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的美味娘子-第3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尉明本来就跟他别着劲儿,此时又当着他的面被庆王好一番辱骂,气得眼底都已经是一片血红。
顾元不动声色地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热茶,捧着杯子暖着自己冰凉的指尖,眼皮漫不经心地抬起一半,看向站在大厅中央的江尉明。
“江将军,先不说你的判断能力,只说说你为何违命出兵?王爷心地和善,一直敬你重你,但这不代表将军可以视王爷如无物。
“姓顾的,你少在这里挑拨离间。”江尉明越发生气,却也知道这件事跟顾元扯不上关系,但是只要一看到他现在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心里头就来气,“如今的当务之急是找到解决办法,而不是一味地推卸责任。”
“哦?”顾元的眉毛高高挑起,吊足了江尉明的胃口之后才说,“可惜我的意见与将军不同。我已经写了折子给王爷,建议严肃处理这次不尊上令之事。
这不是一件小事,如果你跟王爷的想法不一样就可以擅自行动,那究竟是你听命于王爷还是王爷受制于你?”
最后这个句话,顾元盯着江尉明的眼睛,说得一字一顿。
这般诛心之语,吓得江尉明双膝一软,竟扑通一声,结结实实跪倒在大厅的青石板地面上。
“王爷明察,江某跟随王爷多年,一心辅佐王爷,若有二心,让我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
江尉明到底跟了庆王多年,铁骨铮铮的一员大将,被逼得不得不立誓以证清白,庆王心里头多少还是有些顾念情谊,心也软了几分。
第896章 防备之深
拢在手中的茶盏渐渐没了热度,顾元将其放在一旁,示意身后的丫鬟上来给自己换盏新的。
热源一旦离开,他的指尖很快恢复冰冷,在这样忽冷忽热的刺激之下,指掌的所有关节又开始隐隐作痛。
这种不适常年伴随着他,不断提醒他不要忘掉心头的恨。
他捧起新的茶盏,舒服地轻轻吁一口气,看向江尉明的眸光却越发地冷。
“王爷是要隆登大宝的九五之尊,将军今后难不成还想在金銮殿上,文武百官之前,满嘴都是此等市井混混、小儿泼皮理亏耍赖之言不成?”
江尉明听了这话,陡然遍体生寒。
若非庆王还在上头坐着,他都想过去揪着顾元的衣领好好问问,自己跟他究竟是有什么仇什么怨?
虽说平日自己经常争着在庆王面前表现,事事都想要压顾元一头,但这也是很常见的事情,总不至于为着就结下什么血海深仇吧?
可是顾元刚才这番话,完全是在把他往死路上逼啊!
庆王当初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却硬生生被人逼着退守封地。
对于生性要强的庆王来说,其中的憋屈可想而知。
所以登基这个话题,在庆王府就是一个禁忌,每次开启都会引发血光之灾……
江尉明此时脑子里一片混乱,各种想法翻腾个不停,但还是膝行几步上前,冲着上头神色晦暗不明的庆王,言辞恳切地认错道:“王爷,臣擅自做主,罪该万死,但臣对王爷绝对是一片忠心,天地可鉴,此番擅作主张,是臣刚愎自用,盲目自大,经此之后,臣一定痛定思痛……”
庆王不等他把话说完,就打断道:“江将军说这话,倒显得你我之间生分了。
“若非有将军带兵一路保护,当年本王都未必能从京城顺利回到封地,这份厚义,本王一直铭记于心。
“吐蕃一事上,将军的做法的确欠妥,但念在将军也是一心为本王打算,过去也就罢了。”
庆王一番话说得不可谓不宽宏大量,但江尉明的心却比刚才更沉了几分。
正如庆王所言,江尉明已经跟随他多年,所以深知他的脾气秉性。
庆王从来都不是什么宽厚之人,喜怒皆形于色,自己人做错了事,他都是非打即骂的。
此时突然间这么宽厚客套,显然已经开始把江尉明排除到自己人的行列之外了。
庆王朝束手站在一旁的总管梁又锋斥道:“还不赶紧去把将军搀起来?难道还要等着本王亲自去扶不成?”
