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的美味娘子-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善大嫂子心里虽然不乐意,但还是找了块细磨刀石给她。
夏月初果然只在菜刀两侧稍稍打磨几下,根本就没碰刀刃儿。
善大嫂子眉头紧锁,走近几步,想看看她葫芦里卖得到底是什么药。
夏月初将菜刀清洗干净,切掉豆腐上的几面老皮,又反复在刀身和豆腐上淋水。
最后才深吸一口气,提起菜刀,贴着豆腐的边缘飞快地切下去。
白嫩嫩颤巍巍的豆腐简直吹弹得破,但在她手下却是乖巧听话,被整整齐齐地切成薄如蝉翼的片状,看在善大嫂子眼里简直有如神迹。
善大嫂子看得目瞪口呆,还不等她回过神来,夏月初那边一块豆腐已经切完,一层叠一层伏在案板上铺开。
她居然再次提起菜刀,顺着豆腐片儿的边缘再次飞快地切起来。
“哎,你干嘛!”善大嫂子下意识地想上去拦着,“好不容易切成片,再切就都碎了!”
夏月初专心下刀,并没有回话,直到一块豆腐全都切完,这才端来大半碗清水,将刚才切好的豆腐慢慢沿边滑入。
善大嫂子在豆腐入水的瞬间双目圆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这……”
原本看起来堆在一起有如食糜的豆腐,入水后居然四下散开,细如牛毛,丝丝分明。
夏月初轻轻晃动瓷碗,黏在一起的豆腐丝在水中散开,舒缓地飘散,如花蕊绽放,美不胜收。
善大嫂子还对着豆腐丝发呆的时候,夏月初这边已经又切好了肉丝,蘑菇丝和菜丝。
本来文思豆腐应该放火腿和冬笋,但是此时没有,夏月初就只能就着手里的材料,有什么就放什么了。
豆腐这边下锅之后,白菜肉卷到了起锅的时间。
肉馅儿已经被蒸熟了,白菜被蒸出来的肉汁浸透,半透明地格外好看。
夏月初把白菜肉卷在一个大白瓷盘子里环形排开,抓一把泡好的细粉丝放在中间。
将剁碎的蒜蓉过油后,加入两勺高汤煮开,加入水淀粉薄薄地勾芡,做成稍稍有些粘稠的汤汁,用勺子慢慢浇在粉丝和白菜上。
最后切一点香葱和红辣椒,洒在上面做点缀。
绿肥红瘦,整道菜顿时就鲜活起来。
善大嫂子此时早就忘了自己开始对夏月初的质疑,对这道菜不住口地称赞。
“妹子,你这菜做得可真好看!”
夏月初笑着打趣道:“您等我都做好了再夸我,万一不经夸可怎么办。”
“哎呦,要我说,你只要把这碗豆腐端上去,就妥妥的没问题了!”善大嫂子完全被她切豆腐丝的手法征服了。
夏月初把两口锅都刷干净,分别加入高汤烧开。
将肉丝、蘑菇丝和菜丝放入一口锅里,煮沸后加盐提味后盛入汤碗中。
最后才将豆腐丝放入另一口锅里,不错眼地盯着锅内,待到豆腐丝在汤中浮起,立刻用漏勺捞出来,小心翼翼地滑入汤碗最上层。
豆腐丝在汤中不疾不徐地散开,隐约透出下面配菜的颜色,或浓或淡,像一幅赏心悦目的山水画。
善大嫂子这回是彻底服气了,取出两个托盘,将两盘菜分别装上,对夏月初道:“你就跟我一起过去吧,依着我看,你比昨个儿做喜宴的大师傅还要厉害几分,保准就是你的没跑了!”
第013章 顺利过关
因为崔家大孙女崔文兰出嫁,所以除了远在辽东的二房,崔家其他各房的人都回到乡下老宅子来。
崔老爷子在正房炕上坐着抽烟,他对面坐着的是长孙崔书青,其他儿子儿媳、孙男娣女在下面围了一大圈。
善大嫂子带着夏月初进来,将两份菜放在炕桌上,一把将夏月初推到前头,捅捅她的后腰示意她说话。
夏月初今天穿了身褐色的粗布衣裳,头上也只插了根铜簪子,浑身上下没有丁点儿值钱的东西。
见她这样,屋里顿时有人发出鄙夷的嗤笑。
夏月初却丝毫不怵,从容大方地介绍道:“这两道菜,一道是白头偕老,一道是朝思暮想,请崔老爷子您尝尝看!”
