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名门闺战 >

第389章

名门闺战-第389章

小说: 名门闺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连在一块儿,何况韩正清那里,未必就真的能直接掌握了大同镇守的全部兵马吧

    因此京城的年味仍旧十足,还较前几年更加热闹了一些,不少说书先生在茶楼西馆说书,说的都是恭王如何狼心狗肺,如何跟韩正清勾结在一起图谋不轨的事,说的街知巷闻,说的京城百姓只要一听见恭王和韩正清的名讳就忍不住朝地上啐一口。

    青莺正服侍宋楚宜脱了大氅挂在屏风上,见宋楚宜已经几步到了窗前侧耳听起底下的嘈杂声,上前几步站在她跟前笑:“如今恭王和韩正清在京城可谓已经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了。”

    青桃刚从外头进来,闻言也附和:“是啊,如今就没有不骂他的。”

    自古以来,没有哪个藩王在父亲尚在位的时候就敢起兵的,何况建章帝结结实实的没什么错处至少在天下人看来,建章帝都没什么错处。

    何况以圣人之言来看,纵然建章帝有天大的错处,作为儿子的恭王心存怨怼就成了祸害。

    可是恭王和韩正清都不傻,他们自然也知道这一点,却还是毅然决然的走上了这条路,京城这边的舆论自然是偏向于建章帝和东宫的,可是西北那边呢

    西北那边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恭王早已经听说朝廷给他安的罪名了,他自己本人是嗤之以鼻的,可是他又知道这舆论在拉拢民心这一处上何等重要,因此仍旧急的冒火。

    因为韩阳说话只说一半,只说要把这罪名按在宋崔二家和宋楚宜头上就万事大吉,可是到底怎么按在人家头上却没说,他很是窝火,叫了韩阳和令长史以及邹言征到房里,皱着眉头把京城来的消息扔在他们眼前,直截了当的问他们:“如今天下人都误以为本王是个不忠不孝之人,先前你们全都劝我不是时候不是时候。如今锦乡侯既然说已经是时候了,怎么又不说到底怎么把我起兵的罪名按在宋崔两家和太孙妃身上”

    他倒想直接把罪名弄在东宫头上,事实上,他原本就是被他当太子的兄长逼得走投无路,才一条道走到黑的。

    说起来他找令长史来,还是因为令长史虽然执拗了些,可是的确是有真才学的当年令长史毕竟是二甲进士呢,在国子监当教谕,后来才被他挑中了跟去了封地当个属官。

    而且逃亡途中,令长史待他也是真心实意的忠诚,连自己的左臂都为着保护他断了,恭王还是记得这个情分,所以虽然恼怒当初令长史不会说话,说的话也不好听,可看在这些情分上,他还是大度的把令长史又叫来了。

    令长史却并不以此为荣,他跟在恭王身边,亲眼看着恭王如何提心吊胆的从各种刺杀和刁娜里在晋地立足,因此也知道东宫太子的确不是个仁慈的主上,日后他一旦登位,肯定要对恭王不利,因此恭王想取而代之,他是愿意的。

    哪个文人都有着挥斥方遒的美梦,他原本以为能靠着恭王实现。可同样的,哪个文人都不能接受自己的主子是个遗臭万年的人,恭王原先逃出皇陵是不得不为,当时他要是想实现抱负,违背他的父皇是无奈也是不得不为之举,令长史也就只好劝服自己这也是唯一的出路,仍旧跟着恭王忠心耿耿。

    可是恭王竟还纵容默许韩正清引鞑子入关来对抗三边总制崔绍庭和朝廷,这实在叫他无法忍受。

    他若是这么做了,他以后纵然真的跟着恭王封王拜爵,跟着恭王俯瞰这天下,又有什么用处靠着外人来打自己的父亲兄长,来残害自己的子民坐稳的江山,有什么值得夸耀

    他的老祖宗恐怕都要气的从棺材里跳出来打他这个不孝子,他自问对恭王忠心耿耿,可是恭王若是想要用这种令人不齿的方式来夺取江山,他实在是不敢苟同。

    这个人,这个从前口口声声只是为了保全性命,为了不致江山落入他那贪婪哥哥手里的人,早已经变了。

三十七·城破

    

