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名门闺战 >

第44章

名门闺战-第44章

小说: 名门闺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老太太还要再说话,被李老太爷狠狠一瞪,只好不甘的闭上了嘴。

    宋老太爷去看崔应书夫妇,崔应书毫不犹豫的冷笑:“自然是开祠堂休妻,然后她一命赔一命”

    崔家能花五年时间来追查崔汀汀的死,对崔汀汀的重视可想而知。这个结果,大夫人早就已经猜到。

    崔夫人看着脸色不虞的李老太爷并李老太太,语气满含嘲讽:“还有这位老太太,杀伐果断比土匪还强些,我可怕她什么时候又教坏了她的外孙女,又教出另一个李氏来。那我们崔家可真是防不胜防。”

    李老太爷不敢再谈条件,他心知才刚李老太太并李氏已经将崔家耐心耗尽,崔家事到如今还愿意私了,无非是因为宋楚宜宋琰都姓宋的原因,若是逼急了他们

一百一十一·拼死

    

李氏刚刚几乎是将宋家所有人指着鼻子骂了一遍,宋老太爷本来就没想再容她,闻言立即就下了决定:“开祠堂写信去叫老二写休书”

    这个女人留不得了,就算不是为了她买凶杀人,不是为了追究她以往错事,宋家也不能留这么一个窝藏祸心的媳妇。

    宋老太太紧跟着就吩咐大夫人同黄嬷嬷:“你们带人去清理清理二夫人的嫁妆,叫李家人清点清点,若是没错,仍叫抬回去罢。”

    大夫人领命,冲黄嬷嬷略点点头,就径直去了二房。

    李氏已然一副癫狂模样,指甲嵌入了自己母亲的肉里也不自知,只是一个劲儿的哭了又笑,笑了又哭。

    这么多年以来,她对宋毅一心一意,甚至不惜出手害死崔氏,可是到头来却栽在了崔氏女儿手里她不甘又绝望,忽然愤恨起自己的母亲来。

    当年她一过门就想对宋楚宜姐弟下手的,可是母亲偏偏劝她先做足表面功夫再说,说是别惹了宋毅还有宋老太爷等人的厌恶跟疑心。

    可是等来等去,她没等到宋老太爷宋老太太消了疑心,道士等得宋楚宜成了气候。

    被休回去,那宋楚宁怎么办她这前半生的煎熬跟爱恋又算什么宋毅可以日后再讨别的娇俏女孩儿当填房,不过两三年就把她忘得一干二净,她却要回家去三尺白绫了此一生她怎么甘心

    她怎么甘心崔氏的女儿一辈子压在自己女儿的头上,怎么甘心自己女儿沦为下堂妻所出

    李老太太被她抓得生疼,刚要出声,就见女儿目光直直的盯着花厅里的柱子,登时心下突的跳了一跳。

    还没等她出手去拉,李氏已经飞奔着撞上了花厅里的圆柱。

    李老太太立时就惊得双眼翻白,大叫一声扑了过去。

    可惜已经晚了,李氏显然是动了死意,拼尽了全力这么一撞,登时血流如注,不一会儿竟连眼珠子也不转了,出气多进气少了。

    崔夫人几乎同时捂住了宋楚宜的眼睛,一叠声的吩咐牛妈妈捂住宋楚宜的眼睛叫带出去。

    李氏死了,事情就又起了变故。李老太爷红着眼睛看向宋老太爷:“一命还一命,她这也算是偿还了崔氏的命了”

    人死了,自然没有再休死人的道理。

    宋老太爷跟宋老太太对视一眼,忽然觉得心里有些堵得慌。

    李氏真是到死都在给别人添堵,她这趁着祠堂未开休书未写倒是死了,可宋楚宜宋琰却不得不为她守孝三年。

    “她这样轻松的死了,真是叫我有些后悔没去告御状,让她死的难堪一些。”崔夫人冷着声音开口,面上半丝表情也没有,似乎只是在自言自语:“若是再碰死一个,这可怎么办呢”