“这两个菜名儿起得有些意思,是你起的?”崔书青看着这两道菜,饶有兴趣地问。
夏月初估摸着,这个人应该就是孙氏说起的,那个在城里读书的秀才公子。
“是,第一道菜是取白菜叶裹肉馅蒸熟,上面覆上粉丝又浇汁而成,取白菜的白字和粉丝细白的模样,叫白头偕老,讨个好彩头。”
崔书青上身前倾,看着那一大碗文思豆腐,忍不住赞道:“这个菜做得真是好看,古诗有云,浓妆淡抹总相宜,这菜活生生一副山水画的模样,倒叫人都不忍心动筷子了。”
这回不等夏月初说话,善大嫂子就忍不住抢先道:“这道汤才是真功夫呢!您看这上面一层细细的,跟绣得花儿似的,若是不说,谁能想得到这是豆腐呢!”
“豆腐?”崔书青闻言吃了一惊,凑到更近处细看,又用筷子挑起两根,放入口中细尝,“还真是豆腐没错!”
他这么一说,底下的人都纷纷起身凑上前看个究竟,连崔老爷子都放下了烟袋。
“这样细的豆腐丝难道是用刀切出来的?”崔书青盛了一碗豆腐羹先放在老爷子面前。
“不瞒您说,要不是我亲眼看见,任谁说我都不信的。”善大嫂子登时打开了话匣子,添油加醋地把夏月初切豆腐的场面讲得天花乱坠。
夏月初总算是看明白了,善大嫂子还真是个实诚人,只要别人有真本事,她就服气,什么事儿都摆在脸上,不会在背后给人使坏。
在善大嫂子说书似的夸奖中,崔老爷子漫不经心地开始吃菜。
一勺豆腐羹入口,他的神色微变,低头看看碗里,又抿了抿嘴,似乎与自己想象中的味道很不一样。
他没有发表评价,又夹起一个白菜肉卷,一口咬下去,肉汁四溢。
这道菜做得格外软糯好咬,而且白菜的清甜中和了肉馅儿的腻味,口感顿时清爽起来,让人忍不住想多吃几口。
崔老爷子又夹了两个白菜肉卷到自己盘中,又盛了一碗豆腐羹,这才挥挥手道:“你们也都来尝尝。”
其他人见老爷子这举动,就知道这菜的味道肯定不错。
于是小孩子们蜂拥而上,把盘中的白菜卷一抢而空。
崔书青一看这个架势,赶紧多盛了两勺豆腐羹,然后护着自己的碗到一边去了。
大人们开始还稍微矜持着,后来看再磨蹭就吃不着了,这才赶紧把孩子们打发出去,自己凑上去尝尝味道。
白菜肉卷方便拿取,早早就被孩子女人们扫荡一空,男人们没捞着,只得夹几口粉丝尝尝味道,然后将文思豆腐羹盛个精光。
崔书青护着自己的碗,小口吃着豆腐羹,生怕被人抢了去。
“爷,你觉得咋样,我吃着比做喜宴的大师傅手艺还好,菜做得也漂亮,名字起得也吉利。”
崔老爷子把碗里的白菜肉卷吃完,又喝了一碗豆腐羹,面上露出心满意足的表情,却没有直接拍板,扭头冲下头坐着的大儿媳王氏道:“老大媳妇,你觉得咋样?”
大家都看出老爷子颇为满意,王氏自然也不会说什么不中听的话。
更何况,她也觉得这两道菜都很好吃,而且卖相和菜名都好,做回门宴肯定是个好彩头。
王氏笑着说:“我吃着也怪好吃的,名儿听着也好,若是爹也喜欢,那就定下来吧!”
见老爷子矜持地点了点头,王氏便转向夏月初道:“明个儿上午就得过来,正午开席,两桌席面,每桌十个菜,晌午就跟着在这儿吃,给你三百个钱儿,若是做得好还另有红包!”
