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逆-第3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再点火,轰然爆炸,但爆炸的力量被她牢牢约束住,半点也泄露不出去。
空中火光一闪,然后便有无数的水珠凭空出现。
“咦?这水哪里来的?”毕灵空疑惑地问,“难道刚才我没有把混合气体里面的水蒸气去除干净?”
“再来一次。”列御寇眼睛一亮,若有所思。
以他们的本领,“再来一次”实在是简单得很。
短短的半个时辰,他们将这实验重复了好几回。
最后得到的,是许多纯净的淡水。
“我大概明白了!”毕灵空连连点头,说,“我们都知道,海水比淡水多了许多盐。雷击对这些盐无效,却将淡水拆分成了两种元素,这两种元素之一是氧气,另外一种也是气体。”
“它们混合之后燃烧,会爆炸。而燃烧的结果,就是重新又变成水——纯净的淡水。”
她笑得很得意:“也就是说,水是由这两种元素组成的,确凿无疑!”
潘龙轻轻鼓掌。
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就能自行研究出这样的结论,老师的科研之路,已经走上了正规。
“现在我需要的,是找一种既能够除掉氧气,又不会引起燃烧导致爆炸的方法。”毕灵空眼睛闪闪发光,“这个办法……阿龙你一定知道,对不对?”
潘龙笑着点头:“没错,但老师您确定要我帮忙吗?做到这一步,您的研究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如果最后一步找我帮忙,总归是有些不完美,不是吗?”
毕灵空骄傲地扬起眉毛:“你说得对!这点小事,难不倒我!”
她回到世外楼,翻起了墨家的书籍。
只用了不到一天时间,那天夜里,她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她将铁块研磨成粉末,然后放入雷击水得到的混合气体里面,再将铁粉加热。
片刻之后,微亮银色的铁粉变成了漆黑的氧化铁粉末,而那混合气体之中的氧气,也就被消耗掉了大半。
这次再点火,只见淡蓝色的火焰飘在空中,伴随着细小的爆炸声,不绝于耳。
“这气体可真够轻的。”因为一直用真气束缚这些混合气体,所以毕灵空对它的重量变法尤为敏感,此刻不禁感叹,“同等大小下,氧气比空气略重,而这种气体……可能都不到空气十分之一的重量。”
她想了想,用力地点点头,下了决定。
“我决定了!这种气体的名字,就叫氢气!”
看着老师那两眼放光的模样,潘龙不由在心中暗暗感叹。
另外一个世界的科学家们花了好一番力气,才将氢气给制备出来,确定了密度。
但对老师来说,只是不到一天的工夫而已。
像她这样拥有强大力量的人去做科研,效率真是太高了!
第一百八十三章 元素续录·电学初探
氢气的发现大大鼓舞了毕灵空。
虽然她早就知道自家徒弟是靠谱的,虽然她知道潘龙既然让她做雷击实验,必定是有把握的,但直到实验有了结果,她才能够真正放下心来。
这就像一个人去医院看病,就算医生一看就说“别担心,你这病我治过很多,治愈率基本上就是百分之百”,但在他自己真正感觉到疗效之前,他心里始终是忐忑不安的。
现在,她就感觉到“疗效”了。
效果显著,令人信服。
她又花了一天时间,完善了制取氢气的实验步骤。
从潘龙的角度看,这个实验真是要多丧心病狂就有多丧心病狂——居然直接用雷击来电解水,做个电堆电池不行吗?无非就是金属片加酸液而已。
就算是没有酸液,用土豆也行啊……某些公司还用土豆做服务器呢!
虽然土豆真的做不了服务器,但土豆做简单的电堆电池,还真是可行的——他前世就看到过这样的视频。
算了,老师开心就好,别的……都无所谓啦。
完成了这个实验,毕灵空犹如开了窍一般,灵感大发。
她找来许多各种各样的东西,用猛烈的雷电狠狠地轰击。
在这样的实验之中,她还真的又发现了好几种新的元素。
比方说,她电击食盐的时候,发现了一种在空气中会无火自燃,设法冷凝下来之后竟然比水还轻的怪异金属。
那是钠。
她在电击碱水的时候,发现了一种绿色的,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并且毒性颇大的气体。
那是氯。
她将各种不同的盐类分别雷击,又得到了另外几种各不相同的金属。
钾、钙、镁……
她越玩越上瘾,到处寻找各种稀奇东西来雷击。
玩了一个多月之后,她终于在潘龙的提醒下,总结自己的实验(或者说玩乐)心得,写了一本书。
那本书里面,她首先介绍了自己发现的那十余种元素。
来源、如何制取、基本性质……这些东西都被她说得清清楚楚。
不仅如此,她还做了一系列的对照实验。在对照试验里面,她用同样的原料、同样的外部环境,改雷为火,却怎么也得不到相同的结果。
于是,最后她便顺理成章地得出了提出了“电与火,相似而不同”的结论。
而这本书的名字,被她命名为《元素续录·电学初探》。
七月中旬,这本《元素续录·电学初探》在大夏九州各地的书店同时上市,很快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首先,自然是因为作者。
毕灵空并没有隐藏身份,这本书封面上,书名下面,堂而皇之地写着一行字。
作者:毕灵空。
毕灵空何许人也?
