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小司农gl >

第25章

小司农gl-第25章

小说: 小司农gl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元捂嘴轻笑,道:“婢子听大郡主说,朝廷近来要查什么来着……总而言之便是要查各道的账目,不仅是御史台,连户部、吏部、工部、太府寺、司农寺等都得差遣一些官员前往各道。反正差遣职务各不同,而司农寺则主要查租米等。”
  小郡主“咯噔”了一下:“这向来都是各道勘查各州府,各道再上报朝廷的,哪有将京官差遣至各道的道理?况且司农寺的人不是一向都不外借的吗?”
  “这婢子可不知,只知朝廷为此都吵开了,这不,大郡主的婚事也因此而被搁置再议。”
  “那为何是温善?”
  作者有话要说:  还是没网络,哭唧唧(?;︵;‘)
  太上皇第一次登场,大家鼓掌欢迎⊙ω⊙
  女皇:ZY巡/视,各道官员惊喜不惊喜?
  

第35章 暖阁
  陈适找温善的时候, 她终于想通那日女皇为何无缘无故宣召她, 原来是为差遣的人选。
  因新四柱结算法的运用而发现了诸多问题,各地皆有说辞,为此女皇只能召集肱骨之臣商议。司农寺的职权虽被分去了不少, 可毕竟事关天下租米,兹事体大, 为此女皇便打算派遣一人随监察御史前往巡视。
  奈何司农寺的人员紧缺,两个少卿又不可能抽身, 便把人选投到了司农丞的身上。女皇得知是温善琢磨修缮出来的新四柱结算法, 对她也抱有期待,便经过陈适的推荐, 打算将她定为差遣的人选。
  以往巡视都是派遣监察御史的,不过偶有突击检查各地为官情况,便会另派官员与监察御史一同前往。也有让在国子监求学第三年的学生到百司或跟御史“历事”的先例。
  女皇派遣了部分朝廷官员随行的消息虽然在洛阳传开了来,却还未定下分别到哪一道去。所以即便是温善也不知道她要跟哪位监察御史去哪儿。
  她是女皇钦定的人选,没有她拒绝的权利。
  这一去, 最远是广南东西两道,来回一趟需要五个月;其次还有东北方位的渤海道、西南边的静海道, 也需四个月。温善谈不上乐意不乐意,不过抛去她带着任务的话,有机会让她离开洛阳四处游历也还是不错的。
  邺婴之发觉即使自己在努力, 可也还是赶不上温善的步伐,她通过了考验的喜悦之情还未来得及保持几天便为此消息而再度失落了起来。
  她跑去找温善,却发现温善罕见地在巳时还待在演武场, 她一身灰色干练的衣裳,双手提着一把横刀一下又一下地挥砍着,而汗水浸湿了她的单衣,连那件灰色的衣裳也都留下一片痕迹。
  “你这是在为差遣之事而做准备吗?”邺婴之问道。
  温善被触不及防地吓了一跳,手中的横刀险些脱落,她慢慢地收回横刀转身发现果然是小郡主。
  “小郡主知道了?”温善气喘吁吁地拿起汗巾擦了一下汗,走下演武场。
  “如何能不知呢?此番姑祖母的动作那么大!”小郡主嘟着嘴。
  温善微微一笑,伸手掐了掐她鼓起来的脸颊,惹来小郡主不满的瞪眼后才松了手:“那小郡主今日来是为了此事?”
  “才不是呢!”小郡主说着又改了口,“也有这原因,不过,我通过了考试,你为何不来向我庆贺?”
  温善张了张嘴,道:“我这不是让人给小郡主送了贺礼去了吗?况且近来要为离京之事做准备,便——”
  “你骗人!”小郡主怒,“你有空去见朱照言,便无暇抽空来见我吗?”
  “……”温善暗惊,小郡主是如何得知她去见了朱照言的?
  “你果然去见他了,我就知道你说话算数,真去见他了。”小郡主觉得自己的猜测果然正确,心中更加不舒坦。
  温善失笑:“小郡主一会儿说我骗人,一会儿说我说话算数,这到底是骂我呢,还是夸我呢?”
