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姑娘今生不行善 >

第179章

姑娘今生不行善-第179章

小说: 姑娘今生不行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嫂笑了。”
  赵曦暖小脑袋在她掌心里蹭了蹭:“二兄要夸我才行。”
  她确实是个小开心果。
  性子软绵,乖巧,谁见了不喜欢。
  姜莞去看赵曦月:“出宫的时候贵妃没说什么吧?”
  赵曦月摇头:“母妃知道……你动了胎气,元福特意说了,母妃想着你这儿怕有什么不好的,叫我好好陪着,别惹你生气。”
  她是突然改了口的。
  原本大概是想说知道了表姐出事,诸如此类的话。
  姜莞四下扫量了一圈儿:“你二兄出门了?”
  她点头,姜莞眼皮沉了沉:“我睡着的时候,你们过来,你二兄交代你不许在我面前提起表姐的事情了是吧?”
  赵曦月啊里一声,揉了揉自己的后脑勺。
  她这会儿也不知道说还是不说了。
  二兄叮嘱的是别说,阿嫂一开口就问着了。
  弄得她怪尴尬的。
  姜莞失笑摇头:“没事,这会儿缓过去了,我又不会寻死觅活,是你二兄太谨慎,怕我生气伤心,对孩子不好。”
  她自己捂着小腹:“我也惦记着我的孩子呢。”
  赵曦暖插话:“是小侄女,还是小侄子?”
  都说童言无忌。
  其实姜莞反倒觉得,她是故意的。
  赵曦暖这个年纪,该读的书也都读过了,她并不是真的什么也不懂。
  和嫔见识虽远不如贵妃,但能教的也都教过赵曦暖。
  她是年纪小,仗着童言无忌四个字,在适当的时候,哄着该哄的人心情好些。
  从小就会察言观色。
  其实有些可怜。
  好歹也是帝女,却被养的这样。
  那样小心翼翼的,讨好着身边每一个人。
  姜莞牵着她的小手:“要生下来之后才知道呢,那你喜欢小侄子,还是喜欢小侄女?”
  “都喜欢。”
  赵曦暖眼睛弯成了月牙状:“阿嫂生出来的孩子,都喜欢。”
  姜莞心里就更加确定了。
  因为通常这个时候该说的是,阿嫂生的好看,生出来的孩子肯定也漂亮,所以都喜欢。
  而赵曦月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方才赵曦暖开口之前她悬着心倒吸了一口气。
  姜莞笑的无奈:“果然是你二兄都交代叮嘱过,连表姐毁容的事儿也不叫提一个字,是吧?”
  赵曦月就点了点头:“我也想着最好别说这些,免得阿嫂难过。”
  “我是很难过,我想你也替表姐难过的,可是我们难过改变不了什么,所以也没必要刻意避着。”
  姜莞深吸了口气:“等你闲下来有空的时候,替我去大相国寺看看吧。
  表姐伤的重,御医说不易挪动,只能留在那边先调理着。
  你二兄不叫我去,我也不想怀着孩子让人跟着担心。
  你替我去吧。
  虽然也做不了什么,但好像……总觉得心里安定一些。”
  赵曦月说好。
  平日里那么爱笑的一个人,今天无论如何笑不出来了:“我明天就去,晚间回城,来跟阿嫂说话。”
  赵曦暖握着姜莞的小指,摇了摇:“我也想去。”
  姜莞其实怕吓着她:“你留在王府陪阿嫂吧,不去大相国寺了,叫皇姐一个人去,听话。”


第427章 罪状
  郑松儒父子被押送进京,已经是六月底的事情。
  裴清沅昏迷了半个月都没醒。
  送去京兆府的人审了又审也没审出个所以然,不过还是被收押在京兆府大牢里。
  姜元徽安排着人私下调查,半个月过去,似乎有些眉目,但不多,拿捏不准,他心里有数,谁都没说,只加紧调查。
  赵禹和赵行两兄弟彻底忙起来。
  审问郑松儒父子是不能假借他人之手的。
  晋和帝金口定下的。
  刑部大牢的地方给他们两兄弟用,人一概没留下。
  大牢里阴暗潮湿,郑青之已经被关了太久,精神都有些恍惚了。
  见到他祖父与阿耶,竟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感觉。
  好像应该抱头痛哭一场,可是又做不出那样的事来。
  现在赵禹和赵行来了。
  说是要提审。
  但没有人跟着。
  那些小衙役们,只是跟着进门,抬了两把椅子,并排放在那儿,就匆匆退了出去。
  牢里确实也有审问犯人的地方,可章程不对。
  照理来说,就算祖父和阿耶犯了滔天大罪,要审问,也该过堂。
  现在却……
  “肃王?蜀王?”
