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今生不行善-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面说,摇了摇头:“薛婵,你这样的人——”
她这样的人,同他也没有太大干系。
姜元瞻压下心中厌恶,挪开视线,似乎多看她一眼都嫌脏,只是问她:“韩沛昭让你接近我,最终的目的呢?总不至于学柳明华那套,散播谣言,靠着一段所谓的年少风流,就准备让我身败名裂吧?”
“自然不是的!”
薛婵是看清了他眼中嫌恶的,一颗心直坠谷底,眼中也越发暗沉:“他让我接近大人,博取大人好感,等到时机成熟,寻个合适的机会,诱哄大人您与我一处。
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大人是正人君子,固然不会对我做什么,但我已非完璧,赖在大人头上,就算找人来验身,因过去三年我与他的事无人知晓,大人您也是百口莫辩的。
无非就是……就是诬陷您强逼良家……”
姜元瞻眼皮狠狠一跳:“你非要开立女户,也是因为这个?”
薛婵沉重点头,回话的声音越发低:“小公爷说我立了女户,便是自由身,就算您想了法子,要纳我入国公府门楣,阿叔阿婶再想攀富贵,届时也做不了我的主。
只要我自己一口咬定,非要把您告上公堂,您无计可施,往后就再没有什么前程可言了。”
第104章 与我无关(五更)
如此苦心孤诣,设下圈套,真是好大一场谋划!
韩沛昭算的狠,连薛婵叔婶会贪图国公府富贵之事都考虑在内,非要他身败名裂不可!
强逼良家,他既是百口莫辩,闹上公堂,阿耶再想维护,也束手无策。
即便是此事草草了结,他名声尽毁,高门士族的女孩儿,谁家还肯许婚?
就连盛京,他也没脸再待下去了。
姜元瞻握拳的手重重捶在官帽椅的扶手上。
他竟不知何时与韩沛昭有了此等深仇大恨!
亦或说……
姜元瞻眉头一紧:“你见过三殿下吗?”
薛婵惊讶看他,旋即摇头:“从未。”
那她也不得而知了。
就算真是赵奕设局,韩沛昭也不会说给薛婵听。
薛婵看他好半天都不说话,一双眼却是猩红,分明有想杀人的冲动,颤颤问他:“大人,我把所有的实话都告诉您了,您……我固然该死,但求大人饶我这一遭。
我不敢跟您哭可怜,可我身家性命都捏在小公爷手里,他将此事说与我,要我配合,我就算不答应,他也会杀我灭口,我真的是没有办法。”
姜元瞻斜睨她。
这世上哪有什么没办法之事。
薛婵在韩沛昭的设计下与他相识,要是真的有心悔改,大可早早与他坦白。
她知道这么多内情,他总有办法护她周全。
归根究底,薛婵也不过是不想而已。
她的想法或许简单。
留些把柄,保全性命,防着韩沛昭秋后算账,仍要杀她灭口。
此事了结之后,她从韩沛昭那儿得一笔银子,远走高飞,盛京纷争,再与她无关。
什么韩沛昭,什么姜元瞻。
他们这些人斗法,与她又有什么相干?
人都自私,她所谋所想全是为她自己考虑,这本无可厚非。
然而此事可恨!
“韩沛昭与你说,我不识小娘子那些矫揉造作的手段,所以格外好骗,他心里是这样认定的,是吗?”
薛婵连连点头,又怕这种说法会激怒他,吞了口口水:“大人,这不是我说的……”
姜元瞻冷笑了声,没理她,却叫长风:“把她所说,记录下来,让她签上字,留作证据。”
薛婵惊恐:“大人,您是要到京兆府去告发小公爷吗?大人我真——”
“薛婵,人做错了事,就该受惩罚,你是因觉得自己尚有几分姿色,便能靠这个求人心软,在你不遗余力的伤害了人之后,还妄想全身而退吗?”
