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和男主一起穿进虐文后 >

第64章

和男主一起穿进虐文后-第64章

小说: 和男主一起穿进虐文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且此时我们还不知晓汪直与宣吾待在一处到底在谋划些什么,说不定,他们压根就没那方面的打算,是我们多虑了。”

    明宪宗问:“哪方面?”

    李昭和犹豫了一下,有些不敢将后面的话说出来。

    明宪宗道:“说。不管你说什么,朕都恕你无罪。”

    李昭和这才开口:“谋权篡位。”

    在今日之前,明宪宗没想到汪直会有一日和宣家军联合起来,一起对付朝廷。

    他从未想过会有这一天。

    可这么快,这种可能性便要发生了。

    汪直他,果真有可能要篡位夺权。

    还是和宣家一起。

    他此时既生气又担心。

    生气是为汪直擅自离开南京,去往宣家军的事情而生气。

    担心是因为,他惧怕宣家会和汪直联合在一起。

    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一直都很忌惮宣家人。

    若是他们和汪直联合在一起,那大明,怕是要有大难。

    他的位置,怕是难保。

    李昭和看出他的担忧,却继续煽风点火:“陛下莫要多虑,宣家已经辅佐过三朝帝王。

    宣家势力虽然庞大,但臣觉得,宣家对陛下,对朝廷,对大明,应是不会有异心的。

    只是,就怕汪直因为西厂被罢黜,自己被贬官的事情,对朝廷心生怨恨。。。。。。”

    明宪宗沉声问:“你是说,汪直会劝宣家人反?”

    李昭和佯作紧张,连忙带着些慌乱地解释:“陛下明鉴,我绝对没有污蔑督公的意思。。。督公他。。。。。。”

    他还未说完,明宪宗便打断了他:“他汪直,早已不再是西厂督公。李昭和,你记住了,他汪直此时,什么都不是。”

    他这话,似是在对李昭和说,也像是在劝导自己。

    汪直此时,什么都不是。

    他汪直,必然威胁不到他的皇位。

    起码,他现在是这样想的。

    他一遍又一遍地劝着自己,只是为了让自己图个安心。

    身为帝王,他要有帝王之姿。

    他才不要为这种人而担忧,为这种事情而烦心。

    这天下,本就是他的,也只能是他的。

    “陛下说得是,是臣一时糊涂,说错话了。”

    其实并没有什么糊涂说错话,他李昭和,就是故意这样说的。

    他就是要将那些话说给明宪宗听,引得他对汪直心生猜测。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他李昭和,偏要当那个捕鱼的人,坐收渔翁之利。

    明宪宗道:“将那日你入军营之后发生的事情,一一讲给朕听。”

    李昭和点了点头。

    “那日臣入军营后,等了很久,才等到了汪直愿意见臣。臣问他为何来此,他之说与臣无关,要臣不要多管。

    还说他已是知晓臣向陛下说的那些关于他的事情,说恨不得一刀杀了臣。不过好在最后被人拦下来了,他终是没能对臣动手。

    臣现在想起来,其实还是有些余惊未了,但臣也明白,这种事情在所难免。西厂没了,他的权势也没了,他恨臣,也是应当的。

    只要臣能继续为陛下效力,为大明做事,汪直如何待臣,臣都没关系的。臣,不在意的。”

    他说着这种话,再配上那一副委屈巴巴的模样。

    妥妥一个男版白莲花的模样。

    好在这时候幼恩不在场,要不然她必然会当场吐出来。

    然而明宪宗却丝毫看不出来,李昭和这个白莲花的绿茶日常。

    他轻叹口气,对他道:“去苏州这一趟,苦了你了。汪直这个人,已经不能再信。昭和,日后这朝中事,还要多劳烦你上点心。”

    李昭和闻言,连忙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

    “陛下隆恩,能如此看重臣,是臣之幸。臣自是愿意为大明肝脑涂地,付出一切。”

    “起来吧。”明宪宗道。

    李昭和起来后,明宪宗又道:

    “但宣家的事,确实有些难办。”

    李昭和道:“陛下,其实此事并非是无法可解。”

    “你有办法?”

    “只要给宣吾将军一个不得不回京的理由,到时候他不得不回来,就算是汪直有异心,又能如何?”

    “召他回京?可他不愿回京,朕又能如何?”

    当初是他宣吾非要待在苏州,他曾经试图留住宣吾,最终还是没成功,只能任由他而去。

    “他自然是不愿的,可是您毕竟是陛下,我们可以给他找一个,不得不回京的理由。您的命令,他总不能不遵。”

    “你已是想好了?”

    李昭和点了点头,向前走了两步,对明宪宗道:“陛下,宁和郡主已是到了婚配年纪。”

    “你是说,要朕把宁和许配给宣吾?”