令长史板着脸没有说话,邹言征迫不及待的先开口了,他跟令长史又不一样,他这人,当初虽说还有几分文人骨气,可是自从跟着韩正清在西北呆了几年之后,也全没了。何况以他跟韩正清和恭王的关系,就他办出的那些事,再不可能有退路的。

    既然不可能有退路了,那些身后事就更顾不上了,现如今享了荣华富贵才是现成的,何况韩正清有句话说的极对,自古以来成王败寇,都是如此。虽然有史笔如刀,可亦有皇命难违,只要一旦恭王登了位,多的是法子洗白名声。

    他顿了顿,把目光放在韩阳身上片刻,问韩阳:“侯爷当初是告诉我,辅佐王爷,无非两件事叫朝廷内外皆乱。可是现如今侯爷他虽说是反了,可之前商量好的,引鞑靼入关来对付崔绍庭的打算却到现在还没实现,而内乱,就更不必提了。”

    他的忧心不是假的,看着韩阳皱起了眉头,无比忧心:“他使了公子你来,可还有别的交代”

    韩阳算是个老兵油子了,面对恭王却并不敢有任何放肆,他父亲已经把话说的很明白,他的性命,自此之后就得依托恭王殿下了。

    想起父亲的吩咐,他摆了摆手:“父亲的确是有话交代,可是现在还没到说的时候啊”

    韩正清打发他来的时候就吩咐过,他这一来,肯定是来往不便了崔绍庭此人可不是好相与的,有了朝廷的圣旨,第一件事就是切断太原与大同的联系,他要是敢带着人从太原往大同跑来跑去的报信,到时候崔绍庭的人就能叫他尸骨无存。

    正因为日后通讯肯定是不通畅了,因此韩正清已经把要教给恭王的东西都已经说给了韩阳听,要韩阳之后同恭王说。

    可现在,远远还不是时候。

    恭王就忍不住皱眉:“都到现在了,还说不是时候,那到底什么时候才是时候”

    韩阳看出恭王的恼怒,有些害怕又有些茫然,一时有些手足无措。

    邹言征叹了声气,见韩阳面露难色,忍不住就劝:“都到现在这个时候了,公子就不要卖关子了,不如你先说说,到底侯爷是个什么打算,这样我们心里也好安心啊。”

    朝廷那边眼看着都已经派了水师提督黄一清来晋地帮助镇南王了,还光明正大的下了讨伐恭王的旨意,朝廷已经先撕破了脸,先一步有了说辞,把恭王说成一个不忠不孝的人,现在朝廷又占了名分上的优势又本来就比恭王势大,韩正清那里要是再不按照之前说的做,简直是在逼恭王去死啊

    是故,连邹言征也有些兜不住了,见恭王横眉冷目,韩阳又不接话,就又道:“何况之前我回来之前,侯爷明明已经再三说过,一定会叫东宫彻底失势,也失去正统的名分的。这就是侯爷他所说的外乱内乱之所在。可现在,外乱打了折扣,湖北那边没听说怎么了,连侯爷自己那里也没动静”

    令长史却觉得没动静才是好的,要真是有了动静,他这个曾经追随过恭王的,真是玩死难辞其咎了。

    正胡思乱想,外头忽而有斥候飞奔着来报信,恭王吓了一跳,立即站了起来黄一清可是领着人马来了晋地,口口声声要讨伐奸佞的,不会是黄一清已经兵临城下了吧

    倒还没有那么快,来的斥候弯着腰上气不接下气的喘匀了气,就立即跟恭王道:“王爷鞑靼人以大同右卫军无故斩杀二十个鞑靼人、不肯互市为由攻打大同”

    攻打大同终于来了恭王眼里的亮光简直不可抑止的迸射而出,紧张追问:“然后呢”

