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姑娘今生不行善 >

第74章

姑娘今生不行善-第74章

小说: 姑娘今生不行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有的待遇一点儿都不缺她的,但要说恩宠疼爱,她跟宜清便是云泥之别了。
  至于这位宜清公主,她本名赵曦月,今岁十二而已,年纪也不算大。
  她生母孙贵人便是当年先太后拨到晋和帝王府里的通房之一。
  原本就是先太后宫里当差的人,年岁小一些,生的清丽,人也老实肯守本分。
  后来晋和帝被前朝逼着纳妃,她被抬了个美人位分,再之后生下赵曦月,得封贵人。
  实际上赵曦月五岁生辰那年,郑皇后也劝着晋和帝再给孙贵人晋一晋位分,就这么一年一年在宫里熬资历,看着公主的份儿,也该往上抬举着来。
  但孙贵人自己推辞了。
  到赵曦月八岁,十岁,年年郑皇后都提,孙贵人每次都推拒。
  弄到后来,郑皇后不说了,晋和帝也不提了,孙贵人非但不觉得难过,反而更自在。
  要不然就凭着她在宫里熬了十几年,赵曦月又得宠,如今封个妃都不在话下。
  也正因为如此,姜莞才更生气的。
  她跟裴清沅和周宛宁的确是跟着郑双宜姊妹一起出的府外。
  彼时赵曦月刚下了车。
  那车也不是普通车马。
  中宫出巡,方乘此车。
  香车华盖不算什么,那车顶翘首而立的凤,垂下的随珠,全是身份权势的象征。
  天底下谁也没有这样的资格,能享这样的待遇。
  唯赵曦月一人而已。
  不过在姜莞的记忆里,赵曦月乘郑皇后的车马出宫,次数也并不多。
  原本这次她回陈郡,去她外祖父家里探病,郑皇后的意思是把这车拨给她用,她一路上车马劳顿的,也能坐的舒服些。
  她自己不肯,说怕回了陈郡,外祖父家中见了这车更与她生出疏离感来。
  郑双宜一见那车就先变了脸色的。
  郑双容扯扯她袖口,欲言又止。
  赵曦月站在车旁,没再挪步过来。
  郑双宜见状,拉了两个妹妹快步下台阶,迎了过去;“公主怎么这时辰……”
  “你这是哪里学来的规矩?”
  岂料郑双宜客气的话都还没说完,被赵曦月冷冰冰的打断了。
  郑双宜自进京以来还没吃过这样的瘪,一时间叫赵曦月给噎住了,登时脸色拉下来。
  偏偏敢怒不敢言。
  赵曦月冷眼扫量她:“都说荥阳郑氏是最重礼数规矩的人家,你是家中嫡长女,见了我,怎的不正经参拜,张口闭口就敢来质问我?”
  她负手而立,后来的眼神真是斜睨着过去的,满脸都是不屑:“我什么时辰做什么事,竟是要与郑大娘子报备的不成?”
  郑双宜就是个傻子,也感受到了赵曦月的来者不善。
  更不要说她还不是傻子呢。
  面色讪讪的,作势就恭恭敬敬的见礼请安。
  可拜完了礼,赵曦月神色也没缓和多少。
  她仍旧站在那儿,摇摇冲着姜莞招手。
  姜莞见状,唇角略微上扬一瞬,提步下台阶,缓步往赵曦月身边去。
  走近时候,也不请安,淡淡的笑着:“前些天二哥哥跟我说,你大约三月初才回来,我倒没想着你提前回京了。”
  郑双宜脸色就更加难看:“公主,您先进府……”
  “嗯。”赵曦月上手去挽姜莞手臂,拉上姜莞往前走,才随口敷衍着应了郑双宜一句,算是答应进府再说,一转脸,又只管跟姜莞说起来,“本来是要到三月底才回来的,前阵子肃王兄派人往陈郡送信,问我好不好呢,信上说起京中出了许多变故,催我若是陈郡安顿好就早些回来,陪一陪父皇母后,我就提前收拾了回来了。
  今儿才回宫,听母后说郑家这边有宴,我想着你们肯定也在的。
  横竖我一路回来又不累,在宫里头也没什么事儿。
  陈郡那边一切都好,我去告诉过母妃,她也放了心,宫里面也没什么事,我闲不住,就索性出宫来找你们玩。”
  姜莞皱了皱眉头,突然就笑了,拿手肘撞她:“你怎么坐这个车出宫?”