薛婵顿时无话可说。
姜元瞻心软的时候是真心软,可冷硬下来,也确实是铁石心肠。
她自知多说无益,黯然垂首,面如死灰。
“不过。”
姜元瞻突然又开口,话锋一转,引得薛婵猛然抬头,眼底分明重燃希望:“大人您说,只要能将功补过,稍作弥补,我一定为大人竭尽全力!”
她竭尽全力,也只是为了她自己而已。
姜元瞻如今开了窍,倒发觉薛婵这些手段,真是没有任何高明之处。
来来回回,无非是专挑人爱听的,最能叫人舒心的,捧着你说,敬着你做。
实际上一肚子花花肠子,全是鬼心眼。
“一会儿我送你回家,你只管一如往常,好好过你的日子,找个合适的机会,去跟韩沛昭说,我对你颇有好感,你觉得时机已经差不多成熟了。”
薛婵愕然,甚是不解:“大人这却是为何?”
“之后应该怎么做,我会再告诉你,不该你问的不要多问。”
姜元瞻已经站起身,最后吩咐她:“你也可以反水,一会儿就去找他,跟他说你露馅了,横竖我是不怕的,只是你这条命,就看你自己有没有本事斗得过韩沛昭了。”
他提步往外走,长风踱至薛婵身边替她松了绑。
薛婵一得自由,小跑几步追上去,却不敢十分靠近。
姜元瞻听得见脚步声,催道:“说。”
“我听大人的吩咐,过后大人您能不能……放我一条生路。”
姜元瞻眯了眼,回头看她。
毋庸置疑,薛婵是婉约柔美的,无论是她那张脸,还是通身气度。
然则如今她在姜元瞻眼中,也只有面目可憎,丑陋不堪八个字而已。
这样的人——
“我从不是什么心软心善之人。”
姜元瞻斩钉截铁拒绝她:“你可以活,但活罪难逃。”
他心下有了决定,淡淡收回自己的视线:“等到尘埃落定,所有的事情都了结后,我会亲自把你送去京兆府,关押十年。
薛婵,人这一生有很多选择。
初时你是逼不得已,后来却是你自己心甘情愿,别跟我说什么可怜不可怜的话。
你仍然可以自己选。
我说了,今天发生的一切,你大可告诉韩沛昭。
你做过这么多选择,是生是死,也自己选吧。”
薛婵甚至在他身上看不到怒然,他太平静了,平静到冷漠的地步。
语气也是平缓的,却有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也由不得她商量半个字。
薛婵嘴角抽动,很想再为自己分辨一二,求一求他,但那些话到了嘴边,她竟发觉张口失声。
一个字也说不出。
姜元瞻蠢笨吗?
韩沛昭说的是对的。
他只是没开窍,于男女情爱之事,从未上心,更未动情,好哄得很,女孩儿家那些手段,大抵都管用。
可姜元瞻聪明,所以她要小心一些,别露出马脚来。
薛婵彻底死了心:“如果初遇大人,我将事情和盘托出,大人会信我,会帮我吗?”
“如若你所言属实,我会。”
薛婵面色发苦:“大人其实知道,我只想保全自己,所以觉得我可恨吧?”
姜元瞻再没理会她。
薛婵拉平了唇角,抹去眼角泪痕:“我选十年牢狱,至少十年后,我还能为自己挣条活路。
无论大人需要我做什么,我会配合好大人。”
为了活着,也算是她……赎罪弥补。
尽管姜元瞻他或许并不需要,也不在乎。
薛婵跟在姜元瞻身后,一直等到快要走出别院后角门的时候,她弱弱又叫他:“我若说曾经犹豫过,因为大人,大人信我吗?”
姜元瞻回头看她,眸中清冷一片:“与我无关。”
然后连与她同乘都不愿了,吩咐长风送薛婵回家,转身步行走远,只留下一道冷毅而决然的背影。
第105章 二殿下不行(一更)
姜元瞻步行回的郡王府,外头变了天。
北风忽起,寒啸凛冽,他带得一身寒气进府,又入姜氏院中。
四下里无人,只姜氏独坐罗汉床上。
三面围板拆去,紫檀案几上那局双陆才下了一半。
屋内本就烧着地龙,却还觉得不足,在罗汉床边上置炭炉,放得很近。
姜元瞻一看屋中情形,眉心微拧:“珠珠刚走吗?”
