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嗲精在年代文里当后妈 >

第16章

嗲精在年代文里当后妈-第16章

小说: 嗲精在年代文里当后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否则她还得装文盲,那不如直接蹬腿儿算了。
  送宁超走的时候,秦晚晚从在炕上倚坐着的姿势,变成了坚持站起来。
  她还想借着这个机会活动活动呢,要不腿都要僵了。
  她忍不住心里埋怨,为啥这些记者来了,都非要让她炕上躺着啊?
  难不成她瘫子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了?
  谁知等秦晚晚下地,站在宁超面前时,宁超眼睛亮了。
  “冒昧的问一句,您这棉袄,是自己做的吗?”
  宁超有些激动,他知道,在这山村里,每个人穿的衣服,几乎都是自己做的,没有出去买成衣的习惯。
  秦晚晚摇摇头,“不是的,这是后院李大娘做的。”
  “不过是我设计的,你要是想要图纸的话,我可以借你看看。”
  好些人夸过秦晚晚的棉袄好看,她已经把那图样子借给好多大娘嫂子看了。
  在村里就是这样,你借我的衣服图纸,我描你的花样子,不注重知识产权问题。
  宁超刚刚才失望暗淡下的眸子,立马又闪起了光!
  秦晚同志自己设计的衣服!他又发现了秦晚同志新的闪光点!
  就他走南闯北的见识,以及从小耳濡目染的眼光来看,这棉袄的样式很新颖。
  也就是秦老师在这偏僻的小村子里,但凡是在大城市,或者他的家乡,一定会有人慧眼识珠,把这种样式的棉袄打出版,做成成衣。
  宁超就秦晚晚是如何想到设计这件衣服的,对秦晚晚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秦晚晚总不能说,这样显得她腰细吧?
  只能从节约、实用、美观等几个角度,随便瞎扯了一顿。
  听的宁超连连点头,手上不停。
  他的感觉不会有错,秦晚同志确实是很有艺术天分的!
  临走的时候,宁超忍不住感慨了一声,
  “只可惜这个布不够挺括,做不出秦老师想要达到的效果,要是用我们那儿的迪卡纶来做,效果肯定更好!“
  ”等一下!“
  听到这话,秦晚晚一下愣住了,叫住要告辞的宁超,
  ”您刚刚说,您来自E省是吧?”
  “是,E省省会H市。”
  秦晚晚眼睛一亮,瞅的宁超莫名心里发毛。
  既然是这样,那我就要好好跟您唠唠了!
  在经济初萌、迅速发展的这几年里,E省在全国的布业发展史上,可谓是非常亮眼了。
  从七十年代末,E省的制布行业迅速发展,短短几年,就发展到产能可以供给全国一半需求量。
  而E省内,又以H市最为繁荣,纺织厂最多。
  现在这时候,信息的极不对称,导致了各地发展的不均衡。
  比如南边已经市场开放了,中部已经物资充盈了,北方还没变化呢。
  他们这里是北方的偏远旮旯,更是一潭死水,根本没什么波动。
  秦晚晚打的主意,就是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把这潭死水搅和起来。
  而这宁记者,就是突破口!
  听了秦晚晚含蓄的表达后,宁超才算松了口气。
  不是他办不到的,应该不会辜负秦老师的信任。
  “所以您的意思是,想要从我家乡的布厂,收购些布料运回来?”
  “是呢,不拘什么布,也不要什么销量好的,滞销的布最好!”
  就是因为这地域差异,南方实兴的布,他们这还没见过呢。
  就算是拉过来,价格高,也未必好卖。
  而人家那滞销的布在他们这应该正实兴,价格便宜,拉过来不愁卖!
  宁超又松了口气,难度又降低了些。
  “那您这事就交给我吧,我虽不敢打包票,但家里也有人从事相关行业,一定尽力给您个满意的答复。”
  宁超虽是这么说,但话里的把握谁都能听得出。
  秦晚晚一听还有意外收获,更是连连感谢。
  她原本也只是觉得记者的人脉一定比旁人广,有他帮着联系下,也比他们找不到门路强不是?谁想到还有意外收获呢。
  宁超见秦晚晚高兴,他也为能帮助到自己崇敬的人感到荣幸,可这种事也不是光有个想法就能实现的,还要面对现实的诸多问题。
  让他牵线搭桥倒是不难,可接下来呢?
