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今生不行善-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在宫里久了,见得多了,听得就更多,心里当然会有想法。
再说她当年在先太后跟前贴身服侍的,先太后有时候也会念叨这些,不管是朝政,还是士族高门。
只是贞贵妃懂得藏拙。
也藏了这么多年,都习惯了。
晋和帝今天的态度……
贞贵妃几不可见拢了下眉心:“官家为什么一定要妾来回答这个问题呢?您其实知道,妾从来最不愿意过问这些,便是听见了,都要装作没听着的。”
晋和帝有些无奈。
他有气无力的轻轻叹了一声:“从前你是贵人,如今是朕的贵妃了。
皇后病着,后宫以你为首。
朕若是遇着了什么烦心的事情,你难道还是想跟从前那样,一概不管,朕便是想到昭阳殿坐坐,跟你说一说,你也只说不懂,不明白,一问三不知吗?”
这是……
贞贵妃瞳孔一震,一双杏眼顿时瞪大了:“官家您太抬举妾了,妾不敢……”
“朕就知道你要这么说!”
晋和帝音调虽然拔高了,但却并不是生气,语气中还是无奈更多:“往后的日子还长着,也不能一辈子都这样吧?你已经是贵妃了,总要学着改变。
朕不是要逼你。
或许今天也是叫郑家气着了吧,说话语气重了点。”
他深吸了口气,又去看那本密折:“你不想说,就算了,免得让阿月知道了,觉得朕欺负了你,又要来闹朕。”
贞贵妃心下没由来感到一阵唏嘘。
他是孤独的。
高处不胜寒,从来都是真的。
没有了皇后的陪伴,贵为天子,这颗心也是最虚无缥缈,落不到实处去。
他只是想身边有个人,能陪着他,说几句贴心的话。
“官家……”
贞贵妃咬了咬下唇:“密折不必朱批,原样发回荥阳去吧。”
第342章 不见
含章殿内一切消息本都应该被封锁且阻断的。
这也是晋和帝把含章殿当差服侍的宫人全都换了一批最主要的目的。
结果今天晋和帝在福宁殿大发雷霆,而后贞贵妃入福宁伴驾这些事情,底下伺候的小宫娥嘀咕起来,说漏了嘴,好巧不巧,正落入了郑皇后的耳朵里。
她病得久了,人总是昏沉,可是今日也不知怎么的,没由来的清醒。
乍然听了这话,心头便已然一紧。
现在是年节时,朝廷都还没有开朝复印,能有什么要紧的大事值得晋和帝生气成这个样子呢?
她嫁给晋和帝几十年,从来就没有见过他有如此沉不住气的时候。
于是再三追问之下,方才得到一点儿消息。
也是她自己早就在心里暗暗揣测,八成跟郑家有关。
因为她没有从前分量那么重了。
也因为宇文是昶死的蹊跷古怪。
现如今郑家再有一丁点儿的风吹草动,晋和帝其实都不大容得下。
而贞贵妃——
郑皇后心头惴惴,打发了人到福宁殿去回话,说想见上晋和帝一面。
含章的女官去而复返时,面色沉沉,似有些拘谨局促。
她本是宫里当差久了的人,沉稳冷静得很。
郑皇后一看她那副样子,便是一声长叹:“官家不肯见我?”
女官低垂着头,对抄着手,不敢说是,也不能说不是,犹豫了好半天,才回道:“官家说您病得厉害,养病是最要紧的,御医交代过您得静养,不能操劳,也不能受气,官家也是怕您操心外头的事儿,于养病无益的。”
郑皇后冷笑了声。
这些冠冕堂皇的话其实大可不必说。
无非就是不见二字。
要她死了心,别想着再给郑家求任何情下来。
实际上郑皇后真不是那样想的。
求情是不可能了。
这几个月的时间她还看不懂吗?