姜氏嗯了声叫他坐:“她说你行事不欲与人知,昨夜便独自来回我,今儿一大早出门去,这时辰回府,想是事情都处置妥当,是要到我这里来回话的,她就拉上阿沅退出去了。”
姜元瞻心头暖融融,倒不是被地龙给烘的。
他是不爱玩儿双陆的人,姜氏就没叫他替姜莞下完,反而拿指尖推一推棋盘,是个收势的态度。
姜元瞻没上罗汉床,只往旁边儿官帽椅坐过去。
这样也好。
反正他也没打算让珠珠知道那些破事。
“早起二郎不回宫,我催了他几次,他说回不去。”
姜氏笑着看他:“你把元福借走,干什么去了?”
姜元瞻闻言咬咬牙。
赵行故意的。
他自己也能回宫,元福不跟着,宫里问起来,说在外头办事儿,随口就敷衍过去了。
什么回不去,他怕不是根本就没想回去。
“姑母知道我,性子直,懒得跟人弄那些旁门左道,花花肠子。”
姜元瞻指腹压在眼皮上,请按了把:“叫我去与薛婵虚与委蛇,套话出来,我是办不到的。”
姜氏就懂了,哦了声:“那宫里那些手段对付小娘子,那确实再好使不过了,难为你,倒有这样狠心的时候。”
她挤兑了一句,姜元瞻手上一顿,眼底掠过无奈:“姑母,我真的已经知道错了。”
姜氏才白他一眼,顿了须臾后又问他:“问清楚了?”
姜元瞻把薛婵的来龙去脉,以及韩沛昭的筹谋打算,一一说与姜氏知晓:“人我放回去了,并不打算瞒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是最痛快的法子。”
“你就不怕薛婵是假意服软,一转头,又倒戈,还是帮着韩沛昭算计你?”
“随便她。”姜元瞻是真没怕这个,也想得很周全,怕姜氏说他,便慢慢回她,“我手上有她签供的证词,跟踪她去过谢氏别院的男人昨夜我就已经派人去盯着了。
且今晨长风来回我,谢氏昔年举家迁往河间府,我也吩咐了人赶往河间府,防着谢氏一族生出什么变故。
倘或京中有变,传信过去,快马加鞭,两日就能把人带回京城来作证。
别院早归韩沛昭名下,薛婵非完璧之身又每岁出入谢氏别院,他二人有染,这是不争的事实,再加上薛婵的供词,我根本都不用去京兆府告他,拿着这些东西,带着那些人,到福宁殿去告御状。
该怕的是韩沛昭和薛婵,不是我。”
姜氏听完这番话,眉眼间才有了笑意。
姜元瞻见状就全懂了。
他微讶:“姑母是怕我处置不来这些事,不够周全妥当,脑子一热,再有什么疏漏之处,所以才问这个的?”
“你也别嫌我不信你的本事。”姜氏先哄了他一句,“从小到大,论骑射武功,你自是强过众人,也只有大郎能稍稍压过一头而已。读书识礼,虽也不差,但拔尖儿你就算不上了。
心眼子又不多,是个不开窍的榆木脑袋,从前又最心软,小姑娘家缠着你哭上两声,你计较不来,只有拂袖走人的份儿。
虽说是年纪渐长了,可你这刚回京,就遇上薛婵这么一桩事,先头连珠珠都一眼看出她是故意的,偏你是个傻子,一概瞧不出。
昨夜你说要自行处置,我便有一万个不放心。
不过眼下听你说这些,我倒放心了。
原来你也只是于那些事上不开窍,还不至于是个憨蠢如牛的傻货。”
姜元瞻觉得无语。
姑母所说小姑娘家哭两声他就只有走人的份儿,那都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他那时候也就十一岁。
九岁的周宛宁非要跟着他和珠珠一块儿练武,在沛国公府住了有小半个月,结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纯粹是赖在他家里头躲进学听女夫子讲书的。
后来被他抓包,提着她要送回周家,她就开始哭。
从泫然欲泣,到小声抽噎,见他无动于衷,最后变成嚎啕大哭。
把他弄得没办法,只能松开她,说了句随便你,黑着脸拂袖而去。
这事儿长辈们拿来说嘴,笑话他见不得小娘子们掉眼泪。
他是心软,觉得女孩儿家到底不比郎君,即便是胡打海摔,也不打紧。
小娘子自该养的金贵,不单单是高门士族里的女孩儿,就是寻常人户,也当如此。
但他还不至于见着个姑娘就要昏了头,一味的高捧着。
他又不是有毛病!