  他沉吟了又沉吟,还是说:
  “秦老师,您有想为家乡做贡献的想法我理解,可这后续也有很多问题。比如红星镇现在还没通铁路,货从我们那运过来,到了市里就得卸下来了,怎么运回来是个问题。”
  交通不便,是制约这里发展的重要问题,要不然这里也不会供应困难。
  “还有资金,布料采购的初始资金可不少,您这。。。”
  他有些担忧地看着秦晚晚,秦老师的心自然是好,但这实行起来,也太难了吧!
  谁知秦晚晚却面无难色,反而笑盈盈地说:
  “宁记者只要把货源帮我联系好了,这些我都有办法。”
  她看着迟疑不已的宁超加了句,
  “宁记者不是说,想从更多角度挖掘我这个人吗?等到这件事成功了,您的角度就更多了,所以您可一定要加油啊!”
  眉目流转,俏皮生动。
  宁超有一瞬间看愣住了,秦同志,秦老师,跟他想象中的真的不一样啊!
  宁超觉得自己必须要告辞了,早点回去给秦老师联系业务。
  要是不走的话,他怕自己会产生点什么控制不了的,很不好的心思。
  秦晚晚看着宁记者慌慌张张要走,连忙从柜子里拿出三百块钱,塞给宁超。
  “秦老师,您这是干嘛?”
  宁超吓了一跳,他怎么能收秦老师的钱呢?
  “宁记者,这钱你拿着。你把这看成是定金也好,是招待费也好,总之你得拿着。联系货源肯定有用钱的时候,我不能让你又帮忙又自己垫钱,这不合适!”
  “至于货款,我这边会想办法,等你那有消息,到时货款就会到位。”
  宁超连连推拒,可秦晚晚很坚决。
  他想说自己应该用不到什么招待费,他爸就是棉纺一厂厂长。
  可面对秦老师真挚的眼神,他觉得他再推拒,都是一种亵渎。
  而且,私心里,他突然觉得这钱是某种联系,有了这钱,他好像就是秦老师的自家人了,这感觉,让他格外开心。
  他慌慌张张地从本子上撕下一张纸,把自己的详细信息,还有电话都写在上面,然后拿出了自己的工作证、介绍信。
  “秦老师,这工作证刚刚您可能看的不仔细,现在您再好好看看。要不是我回去的路上,还得用工作证,我就把这证压到您这了。”
  秦晚晚笑盈盈地看着他展示一切能证明自己身份的材料,表示自己完全信任他。
  宁超激动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秦老师竟然这么信任他!他一定不辜负秦老师的期望!
  秦晚晚当然不会凭只言片语就相信一个人,还给他钱,她是迅速分析过的。
  首先,宁超是省报记者,身份这点毋庸置疑。
  其次,从宁超的穿着打扮来看,他的家庭条件应该还不错。
  这些日子以来,来采访她的人不少,里面不乏许多外省的记者,但都是倒完车,又搭马车驴车的,到青山村之后,一个个都折腾的灰头土脸。
  只有这个宁记者,依然光鲜亮丽,他是包小型运输车来的。
  他在市里下车之后,直接包车来了青山村,现在车还在院子外面等着呢。
  单单只这一项,这个宁记者就不差钱!
  而从和他的交流来看,他也和别的记者不一样。
  别的记者都是千篇一律,把话题往能打动人、群众爱看的方向上引。
  这个宁记者,更像是个雕琢作品的艺术家,他要的是立体的作品。
  追求艺术的人往往更纯粹,这从他的眼神中能看出来。
  如果这些都能让她看走眼的话,那秦晚晚就当这三百块钱交学费了!
  宁超走的时候,带走了村大队的电话号码,说是有消息了,第一时间联系秦晚晚。
  秦晚晚送他出门,看着运输车摇摇晃晃地开向村口,她心想,躺了这么久了,她也该活动活动身子骨了。


第19章 她竟然打的这个主意!
