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将军的美味娘子 >

第148章

将军的美味娘子-第148章

小说: 将军的美味娘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个年龄规定一出,四个厨行长老中,便只有彭滨一个人符合要求。
  而且他今年才四十三岁,按照闫文远的规定,他只要不出什么问题,可以在这个位置上坐十七年。
  彭滨的心不受控制地砰砰乱跳。
  闫文远喝了口茶道:“彭掌柜是个聪明人,这个厨头该怎么做,想必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其实彭滨脑子里也一直高速运转着,自己跟闫文远并没有交情,但为何他提出的要求,偏偏全都是在为自己考虑,帮自己排除掉了其他人的存在,他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这个厨头该怎么做,听他话里话外的意思,自然是不能像以前顾长冬那样做。
  不能像顾长冬那样做?彭滨突然间灵光一闪。
  顾长冬做了什么?他想给夏月初一个下马威,结果没想到自己病倒不说,闫文远连个缓冲期的面子都没有给他,直接就着手选拔新的厨头。
  他往这个上面一想的话,思路顿时就清楚了。
  杨世友跟夏月初有仇,这个在当初厨艺比试的时候大家就都看出来了。
  而丁宗光受过杨世友的恩惠,一向以杨世友马首是瞻。
  最后就是王家,虽然王德春为人正直,但是夏月初曾在厨艺比试中淘汰了王阳霖,使得王家许多人对此颇有不满。
  这没看来,厨行四位长老当中,竟然只有自己是跟夏月初毫无瓜葛也没有过节的了。
  想到这里,彭滨不由得有些心惊。
  之前厨行的人都以为,夏月初的酒楼开业之所以能请到府衙的官员,全都是因为廖老爷子的面子。
  但如果事实真的像自己想的这样,岂不是说,夏月初本身在府衙就有靠山?
  彭滨不由得暗自庆幸,自己除了开业典礼那天跟大家一起去晚了之外,的确没有过任何得罪夏月初的地方。
  没想到只是这样一点,竟成为了他年纪最小却从四位长老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闫文远见事情说得差不多了,看着彭滨也明白过来了,就也不再多待,起身告辞道:“今天过来就是跟彭老板先通个气,过几日事情自有分晓。”
  彭滨忙表忠心道:“多谢闫大人栽培,若是小民能够有幸成为东海府的厨头,肯定不会像顾老爷子一样排挤新人,必须要有新人、并且是厨艺高超的新人加入,才能让我们东海府的厨行一直保持着生机勃勃的活力,才能大家一起进步嘛!”
  闫文远满意地点点头,带着人离开了彭家。
  彭滨赔着笑将人送出去,回来就已经乐得见眉不见眼。
  不过就如闫文远所说,他是个聪明人,所以他只是暗自窃喜了一番,紧接着就叫管家把全家人都召集到一起。
  他十分严肃认真地告诫彭家所有人,甚至包括下人和酒楼的后厨和伙计们,一定不许去招惹夏月初跟初味轩。
  若是谁敢仗着彭家的身份去找事,或者别人找事的时候跟去参与,那么到时候彭家人一律家规处置,下人或是酒楼的人,便直接扫地出门。
  彭家人极少见到彭滨如此严肃地宣布什么事情,全都大气也不敢出地听着,尤其是听到后面的责罚这严重的时候,越发都屏住呼吸,连连点头表示知道了。
  院子里的人都散了之后,彭滨的妻子郭氏忍不住道:“老爷,就算那初味轩有廖老爷子坐镇,但您好歹也是要做东海府厨头的人了,还至于这么怕她么?传出去人家该说咱们彭家胆子太小。”
  “妇人之见!”彭滨翻了个白眼道,“你以为夏娘子就只有廖老一个靠山?”