往后各凭本事,她要还看不透,那天也不会跟二娘说这样的话。
“你再去,只同官家说……”
郑皇后要交代的话还没说完,有个青衣小宫娥打了毡帘进门,匆匆上前来,一面蹲礼一面回话:“圣人,贵妃过来了。”
她秀眉立时蹙拢:“从福宁殿而来?”
小宫娥听她语气不善,越发不敢抬头看她,只略略一颔首:“贵妃说……”
“叫她进来吧。”
用不着说什么。
含章殿已经很久没有人能踏足了。
除夕前后二娘来看她,也是官家特许恩准的,毕竟是要过年了,这点儿恩典,还是愿意给她的。
但除夕宫宴,孙氏都堂而皇之的取代了她的位置。
官家真的恼了,与她越发生分。
至于孙氏,谨小慎微了一辈子,再给她一百个胆子,她也不敢到含章殿来耀武扬威。
除了官家非叫她来的之外,她自己是万般不情愿如今这时候踏足含章殿半步的。
·
贞贵妃进得内室,郑皇后还靠在软垫上。
她请安的时候毕恭毕敬,与往日并没什么不同之处。
郑皇后笑了声。
那一声很淡,但因为内室太过安静,连呼吸声都极清楚的能够捕捉到,更不要说是一声浅笑了。
贞贵妃抿了抿唇角,直起身来:“妾有日子没来跟您请安了。”
郑皇后说是啊,才摆手叫她坐下说:“我也有日子没见你,想想上回见你是什么时候,竟恍若隔世。”
她一面说,一面摇了摇头,眼看着贞贵妃在床尾的圆墩儿坐下,又说:“二郎的婚事你操持的很好,我也同宫里人问过,都说你办的不错,风光又体面,我这个做阿娘的,很该替二郎谢谢你才对。
为着我如今病着,连二郎的婚事都顾不得了。”
贞贵妃只能又掖着手站起身:“您言重了。您身上不爽利,官家交代下来,能操持蜀王殿下的大婚事宜,是妾的福分,哪里敢承当您一句谢,您这样说,实在是折煞妾了。”
“你坐下说话。”
郑皇后拢着眉心说她:“如今都做了贵妃,怎me还这样拘谨?你难得过来一趟,我如今也是难得见着你们一面,不说坐着好好说会儿话,动辄请安见礼的,怪没意思。”
贞贵妃心下微叹了一声。
她跟皇后有什么情分。
从来都是主仆。
她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皇后也从来都没有把她放在眼里,就没拿她当个人看待。
如今倒是亲亲热热的说这些。
她重新坐了回去。
郑皇后才略略一挑眉:“官家叫你来,是为着我方才派了人到福宁殿,想请官家来见一面的事儿吧?”
她把这事儿摆到台面上,就这样直接问到贞贵妃脸上去。
其实反而省去贞贵妃不少麻烦。
来的路上她一直都在想,要怎么起头,怎么开这个口。
毕竟这都是得罪人的事情。
贞贵妃虽然知道晋和帝不是让她来得罪人,而是借此事再抬一抬她在后宫里的地位。
但她到底悬着心。
帝后不合,把她横在中间,叫她来踩着郑皇后上位,她怎么不心惊肉跳呢?
好在郑皇后问的直接。
多半也是懒得应付她,要不为着是官家加她来,只怕都不愿意见她。
贞贵妃也不想兜圈子绕弯子,掩唇轻轻咳了一声之后,径直回道:“官家知道您心里惦记着三殿下和郑二娘子的婚事,叫妾来告诉您一声,他当初既然答应了您,就不会反悔,也不可能因为三殿下去求两句就食言。
至于别的……今儿官家在福宁殿大发雷霆,确实是因为郑家。”
郑皇后眼皮突突地跳起来。
到如今,她才真切感受到何为自作自受。
她纵容郑氏一族几十年,纵得家中人不知天高地厚,不知收敛为何物。
到了如今这个时候,还不说规矩点,还要来招惹官家!
她垂在身边,靠着床榻里侧的那只手,倏尔握紧了,尽可能的稳着心绪,冷冷一眼剜去:“郑家如何?”