    李老太爷并李老太太都是浑身一僵。

    李氏的死,竟丝毫不能平息崔家的愤怒,若是李老太太不受罚,听崔夫人这意思,是真的要告到皇上那去。

    可是如今他已经官居国子监祭酒,乃是天下人读书人之师,若是被圣上发现后宅不宁、妻女害人,他的官声不仅没了,怕也要被天下人所耻笑

    李大老爷急急的走到下首跪在地上,形容悲痛:“我愿替我母亲受罚”

    李大夫人拉之不及,不由又气又急的走下台跪在李大老爷身侧:“媳妇也愿替婆婆受过。”

    “这话说的好没道理。”崔夫人不愿跟李家人再多说,逼着他们要个说法:“杀人的又不是你们,我们要你们受过做什么谁杀的人,谁偿命,自古以来莫不如此”

    李大老爷眼看着就要升四品织造了,若是此时沾上这些事,日后官也是不能做了,李老太爷两害相权取其轻,立即沉声道:“不必再说了崔夫人说的有道理。内子犯下此等禽兽之事我不敢再姑息,日后就送她去家庙落发修行,给先去的二夫人念经祷告。”

    他也不能叫李老太太就这么死了,一下子妻子女儿一齐死了,外头人不想入非非也难。何况若是李老太太死了,李大老爷就得丁忧三年,三年之后,谁知道他是不是还仍旧在位子上

    崔夫人也不想叫李老太太死的这么轻易,这个老太太自从从庄稼地里挣扎出来,就一直养尊处优,也该叫她受些折磨,才叫人消心头之恨。

    因而她眼珠子略微一转,就笑道:“我倒是听说京郊有个翠云庵很不错,多少贵夫人在那里修行皈依,可见那里确实有那里的好处。若是李老太爷诚心认错,不如把尊夫人送去那里如何”

    众人脸色都不由一变,翠云庵向来是大户人家犯了错的女孩儿或者是夫人们犯了错的去处,里头的女尼们一个比一个刻薄,且平时所用菜蔬都是自给自足,都要挑水种田,辛苦劳作。

    李老太太已经抱着女儿暂时没了神志,只是嚎哭得厉害。

    她这一生唯有这一儿一女是要紧的,其他人于她并没什么要紧,就算是李老太爷,她也只是当是个枕边人罢了,并没多少情分。

    现在珍爱异常的女儿去了,她顿觉头痛欲裂心疼难忍,外边的人在说什么,她已然提不起精神听了。

    李老太爷没什么好再讨价还价的资格,二来又确实恨李老太太不尊重,做事又不牢靠,害的李家面临现在进退两难的境地,想了想就答应了。横竖受苦的不是他,他并没什么感觉。

    “逢年过节”李老太爷话才说出口,就瞧见崔应书跟崔夫人都朝他看过来,不由摇头叹气:“算了,叫她好好在那里思过吧。”

    李老太爷又担心起外孙女来,眼神殷切的看着宋老太爷:“虽然静姝罪有应得,可是毕竟阿宁无辜,她年纪还这么小”

    现在李氏死了,李老太太彻底得罪了宋家,李家同宋家唯一的联系也只剩下了宋楚宁,她一定不能再出事了。

    稍微晚了点不好意思,昨晚吹了一晚上空调早上起来就有点发烧,喝了点粥继续回去睡到现在还是要雷打不动的感谢大家的打赏还有月票,么么哒。

第一百一十二·恨意

    

于妈妈已经在花厅外头等了整整三四个时辰,可是没等到消息,只等来了大夫人同黄嬷嬷。而她们说出的消息更是叫她在大日头底下险些晕眩过去。

    清点嫁妆她瞪大双眼,忽而觉得脑子里一片混沌,浑身颤的厉害。什么时候才需要清点嫁妆她当然知道,可正因为知道,所以才明白李家来人也没能救的了李氏

    她浑浑噩噩的跟在大夫人跟黄嬷嬷身后去了二房,看着婆子媳妇们进进出出的清点李氏的东西,忽然猛地掉下泪来。

    这李氏罪行败露被休了,日后可怎么抬起头做人呢李老太爷最是重名声的人,李大夫人也素来跟李氏不和于妈妈控制不住哭的更加伤心,一时又忍不住为宋楚宁担忧起来,若是李氏成为了下堂妻,日后宋楚宁的处境也要无比艰难了。