  聂铭听说秦晚晚要跟他去镇上; 说什么都不同意。
  “嫂子你要干啥就跟我说,我帮你干!你就别去折腾了,回头再冻着。”
  秦晚晚点点头;
  “到了镇上先去镇政府找吕镇长,然后去储蓄所贷点款出来; 几万块就行。”
  聂铭。。。要不你还是自己去吧。
  知道秦晚晚要去镇上,姜玉珍从屋子里抱了几床大被出来; 厚厚地把车蓄上; 还拿出了聂铁原来冬天打猎戴的大皮袄和帽子。
  “虽说还没到最冷的时候,但路上时间长,风大,回头你扎被褥里!”
  聂铭无语地看着自己的马车;
  “大嫂,你这么整,我这车还咋坐别人啊?”
  “那就不坐别人!你不说现在没活儿了嘛!”
  姜玉珍白了聂铭一眼; 一天天就想着挣钱; 回头老二媳妇冻出个好歹; 不还得冰天雪地地往镇上拉?
  正赶上丽丽吵着也要跟去镇里; 秦晚晚看到满脸憧憬的洋洋,还有虽然拉着洋洋,但时不时瞅一眼马车的顾溪,她干脆道,
  “去!孩子们都跟去!”
  聂铭的脸都要黑了; 这下他的马车更坐不下别人了。
  秦晚晚睨了他一眼; “钱我给你; 包车!”
  她包不起运输车; 还包不起这马车吗?
  聂铭立刻乌云转晴; “得嘞,猴崽子们还等啥呢?上车吧!”
  孩子们高兴的一拥而上,就铁蛋儿因为不知上哪跑风去了,没赶上这好事。
  姜玉珍看着马车出了院子,有些高兴地想,这该是她家丽丽第一回 去镇上吧?
  想到那没福气的铁蛋儿,她在心里骂了声:该!谁让你天天瞎跑,不着家呢!
  往镇上的路虽然不近便,但有孩子们叽叽喳喳,好像也不觉得多远了。
  秦晚晚包裹得严严实实,只漏了一双眼睛,身边挤着三个热乎乎的孩子,还有聂铭在前面挡风,倒是一点没觉得冷。
  三个孩子又唱又叫,属丽丽的嗓门大,就知道她到底有多高兴了,这可是她第一次进城!
  顾溪和顾洋倒是进过城,但那都是多久以前的事了,从爸爸妈妈离开之后,他们还从没这么高兴地出去玩儿呢。
  说说笑笑间,就到了镇里。
  秦晚晚让聂铭在镇政府门前,把她放下来,然后给了聂铭两块钱,让他领着孩子去看电影。
  “翠翠嫂子说《少林寺》可好看了,你领着孩子们去看看,回头咱们中午在供销社门口集合。”
  《少林寺》可是经典电影,在消费能力这么低的现在,就凭这几毛一张的电影票,都创下了过亿的票房。
  要不是她还有正事,也想去怀念一下经典呢。
  孩子们一听要去看电影,都激动的不行。
  聂铭也是忍不住雀跃,他最近在供销社门口拉人,听的最多的就是《少林寺》,可要他拿钱出来看电影,他可舍不得。
  秦晚晚怕他抠门,不舍得给孩子花钱,还不忘交代,
  “也给孩子买点橘子汽水尝尝,出来一次就好好玩儿,可别不舍得!”
  聂铭面上一尴尬,心说这都被嫂子看出来了,连忙一甩马鞭子,赶着车走了。
  秦晚晚感觉自己最近妈味儿比较重,赶紧把孩子从脑袋里扔出去,然后拍拍衣服,咧咧嘴,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进了镇政府大院。
  “这位同志,你找谁?”
