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将军的美味娘子 >

第449章

将军的美味娘子-第449章

小说: 将军的美味娘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样么!”
  夏瑞轩在廖老爷子身后朝自家姐姐翻了个白眼。
  廖老爷子护着徒弟道:“你以为呢,最近跑腿儿的差事,可不都是瑞轩做的么!可就算再是亲姐弟,也不能他替你去拜干亲吧?你好歹也得了解一下流程,知道当天自己该干什么吧?”
  “那是那是!”夏月初殷勤地扶着老爷子进屋坐下,然后回头看夏瑞轩,希望能得到点儿提示。
  但是夏瑞轩一双眼睛左看右看,就是不看她。
  夏月初只得满脸堆笑地问廖老:“日子都定下来了是吧?”
  廖老爷子斜眼看她,冷哼一声道:“你但凡差个人去过问一句,也不至于到现在连正日子都不知道。”
  夏月初没法子,只能诉苦道:“老爷子,您是不知道,我刚接手薛府的事儿,上上下下那么多人,那么多事儿,忙得我一个头有两个大。
  “如今眼瞅着又要过年,庄子上陆陆续续来人送东西,都要核对账目入库。朝中诸位大人家里也要送年礼,关系远了近了,礼薄了厚了的,我都得从头学起来,您就当心疼心疼我,就别训我了行么?”
  廖老爷子其实也不是真生气,此时听到夏月初诉苦,心又立刻偏到她身上了。
  “薛承那小子又瞎忙什么呢?怎么也不知道帮着点儿你?”
  “他衙门里有事儿,家里这些事儿就不麻烦他了。”夏月初亲手给廖老倒了一杯茶,“我勉强撑上几个月,等开春之后,母亲带着崇儿从东海府回来就好了,到时候就有人教我怎么做,凡事也有人可以商量了。”
  “这倒是。”廖老爷子捧着茶碗,点头道,“薛老夫人当初在京中的口碑极好,为人正直又随和,你们婆媳肯定能处得极好的。”
  喝了茶,又聊了会儿闲话,廖老爷子放下茶碗道:“行了,我也不跟你逗闷子了,找人算过日子了,定了腊月二十,赶在小年儿之前赶紧把事儿都张罗完事儿,也好踏踏实实地过年。”
  “那我当天都需要做什么?”夏月初忙问,“您就当心疼闺女了,就告诉了我吧!”
  “师父早就给你准备好了。”夏瑞轩从怀里掏出一个折子递给夏月初道,“当天要来的人还挺多,你记得叫上姐夫一起去,爹娘到时候有我照应,你什么都不用操心。”
  夏月初接过折子,顺手拍了弟弟一巴掌道:“准备好了还不早点拿出来,还陪着老爷子耍我玩儿是吧?”
  “嘿,那我不给你了。”夏瑞轩作势要把折子抢回来。
  夏月初也顾不得看,赶紧把折子揣进怀里,抬脚在弟弟屁股上踹了一脚道:“好几天没过来了,走前记得去爹娘那边看看,娘昨个儿还念叨你呢!”
  “行,那你陪我师父说说话,我去去就回。”夏瑞轩借着姐姐这一脚,直接就跑出去了。
  “老大不小的了,还是这样一副不稳重的样子。”夏月初嫌弃道,“比不上阿桦的一半!”
  “没办法,有个不稳重的姐姐,弟弟能稳重到哪里去!”廖老爷子见不急着走了,重新捧起茶碗,小口呷起来。
  夏家老两口住在薛府的东跨院里,夏瑞轩刚进屋,就听到平安欢快的笑声。
  “呦,这是玩儿什么呢?”夏瑞轩进屋,凑到平安身边看。
  “小叔!”屋里地龙烧得本来就旺,小孩子火力又壮,平安笑得满脸通红,手里还抓着一串铜环,“我爹笨死了,怎么都学不会拆九连环。”
  夏瑞松坐在一旁,满脸慈爱地看着儿子,他哪里是不会拆九连环,不过是哄儿子高兴罢了。
  夏瑞轩没有拆穿哥哥,伸手捧着平安的小脸揉搓了两下,道:“可不是么,你爹笨着呢,从小玩游戏就输给我。”
  他说完就不管这爷俩了,径直往内间去。
  夏家老两口果然都在屋里,夏洪庆偏身坐在榻边上,嘴里叼着烟袋锅子,却没有点烟,怕熏了这刚糊了白纸的屋子。
  吴氏盘腿坐在靠近窗边光线最好的地方,手里永远都是做不完的针线活。
  “爹,娘。”夏瑞轩进屋先打了个招呼。
  “阿轩,你今日怎么得空回来了?”吴氏看到儿子立刻拎起手里正在做的衣裳,冲他招手道,“你来得正好,过来我比一比,看合不合身。”
  “娘,我不是说了,我的衣裳够穿,师父每季都叫人给我做新衣裳,阿姐也经常送衣裳鞋帽给我,穿都穿不过来,您没事做就多歇歇,针线活做多了累眼睛。”夏瑞轩嘴上这么说,人已经走到榻边了。
  “我这不是闲不住么!”吴氏一边拎着衣裳比量大小,一边问,“你今个儿怎么得空回来了?”