  “咋?难道她还有什么别的关系不成?”郭氏闻言睁大了眼睛。
  “具体的你就不用管了,我只告诉你,我这回之所以能当上这个厨头,都是多亏了夏娘子。这件事你自己心里知道就得了,不要让我再重复这些话。”
  郭氏听彭滨的语气已经隐隐有些不耐烦了,顿时不敢再多问。
  三天后,彭滨将会接替顾长冬,成为东海府新一任厨头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东海府,厨头的年龄限制也成了大家热议的焦点。
  杨世友在家把屋里能摔的东西都摔了一地,气得几乎步了顾长冬的后尘。
  丁宗光一直以为,四个长老中,自己肯定会支持杨世友,所以杨世友比其他二人的机会都更大一些,没想到府衙居然直接宣布了下一任的人选,连让大家发表意见的机会都没给。
  王家如今内乱都自顾不暇,得到消息的时候都已经尘埃落定,这下可好,家里互相推卸责任,一时间闹得更加热闹。
  但是,所有人都以为彭滨的上位,一定是他自己私下里走了关系,不然这个大馅儿饼根本就不可能落在他的脑袋上。
  彭滨是个识趣的人,他知道闫文远肯定不想把关照夏月初的事儿做到明面上。
  所以对外面满天飞的谣言,他一直保持着冷静和无视,反正说一阵子后没什么新鲜的消息作为补充,他们自然也就无趣地放弃了。
  彭滨升任厨头,为了庆贺要在自家酒楼大宴宾朋。
  他亲手写了请柬,派自家的贴身小厮送到初味轩,并且再三跟夏月初确认,让她一定要赏光去参加酒宴。
  要不说彭滨这人心思缜密,他甚至还给廖老爷子送了一份请柬。
  毕竟廖老爷子如今还在城里,无论出于人情还是面子,都必须把姿态做足了。
  然而令彭滨没有想到的是,贺宴当天,夏月初不但带着礼物来了,还将廖老爷子一同入内。
  彭滨看到廖老爷子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了,连忙上前给老爷子见礼,然后兴奋地把人往屋里请。
  如今也顾不得之前安排好的作为了,彭滨直接将廖老爷子安置坐在首位。
  夏月初想要去找自己的位置,却被廖老爷子一把拉住,在她耳边低声道:“夏丫头,坐这儿,等我给你出气!”


第366章 贺宴
  夏月初被廖老爷子拉着,不得不坐在了他的下首处。
  其他人见状都不免有些尴尬,这样一来,主桌上就必须有一个人被分到其他桌上去。
  好在彭滨有眼力见儿,见状急忙给自家的一位长辈使眼色。
  彭家那位长辈很是识趣,也不声张,扭头往夏月初该坐的那桌扫了一圈,看到一个平素关系还算不错的人,立刻贴上去与他说话,便顺势坐在了他的旁边,不动声色地将局面化解掉了。
  彭滨见状放下心来,继续笑着招呼客人。
  夏月初见到这样,心下不由想,难怪闫文远特意绕过上头几个老爷子,直接将彭滨推上位去,果然是个聪明人。
  来得晚的人不明白情况,看到夏月初坐在主桌上都吓了一跳,坐下之后免不得就要跟旁边的人打听。
  一来二去,廖老爷子跟夏月初一起前来出席贺宴,并且坚持要夏月初坐在自己身边的消息便在大厅里慢慢传开了。
  “看来廖老爷子想要收夏娘子做关门弟子的事儿是真的喽?”
  “你这都是哪年的老黄历了,人家早就说了,夏娘子已有师承,不便拜师,廖老爷子还说过,两个人如今是忘年交,平辈相论。”
  “这夏娘子到底是何方神圣,能让廖老爷子都能这般纡尊降贵。”
  “别的不说,人家初味轩的菜,做得的确是这个……”有人悄悄地比了个大拇指。
  “不过既然夏娘子不能拜廖老爷子为师,那不就说明,其他人兴许会有机会被老爷子看中了?”
  这话一出,在桌上顿时引起一片骚动,听到这话的人全都忍不住动了心思。
  即便他们如今年纪大了,而且大多都已经有了师承,但是谁家没有儿孙子侄啊!