  赵曦月眉心高高一挑,眼神有意无意的往斜后方瞥过去,那正是郑双宜跟着的位置。
  姜莞心说果然。
  那看来赵曦月真不是郑皇后弄出宫的。
  她就是看不惯郑家人的做派,所以又特意跟郑皇后要了这车,跑出来打郑双宜脸面的。
  她确实是故意的。
  姜莞没由来还是觉得出了一口气。
  的确是自从郑双宜进京以来,她心口就老窝着一把火。
  尽管赵行一直在宽慰她,开解她,她嘴上也说没事,心里也能想得开,可实际上还是会窝火的。
  只有当真的有人站在郑双宜面前,恶狠狠的把郑双宜的体面扯下来,扔在地上反复踩的时候,姜莞才猛然发现,她并没有那么大度,更没有那么豁达。
  她倏尔笑起来:“那正好,今儿我沾个光,晚些时候这边宴散了,你送我家去吧,我也坐坐这车,倘或有人参我一本说我僭越无礼,公主殿下可得替我辩护一二,护着我些才好啊。”


第181章 巴掌(一更)
  中宫车辇,谁敢去坐啊?
  姜莞也就是嘴上说说罢了。
  今日哪怕是郑皇后亲口说许她上车,她都是要再三辞拒,不敢上车的。
  那些话也不过就过过嘴瘾,膈应膈应郑双宜算了。
  真到了事儿上,姜莞反正干不出来这般僭越之事,平白给人送把柄,叫人来参奏她父兄一本不成吗?
  一路进了宅院中,先前还热闹的席面上,因赵曦月的出现猛然安静了一瞬。
  倒不是因为赵曦月这人有多不合群。
  无外乎是她身份不同,晋和帝疼宠,在郑皇后面前她都很有说话的分量。
  因孙贵人是做通房的,怀着赵曦月那会儿都只有个美人位分,当年赵曦月落生下来,郑皇后膝下无女,再加上那几年她仍旧为送了赵奕去荥阳这事儿伤怀,是以孙贵人主动送了赵曦月到郑皇后身边养着。
  她算是郑皇后一手带大的孩子。
  日渐长成之后,外头小娘子们瞧她自然看得百丈高。
  连沈宝芝那样骄横的女孩儿,见了赵曦月也不敢太过放肆。
  赵曦月不娇蛮,更从不是刁钻古怪的女孩儿,可她喜欢谁或是不喜欢谁,就直接写在脸上,愿意亲近走动的,她诸多包容,要是有打心眼里看不上的,谁也别想叫她卖一卖情面。
  譬如姜莞和沈宝芝。
  赵曦月的差别对待,从来摆在台面上,绝对不藏着掖着的。
  姜莞一时只觉得通体舒畅。
  不免想起来赵行玩笑似的说,叫她有了委屈,也只管挑唆着赵曦月给她讨公道回来。
  她那会儿还驳了赵行两句呢,今日看来,这话她很该牢记于心,时时刻刻谨记着,随时随地预备着这样做才好呢。
  郑双宜是主人,是做东的,哪怕此刻她心里再不情愿,也总要缓和气氛。
  于是提步上来:“先前不晓得公主会过来,我叫人再去准备一桌席面来,公主先到偏厅那边去小坐一会儿吧?”
  今日雅宴,一人一桌,给出去多少请帖就准备了多少桌席面。
  而且郑双宜心思缜密,人情往来她最会做。
  宴请的诸家小娘子中,谁与谁不大对付的,谁不爱吃这个,谁不肯喝那个,她一应都有交代。
  合不来的便分开坐,席面隔的远,不怕闹出口舌之争。
  菜色乍一看都是一样的,但是内中却各有千秋。
  连茶水点心都安排的很周到。
  其实于此道上,姜莞不得不说,她还是佩服郑双宜的。
  毕竟无论前世还是今生,要说待人接物上,她是真比不得郑双宜面面俱到,长袖善舞。
  最主要是郑双宜这人能屈能伸,真能隐忍得住。
  就好比眼下——
  赵曦月笑着挪开半步,摆明了是跟郑双宜保持距离的:“也不用这样麻烦,你多准备一个蒲团就成了,等开了席,我跟阿莞姐姐坐一桌,或是蹭宛宁姐姐的,横竖我与她们两个口味都合得来,不用特意再给我安排一桌席面,我也没那么大的胃口,吃不了那么多的东西。”
  她眉眼弯弯,一直都挂着浅淡笑意的:“你家如今是大功臣,我岂敢劳动郑大娘子辛苦一场呢?”