  “师父来找阿姐,我自然就跟着回来了。”夏瑞轩把吴氏做了一半的坎肩套上,转了两圈给她看,嘴里跟抹了蜜似的,“还是娘做的衣裳穿着舒服,比外头那些成衣铺做得好多了。”
  “行了,你那张嘴啊!”吴氏听得心里欢喜,嘴上却还是嗔怪儿子,“你也老大不小的了,以后该多学学阿桦的稳重,知道不?”
  夏洪庆没耐心听母子俩磨叽,抬头道:“行了,看也都看见了,我们在你姐这儿什么都好,你好生跟着廖老学本事就得了,没事不用总过来。”
  “爹,我过来还真是有事儿。”夏瑞轩道,“我姐拜干亲的日子定在腊月二十了,我得跟你俩说说当天的流程,到时候京中要有许多人去观礼,咱可不能出问题。”
  “啥?腊月二十?那不就是三天后了么?”夏洪庆惊得嘴里的烟袋锅子都掉了。


第1135章 初心不改
  吴氏却惊讶地问:“都有啥人去观礼?”
  “自然是京中的官老爷们了。”夏瑞轩脱下坎肩儿,一偏腿儿坐在榻边,“师父送了一些帖子出去,说不定还得有些不请自来的,反正虽然比不得姐夫的乔迁宴,也得有一半的规模了吧。”
  “啥?”夏洪庆急道,“你这是拜了个啥师父啊,怎么收个干闺女还有这么当官的去捧场?”
  “爹,你咋糊涂了,我师父就是个御厨,虽说因为有先帝的厚待所以比一般御厨身份更尊贵一些,可说到底也还是个厨子不是?这些人啊,都是冲着姐夫和我姐去的。”
  吴氏急得也顾不得做针线活了,一个劲儿地搓着手道:“那可怎么好,你爹跟我都上不得什么台面,到时候万一说错话或者做错事了可怎么好!咱家丢人现眼倒也罢了,就怕对你姐夫有影响。”
  “你们也不用担心,我师父弄的流程特别简单,你们两个只需要上台去坐着,最后我姐上去磕头敬茶的时候,你们给我姐一个红封,然后再说几句话就成。”
  “还得说话啊?”吴氏脸色都有点不好了,“要不就让你爹自己上去算了。”
  “一个人说就行,到时候我爹负责说话,娘你就负责包个大红封给我姐就行。”
  吴氏一听这才稍稍放下心来,转而又开始烦恼道:“儿啊,那你说,娘那天穿什么衣裳好啊?你姐前阵子刚给我和你爹做了好几身新衣裳,你帮娘看看,哪个最……”
  “上去说啥啊!”吴氏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夏洪庆打断了,“凭啥让我说话啊!我不会说,你们找别人吧!”
  “老死头子,你啥意思,你是月初的亲爹,这也能叫人替?”
  “那你咋不说呢!”
  “我又没念过书,我说啥?你不是天天自诩满腹诗书么,怎么还越老越回旋了?”
  “我、我是念过书,可、可我也没在那么多当官的人面前说过话啊!”夏洪庆憋得脸红脖子粗,“我不管,反正我不说,我、我也给包个大红封还不行么?”