夏月初之前打听过,如今这个时候,一个青壮男子出去做工,最是受累的活计,一日也不过是一百文左右。
虽说大厨是个技术活儿,被人请去做酒席肯定价钱不低,但自己如今毫无名气,忙活大半天能得三百个钱也算是不错了。
“不过,我有两个要求。”夏月初并没有一口答应下来,开始提自己的条件。
“喂,你以为你是谁啊,用你就是给你面子了好不好,还敢跟我家提条件?”下头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坐不住,跳起来满脸不悦地说。
“没规矩!”崔老爷子呵斥道,“这儿有你说话的份儿?”
“爷爷,我……”少女不服气地还想再说什么,被一旁的父母硬是压了下去。
崔书青却笑眯眯地问:“你且说说,这两个要求是什么?”
“第一,既然我来做菜,厨房的人就要听我指挥,不能有人对我做菜指手画脚或是横加干涉。”
“这个自然,你不用担心。”崔书青很爽快地应诺下来,“那第二个呢?”
“我家弟妹人很是干净麻利,今个儿我做饭也是她帮我生火洗菜,不知明个儿能不能叫她一起过来帮厨?”
“这个就更没问题了,我家本来就要请人过来帮厨,请谁还不都一样。只这两个要求,我就能替我娘应了你。”崔书青想都不想就答应了。
王氏见儿子都这么说了,便也很爽快地说:“没问题,你妯娌若是过来,也按照帮厨的价儿给,每天三十文,这下放心了吧?”
夏月初这才点点头道:“我需要有人给我介绍一下家里都有什么食材,还要了解明日来赴宴的人有没有什么忌口,都弄清楚之后我会列出菜单给你们过目,双方确认无误的话,今天下午我会过来准备明日要用的一些材料。”
“没想到你看着年纪小,做事倒是很有章法。”王氏颇为赞赏地看向夏月初,“厨房的东西你就问郭婶子和善大嫂子就行,忌口的事儿我也不是很清楚,等我问回来再叫人去告诉你。”
夏月初先让孙氏回家,自己把崔家厨房里的东西细细看过一遍,在心里拟好十道菜的菜单。
与王氏沟通确定之后,已经日上三竿,夏月初想起要给薛壮熬药,这才急匆匆回家。
第014章 重新掌勺
夏月初回到家的时候,屋里已经弥漫着一股苦苦的中药味,孙氏正蹲在灶间小炉子旁边打着扇子看火。
“妮儿娘,多谢你啊,我换了衣裳就来替你。”
孙氏见夏月初回来,赶紧把她拉到一旁低声道:“你咋才回来,娘都过来骂了好几回了。”
夏月初却贴着她的耳边说:“我跟崔家说好了,明个儿你跟我一起去,让你帮厨,管一顿午饭,三十文钱。”
孙氏的眸子猛地一亮,搓着手有些不敢相信地说:“给三十文钱那么多?”
三十文钱足够称上两斤多肉,让孩子们吃点儿好的了。
孙氏见夏月初点头,顿时感激地说:“多亏嫂子帮忙。”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这不是还帮我熬药呢么!”
夏月初回房除掉外头的棉衣,换了件家常的袄子出来。
她打开手里的白布包袱,里头放着崔家给的四个白面大馒头。
夏月初拿出两个馒头放进碗柜里,剩下用布重新包好塞给孙氏道:“拿回去给孩子吃,别让老二看见了。”
孙氏连连推拒:“这怎么能行,嫂子你快留着给大哥吃吧!”