    终于开始了,韩正清那里总算是开始了,他还以为韩正清是要反悔了,毕竟这么久都没有动静。可是现在看来,韩正清还是说话算话的。

    邹言征脸上也喜气盈腮,恨不得蹦起来,韩正清之前说过内外乱,现在外乱已起,想必终于该是时候了。

    韩阳站起来左右四顾,皱着眉头并没说话。他实在不喜欢鞑靼人,鞑靼人毕竟杀了他三哥哥,虽然他父亲视他三哥哥的命如同草芥,可是他对三哥哥是很有几分感情的唯有这个不起眼的三三哥哥,小时候还肯照料他几分。

    令长史的脸色就更差了,及至听见斥候接下来的话之后,更是面色铁青。

    斥候说的是:“大同二品忠武将军锦乡侯韩正清却因为被崔大人和定远侯为难,而不能披甲上阵。大同无人守城,以至被人趁虚而入。现如今大同关已破,鞑靼人攻进大同城了”

    恭王嘴角控制不住的翘起来,韩正清这一手可真是委实毒辣啊,把鞑靼人引进关内对付崔绍庭,牵制住三边总制的所有兵力,且让京城的门户大同山西全面暴露在鞑靼人那里,京城现在肯定是自顾不暇人人自危了朝廷,原先他还因为朝廷派兵讨伐而胆战心惊,可现在,他还有什么好担心的他手里和韩正清手里的人,足以叫朝廷那些人食不下咽睡不安寝了。

    就是要这样,恭王眼里闪着嗜血的光,他从京城狼狈逃窜而出的那一刻就发过誓,一定要叫那些人也尝一尝朝不保夕的滋味,现在,他的报复正式开始了。

    “好”恭王忍不住喝了一声彩,豪气干云的道:“本王终于如愿了”

    令长史被他这一喝给喝的回了神,看着恭王垂下了眼睛,这回,他眼里连失望都没有了,哀莫大于心死,对于这个引进了异族来残害自家百姓还沾沾自喜引以为傲的人,他已经失望透顶,失望透顶,就谈不上再说什么失望不失望的了。

    邹言征比恭王还更着急,听见斥候这么说,立即又追问:“那锦乡侯现如今如何”

    韩止引鞑靼人入关自然是为了抵御和收拾崔绍庭的,那现在韩正清是不是已经领着鞑靼人直奔固原去了

三十八·儿子

    

韩正清没有跟鞑靼人在一起,至少现在是不能在一起的,他如今还要靠着鞑靼人在大同城肆无忌惮的屠杀来证明朝廷想要召回他的做法是有多愚蠢呢,不能自己跟鞑靼人扯上关系。

    虽然上层的那一撮人知道他不是个好人,可百姓不知道啊,百姓们知道的,都是他想要他们知道的,百姓们只会觉得,三边总制崔大人告了他这个忠武将军的状,而皇帝老子昏庸无道,因为崔家势大因为崔家谄媚就听信了崔家人的谗言,要把他这个忠武将军临阵换走,他这个忠武将军表达了要保护百姓的决心之后,却被朝廷的人强行带走了。

    他们所遭受的苦,都是朝廷跟崔绍庭的错,都是朝廷和崔绍庭让她们沦落得无家可归,沦落得朝不保夕。

    他舒服的靠着软枕坐着,身后有两个美貌少女正给他捏肩揉腰,少女眉清目秀,一个神采飞扬,笑起来的时候艳光四射,不笑的时候又很有几分令人害怕的刻薄。另一个温和恬淡,不知道怎么,就连笑起来眉间也隐含着几分凄苦。

    他另一个仅存的庶子韩语转进来,眼珠子往她们两个身上一溜,不着痕迹的皱了皱眉头他父亲可真是出息了,一个像大范氏一个像小范氏,如今大小范氏尽皆归于尘土,他就寻了两个替代品来。

    韩语并不觉得他父亲的这份痴心有什么可以值得人夸耀和感动之处,他父亲虽对大范氏忠心耿耿的像是一条摇尾乞怜的狗,可他同时也不是没对小范氏动心,旁的女人更是没断过。

    他母亲就是其中的可怜人,因为眉眼长得有些像大范氏而被他强行从当县丞的父亲手里要了过来当妾,等厌倦了之后又把她扔在一旁任她自生自灭。

    他时常觉得他父亲没有良心,他不爱任何人,家里的嫡母小范氏,家里的嫡兄韩止,也从没得他另眼相看过。

    在他心里,大约是没有人会比他自己更重要了,韩语垂下头,就听见韩正清问他:“怎么样了”