  夏瑞轩没有插话,等老两口拌完嘴才道:“爹,娘,姐夫的身份如何,你们天天在府上住着,想必应该比我看得更清楚。阿姐吃亏就吃亏在门第太低,虽然姐夫不嫌弃,但是外面说闲话的人少得了么?
  “师父虽然膝下空虚,但是徒弟满天下,就算谁都不管,不是还有我这个关门弟子给他养老送终么!你以为师父一把年纪了,何必顶着被人讽刺他攀附薛府也非要认阿姐做干女儿?还不是为了给阿姐一个靠山?
  “阿姐如今身份尴尬,还要顾及姐夫的官誉,那些达官贵人咱们攀不上、也不敢攀,剩下的人里,除了我师父,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么?
  “如今师父都把路给咱们一步步铺好了,程序也一再缩减,就是怕你们两个不自在,可咱家就真连这一点儿台面都上不得么?”
  夏瑞轩一番话,把夏家老两口说得都没了响动。
  夏瑞松从外间进来道:“爹,娘,阿轩这话说得有理,廖老爷子是为了咱家好,不过就是让爹说几句话,咱们提前写好,背个滚瓜烂熟不就是了么!”
  “你说得倒是轻巧,合着不是让你上台。”夏洪庆闻言白了大儿子一眼,但还是顺着他这个台阶下来了,“不过这也是个办法,我屡考不中,别的本事没落下,背书却是难不住我的。”
  吴氏则是一脸欣慰地看着夏瑞轩,拉着儿子的手拍着说:“刚才还说我儿不稳重,谁知竟能说出这样一番大道理来,可见我儿只是性子活泼,心里头比谁都清楚着呢!”
  “行了,你也别夸他了,粘几根儿鸡毛尾巴都要翘上天了。”夏洪庆起身撵人道,“没事的就都走吧,我得好生想想到时候说什么。”
  腊月二十这日,廖府内外张灯结彩,廖老爷子在京城以及车程在一天之内的徒弟们都回来帮忙,后厨被东一撮西一撮人占得满满的,身为关门弟子的夏瑞轩反倒得了闲儿,一直陪在夏家老两口身边。
  随着来宾越来越多,夏洪庆的身子就越来越僵直,最后简直硬得像个木头人似的,走路膝盖都不会打弯儿了。
  吉时快到要的时候,有人过来将夏家老两口请上太去。
  两个人手脚僵硬地跟在司仪的后面,夏洪庆差点儿走了个同手同脚,好在夏瑞轩提醒得及时,上台之前倒过来了。
  廖老爷子也穿了一身簇新的绛红色衣袍,他的座位跟夏家老两口是并排的,分列供桌的东西两侧,算是平起平坐的意思。
  吉时钟声一响,夏月初立刻上台走流程,前面一切都十分顺利,眼瞅就要到夏洪庆了。
  夏瑞松抱着平安,跟夏瑞轩一起躲在屏风后面偷听,这会儿也忍不住为亲爹捏了一把冷汗。
  夏家老两口受了夏月初的磕头,喝了敬茶,吴氏也将红封递给女儿,紧接着就是夏洪庆说话的环节了。
  兄弟俩齐齐地抹了把额头上的汗,平安窝在夏瑞松怀里小声道:“爹,小叔,你们放心就是了,爷都背熟了,他刚才还喝了几口酒壮胆儿呢!”
  “啥?喝酒了?”夏家兄弟俩都傻了眼,“这下怕是要崴泥了!”
  “诸位宾朋,在下夏洪庆,是夏月初的父亲。”夏洪庆开头一句还是照着背好的稿子来的,后面却全都变了,“我其实是个不称职的父亲,没本事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月初能有今天的好日子,都是通过她自己的努力得来的。
  “我虽然读过几年书,但也是个乡下人,不会说什么漂亮话,今天在这里,我只想说,我闺女所有的一切,都是她一步一个脚印,自己端端正正、扎扎实实走出来的。丢人么?寒酸么?我不这么觉得。
  “她出人头地了,却也从未忘本。不但提携兄弟和乡邻,只要是肯脚踏实地做事的,她都愿意伸把手。因为她曾经说过,当初她在东海府,还只是一个小厨子的时候,廖老爷子就从未瞧不起她,反倒是折节下交,这是她与廖老二人忘年之交的起点,也是今日能有这堂喜事的缘起。
  一老一少,因厨艺结缘,也因厨艺而惺惺相惜,无论地位和身份如何变化,他们都初心不改,我想这就已经足够了。”


第1136章 把老脸丢了个干干净净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儿。
  薛承起了个大早,起身穿衣裳的时候,夏月初还迷迷糊糊地,在被子里翻了个身,又把自己埋首在被窝里了,嘴里咕哝着问:“什么时辰了?”