  “你不来为我道贺。”小郡主兜兜转转还是把话题扯了回来。
  温善倒不知原来此事在她的心中这么重要,她稍微有些后悔,道:“那我如今我在此再次为小郡主祝贺如何?”
  “哼。”小郡主哼了哼。
  “礼物是我亲自为小郡主挑的,你不喜欢?”温善又道。
  小郡主迟疑了一下,她自然喜欢温善送的礼物,可温善便想不出一点女儿心思的礼物了么?送的都是来自宣城的文房四宝。她道:“那不够,你如今要亡羊补牢,再许我一个礼物。”
  “哦?小郡主意欲何为?”
  小郡主的眼睛骨碌一转,狡猾地笑了:“你转过去。”
  温善警惕心起,不过还是慢吞吞地转了过去。
  突然,小郡主一跃,整个人腾空而起扑到了温善的背上,一对胳膊紧紧地扒拉着温善的脖子,挂在了她的身上。温善受到猛烈的冲击,险些要摔倒,不过小郡主踮着脚尖,好歹没让她直扑出去。
  温善的腰背承受这着小郡主的重量,觉得自己既然答应了她另外许一件礼物,如果这便是她所希望的,那就让她任性一回,背上一背吧!
  小郡主被温善真正地背了起来时,手臂越加收紧,不过没有再勒着温善的脖子。她能感觉到温善身上传来的温热,即便秋风瑟瑟,可抵不过刚练完功夫,还冒着汗的温善的体温。
  温善精致的耳朵便在小郡主的视线范围内,让人想忍不住咬上去。在这一瞬,小郡主的嘴唇便触及了温善的左耳外廓,她轻声道:“温善,我不小了。”
  瞧着温善的左耳染上一层粉色,小郡主竟然觉得分外可爱,再看右边,却没什么变化。她心中乐呵,原来温善的耳朵怕痒!
  却不知温善的眼神沉了沉,道:“是呀,郡主过了宗正寺的考校了,已经是个大人了。”
  宗正寺的考试虽为定下封爵,可也预示着邺婴之的成人——不是生理上的成人,而是社会身份上的成人。
  “小郡主,我身上还留着汗,怕汗渍腌臜了你,还是下来吧!”温善将小郡主放下来,小郡主忽然有些心慌,她注视着温善,希望从她的神情中发现什么,可温善只是垂首擦了擦脖子处的汗。
  “温善。”小郡主扯了扯温善的衣服。
  “嗯?”
  “受册封的仪典那日,你能来么?”
  “嗯。”温善颔首。
  小郡主的脸上这才有了笑容,瞄了一眼温善手中的横刀,如今刀剑成了地位的象征,非官员和兵士是不得佩刀的。不过刀对于百官而言,平日也用不上,毕竟出入皇城和当值都不得佩刀剑,于是刀就跟剑一样平日摆在家中蒙尘。
  即便如此,本朝的横刀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即便搁置个十几年,也不会生锈。加上它威风凛凛、寒气逼人,耍起横刀来的温善就显得英姿飒爽。
  “你练刀也是为了差遣吗?”小郡主问。
  “嗯,此番被朝廷差遣,想必路途不会太短,而在路上难保不会有江匪、山匪。我娘当心我一人在外有危险,特意让叶姨教我使刀。叶姨说我一时半会儿想学些功夫很难,便让我主要练挥砍,免得到时候使不上劲。”
  “很危险么?”
  “唔,其实沿途都有兵士保护,还有官府的护从,不会有事的。”
  御史巡视过程中出事的案例只有容朝立国之初发生了几起,都是被窜逃进山林中为匪的前朝残余兵士所伤。不过好在双方势均力敌,当地的军队又很快地到达救援,所以没有伤及性命的例子出现。
  “那你何时动身?”
  “这得看吏部的安排了。”温善笑了笑。
  小郡主在温家待了好一会儿,临走前才记起自己为温善带了礼物,她献宝似得把一块禁步拿出来给温善:“你看,好不好看,我为你挑的。”
  温善接过禁步放在手中仔细看了一会儿,笑道:“好看,为何送我?”