两个人推来推去,最后孙氏硬是拿出一个馒头放在灶台上,坚决只肯拿一个走。
夏月初便也没再推让,接过孙氏手里的扇子,又叮嘱道:“明个儿用过早饭就要去,你看看孩子怎么安顿,要不就搁我这屋,让你大哥看着点儿,反正你家闺女都听话。”
“那可不行,大哥如今吃药看病呢,别叫她俩闹着。”孙氏帮夏月初又劈了点儿碎柴,堆在一旁道,“第一碗已经熬好了,这次再熬到一碗水,把两碗药混在一起,上午一碗,晚上一碗。药渣不要扔,晚上兑了热水泡脚用。”
“放心吧,我看着就行了。”
夏月初话音未落,盛氏就自顾自地进来了。
“呦,出去浪了大半日,总算是舍得回来了?”盛氏进门就没有好话,阴阳怪气地说,“家里的事儿我是不指望你什么了,自己屋里的事儿也不做,一出去就大半天看不着人
夏月初一边扇火一边道:“娘,今个儿是我不好,我怕大壮哥吃得不行营养跟不上,想踅摸点儿钱给他买吃的,正好崔家找人做活便去了,没想到耽搁到这么晚。”
盛氏原本只是随口唠叨两句,结果一听夏月初提起崔家,顿时想到昨天女儿羡慕的神色,心里头顿时有些堵得慌。
但是夏月初把薛壮拿出来做理由,让她一时间也不好多说什么,眼神却已经被灶台上的白面馒头吸引了。
薛家在村里日子过得着实不怎么样,虽说人口不多,但盛氏馋懒,两个儿子也都不勤快,全家基本就靠着薛良平种地混饭吃。
平时家里光景好的时候吃两掺面的饽饽,大部分时候吃得都是苞米面窝头,纯白面基本只有过年过节包饺子能吃上一回。
崔家这馒头又大又白,看着就很是暄腾好吃,看得盛氏忍不住吞了口口水。
“如今你男人回来了,就老实在家待着,别总跟以前似的到处乱跑了。”
盛氏嘴上嘟囔着,到灶台前抓起馒头转身就走。
夏月初也懒得为个馒头跟她吵,把药熬好晾到温度适中,便端进去给薛壮。
薛壮看着黑褐色的苦药汤子皱眉,但还是伸手接过去,仰头一饮而尽,虽然尽力保持面色不变,但眼神里却忍不住透出嫌弃。
夏月初见他这样,笑着往他手里塞了个什么东西,端着药碗转身回了灶间。
薛壮摊开手掌,只见掌心里是一颗圆滚滚的饴糖。
他鬼使神差把糖塞进嘴里,甜味瞬间冲淡了嘴里的苦涩。
“大哥,你居然吃糖!”秦铮都惊呆了,“你不是最讨厌吃甜的么!”
薛壮嘴里含着糖,略有些含糊地说:“饿了!”
“马上就开饭了!”夏月初在灶间扬声道,“秦铮,收拾桌子拿碗筷。”
这么几天下来,她已经摸清楚了薛壮和秦铮的胃口有多大。
中午便做了一大盆雪里蕻炖豆腐,一碗油淋茄子干,又拌了份酸辣白菜心。
“开饭了!”
夏月初给薛壮和秦铮一人一个比碗口还大的白面馒头。
她自己盛了两勺雪里蕻炖豆腐,美滋滋地吃了一口。
这豆腐是村里一户人家做的,自家种的黄豆,山上挑的泉水,用石磨一点点儿磨出来。
刚买回来的热豆腐香得勾人,吃进嘴里嫩滑中带着韧劲儿,在口中抿开没有半点儿渣滓,只剩满口的豆香和微微的回甘,味道简直没治了,夏月初空口就能吃下去一大碗。
秦铮说了声好香,抓起馒头便大口吃起来,薛壮却并没有急着动筷子。
这几日,看着夏月初忙里忙外,一日三餐都尽量换着花样地给自己做,薛壮心里也不是没有触动的。
但越是触动,就越让他觉得愧疚,而这种愧疚又是此时无法说出口的。
此时看着自己和秦铮碗里的白面馒头,再看看夏月初手里的玉米面饽饽。
薛壮默默将自己的馒头放进夏月初的碗里,伸手去抓了个玉米面饽饽。
夏月初心里一暖,也没有完全推辞他这份好意,把馒头一掰两半,大半个塞回薛壮的碗里。
薛壮这几日也见识过夏月初的饭量,她自己拳头那么大的饽饽顶多吃上一个,最后几口还得就着汤硬塞下去的,这一个大馒头她的确吃不完。
他抓起馒头咬了一口,咕哝道:“天天吃猫食儿似的,难怪瘦成这样。”
夏月初闻言低头看看自己抓着馒头的手,手指倒是修长笔直,但是瘦得骨节突出,青筋毕现。
但是这又有什么办法,胃就这么大,总不能为了长胖就撑死自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