一般江湖人或许只知道“妖神义乌”,但那些见多识广的前辈高人们,谁不知道“义乌”只是称号,九州第一妖神其实叫做毕灵空?
这位公认当世最强的高手,居然不去争强斗狠,而是做起学问来了?
大家当然要去看一看,她究竟做了什么学问。
也有对毕灵空比较了解的,一看书名就很纳闷。
——毕灵空不是儒门的孑遗吗?可这书名看起来,怎么有点像是墨家的东西?
至于那些从大夏初年活到现在的长生者们,更是翻开一看,就不由得想起了当年。
毕灵空记录和介绍实验的书写习惯,和文超如出一辙。
在长生者们之中,毕灵空的来历并不是什么秘密。大家都知道,这只乌鸦其实是帝甲子和文超公的好友,甚至可以算是他们的学生。
当年曾有人感叹,说文超待她,犹如待自己女儿一般。
自从文超死后,大家就在纳闷一件事。
文超昔年和赵胜齐名,赵胜留下了大夏皇朝,文超呢?
虽然神机营可以算是他的遗泽,但以他的本领,不该只有这一点遗产。
那时候便有人怀疑毕灵空,觉得她可能继承了文超的遗产。
只是多年以来,毕灵空展现出的是儒门传人的本领。至于文超的智慧和神通,她似乎并没学到。
久而久之,大家渐渐就觉得,当初的猜测是胡思乱想,毕灵空其实没继承到文超的遗产。
可此刻,这本书出现,又让很多人想起了这个当初很有名的猜测。
这本书的意义,长生者们自然明白。
毕灵空能写出这本书来,便是开辟了至少一条长生之路。
她原本已经是九州第一妖神,再开辟这条长生之路,必定会更上一层楼,修成不死不灭的仙佛。
甚至于,已经有人私下里尊称她为“电圣”。
而她的这番研究,可就跟儒门的学问没有半点关系了。
无论是写作风格还是研究内容,这本书所体现出来的东西,都更接近于文超的风格。
换句话说,毕灵空或许真的从文超那里继承了一些什么东西……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其实没什么。
反正毕灵空已经天下最强了,就算修成仙佛,那也还是天下最强,有区别吗?
现在大夏皇朝已经拿她没办法了,她继承了文超的遗产,更厉害一些,那不还是大夏皇朝拿她没办法吗?
一样的。
但对大夏皇朝来说,却顿时有五雷轰顶的感觉。
帝壬辰在得到消息之后,茫然了许久。
然后,他便前往皇宫后院,专门拜见了在假山下水池中休养生息的那位老龟。
“水元公,当年文相之事,您最熟悉。那毕灵空……她究竟是不是文相的继承人?”
老龟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低声说:“据我所知,主人生前并未将自己的宝物传给她。主人……也没有在神机营之外,留下过什么遗产。”
“可她为什么能写出这么一本书来?太祖曾说过,她勇猛有余、睿智不足。实力强大可以理解,为什么智慧也会……”
“我也不明白。”老龟叹了口气,“但……如果主人真的要留下什么不为人知的遗产,那么的确是传给她的可能性最大。”
帝壬辰眉头紧锁。
“赵英正(帝壬辰的本名),你不要担心那么多。以她的本领和性格,如果真的要找你们的麻烦,这神都……其实也拦不住她。”老龟轻笑一声,说,“她之前没来找你们的麻烦,此后也不会。”
“她要报仇,也是找大先生报仇,或者是找当年支持大先生的诸位妖神仙佛,最次最次,也是来找我这个背叛了主人的乌龟。我说句不客气的,就凭你,真的不配被她记仇和找茬。”
帝壬辰苦笑一声,摇着头走了。
过了许久,一个穿着龟纹长袍的白发老者,从水池里面走了出来。
他看着天空,深深地叹了口气。
“毕小鸟居然要修成仙佛了……这天下的走向,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明白了!”
第一百八十四章 迟来的讲学
七月十四,中元前夜。
一大早,毕灵空就带着潘龙去了青州。
他们来到了一个山谷之中的小镇。
镇子不大,方圆不过三里,居民不足两千。但在镇子外面,却有一处军营,驻扎着五六百士兵。
这些士兵一个个身体强壮、装备齐全,此刻明明太平无事,他们却分为两军,在进行模拟作战的训练,一个个汗流浃背,极为刻苦。
潘龙一看就知道,这些士兵们并不曾怎么见过血,但训练量却是极为充足。属于那种只要拉出去打个一两仗,立刻就会变成王牌部队的精锐之师。
“奇怪,这小镇交通也不算很便利,为什么会有这么一支军队驻扎?”他好奇地问。
“他们是防备夫子复活的。”毕灵空说,“这个小镇名叫孔乡,夫子当年就在这里出生。如果他复活的话,有很大的可能会借助自己后世远亲的身体。”
潘龙吃了一惊——这个不起眼的小镇,竟然是儒门大圣鲁夫子的故乡?!