    可她们将东西才收拾到一半,外边就匆匆忙忙来了人说是不用再清点了。

    来人是李家的仆妇,于妈妈立即认出她来,心中顿生希望,喜极而泣的上前拉住她:“是不是查清楚是冤枉我们夫人了”

    那仆妇擦了擦眼睛,眼泪却滚滚而出:“不不是夫人她,她去了。”

    大夫人面露诧异的阖上手中单册,霎那间明白了为何不用再清点嫁妆,不免出了会儿神。等看见不知已经在这里站了多久听了多久的宋楚宁时,又不由结结实实的吃了一惊。

    她不知道宋楚宁听见了多少,也不知道现在究竟李氏那边是个什么情况,只好勉强笑了笑,招手将宋楚宁唤至身前。

    宋楚宁泪汪汪的看着大夫人,无限可怜的拉着她的袖子惶惑无依的哭:“大伯母,我母亲怎么了为什么她们都说我母亲去了”

    大夫人不知该如何回答,支吾了一会儿,叫了于妈妈上前来领宋楚宜下去,自己领着人去花厅看情况。

    于妈妈牵着宋楚宁的手,一路走一路哭:“您素日说夫人不疼您,其实哪里会呢毕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她为了您什么都肯做的。要不是为了您,她也不用费尽心机的嫁进宋府来,更不必丢了性命”

    此时于妈妈已经忘记了宋楚宁的可怕之处,只觉得要尽可能的叮嘱这位姑娘一点儿东西:“夫人坏了事,我们这些当下人的估计也就这一两天的活头了,日后不能再照顾您,您自己可得当心。我知道您是个聪明的,可是以后情势不同了,您得学会忍着”

    是啊,忍着吧。

    宋楚宁面无表情的任由于妈妈牵着到了跨院,遥遥的注视着花厅的方向。

    于妈妈摆手让她进去,抹着眼泪跟她告别:“进去吧,天儿热了,姑娘可别贪吃冰碗,当心日后女儿病以后万事自己当心”

    宋楚宁并不觉得人命有什么可贵,可是此时她忽然觉得心头刺痛,那丝刺痛很快从心头蔓延到四肢百骸,痛的她忍不住攥紧了拳头,喉咙酸痛得落下眼泪。

    她不明白为什么事情不照着她梦里的发展,也不明白为什么明明占尽优势的李氏会落到这个地步。

    可是她明白造成这一切的根源。

    宋楚宜

    这个本该如同梦里一样蠢钝如猪跟在沈清让后面屁颠屁颠的傻丫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修炼得喜怒不形于色,也开始知道咬人。

    她忽而不可抑止的愤怒起来,伸手抓住旁边的桌布一扯,就把桌上的东西都掀了个底朝天。

    因为太用力,桌上的木屑刺进她的食指,可是她连痛都不觉得。

    心里实在太痛了,手上的伤就不显得痛。何况比起以后的日子,她现在身体上的这些疼痛根本就微不足道。

    她慢慢的将手指里的木刺拔出来,只觉得混沌一片的脑子慢慢清晰起来。

    李氏犯了这么大的忌讳,连命也丢了,父亲又远在任上,鞭长莫及老太太向来偏宠宋楚宜,连祖父也对宋楚宜另眼相看。她若是留在府里,日后委屈是少不了的。

    可是她的母亲犯了大错才死的,外家又不如崔家强势,接她去外祖家是不要想。她目光变了数变,忽而招手唤来绿衫,叫她去李老太爷跟前传几句话。

    要李老太爷帮其他的大忙他恐怕是不肯也帮不上,但是写封信估计是还能做得到的。

    她目光波动,顺着敞开的窗户望见外头摇摆的树枝,心中溢满恨意。

    她今日所受的一切,日后都要千倍百倍的还给宋楚宜

    李氏在花厅撞了柱子,花厅里鲜血四溅,看着就触目惊心。大夫人面色沉重的进了屋子,试探着朝宋老太太看过去。

    李老太太抱着李氏的尸体不肯撒手,还是李老太爷叫了个粗壮的婆子将她敲晕,才算是把她跟李氏分开。

    崔家眼下仍旧在京城呆着,李老太爷现在又怕事情捂之不及,没脸提李氏的身后事如何处理,佝偻着身子带着李老太太告辞。

    他刚出伯府的门,就见门口浩浩荡荡的来了几顶轿子,瞧那仪仗,竟是王妃的仪仗。他吃了一惊,回头去问门房:“这是哪位王妃”