梁又锋忙躬身下来,作势要去搀扶江尉明。
“臣不敢。”
江尉明听了这话,哪里还敢让梁又锋来扶自己,那不是打庆王的脸么,赶紧一骨碌爬起来,退到一旁。
他心里头不安,总想再解释几句什么,却见庆王已经扭头看向对面的顾元,语气温和地问:“顾先生之前说想跟本王告假,离开一段时日,不知所为何事?如今外面乱得很,先生身体不好,若非有要事,还是留在蓉城更安全一些。”
“正是因为身子不好,眼看父母忌辰将近,我这个不孝子,也不知还剩多少时日,趁如今还活着能走动,想多去尽一尽为人子的孝心,万一哪天两眼一闭,到了地下也有脸面对双亲。”顾元勉强说完这段话,就开始剧烈地咳嗽,苍白的面颊上浮起一抹病态的潮红。
“先生不要这么悲观,身子慢慢养,总归是会好起来的,本王也在为先生遍寻名医,先生自己不要泄气才好。”
本来在眼下这个时候,庆王并不想放顾元离开,他手底下也着实没有一个能够让他如此信任又擅长谋略的人了。
但是顾元说得这么悲切,他若还硬扣着不放人,倒显得他太过刻薄。
“先生祭拜双亲,此乃人伦大事,本王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只是如今事物繁杂,许多方面当真是离不开先生,还望先生拜祭过父母后,要尽快回来才好。”
顾元知道庆王想在吐蕃王回程的时候捞上一笔,笑着点头道:“王爷放心,微臣老家离蓉城并不算远,连来带回,不会超过一个月的时间,不会耽误正事儿的。”
庆王这才满意地点点头道:“先生也不用太着急赶路,要当心身体才是。梁又锋,多安排人手护送先生,随行再带一名大夫,先生常服的药也都带着,外头买的终究不如王府里的好。”
顾元闻言起身深揖一礼道:“微臣谢过王爷。”
这些人,自然是有保护顾元的任务,但是更重要的任务,还是要看住顾元。
虽说庆王如今颇为倚重顾元,但是在他心里,估计除了自己之外,天下人皆不可信。
这种防备,从幼年开始就深深地刻在他的骨子里,估计到死都不会再有任何的改变。
顾元这次本就没有旁的心思,当真只是回乡祭拜,所以对于梁又锋安排的人来者不拒,甚至连两个贴身侍从都一并接受,没有表现出任何抵触或是不悦。
梁又锋回去之后,一五一十地将顾元的反应回禀给庆王。
庆王微皱的眉头却并未舒展,眉间的皱褶反倒有加深的迹象。
梁又锋不明就里,但他能在喜怒无常的庆王身边待这么多年,自然是有自己的生存诀窍的。
“王爷,小的以为,顾先生素来性情寡淡,加之从小身子不好,大夫也说他有心疾,要尽量控制情绪。
“这么多年控制下来,再活泼的人怕是也要变成顾先生这副无欲无求的模样了。
“此番跟着去的人,都是小的仔细挑选出来的,不但能够保护顾先生的安全,也可以盯紧顾先生,不会有任何遗漏的。”
“恩,这次的差事,你做的不错。”庆王夸赞了一句,稍稍思忖后又吩咐道,“你再派两个机灵点儿的,跟在他们后头,待顾先生祭拜过父母回程之后留下,摸排一下当地的情况,尤其重点了解一下,顾先生的父母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而离世的。”
梁又锋闻言心里一凛,枉费他刚才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早已对庆王的脾气尽在掌握,谁知他对手下之人,防得竟如此之深。
第897章 回乡祭拜
第二天一早,顾元就带着庆王划拨给他的近百人的护卫,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离开了蓉城。