贞贵妃的语气更尽力平缓,生怕叫郑皇后觉得她在得意耍威风:“郑家上了密折,官家见奏本上写的内容后,才生气至此。那密折的内容,妾看了,确实……确实有些大不敬。官家生气,折子没有朱批,已经原样发回荥阳去了。”
第343章 补偿
未有朱批,原样发回,这是极厉害的一件事。
郑皇后险些一口气没倒过来。
那口气就憋在她胸口,几乎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她呼吸急促,面色渐次发青,吓坏了贞贵妃,也吓坏了内室当差的人。
贞贵妃赶忙起身去扶稳郑皇后,一面替她拍着后背顺气,一面吩咐人快去传御医:“圣人,圣人您别吓妾,您喘口气。”
郑皇后忽而回过神来的时候,一把打开了贞贵妃的手。
她重重跌回软枕上,恶狠狠地目光投向贞贵妃:“是不是你?说,是不是你挑唆官家!”
贞贵妃实在不知道要怎么说。
这法子确实是她提出来的。
但她也是被官家逼着。
官家气极,不用这法子,他是断然不可能消气的。
眼下被郑皇后这样质问,她既没法子理直气壮的说不是,更不可能心甘情愿承认是她挑唆的。
她又不是为了挑唆官家什么!
郑皇后似乎气儿顺了不少。
女官端了茶水上来,奉茶过去,郑皇后就着她的手吃了两口,润下嗓子后,冷冰冰的视线仍旧定格在贞贵妃的面容上。
她忽而冷笑:“你们都退下!”
女官看看她,又看看贞贵妃,仅仅犹豫了一瞬,便领了内室当差的小宫娥一并退了出去不提。
贞贵妃站在那儿,再没有坐下去。
郑皇后也没有再让她。
就这么站了好久,那盏茶都变得温热起来时候,贞贵妃才几不可闻叹了一声:“圣人这又是何必呢?”
郑皇后眯了眼:“官家叫你来,到底邀你与我说什么?”
贞贵妃一味的摇头:“官家只是怕您气不顺,气大伤身,急火攻心,病情只会更加严重,但郑家的奏本……圣人若是见了,便能够体谅官家。
那密折上说起郑大娘子的事情,直说自己教女无方,偏偏前头所说,全是三殿下公然拒婚的事情,又说什么三殿下在郑家教养了十年之久。
圣人,诸如此类的话,岂不是说三殿下如此行事,全乃是郑家教养不善的缘故吗?
可三殿下是官家嫡子,是天家皇子,就算按子不教父之过来说,三殿下行事再不济,也跟郑家毫无关系。
密折上这样说,官家会大发雷霆,也是情理之中的。
而圣人您呢?”
她叹着气,拢了拢裙身,重新坐了下去:“圣人病着,本来就是不能操劳的,听了这些话,又悬着一颗心,对您养病更没好处了。
官家是心疼您,所以也不想来见您。
毕竟他自己都还在气头上,若真见了面,又恐怕您要给郑家说情,一言不合,起了争执,越发伤了您的心。
所以官家叫妾来安抚您,也把事情的始末原由说与您听。
您是最肯体谅官家的人,听了这些,总要替官家着想,为官家考虑。
并不是官家非要找郑家的麻烦,实在是郑家说话办事……太过僭越,也太放肆了些。”
她从前不会说这些话的。
从来都不会。
郑皇后太知道她了。
胆子没有老鼠大的人,闷不吭声,说话都不敢大声半点。
昔年先太后还在,她本是太后拨到王府去,做了官家屋里伺候的,合该王府上下高看她一眼才对,就连她这个正头王妃都不例外。
偏偏孙氏自己立不住,官家那时候也并不把她放在眼里,这才弄得她处境尴尬,连王府里的奴才丫头们也敢骑在她头上欺负。
现在真是大变样了。
做了摄六宫事的贵妃,取代了她在官家身边的位置,福宁殿出入自由,连密折官家都拿给她看。
所以她也敢站在自己面前,这样说话了。
郑皇后脸上的冷笑,逐渐变得苦涩。
求情?