  郑双宜脸色倏地变了:“公主这话我就不敢当了,哪里有……”
  “怎么没有?”
  赵曦月一点儿情面也不给她留:“回京这一路上我便听了不少,进了城听的更真切了。
  如今西北和福建各有人祸,朝廷两头为难,皇叔现拿了三万两银子都不够看了,老百姓没有夸半个字的,这是为什么呢?”
  她眯着眼去看郑双宜,眼底的笑意其实泛着冷然:“郑家送了粮食去西北,这个时候,大约粮食比银子更顶用。
  又是做好事不留名,偏有那起子多嘴的小人,反倒糟蹋了国公爷的一番心意,非要嚷嚷的天下皆知。”
  她一面说着,又唉声叹气:“叫我想起四年前和两年前,也是如此,就是不知道这回国公爷是不是要再气病一场了。
  母后是个最有孝心的,时常惦记着国公爷和郑氏的近况,好不容易你们来了京,原是叫母后高兴的事儿,偏偏又出了这岔子。”
  赵曦月诶的一声看向郑双宜:“万一国公爷真叫气病倒了,荥阳那边是不是要给你们来家书催你们家去?”
  郑双宜咬着后槽牙,脸色实在是挂不住了。
  郑双容到底年纪小,听不得这些阴阳怪气的话,咬牙切齿反驳起来:“殿下这意思我听着倒在诅咒我祖父一病不起!
  这原都是积德行善的事情,郡王爷拿了三万两银子,不也是为了给自己积攒福报吗?
  我便不信郡王爷是为了叫世人夸他赞他。
  既然郡王爷不是这样想,我祖父自然也不是那样的心思。
  公主红口白牙一张嘴,上下嘴唇一碰,翻说起来,倒说的我祖父是钻营算计小人!
  这些话,公主也敢到姑母面前去说吗?”
  “啪——”
  郑双宜和郑双雪姐妹两个没能按住郑双容,而在她这番话脱口而出后,甚至也没来得及训斥她一句放肆。
  郑双容是提步上前来,几乎逼近赵曦月身前来质问的。
  正因如此,才站的近。
  然后就被赵曦月结结实实甩了一个巴掌。
  一记耳光,不光打哭了郑双容。
  在座众人,无不惊诧。
  郑双宜姊妹两个护着郑双容连退好几步,也是满眼不敢置信,望向赵曦月。
  赵曦月神色漠然,转着手腕:“我许久不与人动手,打起人来,自己手真挺疼的。”
  郑双宜面色铁青:“殿下是天家公主,可也没有随便打人的道理!”
  “是吗?”
  赵曦月挑眉:“你妹妹如此放肆,她是什么身份,又算个什么东西,也配站在我的面前说话?
  你是郑氏嫡长女,母后高看你两眼,我才愿意与你说上几句客套话。
  凭你妹妹也配?
  言辞无状,冲撞贵人,她站在我的面前扬言诘问,这就是你们家里的好规矩?”
  赵曦月声音一顿,又冷嗤:“方才那些话,我有什么不敢到含章殿说的?
  去了母后面前,我一字不改的说给她听,你妹妹这番话,也敢随我入宫回给父皇母后听吗?”