  “这才是女儿家挑的礼物嘛,哪像你尽送文房四宝!”小郡主嘀咕,“你我相识这么久,我要送你礼物就非得挑过年吗?”
  话糙理不糙,温善哭笑不得:“那我先谢过小郡主了。”
  喜滋滋地从温家离开,回到王府,阿元见了便道:“还是温家这方子妙,专治郡主不开心。”
  “是温家还是温丞呢?”赵铃笑道。
  小郡主瞪了她们一眼:“要你们多嘴!”
  阿元欠了欠身:“婢子可不敢多嘴,倒是有一事就必须要多嘴了,大王来过沐芳院,知道郡主不在后便留下话说,郡主若是回来了,便去暖阁见他。”
  小郡主兴致恹恹:“知道了。”
  待将自己重新收拾一番,务必让自己看起来很是端庄得体后,她才去了暖阁。
  此暖阁并非许王居所的暖阁,而是在中堂边上,给许王处理完事务后用以歇息的地方,也是平日和子女相处的地方。虽然后花园的环境更为不错,不过暖阁里谈事显得更为正式些。
  邺婴之去到暖阁时,许王并不在,仆役去立德堂通禀后,许王才出现在暖阁。行了礼,许王瞧着她的模样,心中又满意了些。
  这十多年来,他似乎都没正眼瞧过这个排行第二的女儿,可如今这么一看,她似乎也并不是不雅到无可救药的地步,是自己这些年冷落她了!
  “婴之。”
  “女儿在,爹请说。”
  “冷落她”这样的话他说不出口,所以一番掩饰后便直接切入主题:“你没有愧对爹对你的教诲和栽培,很好地通过了考验,也保住了你的封爵。”
  邺婴之眼观鼻鼻观心,她不是为了不让许王失望所以才这么努力来着……不过这话她可不能说,免得她爹翻脸。
  “爹收回以前对你的成见,你做得很好!”许王又称赞道。
  “爹,你有什么事便直言吧!”听着挺奇怪的。
  许王怔了怔,道:“你已经保住了封爵,那也该定一下终身大事了。”
  邺婴之一怔,恍若一道雷在头顶劈过,她惊愕道:“什么?”
  “来年你便十八了,有自己的封号、俸禄、食邑,那该考虑的便是终身大事了。趁着你还年轻,找个门当户对的当郡马,日后便可无忧了。”
  一股怒气慢慢地郁积在胸腔内,邺婴之好一会儿才明白许王的意思——她在他的心中本来就找不到好的人家,趁着自己成为郡主的光芒还未过去,赶紧定下亲事。年轻是一种资本,若是挑选夫婿便会多一个选择,她若是待到二十多岁再成亲,便要受人嫌弃了。
  她也渐渐感觉到了一丝心凉,自己努力之后在他的眼中,终归还是一个工具。他的以父之爱,却只是告诉她“衣食无忧便是你最好的选择”。
  她也终于明白为何自己一直追赶不上温善……
  许王在她耳边说了许多,可她却抬头带着恼怒、失望和希望地坚定道:“爹,我不!”
  许王的话被打断,而且是被她以如此的姿态所打断,在呆滞了片刻后便有些恼火:“你说什么?”
  “我不嫁人,不择夫婿,我要考科举,我想入朝为官。”
  许王的眼睛慢慢睁大,像看见了什么令他愤怒又可笑的东西,他气得哈哈大笑:“你说、你说你想入朝为官?哈哈,你在说什么笑话?”
  他的神态、举止都在告诉邺婴之,他不相信她能办到。
  邺婴之憋住了在眼眶滚动的泪水,道:“对,我想入朝为官,这是太翁定下的规矩,宗亲也可入朝为官,没人可以违背太翁定下的规矩。”
  许王被噎得说不出话来,许久才道:“你可知你一句要入朝为官,可会付出什么?”