  郑松儒站在那儿,身上并没有绳索绑缚,可见赵禹和赵行根本也没把他放在眼里。
  就算目下没有衙役们守着,也不怕他会生出什么事端来。
  一路被押送进京,郑松儒的心境已经全然平和下来。
  刚出事的时候,震怒,诧异,不敢置信,那些情绪来得太突然。
  家里上上下下哭成一片,没有一个能撑得住事儿的。
  夺爵,下狱。
  官家是雷霆之威发作起来,就是不晓得皇后在做什么。
  后来进京这一路上,他试着旁敲侧击的打听,但成了阶下囚,也没人再给郑家留着什么体面。
  这叫反噬。
  郑松儒自己心里是知道的。
  这些年下来,眼红心热,对郑氏一族不满的大有人在,朝野上下,皆是如此。
  现在获罪落难,不上来踩一脚都算不错,怎么可能给他们留着什么体面呢?
  官家都不留情了,他们当然有样学样。
  不过是为着泄私愤。
  还是见到大郎之后才知道。
  原来这近一年的时间以来,官家那样抬举孙家,抬举贞贵妃,一切都早已经有迹可循。
  他们远在荥阳,一切不知。
  连赵奕都没有送消息回京。
  大郎也没有。
  不应该。
  只能是晋和帝拦下了消息。
  如此防范,早早就做了准备,是防着他们,也是防着皇后。
  郑松儒眯眼去看:“官家就让你们来审问吗?”
  他倒正气凛然的样,背着手站在那儿,人也是背光的。
  光阴昏暗之中,看不真切他的神色。
  他却能够把赵禹的面无表情和赵行的略有不满收入眼底。
  心下微沉。
  “我好歹也还是殿下们的……”
  “外祖父。”
  赵禹冷冷开口,又去看郑道山:“阿舅。”
  郑道山喉咙动了下:“肃王殿下。”
  看吧,这也是区别。
  他们从不会这样叫赵奕。
  一口一个三郎,亲厚的不得了。
  但他和二郎,自幼往荥阳去时,听到的就只有殿下二字。
  这很离谱。
  郑家人打从一开始,就把亲疏分得很清楚。
  虽然赵禹不知道因为什么。
  不过他也不在意。
  倒是如今获罪下狱,反而提起什么外祖不外祖的话。
  赵禹两只手肘分别撑在官帽椅的扶手上:“既然都在这里了,也不用说这样的话吧?外祖父非要论亲戚情分,咱们今天是说不成了,只能改日再来审问。”
  他面色阴寒,声音又最清冷不过,一开口就把郑松儒那些话全都给堵了回去。
  他不是赵奕。
  十二年前的事情,赵禹从来没有忘记过。
  郑松儒下意识往他手上的那只手去看。
  果然赵禹正浅浅抚着虎口处。
  那样的举动,落在郑松儒眼里,更似无声的警告。
  然后赵禹就又开了口:“其实让我和二郎来审,父皇已经给外祖父和阿舅留了体面了。”
  郑松儒嗤笑:“皇后知道吗?”
  赵行也眯起眼来:“母后病着,外祖父是还想进宫去拜见请安吗?”