  此时宴席也差不多要开始了,酒菜也都陆续上桌,彭滨站起来说了几句场面话,敬了大家一杯酒,便正式开席了。
  丰裕楼如今是东海府最出名的本地菜馆了,一直坚持做东北菜或是改良过的东北菜,这一点也深受许多老一辈人的赞许。
  加上如今东海府的海上和陆路贸易都十分兴旺,所以外地人来了之后,想要尝尝本地菜的也多起来了。
  原本已经有些没落了的本地菜,一下子又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
  但是丰裕楼的地位,却依旧是他们无法撼动的。
  由此可见,丰裕楼在东北菜这一领域,的确是有其过人之处的。
  所以夏月初对这场贺宴还是颇为期待的。
  毕竟彭滨荣任厨头的贺宴,彭家肯定要拿出看家本事来才算待客之道。
  菜一道道地端上桌来,可谓是山珍海味都全了。
  鲍汁猴头蘑,酱香林蛙,香烤野猪肉,红烧辽参,人参炖鸡,飞龙汤,干贝烩鹿筋……
  不得不说,丰裕楼的厨子果然手艺不同凡响,夏月初连吃了几道菜,觉得都还是颇有几分水平的。
  尤其是那一道飞龙汤,东北这边有句话叫“宁吃天上飞龙一口,不吃地上走兽一筐”,由此可见飞龙肉之鲜美和滋补。
  飞龙肉质洁白细嫩,两块肌脯尤其结实饱满,用来煨汤,不用加任何调味,汤色清澈味美,让人尝之难忘。
  另一道让夏月初颇为赞许的菜是干贝烩鹿筋,这两种食材放在一起本就不常见,吃起来鹿筋软糯,干贝弹牙。
  鹿筋和干贝的腥味被去除得很干净,同时又保留了各自特有的鲜美,在小火慢煨中互相渗透,使得鹿筋中带着干贝的鲜香,干贝外面则裹着鹿筋炖出来的胶质。
  廖老爷子吃过之后,点头赞许道:“这道菜似乎加了花雕,但难得的是酒气竟没有被完全烹出去,鹿筋和干贝的杂味去得也很干净,不错。”
  彭滨就坐在廖老爷子的另外一侧,自然也将这番话听得一清二楚。
  这道干贝烩鹿筋乃是彭滨根据自家父亲留下的手札,自己研究开发出来的新菜,今日在贺宴上头一次亮相,也算是他的得意之作。
  此时听到廖老爷子的赞许,让他心里格外得意,刚想开口谦虚几句,只听坐在廖老爷子另一侧的夏月初道:“这道菜的确是花了心思的,鹿筋和干贝应该是在低温的花雕酒中长时间浸泡过的,至少得泡六至八个时辰才能达到这样既能去除异味又有酒味渗透的效果。”
  彭滨闻言惊讶得嘴长得老大,刚才已经到了嘴边的谦虚之话顿时吞了回去。
  若非这道菜是他自己闭门研究出来的,连家里人都不知道的话,他简直要以为是自家出了叛徒。
  他一脸震惊地看向夏月初,难道她真的已经厉害到这种程度,只是尝了一口,就能把里面的门道说得一清二楚?
  夏月初没有注意到彭滨的反应,她继续道:“鲁菜其中就有一种手法叫做‘渡’,便是将收拾好的食材长时间浸在热套汤或是清汤之中,以达到将鲜味更好的渗透入食材中的目的。彭家这道菜将高汤换做了花雕,形成了不一样的风味,十分巧妙。”
  因为大厅内大家喝酒吃菜,高谈阔论,场面十分热闹,而夏月初只是在跟廖老爷子交流,说话的声音并不算高,所以她的态度也跟平常一样,根本不知道彭滨在那边全都听在耳中。
  廖老爷子自然是察觉到了彭滨的惊讶,不过他本来就是要为夏月初撑腰来的,如今夏月初无意间自己露了一手,他自然不会拦着。
  不过她所说的“渡”这个法子,连廖老爷子自己都没听说过,忍不住又追问了几句。
  夏月初哪里知道,她说的这个法子出自于鲁菜中的孔府菜,很多方法都是在现代才公开的,而在古代的时候,孔府菜都是只传孔家人,外人根本无缘窥测其法。
  廖老爷子跟夏月初聊得开心,酒也比平时多喝了几杯,后来又拉着彭滨说个不停。
  彭滨自然希望能跟廖老爷子打好关系,便一直陪着听他东拉西扯。
  廖老爷子最后似乎已经颇有醉意,抓着彭滨的手,拍了又拍,最后道:“如今你做了东海府的厨头,我拜托你件事,你可要给我往心里去。”
  “廖老,有什么事儿您就直说,我一定尽力给您办妥。”
  “我想趁着如今身子骨还算硬朗,收一个关门弟子。”廖老爷子打了个酒嗝道,“我要求也不高,就跟夏丫头资质差不多就行……”
  彭滨简直欲哭无泪,您这要求还不算高?夏月初这样的资质,若是再多来几个,厨行其他人都没法混了好么!