    “宣家势力庞大,宣将军又有宣家军在手,至今无婚配。臣觉得,宣吾将军,可做郡主良配。况且,于宣将军而言,郡主才貌双全,又是皇家人,足以与他相配,这桩婚事定然会是一桩良缘。”

    “可宁和,最近和你走得那样近,朕还以为。。。。。。”

    前些日子,李昭和因为要处理一些郡主府的案子,与宁和几乎是日日见面。

    他们二人之间的事情,都传进了皇宫里,传进了明宪宗和万贵妃的耳朵里。

    那时候宁和很喜欢黏着他,李昭和亦是日日给她带一些小玩意。

    有些时候是吃的,有些时候是些好玩的。

    他总是变着花样地哄宁和开心,时间长了,宁和便对他产生了依赖,总是想要去见他。

    那时明宪宗派李昭和去苏州时,宁和还入宫来见过他。

    她想请明宪宗下旨,让她也去一趟苏州。

    她说她是想去看看苏州胜景,可谁都知道,她想看的不是苏州景,她想见的,是那个她日思夜想的人。

    但明宪宗并未同意,他本意是希望宁和能够矜持一些,他希望宁和能够控制住自己。

    那时候,他还以为,宁和与李昭和,早已互生情愫。

    他还以为,李昭和能与宁和相配。

    他以为,李昭和心里是喜欢着宁和的。

    明宪宗曾经还与万贵妃商议过,等到李昭和官职再往上升一升,他就赐下一道圣旨,定下他们两个人的婚事。

    可如今,李昭和竟然对他说,要把宁和许配给宣吾。

    怎会如此?难道这一切,都是他误会了?

    李昭和究竟是如何想的?

    他莫非并不喜欢宁和?

    若是不喜欢,又为何要为她做哪些事情,又为何要让她对他产生依赖?

    李昭和解释:“先前与郡主走得近,只是为了查案。我与郡主,从未发生过半分逾矩之事。我与她之间,一直都是清清白白的。

    如今应以国事为重,陛下莫要顾及太多,这些事情,无需顾及。”

    “无需顾及你,朕莫非,也无须顾及宁和?李昭和啊李昭和,分明是你先招惹的宁和。”

    明宪宗说这话时,更多的不是责怪,对如今的他而言,更多是,其实是无奈。

    他压根就没有任何办法。

    李昭和说得没错,于他明宪宗而言,的确应该以国事为重。

    可宁和,怕是已对李昭和动了心思。

    李昭和道:“臣当初,只是想为朝廷办事,只是想查清楚郡主府的案子,仅此而已。臣能向陛下保证,臣与公主,并无半分关系。”

    “你能向朕保证,又有什么用?宁和的心思,并非朕能控制之事。李昭和,你可曾想过,宁和对你是什么心思?你可曾想过,这件事情若是传进了她耳朵里,她会有多难过?”

    “郡主于臣而言,只是郡主。此话就算是与她说了,也没关系。”

    于他而言,从来都没关系。

    “倒是心狠。”明宪宗攥紧拳头,眉心紧皱。

    他不得不承认,于大明而言,于朝廷而言,于他自己而言,李昭和都是一个能将一切事情处理得很好的臣子。

    他为臣,一切都能做得很好。

    可于宁和而言,他只是她喜欢的男子。

    宁和对他的喜欢,半个皇宫的人都能瞧得出来。

    明宪宗不信,他李昭和那段时间与她成日待在一起,竟能看不出来?

    还是说,他已是看出来,只是他对宁和无意?

    若是无意,又为何要开始招惹?

    良久后,明宪宗终于松开拳头,他问:“为什么是宁和?”

    李昭和只是答:“宁和郡主最为合适。”

    明宪宗道:“清河,长乐,永乐,她们都未有婚配,皆是适龄。

    为什么要是宁和?”

    李昭和却毫不犹豫地答:“宁和郡主比她们,都要合适。”

    “怎么偏偏就是宁和?”明宪宗似是在问自己。

    良久后,他又道:“一定要是她?”

    李昭和垂下眼眸,沉声应道:“一切都凭陛下作主。”

    可他字里话间,都是在告诉明宪宗,他认为,许配给宣吾之人,一定要是宁和。

    只能是她。

    明宪宗目光望向远处,他犹豫了好大一会儿,最终终是开口:“朕就依你这一次。

    但朕要你,亲手将这道赐婚圣旨,送到宁和手里。”

    “陛下。。。。。。”李昭和似是想说些什么,但见明宪宗神色坚定,便默默将后面的话收了回去。

    “臣,领旨。”

    ——

    宣吾在瞧见这一道圣旨的时候,愣了许久许久。

    李照邻立于他身旁,目光落在桌上圣旨上,将那道圣旨从上到下看了一整遍。

    这是道赐婚的圣旨。

    赐的,是将军与郡主的婚事。

    真好,倒是良配。

    宣吾终于抬眸,望向李照邻。

    他沉声开口:“陛下为我赐婚了。”

    她双手抱拳,“恭喜将军。”

    可说这话时,她面上并无一丝笑容。

    她笑不出来。

    李照邻此时双目空洞,整个人状态极差。

    可她却还对他说上了一句恭喜。

    恭喜将军,喜结良缘。

    恭喜将军,要成婚了。

    宣吾盯着她的眼睛,加重了语调道:“陛下要为我,与宁和郡主赐婚。”

    李照邻应道:“宁和郡主贤良淑德,貌美无双,足以为将军之妻。”

 第145章 造反吧督公

    她说这话时,始终低着头,不敢看他的眼睛。

    宣吾看着她沉默了很久很久,良久后才开口问:“你要说的,就这些吗?”