她还要给郑家求什么情?
这话官家说都不会说。
郑皇后眸光泛冷:“你不用说这些话来糊弄我,我与官家结发二十年,官家知我,我也知官家,他如今不会说这些,你更用不着装好人,来宽慰我的心。”
她原本垂着眼皮往下压的,掩去眼底的冷然,此刻忽而掀了眼皮扫过去,眸中聚拢着的所有冰凌在这一瞬间破碎,然后纷纷朝着贞贵妃身上打去:“官家究竟怎么说,他既叫你来,你便照实说,否则也是欺君之罪,你敢承担?”
贞贵妃不是不会生气的人。
她只是不敢生气。
那的确不是官家的原话。
而她也确实是不想给自己惹麻烦,才说的委婉,希望郑皇后能听明白,然后不要再闹再折腾。
可是郑皇后非但不领情,说话还格外伤人!
贞贵妃咬了咬后槽牙:“官家说,叫您安分些,外面的事情再不许插手,不管是郑家还是别的什么人家。含章殿中今日多嘴的几个小宫娥已经拉下去杖毙,往后您也再不要费尽心思打探外头的消息。
该您知道的,官家会派人来告诉您,譬如肃王殿下大婚,譬如蜀王妃有孕这样的喜事。
其余的,不该您知晓的,您再别操心。
再过些日子,三殿下还是能到含章殿来给您请安,能见着您的面儿的。
但要是传递了宫外的消息,尤其是郑家的消息,弄得您不肯好好养病,在宫里折腾起来,官家是下不去手杖毙三殿下的,但封了亲王赶去封地,也省的他留在京中,到宫里面来给您添堵。”
这才是晋和帝的原话。
一字不差。
·
郑皇后已经晕厥过去半个多时辰,御医院中的御医齐聚在含章殿,她仍然没有转醒的迹象。
贞贵妃脸色也好看不到哪里去。
话不是她说的,她只是转达而已,可外人看来,皇后却实实在在是她给气昏过去的。
赵曦月握着她的手:“您别怕,父皇会替您撑腰的,没事儿。”
贞贵妃嗯了声。
她如今也信官家。
只是她从前说的也对。
身居高位,不得抽离。
她再想与世无争的过日子,实在是不可能了。
今次是皇后,下一回,还不知官家要借她的手去做什么。
这怎么能是心中有她呢?
所有予她的恩典封赏,都不过是补偿一二罢了。
第344章 她不去
晋和帝下旨追回了原样发回荥阳去的奏本。
赵禹其实还是生气的。
哪怕知道这都是为了他母后的身体着想。
毕竟昏厥了这么久,可见这回是真气着了。
到头来,父皇终究是不能彻底狠下心去啊。
赵奕被关在他的王府里,他连家都不想回。
只要一回去,想到家里面有一个赵奕在,便满心都觉得晦气。
所以出了宫就去了赵行那儿。
两兄弟说话,也不避讳姜莞。
主要还是赵行的意思。
反正说起这些事情,连姜莞面色都是铁青一片。
赵行如今似乎看开了不少,几不可闻叹一口气,然后去劝赵禹:“大兄也别生气了,母后的身体实在不好,而且我总觉得,这次母后急火攻心,晕厥过去,并不是因为郑家的密折父皇未有朱批,原样发回这个事儿。”
赵禹也说知道:“贵妃从福宁殿出来就去了母后宫中,她一个人在内室陪着,也不知说了什么母后才会这样。
当然了,这些也不可能怪在贵妃头上。
贵妃是谨慎的人,小心翼翼了一辈子,没有父皇授意,她是不会到母后跟前去浑说的。
所以父皇追回奏本,把这事儿又揭过去,是因为他说了重话,把母后气成这样,如今心中又舍不得,心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