顾元身边新增加的两名近侍每天半夜都往蓉城传递消息,大到当天的行程,小到顾元吃了几顿饭,吃了什么药,事无巨细地写在纸条上,用信鸽传递回蓉城。
蜀地这边如今虽然整个儿落入庆王的管辖,但大部分地方还是比较太平的,即便有些山匪路霸之流,看到顾元这样大规模的车队,也是不敢轻易靠前的。
所以一路上都行进得十分顺利,顾元除了吃饭睡觉和吃药,大部分时间都是靠在车里看书,也不知道摇摇晃晃得能看进去几个字。
不过他这般安生,倒是给随行的人省了不少事。
离开蓉城的第十二天,终于到达了顾元的老家。
如此看来,顾元在庆王面前说连来带回一个月,的确是经过认真估算的。
顾元老家的村子,名字就叫顾家村,地处偏僻,颇有几分与世隔绝的淡泊味道。
村里一共百十户人家,大多姓顾。
顾元家的祖宅在村东头,是很气派的高墙深院,里面是典型的南房院落模样,二层小楼,布局紧凑合理,虽说如今荒草丛生,看起来颇有些破败,但是依稀还能看得出当年雅致的风貌。
好在顾元带回来的人手充足,加上村里的人也都过来帮忙,很快就收拾出来可以住人了。
顾元的身子到底还是太差,路上还没现出来,结果一到家反倒病了,当天夜里就发起烧来。
大夫忙了一宿,总算是把温度控制住了,没有继续恶化。
三天后便是忌辰,顾元身子还没大好,早晨吩咐大夫熬了一碗提神的汤药,强撑着出了门。
顾家村的祖坟就坐落在村子后头的山里,好在山路上都铺着青石以供踏脚,不太号走的地方也能看得出经常修整打理的痕迹。
顾元天刚亮出门,一路上走走歇歇,直到日上三竿才总算来到半山腰的祖坟。
整个儿顾家村的先祖都埋葬在这里,密密麻麻的墓碑看得外人后背发凉。
顾元对这里十分熟悉的模样,轻车熟路地来得一座墓碑前。
这是一座合葬的坟,夫妻二人共用一个墓碑。
因为村里有人在这里看守打理,所以即便顾元很少回来,也并不显得破败。
顾元上前亲自摆上贡品,挥手屏退众人,一撩衣摆跪在坟前,上香祭拜之后就开始低声念叨着什么,不时还伸手拔掉一些附近的野草。
这一跪就轨到了晌午。
大夫被拦在坟地外面进不去,等在外头急得团团转。
“顾先生病还没好,今天走了那么远的山里,如今跪在里头难免又要牵动情绪,谁行行好赶紧进去劝一劝,再这样下去要出大事的!”
从蓉城出发之前,梁总管就曾经各种叮嘱,让他一定要照顾好顾先生的身子,刚到家就病了不说,如今还顶着太阳跪在坟前,时间久了身子怎么吃得消,万一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他的脑袋怕是也要保不住了。
虽然顾元平时都是一副淡淡的模样,但是王府里的人却都莫名地对他很是忌惮,没见连江将军都无法从顾先生手底下讨到好处么,谁敢冲上去作死。
顾元跪在坟前,心里面百感交集,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他低声对着墓碑,说着自己这几年的生活以及如今在庆王府的日子,嘴上口口声声说着你们放心,撑在地上的手却死死抠入泥土中,似乎在强力忍耐着什么。
最后,他拿起供台上的酒壶,斟在坟前,低声道:“当年是我亲自带你们走入地狱,最后却只有我一人苟延残喘地爬出来了。我知道你们的不甘,你们的愤恨,我比你们更不甘、更愤恨,我一定会为你们报仇,然后再去下面找你们的……”
顾元从顾家祖坟出来之后,一句话没说就晕过去了。
大夫赶紧叫人将他放平不要挪动,掏出银针将其心脉护住,半晌后待其呼吸平稳之后,才叫侍卫来把人抬下山安顿好。
顾元昏迷了一天一夜才醒过来,醒了之后就急着要回蓉城。