  “还早呢!”薛承隔着被子拍拍她,“我赶早先去一趟衙门,你放心接着睡,我从衙门回来再叫你起床。”
  但是说话间夏月初的瞌睡也已经醒得差不多了,想起今日过小年儿,还要送灶神,揉揉眼睛道:“醒都醒了,还是起来吧,今天家里一大堆事儿呢,我先去爹娘那边看一眼。”
  薛承闻言好笑地问:“爹还待在屋里不肯出门呢?”
  “可不是么!”夏月初还眷恋着被窝里的温度,磨蹭着不想钻出来,“自打那天拜完干亲回来,就待在屋里不出来,一日三餐都让我娘给他端进去。”
  “你没跟岳丈大人说他那天说得可好了,比提前写的稿子说得还要好,就该那样说!那些个深闺妇人,那个比得上你?要本事没本事,自我感觉倒是好得很,她们能有如今的日子,还不都是靠投了个好胎?若是把她们扔在参顶子村那种穷山沟沟了,这会儿怕是早成乡野泼妇了,有什么资格瞧不起你?”
  “行了,别为那些眼皮子浅的人生气了。”夏月初挣扎着脱离了被窝的怀抱,凑上前帮薛承整理了一下衣领,“你去衙门的时候,想着把昨晚上拌好的饺子馅儿和饺子皮儿带上,那么多人不能回家,好歹也得吃顿饺子才行。”
  “放心吧,我就是给他们送吃的去的。”薛承探头在睡眼惺忪的夏月初脸上亲了一口,这才心满意足地转身出门。
  薛承一出门,倒把在外间的丫鬟清荷跟清芸吓了一跳。
  怎么也没听见叫人就自己收拾好了?
  “夫人也醒了,你们伺候她起身梳洗吧。”薛承说完抬手挑起门帘就径直走了。
  清荷跟清芸对视一眼,也不敢多说,赶紧兑了热水,进屋伺候夏月初洗漱。
  不过在将军府正房当值,未免也太轻省了,薛承夫妻这几年都习惯了自己的事儿自己做,鲜少有用到丫鬟的时候。
  而且平时只要夫妻俩都在屋里,就会把丫鬟都打发出去,一个都不留。
  薛承倒还算好,毕竟从小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支使起丫鬟来并不觉得别扭。
  夏月初却还总是有点儿放不开,遇事儿第一反应就是自己去做,怎么也想不起来叫丫鬟。
  不过清荷在正房屋里伺候这些日子,经过观察,对两位主子的性格也都大概心里有数。
  薛承十分正派,眼里只有夏月初一个人,对家里的丫鬟和年轻的小媳妇子,正眼瞧都不瞧一下。
  夏月初更是她见过听过的最好相处的主母。
  这个好相处,并非是外人相当然以为的主子人好心善这么简单。
  其实一味地人好心善,反倒是管不好家的。
  奴大欺主的事儿,时时刻刻都有在发生。
  对清荷这样没有歪心思、只想好生伺候主子、给自己和家里挣份儿脸面、以后能风风光光地嫁个好人家的丫鬟来说,最好的主子就是像夏月初这样,性格干脆利索,有一说一,从不拐弯抹角,藏着掖着;做起事来又有规有矩,赏罚分明,而不一味纵着。
  私下里,清荷曾与母亲安氏说起夏月初的情况。
  安氏闻言念了声阿弥陀佛道:“真是菩萨保佑,夫人这样才是正经大家主母的风范,你以后就老老实实在正房伺候,不要多事,不要传话,看到什么都给我埋在心里头,连我都不能说,听到没有?只要你规规矩矩的,在夫人下,以后少不了你的好处。”
  薛府重新迎回主人之后头一次过年,打从腊八开始,家中上下就都十分重视,下人们更是打点起精神,希望能给主子留个好印象,即便没有好印象,也不能头一回过年就出纰漏。
  先头过腊八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