  连赵行都一样。
  也是,他从来都最向着赵禹了。
  这两兄弟,倒是难得的兄友弟恭。
  士族高门的兄弟,夺权,争宠,手足相残,兄弟阋墙,那本来是最寻常不过的事情。
  但赵禹和赵行,从小到大,太亲密了。
  估计在赵行心里,连晋和帝都没有这样重的分量。
  郑松儒忽而就笑了:“我倒不知还有什么可审问。官家不是已经下了旨意,夺我平国公爵位吗?你外祖母和舅母的诰命也一并褫夺了。
  如今郑氏族人就地羁押,我与你们阿舅一路被押解入京,天下无人不知道,昔日的平国公,郑氏郎主,做了阶下囚。
  官家早就在心里给我们父子定了罪,还要审什么?
  连大郎的官位都没保住。
  如今也不必说这个了吧?”
  他是做错事的人,反倒这样理直气壮。
  确实是这些年仗着母后,宠出来的脾气。
  换做别的人,在刑部大牢,是如今这样子的处境,面对的又是他和二郎的单独审问,早吓破了胆,有什么都该交代了,再不然哭着喊着要求饶的。
  怎么可能是郑松儒这样的态度。
  赵禹斜了眼风,扫量过郑道山:“阿舅也是这样的话要与我说吗?”
  郑道山喉咙发紧,并不言语。
  赵禹又嗤了一声:“也是,毕竟罪状摆在那儿,你们不承认,也没什么,魏志朝算人证,他交上来的账本算物证。
  至于先前你们与南苑互通书信,通敌卖国,那些书信现在还收在福宁殿里。
  还有派人刺杀宇文是昶,构陷姜元瞻押解不利,诸如此类的——”
  他深吸口气:“大小罪状加在一起,也用不着你们认或者不认,横竖到如今,也不过是个死了。
  二十年,母后替郑家收拾了多少烂摊子,替你们父子掩了多少罪行。
  连通敌卖国,她都敢去父皇跟前求情,求着父皇高抬贵手,饶恕郑家。
  南苑反叛,十七岁的姜二郎君率兵出征,朝廷内忧外患,辽东有强敌虎视眈眈,沛国公昼夜兼程,赶回辽东坐镇,主持大局。
  外祖父,沛国公府,姜氏一族,那才是忠臣良将。
  你,郑家,算是什么东西?”
  “你——”
  郑松儒面上一白:“你别忘了,皇后,也姓郑,也是郑家人,就连你和蜀王,身上也流着郑家的血!”
  赵禹哦了一声:“随便吧。帝后离心,父皇从前那样疼宠母后,如今把什么都不放在心上了,也全是外祖父和阿舅的功劳。
  只有一件事情,父皇叫我和二郎来问清楚。”
  郑松儒忽而感到不好。
  帝后离心,那也就是说……
  怪不得这样抬举贵妃。
  怕是早有了以贵妃而代之的心思。
  什么病重不病重,都是说给外人听的。
  病逝,总好过废后。
  那是元后,是先帝赐婚的发妻,晋和帝不敢也不能废后,不能让天下人戳他脊梁骨。
  而至于晋和帝想要问清楚的,与皇后有关的,郑松儒心里隐隐有个猜测。
  但那是一辈子都应该带到棺材里去的秘密。
  他冷笑,胡搅蛮缠起来:“与皇后有关是吧?官家厌恶了发妻元后,有了废后的心,又为着那是先帝先出来的皇后,他不能让天下百姓说嘴,如今问罪郑氏一族,还要叫你们兄弟来把皇后一并拉下水吗?”
  他始终都是那样正义凛然的模样,背脊也是挺直的:“那难道不是你们的生身之母,对你们没有养育之恩吗?简直太荒唐了!”
  “荒唐的恐怕是你。”
  赵禹眼底一片漠然:“外祖父激动什么呢?你说父皇有心废后?说废话怕百姓说嘴,戳他脊梁骨?”
  他笑了。
  赵行却笑不出来。
  “外祖父说这些话,竟然能够面不改色,实是不知羞耻。”
  赵行的话说的很难听。
  嘴上叫着外祖父,心里却全都是鄙夷:“父皇这些年所受到的一切指点,皆因母后而起,归根结底,是因你们郑家而起。
  大邺开国至今,又有哪位皇后的母族得如此推恩?