    只有祝福?只有这些?

    “将军,这是圣旨,是皇命。”

    而我只是您身边一个小小副将,我哪有资格,去说什么?

    许多许多的话,我哪里能说得出口?

    “我知道。”宣吾依旧在看着她,似乎在等她开口。

    李照邻从嘴角挤出一抹笑容,对他道:“将军会幸福的,臣这会儿还有些事情要忙,就先出去了。”

    他嗓音有些哑:“有什么事,能比我的婚事还重要?”

    有什么话,到这种时候了还不能说?

    她顿住,良久后终于抬眸,对他道:“臣,身体不适,想先回去歇息。”

    “哪里不舒服?”他问。

    “将军不该问这么多的。”她却这样答。

    他神色微变,指尖微微颤抖。

    “本将军只是关心下属,你觉得我不该问,那我便不再问了。你若不舒服,就请回吧。”

    “属下告退。”

    宣吾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愣了好久。

    直到她走出营帐很久之后,他才缓缓开口:

    “陛下赐婚与我,你亦是无动于衷。阿照。。。你就真的没什么话想对我说吗?”

    就在这时,汪直带着幼恩出现在营帐门口。

    汪直问道:“那你要她,能有什么反应?”

    宣吾没应答,只是恭恭敬敬行了一礼。

    “督公。幼恩怎么也过来了?”

    幼恩上前几步,将一个红色喜帖放到宣吾面前的桌子上。

    “我今日来,是为送请帖的。”

    她是想亲自把她与苏砚婚事的请帖,送到他们手里。

    红色的喜帖与圣旨的明黄色摆在一起,显得格外刺眼。

    宣吾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句:“险些忘记了,你们婚期将至。”

    幼恩分明已经听到了方才宣吾说的那句话,但她还是问:“将军有烦心事?”

    “陛下要赐婚与我,他要将宁和郡主许配给我。”

    “听起来倒不失为一桩好事,将军为何会因此不悦?”

    幼恩纯属是明知故问,她想要宣吾亲口说出那些话。

    她想要宣吾认清自己的心。

    宣吾却摇了摇头,“不知。”

    “不知?是不知自己因为什么不高兴?”说完后,幼恩没等到宣吾回答,便继续道:

    “所以,将军是因为赐婚给将军的人是宁和郡主不高兴,还是说那人不是将军心中所想之人?不是将军心中想娶的人?”

    宣吾陷入沉默,没回答她的问题。

    幼恩便直接道:“宣将军真正想要厮守终身的人,是照邻将军,并非宁和郡主。

    将军之所以此时会这般失神落魄,是因为将军不知照邻将军心中是如何想的,也不知陛下这道圣旨,是否还有转圜的余地。”

    宣吾只是重复了一遍方才李照邻说过的话:“这是圣旨,是皇命。”

    他该如何?他能如何?

    这是陛下赐的旨,这是他的意思。

    抗旨不尊,乃是死罪。

    他不怕死,可他万不能连累宣家人。

    幼恩能体会到他的无奈,她也有那样一瞬间,想要离开苏家。

    她曾经也不想因为自己的事情,连累苏家。

    可是如今一切都不一样了,她不再想要离开,她想的,是与苏家一同面对。

    只是宣吾这次面对的,是圣旨,是皇命。

    是不遵从便要死的圣旨。

    但她还是开口:“可有些话,此时不说,怕是此生再难有机会说出口。”

    宣吾苦笑:“说了,又能如何?”

    他宣吾不是个傻子。

    他自然猜得到明宪宗下这一道圣旨所为何事,他自然想得到明宪宗的心思。

    明宪宗处心积虑安排这一切,不就是想要召他回京?

    不就是想要让宣家军,待在他眼皮子底下?

    他不就是怕他宣吾会带着宣家军一起,跟着汪直反?

    宣吾忽然望向汪直,他唤了一声:“督公。”

    汪直似是已经猜到他心中所想,他侧过眸,没与宣吾对视,默默站在一旁,听宣吾继续道:

    “我宣吾,与五万宣家军,愿听督公号令。”

    只要他汪直愿反,他便愿随他一起,覆皇权,平天下。

    汪直侧过头,与他对视。

    “我说过,不念其恩,不记旧情,不守礼义,不尊天子,此非汪直。”

    他汪直,此生都不会反。

    “可如今,陛下要将你我都逼上绝路。督公,出手吧。”

    这是宣吾第一次劝汪直反。

    此前,他一直都只是说,愿意随汪直一同夺皇权,却没劝过他去造反。

    此前,他对造反,还没这么强的欲望。

    可这一道圣旨,彻底颠覆了他的心思。

    这皇权,他不想反都难。

    是他明宪宗,先不相信他宣家军的。

    是他明宪宗先出的手,怪不得他,也怪不得汪直。

    若非被逼到绝路,他又怎会如此。

    汪直却只是摇头,“不可。”

    他此生,断然不会造反。

    宁死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