    他被差遣去打听湖北的消息,如今是来回话的,听韩正清这么问,他收拾收拾了心情,压低了声音面无表情的道:“没有消息。”他见韩正清已经坐直了身子,也并不显得害怕:“二叔没有消息传回来,我派去的人打听了打听,蒋叔叔那里也没有消息传回来。”

    湖北肯定是出事了,韩正清先前因为鞑靼人已经如约入关而升起的兴奋又一瞬间隐没了,他眉间闪过显而易见的烦躁,有些不耐烦的对着韩语摆了摆手。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崔应书果然跟崔绍庭是兄弟,这两个人都一样狡猾难应付,实在让人头疼又愤恨。

    韩城肯定是被崔应书发现了,偏偏韩城远不是崔应书的对手,崔应书抓到了韩城这下场想一想就不是太美好,他并不关心这个庶弟的性命,他关心的是他的儿子东平郡王。

    韩城陷在了崔应书手里的话,东平郡王怎么办韩城那个嫁祸自来就是个贪生怕死的,崔应书这个老狐狸,肯定能把一切都给套出来。

    那,东平就危险了

    极像大范氏的那个少女递来了一杯美酒,说起来这还是西域的葡萄酒,盛在夜光杯里简直美不胜收,眼前的美人又同他少年时的情人那样相似,这两个少女叫他烦躁的心又更加烦躁了,他透过少女的眼睛,就好似看见了大范氏那双秋水似的眸子,这双眸子好似是在控诉他,质问他为什么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能保全。

    他神情有些恍惚,一把推开了那杯子,干燥的嘴唇被自己的牙齿咬出了血,他不能坐视东平受苦。

    “再去打听”他目光阴毒的看着自己的庶子韩语,见儿子怔了怔就不耐烦的重复了一遍:“你亲自去去湖北一趟,看看到底你二叔和你蒋叔叔是不是陷在了湖北。”

    在韩语看来,这简直就不用想就知道的啊蒋叔叔临去之前就说了,湖北久没有音信,肯定是出事了,若是他也没消息传回来,不必去找。

    可他父亲却还是要他去,韩语眼神黯淡下去,看着韩正清没有说话。

    韩正清已经交代起话了:“就算搭上你自己的性命,你也得给我把事办成。打听清楚,东平郡王到底是不是还在湖北,若不是,是在哪里。我一定要知道。”

    韩语更加愣了,他一直知道父亲是在替太子做事,可是太子出事的消息传到她们耳边的时候,他也没见父亲这样不安着急过,怎么对着一个东平郡王反倒是这么上心

    他很是不解,可是韩正清看他的眼神简直像是要吃人,根本不容他反应,已经飞起一脚踹过来了:“我说的话,你都听见没有”

    韩语从来都知道自己跟仅剩的弟弟韩阳在父亲心里没什么分量,被踹了这么重的一脚也不觉得委屈,沉默着站直了身体麻木的点头:“儿子知道了。”

    韩正清面无表情的打发他走了,又叮嘱他:“连夜出发。不管有什么消息第一时间寄回来”

    韩语又点头,出来之后先去母亲那里告诉母亲自己要出远门。

    他的母亲才三十岁,却已经被磋磨得不成样子,看上去足足如同四十岁的妇人一样苍老憔悴,见了他就忙颤着身子迎上来,准备叫人去给他准备吃食。

    他父亲说,就算搭上性命也要办成这差事,不然回来也是一个死字,他看着自己的母亲,忽而觉得有些害怕,他不害怕自己,他害怕母亲没人照顾。

    大同城破,他父亲撤退的时候竟然根本不愿意带上他的母亲和韩阳的母亲,在他父亲看来,这些人已经老了,根本没什么用处了。

    “不必忙了”韩语干巴巴的说了一声,见母亲仓惶的看向自己,有些难过的垂头:“我我要去替父亲办事,要出一趟远门”

三十九·拦路

    

韩语的母亲更加仓惶的站住了脚,皱纹横生的脸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