“老师您带我来这里,莫非是凭吊吗?”他问。
毕灵空笑了:“凭吊什么啊!夫子是仙人,不死不灭。我死了他都不会死,谁凭吊谁呢!”
“我带你来,主要是带你认个路。以后如果你要搞事,想吸引大夏皇朝的注意力,那么在这里稍稍做点手脚,就足以让至少三四个妖神急急忙忙赶来坐镇,一步都不敢离开。”
潘龙恍然大悟。
这里是鲁夫子的故乡,若是出了什么怪事,自然就是鲁夫子可能要复活的征兆。
对大夏皇朝而言,鲁夫子不仅仅是一位仙佛,更是反对大夏的诸子百家首脑之一。
昔年诸子百家诸位仙佛之中,地位最高的是三位。
儒门鲁夫子,墨家初代巨子,还有道门的杨子。
道门和大夏皇朝并未翻脸,杨子至今都还在。据说他住在昆仑山上,代替道门太清祖师主持十年一次的论道大会。
而鲁夫子和初代巨子都被帝甲子以周天星斗大阵镇杀,迄今尚未复活。
若是鲁夫子复活,不仅意味着诸如毕灵空这类儒门“余孽”们有了主心骨,会迅速团结起来,形成一股极为强大的力量,更代表昔年帝甲子镇杀诸子百家仙佛的手段可能已经失效,那些当初被他镇杀的仙佛们,很快就会陆续归来。
……那可真是挺要命的。
诸子百家高手如云,仙佛多到双手双脚加起来都数不完,若是这些仙佛们纷纷复活回来,便是帝甲子重生,将昔年订立盟约的诸位妖神们重新召集,再次布下周天星斗大阵,也未必一定能赢。
现在的大夏朝廷,可做不到这种事。
所以正如老师所说,如果有朝一日,潘龙想要做什么大事,需要牵制那些支持大夏皇朝的妖神们,在这个孔乡镇弄出“鲁夫子要复活”的迹象,算是一个投资小回报高的好办法。
接下来,毕灵空又带着潘龙去了另外几处村镇。
这些村镇,自然就是儒门其余几位仙佛的故乡。
他们没有进入村镇,只是在每一处村镇远远地看了看,毕灵空给潘龙介绍了这座村镇的来历,又介绍了对应的那位仙佛的相貌、性格、爱好、特征,便就此结束。
有这些情报,已经很足够了。
四处村镇走完,毕灵空让潘龙自行回家,她却一个人来到了泰南。
泰南是青州大城,古名奄城,又名鲁都、儒都。在天雄皇朝时代,这里是奄侯的封地。战国时代这里儒门建立鲁国,便以此地为都城。
在泰南城西,是广袤的农田。但在战国时代,这里有一片连绵的建筑,名闻天下的儒门总部,便坐落于此。
后来帝甲子剿灭儒门,儒门的总部也被夷平,成了田地。
毕灵空独自走在这片广袤的田野里面,看着一眼看不到边的田地里面,被穗子压弯了腰的小麦,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赵胜那家伙,虽然犯了许多错误,但只凭他推动农业发展,让天下百姓数百年间免于饥寒交迫,就不愧是天降伟人。”她自言自语,“把我们的学宫夷平了,变成这一片农田……若是夫子看到现在的景象,或许会说‘种田也不错’之类的话吧。”
凡人看上去似乎哪里都一样的农田,在毕灵空的眼中却清清楚楚映出昔年儒门学宫的模样。她沿着学宫的大道一路向前,穿过弟子们练武的广场,绕过仓库和藏书楼,最终来到了讲学的大讲堂。
当年那座大讲堂,是整个学宫最早的建筑物。夫子带着最初的那几个学生在这里建立学宫,第一步就是建造讲堂。
那时候曾有人建议随便造一间屋子就好,将来如果弟子多了,可以再扩建。但夫子却坚持要一步到位,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才建成了那座足以容纳上千人同时听课的讲堂。
结果,后来儒门鼎盛之时,这么大的讲堂,居然都不够用。
毕灵空走着走着,眼眸中映出一个个身影,有的不急不慢踱着方步,有的急匆匆狂奔而来,有的一边走路一边在看书,有的讨论学问,甚至还有人因为起床迟了没有吃饭,正拿着馒头烙饼边走边吃……
她微笑着,走在这记忆中的人群里,来到了早已不存在的讲堂之中。
作为儒门的核心弟子之一,她在这里当然也是有固定座位的。
但这次,她却没有去到自己的座位上,而是迈步走上了讲台。
“咱们儒门的规矩,是大家若有心得,便要和同门交流。”她朗声说,“我最近正好有了一些挺好玩的发现,从中整理出了一些道理。今天厚着脸皮在这里讲一讲,大家听着满意的,给我鼓鼓掌。不满意的,自己睡觉就好,不许喝倒彩——谁嘘我,我接下来就去他家吃白食,吃一个月!”
她并没有掩饰自己的声音,洪亮的声音被真气推动,朝着四面八方传去。
泰南城的人们自然听到了这声音,高手们纷纷腾空,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只见在那片广袤的田野上,一片古朴的学宫重新屹立。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