众人这次算是见识了他的身体究竟差到什么程度,轮番来劝,最后也只勉强说动他多修养了一日,为了在一个月内赶回去,只得在顾元的坚持下重新锁起顾家祖宅,带着火炉和煎药锅一起踏上了回程。
一直缀在后面的人等顾元带人离开后,才摸进顾家村调查。
顾家村村子不大,多年来都只有顾姓族人在此定居,可以说整个村子基本都是连着亲的,又都住得靠近,谁家有个什么事儿都瞒不过旁人去。
几个人进村打问,还引起了村民的疑心和抗拒,最后只好花钱从村里找了几个见钱眼开的村民,私下里偷偷买消息。
顾元家在顾家村算是比较有名的人家,祖上几辈出过一个进士老爷,使得家里一下子就殷实起来,也越发重视后辈子孙的教导。
进士老爷致仕还乡之后,不但细心教导自家后辈,还在村中开办私塾,很是惠泽了不少人。
但是顾元家这一脉,虽然家境殷实了,但人口却不兴旺,一直都是一脉单传。
待到顾元出生后,三岁诵诗千首,五岁作诗艳惊四座。
大家都说顾家村又要出一位大老爷了。
后来顾元果然十几岁就顺利通过童生试、乡试,在父母的陪同下进京准备会试和殿试。
谁知三口人这一去就没了音讯,直到几年前,顾元拖着病弱的身体,带着父母的棺椁回乡下葬。
大家这才知道,顾元因为受不了舟车劳顿,还没道京城就病倒了,结果耽误了行程,没能赶得上进城的时间,半夜里遇到劫匪,顾家父母为了保护顾元,全都惨死在匪徒手中,顾元当时也昏死过去,再醒来就已经跟父母天人永隔了。
顾元当时是被人所救,那时候年轻又没有能力,只能在恩人的帮助下暂时收殓了父母的遗骨。
直到后来恩人离世,他将恩人安葬之后,才带着父母的棺椁回乡。
被收买的村民讲的内容大致吻合,倒也算是互相有个验证。
来打探消息的几个人觉得自己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这才离开顾家村,准备回蓉城复命。
第898章 再次门庭若市
随着吐蕃王离京城越来越近,上膳堂被召入京,要进宫献宴的事儿很快就在有小京城之称的保定府传开了。
保定府那些擎等着上膳堂开不下去的人顿时如没头苍蝇一般。
原本等着捡便宜或是看笑话的人,瞬间都如冬眠的蛇虫鼠蚁一样,藏得不见踪影。
虽然有个别人对此事还持观望态度,他们多是觉得上膳堂入宫献宴,万一出了什么错漏得罪了皇上或是达官显贵的话,到时候肯定就再也无法翻身了。
但是大部分人却并不这样看,一则大齐开国至今几百年,入宫献宴的酒楼算下来也不知凡几,从未出现过任何一起因此而获罪的,反倒都是名声大振,一跃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大酒楼。
二则是因为廖老爷子。以外面之人的观点来看,上膳堂之所以能搭上这条通天梯,肯定是因为夏娘子的弟弟成了廖老的关门弟子的缘故,没瞧见廖老都已经亲自到保定府来给夏娘子撑腰了么。有廖老爷子保驾护航,夏娘子就算想翻车都难。
不管大家私底下是怎么想的,总之上膳堂门口很快就恢复了魏国涛出事前的盛况,保定府稍微有头有脸一些的人家,全都派出管家,拿着真金白银抢着要预定酒宴。
只不过夏月初如今的心思根本不在这上头,将来人一律回绝,说有什么事都等从京城回来再说。
饶是这样,众人还是不肯放弃,干脆安排个人在上膳堂门口守着,现在的酒宴订不上,先把从京城回来之后的预定上也是好的啊!
毕竟大家也都能想到,到时候上膳堂名声大噪,预约的人怕是要挤破头。
薛壮跟夏月初都闭门不出,进京的日子已经商定好了,两个人都各自有事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