  “知道。”邺婴之道。
  宗亲子弟也可入朝为官,条件是要跟天下学子一样通过科举考试,而且一旦入朝为官,不可担任机要职务,且视作自动放弃皇位。
  正因为这最后一点,致使至今都没有多少皇族子弟愿意入朝为官。虽然也有一部分是知道自己没有希望,也没什么志向的皇族子弟,和多次都科举不中,只能甘愿依靠俸料和食邑而虚度此生的皇族子弟。
  可如今的邺婴之不是他们,她这么做,只是想走自己的路。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前两天的小伙伴,昨天因为逛了一天展会太累了,而且加上感冒,所以就很早睡了没更新,抱歉~~
  书枫扔了1个手榴弹
  

第36章 争执
  邺婴之想入朝为官的消息很快就在许王府传开了来, 趁着王妃的生辰办了家宴, 许王脉和安阳郡王脉都聚在一起庆贺的机会,不少人都想盘问清楚。
  邺婴之发觉这么多年她还从未像今日这般受瞩目——尽管他们的目光满是质疑。
  尊座上坐着的是老王妃常氏,如今也才五十九岁, 明年便到了办大寿的年纪。
  而老王妃的左边是许王和许王妃,在他们的下首是许王的妾室, 其中有邺絮之生母郡君,也有次子邺守诚的生母在内的两个孺人。其次邺守真夫妇、邺纯之、邺守诚、邺婴之、邺絮之便按座次排开来坐。
  在老王妃的右边则是安阳郡王邺时攸和郡王妃, 他们的下边是两女两子, 至于安阳郡王的妾室则没有带过来。
  “二姊,你为何这般想不开呢?秋闱刚过, 你想入仕至少得再等三年,三年后你都已经二十了,万一不中,这三年的青春岂非白费?”
  说话的是安阳郡王唯一的嫡出子女永嘉县主邺绾之,虽然年方十五, 不过自幼是安阳郡王和郡王妃的掌上明珠,毕竟这嫡出的身份摆在那儿。
  邺婴之却不喜欢她, 因为她一直想争做邺纯之第二,不过能力到底还是有些不足,一直都没能如愿赶上邺纯之。
  “这三年我正好勤学苦练, 争取三年后的秋闱能多一些把握不是?”邺婴之道。
  “你只是学三年,如何跟那些学了几十年的人相比?”邺守真也道。
  “是呀,你放着好好的郡主不当, 跑去跟那些男子混在一起,这成何体统?”许王道。
  邺婴之很是无语,这些话他们怎么不对邺纯之说?其实还是觉得她办不到罢了,她就该活成他们所希望的那样,好让他们感觉到父权的好处。
  “正如爹所言,我已经是郡主了,那我去参加科举考试有何不可?难不成你们还希望我去争皇位不成?”邺婴之微微抬起下巴,倔强道。
  她这话把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许王拍案而起:“你怎可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
  邺婴之缩了缩脖子,但是想到其实只要不是造反和谋逆,这些话他们说一说也无妨的,便又提起了勇气:“既然不希望,那我为何不能去参加科举考试?”
  众人真是怕了她了,许王更是指着她许久都说不出话来。
  “他们得知我要去考科举后,只是一味地劝阻我,告诉我这是不可能的,可却从没有人问我要考哪一科。”小郡主闷闷地说道。
  “那小郡主想考哪一科呢?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进士最难,明经次之,诸科最易。”温善埋头写划,偶尔抬头看小郡主一眼。
  从小郡主进门告诉她这一决定后,虽然让她诧异了一番,不过心里也还是颇为支持的。谁知小郡主转头就开始诉苦,她不知该如何安慰,只能认真听着。
  “你觉得我能成吗?”小郡主不答反问。
  温善搁下笔,认真地沉思了一下,道:“若是以进士科论,小郡主不再读个十一二年,怕是成不了。而诸科太简单,出身常为人所瞧不起,近些年也多有废除诸科的呼声。只有明经,与小郡主从前在太学所学相近,以小郡主的能力再学个三年,应该能成。”
  小郡主点头:“要我吟诗作赋可不在行,可这又是进士科必要的,诸科只需死记硬背,对墨义、帖书就可,哪能显现得出我的才学呢?明经除了墨义、大义、帖外,还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