薛壮也以为两个人应该能够成为好友,但是自从发现他看向夏月初的目光有些不一般之后,这种想法顿时就烟消云散了。
夏月初对他的想法却不以为然,前世她身边也围绕着许多追求者,她知道当一个男人喜欢一个女人时候是什么样子。
但是要说闫文远?
她可从未感觉到他对自己有什么情愫。
不过她却忽略了一个事情,如今是古代,男女之间即便有好感,也不会表现得太过明显。
更何况她自己又已嫁做人妇。
闫文远是个读书人,即便有什么想法也只能深深埋在心里。
别说是表露心意了,甚至连正眼看夏月初一下,他都要在心里再三斟酌犹豫。
但是薛壮在这方面的触感却敏锐许多,他之前曾无意看到过一次闫文远看向夏月初背影的眼神。
虽然对方很快就将视线缩回去了,但那一瞬间流露出来的倾慕神情,却被薛壮准确地捕捉到了。
不过这些细节就没必要对夏月初说得那么清楚了。
因为薛壮的反对,夏月初只得让步,最后在府城选了一处颇具档次的酒楼请客。
闫文远欣然赴约,酒过三巡之后,听夏月初说想要了解府城厨行的情况,心道幸好自己提前了解过了,原本是想主动给夏月初提个醒的,如今却正好派上用场。
如今的东北四府,若是往前追溯,几百年前基本都还属于人烟稀少的所在。
如今东北四府的人口,小部分是当年附近的游牧民族和当地人,大部分则是从南方和中原各地迁徙过来的。
所以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东北菜的处境都很是尴尬,颇有些上不得台面的感觉。
加上直到前朝,东北四府都还是穷苦之地,连酒楼都很少,就更谈不上什么厨行之类的组织了。
直到本朝开了海禁,东海府的码头不但使得南北交易变得快捷顺畅起来,时不时还会有西洋那边的商船靠岸。
东海府因此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与之相应的,便是餐饮业的快速发展。
但是过快的发展和扩张,随之而来肯定会带来许多矛盾和隐患。
当时的东海府知府敏锐地发觉了这一情况,于是在他的扶持和帮衬下,将整个东海府的厨师聚集起来,推举出了几位德高望重之人,制定出简单的行规,终于将这部分人约束规范起来。
这也就是东海府厨行的雏形,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两百余年。
第354章 登门拜访
闫文远不愧是提前了解过的,讲起来头头是道。
“如今东海府的厨行的厨头叫顾长冬,但是如今年事已高,今年已经九十有二,所以轻易已经不出门了,所以我们这次的厨艺比试也没有去请他老人家,毕竟年纪太大了,出门万一有个什么闪失,我们也是担待不起的。但之前借用的岑家别院,便是顾老爷子去打了招呼的。
在厨头下面设有四名长老,都是由府城比较有名有威望的老厨师担任的。如今四名长老分别是和丰楼的王德春、义津楼的丁宗光、丰裕楼的彭滨,还有蜀香居的杨世友。
王德春就是如今和丰楼当家王阳霖的大伯,是个十分正直公正的人,当初就是他选择让王阳霖接手掌管和丰楼,而没有选择自己的亲生儿子。
义津楼当初是丁宗光和于广平两个结拜兄弟共同开的,所以便取名做义津楼,是本地第一家鲁菜馆。如今于广平已经过世近十年,丁宗光也早就将酒楼的事情交给两家的晚辈去打理。
丰裕楼是四家其中唯一一家经营东北菜的酒楼,大厨彭滨今年五十出头,但是辈分高,跟王德春是同一个辈分的,在前几年接替他的师父,在四名长老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至于杨世友,我就不用多说什么了,想必你也是了解的。”
夏月初这才知道,原来杨世友居然是东海府厨行长老中的一人,难怪当初他可以那么轻易的在熊掌上面动手脚。
看来这回自己在当地拜码头这件事儿,恐怕也不会太过顺利。
“依照规矩,你们只需要登门拜会一下厨头顾长冬便是,其他四位长老只要差人送上请帖就是了。”闫文远说罢停顿片刻又道,“不过你跟杨世友之间几乎是结了死仇,而丁宗光却跟杨世友十分交好,据说当年杨世友曾救义津楼于危难之中。而王阳霖又在之前的厨艺比试中输给了你,王家难免也会有失偏颇,也是不太好办啊!”
夏月初向闫文远细细询问了厨行的规矩,然后胸有成竹地说:“闫大人,你放心吧,我们到了府城先去拜码头,那是我作为晚辈的礼数,我夏月初做生意光明正大,素来不搞那些个蝇营狗苟的勾当,他们也管不到我头上来,倘若当真有人故意找茬,这不是还有闫大人给我们做主嘛!”
“这是自然!”闫文远满口答应,即便是看在薛壮的份儿上,他也得揽下这个事儿,更何况还有夏月初,他也不可能看着她被人刁难。
其实闫文远之前还考虑过,要不要找人给厨行那边递个话,那边到底是民间的组织,能发展到现在也一直离不开官府的支持。
但是这件事一旦传出去,却难免会有不好的影响,尤其是在薛壮和夏月初那边,自己跟他们的关系还没熟到能够主动去帮着做这些的程度,所以他也只是在心里想想,很快便把这个念头按下去了。
得到了闫文远的指点之后,夏月初也没耽搁,很快就准备了礼物,派人给顾家送去了拜帖。
顾家那边也十分爽快,很快就跟夏月初约好拜访的时间。
顾家的宅子坐落在城东一处闹中取静的地方,薛壮跟夏月初到的时候,已经有人在门口等候他们了。
对方迎上来就先自我介绍道:“薛掌柜,夏娘子,二位好,在下顾旭伟,太爷爷已经在花厅等候二位的大驾光临了,请跟我来。”
顾旭伟二十多岁的模样,态度十分谦和,让原本以为来了即便不受冷遇也不会有好态度的夏月初颇为意外。
二人将手中的礼物交给顾家的下人,跟着顾旭伟进了顾家,穿过门廊和中庭,最后来到一处花厅。
房门一开,夹着香风的暖意扑面而来,花厅之内简直可以说是温暖如春。
上首处坐着一位穿着家常褂子的老人,须发皆白,面色却红润有光泽,一看就是保养得当,根本看不出来是九十多岁的老人,想必就是闫文远所说的顾长冬。
果然见顾旭伟上前道:“太爷爷,薛掌柜和夏娘子来了。”
顾长冬从手中的茶碗上抬起目光,在薛壮和夏月初身上扫过,露出个慈祥的笑容道:“早就听人说起过夏娘子和初味轩,但是我上年纪了,年前身子一直不太好,所以也没有机会得见,如今见到,果然跟听说的一样年轻。这般年轻就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果然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夏月初连称不敢当,原本的担忧瞬间去了大半,看来厨行里面也不都是杨世友那样的败类。
寒暄了几句之后,顾长冬便跟夏月初聊起了厨艺方面的事儿,一老一少相谈甚欢。
顾长冬没有想到,夏月初居然对各大菜系都有所涉猎,而且谈论起来也常常是言之有物、一语中的,甚至还有些连他也从未听过、从未想到过的想法,听得他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