    “镇南王妃。”门房还不知道里头的事,对这位亲家老爷仍旧是有问必答。

    李老太爷想到宋楚宜之前说过可以叫叶景川来作证,心中就是一凛,只觉心中百般滋味涌上,头也不回的上了轿子。

    闹了一天,眼看着午时都要过了,花厅里如今又是如此景况,宋老太爷同大老爷一同与崔应书先出去了书房商量后事。

    崔夫人说是要去看看宋楚宜,老太太先回了宁德院,又叫大夫人吩咐人摆宴。

    谁知才坐下喝口茶的功夫,外头就有人来报说是镇南王妃来了。

    宋老太太手里的茶杯抖了一抖,一滴热茶就溅在手背上,她心中咯噔一声,反头去看了看崔夫人,想起之前宋楚宜所说叶景川之事来。

一百一十三·打算

    

可不管人家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来,人都已经到了门口,主人家又在家里,拒之不见显然是不现实的。

    宋老太太放下手里茶杯,亲自到门口迎接。

    镇南王妃满面春风,见了宋老太太就忙迎上来搀扶了她,笑得让人不由心中一轻:“这可是我的罪过了,没写张帖子就冒冒失失的撞了进来,老太太可别怪我。”

    宋老太太笑着摇头,到底有些精神不济,府里出了这样大的事,纵然是平日里宁德院最机灵的几个大丫头也都收敛了几分,气氛大不如往前。

    镇南王妃立即就察觉出不对,想着今日叶景川催她上门来的目的,不由在心中觉得好气又好笑。

    看来这件事是已经事发了,她忖度一番,就明白事情定然得到了妥善处置。便转而说起别的话来:“今日冒失过来,倒也不为了别的。就是为了过来替我那不成器的儿子赔个不是。在通州真是多亏了六姑娘帮我照看这个不省心的兔崽子。”

    叶景川回家之后特地缠着她过伯府来探听探听宋楚宜的消息,生怕她在继母手底下吃了亏。还特地再三叮嘱她要给宋楚宜作证。

    她原本嗤之以鼻,可连向来稳重的长子也说这番在通州多亏了这位宋六小姐绸缪,否则自己亲弟弟袁虹并宝贝儿子叶景川恐怕都不能轻易脱身,便决意来伯府走一趟。

    宋老太太听见她是为了通州之事来的,面上更添了几分不自在宋楚宜提过叶景川跟周唯昭都知道李氏买凶的事,恐怕镇南王妃心中也是清楚的。

    家中的丑事被别人知道了,总是叫人尴尬。她扯出几分笑意来摇头:“哪能这么说该我们替小宜谢谢令公子的周全才是。若不是令公子手上有人,心地又宽厚,还不知能不能过得了第一晚。”

    镇南王妃就笑笑,似是不经意的问:“六小姐今日不在”

    “二夫人早前在她去通州之时就吓病了,到如今太医瞧过之后说是很不好。”宋老太太看着丫头奉上了热茶,就道:“那丫头心地最好,一直在旁边照看。”

    既是在侍疾,确实不好见人,镇南王妃虽心知这是托词,却也不好过于追问。叫身边的嬷嬷奉上了礼单,就笑着起身告辞。

    崔夫人眼看着牛妈妈将宋楚宜收拾妥当,就笑着舒了一口气,揽过她来左右看了一会儿,轻笑道:“虽说有些不足,到底可给你母亲一些告慰了我们也算对得起她。”

    她说着,眼里已经有了泪意。

    虽然李氏死了,可是宋楚宜宋琰却要为这个名义上的母亲实际上的仇人守孝三年,在崔夫人看来这简直是天大的侮辱。

    “你别急。”崔夫人摩挲着她的脸:“我会同你祖母知会一声,就说找了风水先生瞧了,李氏暴毙之人不详,不能进祖坟。没得叫她下去了还恶心你母亲”

    宋楚宜也觉得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倚着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