第182章 下马威(二更)
  小院里喧闹嘈杂和静默形成鲜明的对比。
  郑双容也许长这么大没被人打过,她年纪小,姜莞观她行事,看她近来言行举止,料想她在家中被宠惯了,毫无章法不说,甚至不大过脑子。
  否则也不敢在赵曦月面前这样说话。
  连郑双宜都知道退让,她倒一头撞上来。
  所以被赵曦月甩了一巴掌,又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一则是真的被打懵了,觉着委屈,二则面上挂不住,觉得实在太丢人。
  是以此刻嚎啕大哭,任凭她两个姐姐怎么劝,她一概不肯听。
  而静默则是另一旁了——
  那些恭维着郑氏女的女孩儿们,见了赵曦月这样的架势,一个个不敢吭声。
  这边都动上手了,也没有一个敢站出来规劝两句,做那个调停说话的中间人的。
  这事儿本该沈宝芝来干。
  因她辈分长,又算是这些人中最有体面的。
  可是她本人是个经不住事儿的草包,从小挨过赵曦月两次打,每次华阳大长公主带着她到官家圣人面前去讨公道,都被官家圣人圆了过去,她本身心里头就是畏惧赵曦月的。
  一时无人敢拦,郑双宜姊妹更心知她们没那个面子,便僵在了这里。
  赵曦月又冷笑:“郑大娘子,你妹妹的规矩,确实该好好教一教了,放肆无礼,失仪丢脸,若到母后面前说,她怕都要失望的。”
  周宛宁在看姜莞,姜莞也回望过去,两个女孩儿四目相对,心里想的是同一件事。
  不管。
  然后相当默契的各自别开眼,就是不劝赵曦月。
  裴清沅也觉得解气,但她毕竟干不来袖手旁观的事情。
  郑双容在郑双宜的宴上挨了打,面子里子都丢干净了,今日事,差不多也就到这里了。
  她略想了想,轻声叫公主:“双容年纪还小,在家里头娇滴滴的,来了盛京,见了公主殿下,一时失了规矩分寸,殿下也别生气了。
  殿下方才打了她一巴掌,她想是也晓得自己错了,往后一定牢记着本分二字。
  这好歹是在郑府,又是郑大姐姐的宴,殿下是客,反客为主毕竟不大好,多少也要看着圣人的面子。
  殿下就抬抬手,饶了双容妹妹这一回吧。”
  赵曦月不是第一次见裴清沅。
  小时候裴清沅来京,因比她年长的多些,她不大跟着一起玩儿。
  只是记得这是个从小就长得很漂亮的姐姐。
  又端庄华贵,贤婉柔顺。
  方才这番话,听得她舒坦的很。
  不是一味的劝她高抬贵手。
  这含沙射影,阴阳怪气,裴清沅信手拈来,也不输给她啊?
  赵曦月眼底又有了笑意,转头去看,裴清沅倒是一脸坦然,像是真的在规劝她,也在给郑双容求情。
  倒是姜莞和周宛宁两个没有要开口的意思。
  她想了想,啧了声:“我才回京,裴大姐姐也是第一次在我这儿开口求情,这个面子我不好不给的。”
  她扬着下巴,真是拿下巴尖儿去看人的,转而吩咐郑双宜:“你妹妹哭成这个样子,倒不说把她带下去安置,还留她在人前丢人现眼吗?”
  郑双宜咬牙,但没话反驳,只能叫郑双雪:“你先带三娘去,让她洗把脸,歇一歇,缓口气,晚些时候再过来吧。”
  郑双容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满脸都写着不服气三个字,被郑双雪生拉硬拽给拖走了。
  “公主,三娘年幼无知,今日冲撞了,殿下是贵人,最有肚量,不跟她计较,往后我一定约束管教,不会叫她再如此糊涂冒失的。”
  她告罪,赵曦月也不揪着不放,顺着郑双宜的话就说好。
  但显然已经完全没有了兴致。
  “今日闹了这么一出,我还坐在你家席面上,你们姊妹八成心里不舒坦,这顿饭大家也都吃不好了。”
  郑双宜才要笑着说不会,赵曦月根本不给她开口机会,拉了姜莞就问:“阿莞姐姐可陪我出去吃顿饭吗?总不能叫我一个人可怜兮兮的去吃了饭,再独自回宫的吧?”
  姜莞面露为难之色:“这……”
  她眼皮往下压,卷密的长睫闪动两下:“我是接了郑大姐姐的请帖过来的……”
  郑双宜巴不得她们快走呢,当场应了:“不妨事的,殿下心里也不畅快,阿莞你就陪着去吧,等过些天,我也得再摆个宴,专程给殿下赔罪呢。”
  她眼角眉梢一起往下耷拉,尽是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