第367章 宾客盈门
  因为廖老爷子在彭家贺宴上的一句话,初味轩的生意立刻比之前更火了。
  廖老爷子是什么人?
  那可是前任御厨总管,如今御膳房的隐形老大啊!
  若是能有幸被廖老爷子收为关门弟子,且不论厨艺上能有什么进展,光是由此而带来的人脉和声望,就已经足够让人削减了脑袋也要往里钻了。
  但是廖老爷子如今虽然是住在府城,可一天到晚也不在家,天天泡在初味轩里,尤其爱跟夏月初一起改良菜品甚至是研究新菜,有时候甚至还直接留宿在酒楼后院。
  即便是回家,身边也总是有护卫和下人们跟着,叫这些想要毛遂自荐的年轻人们连门路都找不到。
  后来也不知道是谁想出个主意来,直接去初味轩,点两个菜坐在大厅里面,跟同伴高谈阔论,谈自己对厨艺的认识和看法,以期能够引起廖老爷子的注意。
  这件事对初味轩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也不可能把花钱点菜的客人往外推,只不过有些时候这些年轻人为了引人注意,嗓门着实有点太大,难免会影响到其他用餐的客人。
  最后夏月初干脆单独划出来几张桌子的位置,专门负责招待这样的人,把他们都聚到一堆儿,跟其他客人分隔开来,最大限度地达到互不影响的效果。
  这些人倒是也有毅力,一连几天风雨无阻地来。
  廖老爷子倒也不完全不给人希望,时不时地还真背着手去大厅晃悠一圈,引得他们越发亢奋。
  夏月初之前还好奇地问了一句,不知道廖老爷子有没有看中的人。
  谁知道廖老爷子道:“就那几个夸夸其谈的草包?给你做徒弟你要啊?”
  “我就算要人家也得干啊!当然,我是不会要的。”夏月初一阵无语,“您要是看不上干嘛还老过去晃荡啊,店里伙计们如今都在猜您看上哪个了,猜得热火朝天,都快开盘口下注了。”
  “你傻啊,我要是天天藏在后面不出去,人家还会天天来你店里花钱么?”
  “……”夏月初这回是真的无话可说了,拱手道,“果然姜还是老的辣,甘拜下风。”
  不得不说,廖老爷子这一招还是很有效果的。
  能天天吃得起初味轩的人,家里肯定都是有些家底儿的,几乎可以说,东海府厨行数得上号那几家的小少爷们,几乎都聚到这儿来了。
  而廖老爷子时不时地来转一圈,甚至和善地跟谁说句话,冲谁多笑了一下,都会让这群人激动不已,也让大家更加确信,廖老爷子的确是想在东海府选一个关门弟子。
  于是之前对这个法子不屑一顾的某些人就开始着急了。
  城东于家,十余年前在东海府厨行也算是数得上一号的人家。
  当年丁宗光和于广平是一对结拜兄弟,两个人是在山东府的酒楼做学徒时认识的,后来因为脾气相投便结拜做了兄弟。
  听说两个人年轻的时候,于广平还曾经救过丁广宗的命。
  所以两个人之间关系特备好,甚至比有些人家的亲兄弟还要不分彼此。
  两个人学徒出师之后便来到东海府,白手起家创办了义津楼,两个人的故事也在百姓中广为流传,渐渐使得义津楼也成为了兄弟情义的见证,得到了许多百姓的拥戴。
  但是自从于老爷子病逝之后,于家就慢慢从人们的视线中退了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