  刚进大门,就被拦下了。
  “大爷你好,我是来找吕镇长的。”
  秦晚晚冲门卫大爷笑了笑,知道就这么一句话,是肯定见不到人的,
  “能不能麻烦您帮着传个话,就说我是秦晚,告诉秦秘书也行,话传到就一定会见我的。”
  从登报的频次来看,现在她的热度正高,吕镇长不可能不见她。
  秦秘书更是,上次吕镇长去青山村,特意介绍了下秦秘书,说是秦晚晚没有血缘的本家,让她有什么事就去找秦秘书。
  门卫大爷守着镇政府大门,见惯了眉眼高低。
  就凭这姑娘的说话底气来看,也绝不是来打着旗号胡扯的。
  更何况她还提了秦秘书,和吕镇长不熟的人,怎么可能知道他的秘书姓秦?
  为了不摊事落埋怨,他赶快往镇长办公室打了个电话。
  等回信的功夫,她见秦晚晚用手呵气暖着手,小脸都冻的通红了,心里有些不落忍。
  连忙让秦晚晚进传达室里坐着,
  “秦秘书开会呢,我让人转达了,等会儿就能有信儿了。”
  说话间,就见一人从镇政府大楼里跑了出来,直奔他们这个传达室。
  等人跑的近了,门卫大爷心里一突突,幸亏他传话了,也没慢待这姑娘,要不准得挨呲!
  只见秦秘书边跑边四下张望,秦晚晚开门探出头去,
  “秦秘书,我在这儿呢!”
  秦秘书钻进门卫室,见秦晚晚也没冻着,也没遭罪,松了口气。
  这要是让英雄的妻子在他们镇政府大门口冻着了,万一再呕一下血,那他都得下岗。
  他冲门卫大爷点点头,这事办的不错。
  门卫大爷面上淡定,心里可真是松了口气,太悬了!
  “小秦同志,快跟我进去吧,吕镇长听说您来了,把会都挪到下午了!”
  秦晚晚跟着秦秘书进了镇政府大楼,秦秘书一直在秦晚晚身前一步,为她介绍镇政府、指路、提醒她注意脚下。
  一直走到三楼镇长办公室,秦秘书还真有点佩服了。
  不愧是英雄的妻子,淡定从容,又处变不惊。
  他当秘书这么多年,领了无数第一次来这的人,走这条路。
  惊慌的人有,害怕的人有,路都走不利索的人也有。
  那心里素质好的,也免不了局促。
  可像小秦同志这样,跟看风景一样自在的,还真是头一次。
  要知道,这可是镇政府,镇上的最高权力机关个,庄严肃穆。
  搁封建社会,这叫县衙,传说有刑名之风护佑着的,谁进来不被这肃杀之风惊一下啊?
  秦晚晚可不就把这当风景看了嘛,八十年代的政府机关,绝对值得细致品游一番。
  至于秦秘书心里寻思那些。。。
  她可是部队大院长起来的,有什么地方比部队还肃杀吗?她紧张个啥?
  吕镇长见到秦晚晚,连忙又是关怀又是倒水。
  多亏了眼前的小秦同志,他今年的政绩十分耀眼,市长也是夸赞连连,他还去省里做了报告。
  别的不敢说,要是有调动的话,他是绝对会往上走一走的。
  这小秦同志是她的福星啊!
  “小秦同志,最近身体怎么样啊?什么事让你从村里来找我?有重要的事你就跟马玉才说一声,我可以去青山村看你嘛!”
  秦晚晚腼腆笑,柔声道,
  “哪敢耽误吕镇长工作,我最近感觉身体还不错,而且多动动对身体也好,这才来看看吕镇长。”
  吕镇长给秦晚晚倒了水,尖顶白瓷的公务杯,散发着袅袅的热气。
  “小秦同志,有话直说嘛,我早就说了,你就把我当成娘家人看,跟娘家人有什么不好意思开口的。”
  以他看来,小秦同志绝不是那种没事攀关系、爱交际的人,要不她早就来了。
  一定是有什么难处了,难不成又被欺负了?
  吕镇长想到那个吊稍眼的聂婆子,眉头一皱。
  秦晚晚就是客气客气,也没想兜圈子,见吕镇长想歪了,露出些被看穿的小窘迫,
  “这都被您看穿了,我这次来找您,确实是有些事。”
  秦晚晚说完来的目的,吕镇长瞪大的眼睛里都是惊讶,
  “你是说,你想贷款做买卖?”
  “是谁让你提出来的,还是家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