  从太祖太宗,算到父皇这里,也只有母后,只有郑家。
  外祖父这样说话,我反而更加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事情,让你如此胡搅蛮缠,连这种话都敢说来给我与大兄听。”
  他起身,踱步上前去:“这二十年的时间里,你究竟拿住了我母后什么样的把柄短处,才叫她对你言听计从,对郑家百般维护的?
  十二年前大兄在荥阳重伤,手上的伤残至今无法痊愈,谋害嫡长,罪当诛灭九族,母后生怕父皇恼怒问责,逼着大兄把所有委屈吞下去,郑家由此躲过一劫。
  母后心里可以没有家国天下,所以郑家通敌,卖国,卖官鬻爵,贪墨成性,这一切她都可以不当回事!
  但是大兄是她亲生骨肉,是她头生的儿子!
  我很想知道,她是怎么在大兄和郑氏族人之中,毅然决然的选择了郑氏,而枉顾与大兄的母子之情的?”
  “荒谬!”
  郑松儒眸色坚定,并没有因为赵行的上前而退缩半步:“她是郑家人,郑家生她养她,她如何就能够舍弃郑家?你这话,未免荒唐!
  她是中宫皇后,官家那样爱重,谁能要挟她?
  我是她阿耶,她是我亲生的骨肉,你如今自己也要有孩子了,难道你会……”
  “我当然不会。”
  赵行不想听他废话:“可是你会。狼子野心,什么做不出来?”
  一句狼子野心,就已经足够了。
  还有——
  “你只与我说这些,却不反驳大兄受伤之事,换言之,大兄昔年在荥阳重伤,果然不是意外。”
  郑松儒对这些似乎都不放在心上的。
  所以他连表情变化都没有过。
  而郑道山做不到。
  他面上分明闪过慌乱。
  “阿舅也不用害怕。”
  赵行也嗤了一声:“横竖你们也都这样了,多一条罪状,少一条罪状,并没有多大的差别。
  死罪本来就逃不了了,父皇仁厚,总不可能把你们砍头之后再拉出来鞭尸,怕什么呢?”
  “二……蜀王殿下,你这……”
  赵行却并不再看他,定定然盯着郑松儒:“你还是打算跟我说,你没有把柄,从来都没有要挟过母后,是吧?”
  郑松儒面不改色,也不开口。
  他态度摆在那儿,再清楚不过。
  赵行说了声知道了,转身回了先前官帽椅,落座下去,然后扬声叫元福。
  元福是猫着腰进门的。
  赵禹也不管他。
  郑松儒这时候才猛地眼皮一跳。
  赵行深吸了口气:“元福在宫里长大,宫里面的那些手段,他会的多,早前还有人专门跟我借过他,要去弄那些什么严刑逼供的事儿。
  元福呢也不负所望,确实有很大的用处。
  你们既然嘴硬,不如试试骨头是不是一样的硬。”
  他侧目看元福:“你也不用怕,放手去做,从前这是本王的外祖父与舅父,现如今既然做了阶下囚,做犯人的,哪有不受刑的,父皇准许过的事儿,就算把人弄惨了,弄死了,也没有人会追究你。”
  “赵行!”
  郑松儒厉声,音调都随之拔高了:“你敢让一个阉人对我用刑?!”
  “你未免也太放肆了。”
  赵禹的声音还是那样淡淡的,都没有很生气的态度端出来。
  他抬手在赵行手背上按了一把,一挥手,示意元福:“先绑起来。”
  “你——”
  “祖父,祖父您别这样。”
  郑青之从身后踱上前,扶着郑松儒,苦苦哀求了两句,然后转过头来求赵禹:“肃王殿下,您想知道什么?我劝劝祖父吧,别用刑,不要用刑了。祖父年事已高,身体并没有特别好,一路被押解进京,吃了那么多的苦头,他受不住的。”
  他是扶着郑松儒的,但实则是死死攥着郑松儒,不想让郑松儒再妄动。
  现在身陷囹圄,赵禹和赵行他们有句话说得对,死罪难逃了。
  可是他也不想在临死之前,还要眼睁睁看着祖父和阿耶皮肉受苦。
  何苦来呢?
  “祖父,您真有什么,还是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