“您也不要总拿这个挤兑我,要这么说起来,阿宁幼时也是这样的做派,装腔作势来拿捏我,她本就是故意耍无赖的。”
姜氏眉心立时蹙拢:“阿宁是什么身份,薛婵是什么货色,你也敢说这话?”
姜元瞻一拍脑门儿嗨呀一声:“我并不是那个意思,薛婵自是不配与她相提并论的,我就是叫您别……算了,说了您也不会听。”
尽管他改了口,姜氏还是恨不得给他两拳,后来无奈叹气:“本以为你经此一事,多少也该开窍些。”
只是这话说的声音很低,低浅到姜元瞻几乎没听清楚。
他追着问了一句,姜氏却不说了,转而吩咐他:“你既然有了主意,我就不管了,若有什么不妥的,你也自己看着办,或是同你姑父要人,或是去跟你舅舅要人,总有人能给你打下手帮衬着,再不然,二郎近些时日也总来,跟他商量着,他是个有成算的……”
“姑母。”
她提起赵行,姜元瞻才肃容叫人,其实无非打断了姜氏的话而已。
姜氏咦了声:“怎么?”
“二殿下不行。”
姜元瞻说的一本正经,揉了把眉心:“我怀疑此事跟三殿下大有干系,所以暂且别跟他说的好。”
第106章 态度(二更)
姜氏脸色沉郁下去。
姜元瞻因见她面色不虞,以为她误会了他的意思,连声解释:“我不是怀疑二殿下,只是他们毕竟是亲兄弟,三殿下若真与此事有关,再说与他听倒无妨。
目下只是我的猜测,怎么跟他说呢?”
“既只是你的猜测,又为什么不能跟他说呢?”
姜氏这句反问是姜元瞻没想到的。
“难道你会跟他说,我怀疑你弟弟在背后指使,乃是主谋吗?”
“当然不是……”
姜元瞻也怔了下。
姜氏叹着气摇头:“元瞻,明年官家就要给他和珠珠赐婚了,至多到后年,圣人是一定会叫他们完婚的。
他是皇子,婚后封王,开府建牙,这都不错,可他是不是你妹夫?”
“这……”
“你难道真要学元曜那一套?”姜氏脸色愈发难看,“咱们这样的人家,君君臣臣,真能分得格外清楚吗?既是君臣,也有亲戚的情分,否则怎么叫皇亲国戚?
官家面前,别太过分,其余的,都不打紧。
你敢给赵奕套麻袋,却不敢跟二郎说句实话?”
姜元瞻垂眸:“可是姑母,天家兄弟,同室操戈,于大邺何益?
朝廷内忧外患,辽东那边匈奴与契丹虎视眈眈,屡屡进犯边境,保不齐哪一天战火重燃,狼烟四起。
而朝中武将青黄不接,阿耶他渐上年纪,如今您瞧他还当壮年,能驻守辽东,镇压边境,暂保一方安宁,可这能长久吗?
难道真等到有朝一日,叫阿耶披甲上阵,去浴血杀敌?”
他眸中闪过烦躁:“文臣武将概不思战,官家为此才最头疼,阿耶在辽东有心扶持军中将领,却又恐朝中奸佞参他拥兵自重,终成危害,这才是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